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从专业化分工走向产业集群

一 专业化分工推动了创新蜂聚

罗默有关知识双重属性表明,行业之间的知识排他性会明显高于行业内部。因通用技术的存在,行业内知识外溢会广泛存在,使知识具有了公共属性(非竞争性),行业内通行的技术标准可以视为知识公地。斯密-杨格定理引申出,分工引致专业化,专业化引致规模经济、收入增加和市场规模的扩大,市场规模为进一步分工开辟空间的基本逻辑架构。在细分行业内,企业数量的多少既表明竞争程度,也表明专业化分工的细致程度。行业内企业数量不断增长,行业内共享技术增加,知识外溢水平上升,知识积累加快。阿吉翁(Aghion, 2014) [7] 代表的新熊彼特理论认为,新产品(产业技术)创新的发生是随机事件,但研发人员越多,行业内累积知识越多,创新成功的概率会越高,创新成功的时间越短。创新者会因创新而赢者通吃,创新会生成新的共享技术,分工程度越细,知识外溢越显著,创新蜂聚的可能性越大。

二 内生经济增长过程是产业链内竞争整合的过程

熊彼特(Schumpeter, 1942) [8] 沿着马克思分工竞争的思路,将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推动提炼为创造性破坏。阿吉翁与豪伊特(Aghion & Howitt, 1992) [9] 以内生增长深化了创造性破坏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和内在机制。该理论假设,新产品研发是一个随机事件,研发人员越多,成功的概率越高,所需平均创新时间 1 /( δL )越短。研发活动越密集,随机概率越会趋向于泊松分布,因此可以将时刻 T +1的生产率写为:

其中 g 为受创新周期影响的给定参数。结果为投入的研究人员越多,研究开发活动组织越有效,则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越快。新进入者相对在位企业的竞争优势并不在于既有的产出规模,而是通过创新淘汰传统技术。阿吉翁与豪伊特证明,这种创新者可以从老企业那里“抢生意”的现象的重要意义在于,市场竞争带动了创新过程,市场对创新者的奖励成为知识推动经济增长的动态过程。罗德里克(Rodrik, 2015) [10] 则发现,发展中国家可能会因加入经济全球化过程受损,原因之一是,全球价值链促进了生产技术趋同,高技能劳动力的增加值份额有所提高,而低技能劳动力的增加值份额都有所下降,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廉价且密集的优势会因此而丧失。原因之二是,当一个国家(经济体)产业内部和产业分工过于简单,形成的产业链过短,不能在多层次、多环节的复杂生产过程中获益时,就会形成低增加值的产业链体系。

三 产业集群是创新蜂聚的重要条件

产业技术知识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空间范围传播存在客观距离与载体的限制。显性知识可以通过语言、书籍、文字、数据库等方式传播和学习;隐性知识与个体的体验和经验紧密相关,往往难以传播和学习,更多地依赖面对面的交流,因此传播成本与距离成正比。简单分割的、相互独立的模块化装配产业分工不利于知识传播,完整的制造分工产业链则高度依赖上下游企业间的知识、传播与创造。在知识创造和分类理论框架下,可以有效解释创新蜂聚现象是产业集群创新的表现形式。

四 经济发展阶段对应不同类型的创新蜂聚

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对应着不同的企业创新蜂聚。在简单依赖廉价劳动力“熟能生巧”的初级工业化阶段,企业创新蜂聚表现为有关员工管理、生产流程、物流组织的知识分享与传播。当企业生产走向模仿制造阶段时,资本密集程度上升,“从1到100”要求大规模、低成本、高质量和可靠性。当在知识密集下实现“从0到1”的突破创新生产时,对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知识共享的竞争性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众人拾柴火焰高”是企业创新蜂聚的重要表现形式,创新企业竞争同一产业集群中创新分工位置,竞争与协同同时发生成为创新集群增长的常态。

产业集群是典型的空间经济现象,地理空间的邻近便利了创新企业间信息和知识传递及促进了相互协同,降低了创新主体从事创新活动的风险。其中,马歇尔外部性关注生产与技术相关性对企业的影响;在雅各布斯外部性中,共有知识的意义更加广泛,也更重要。产业多样化集聚更有利于促进创新,不同的集聚规模下,不同规模的企业创新能力受益于不同类型的集聚外部性。中小企业由于抗风险能力较弱,其创新活动更依赖产业多样化,即产业多样化程度较高时,中小企业的创新蜂聚会更突出。 XmR9WzrCO0CVDLsasHzyZjmxxbdFvEcRaciX0qm8VJCrkJELuLZ2ZRneZU+NRmd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