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生态体系

发挥创新驱动引领作用,尊重市场规律、技术研发规律,围绕从技术研发到商业运用整个新生态和政策体系,立足当前以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以创新链补齐产业链,完善、升级国内产业链提升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重视国内与国际大循环之间的互动,是服务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重要内容。全力打造创新生态小气候,破除区域之间、所有制之间、城乡之间、部门之间的协作藩篱,让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在更大范围内互补衔接,促进形成若干世界级产业集群,支撑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建立举国高端化研究加市场要素配置的“新举国体制”,防止市场失灵、组织实效,实现以企业引领的国际化产业链创新网络,加强黏合国内“政产学研资介”,努力向高附加值升级,走上全球价值链迂回之路。降低对发达国家主导全球价值链的依存度,基于“一带一路”发展,建设“以我为主”的全球价值链。

一 多途径区别对应产业链部署

主动构建多层次产业链以实现更多样化的开放模式。完善多元化开放布局,向欧洲、日本、东南亚国家、非洲国家开放,尽可能延伸市场深度和广度。加强产业政策内外统筹,加强产业甄别和宏观引导,企业仍然需要以开放的姿态参与全球产业链合作竞争,本土企业主动借助全球市场的竞争效应,积极依靠“竞争促进创新”和“竞争中学习效应”等机制渠道,不断提高产业链韧性与抗风险能力,对于不可替代性强的高依赖性产品,积极在国际市场上寻求新的替代渠道,开拓供给来源,做好产业链备份,实现全球市场竞争驱动型的中国产业链水平升级模式。一是要压缩国内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强亚洲产业链整合,将产业链向外延伸配置,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加快构建“一带一路”沿线的以我国为主的全球产业链,依托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加速要素更大范围自由流动,打造亚太统一大市场。将一些在国内非核心的制造业生产模块外包给“一带一路”沿线的后发经济体,充分利用其劳动力优势和市场潜力,促进沿线国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而中资企业则致力于开发核心技术模块,形成中国“智”造优势。二是推动资本密集型产品“走出去”。一方面,要提升资本输出水平,鼓励企业海外推广和发展,加强对供应链中核心技术的研发突破,推动准投资的耐用消费品(汽车)、装备制造业走向世界。另一方面,要加强国内区域间产业链分工体系,根据各地区差异化的禀赋优势,在不违背经济规律和分工逻辑的大前提下,适当将嵌入全球价值链的部分产业分工引回国内,并形成以国内循环为主的产业链分工体系。三是培育国内知识密集型产业。强化基础研究,紧抓第四次工业革命机遇,通过构建复杂产业链深化强化分工,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产业充分发力,并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各产业深度融合。夯实上游产业基础,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将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作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

更加优化国内产业链布局,要依托城市群、产业集群合理分工布局。产业链在国内的布局状态,与国内经济循环和国内价值链的形成、实体经济在空间配置上的效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是积极利用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京津冀、成渝等地区战略,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发展,注重差异化分工,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通过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率先建设区域统一市场,并为全国统一市场建设铺路,国内统一市场建设和市场循环将带动国内价值链形成。二是倾力推广大范围知识公地,构建裂变传播式创新网络。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相对开放的知识创新空间,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同时,共享行业通用技术的知识外溢,通过创新网络快速放大至产业集群。三是着力优化产业配套半径,建立关键产业、龙头企业配套备选清单,形成龙头企业、“链主企业”带动全产业链创新,“隐形冠军”形成单链特色的发展格局。

二 多维度改革提升核心竞争力

一是固定体制改革成果,加快构建覆盖广、效率高的法治体系,减少自由裁量权和完善行政执法标准化,大幅提高改革举措的稳定性和持续性。适应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新技术发展,及时进行理论创新和立法回应。二是依法平等保护民营经济产权,依法严肃查处各类侵害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激发民营企业的投资热情。三是完备知识产权单行法体系。研究并制定知识产权基本法,进一步解决知识产权治理结构问题,提高知识产权治理能力,促进知识产权与经济社会的融合发展。推进知识产权一体化保护,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国际和区域科创中心并吸引企业入驻,发挥地方的产业特色优势。四是完善激励机制,通过揭榜挂帅的方式,对产出重要研究成果的自然人和企业主体进行激励;对企业研发过程中的相关支出,通过税收抵免、重点行业创新研究补助、研发设备折旧抵扣等措施进行补助。

用治理体系形成高效创新格局。改革创新治理体系,形成多元参与、协同高效的创新治理格局。明确各类创新主体在创新链不同环节的功能定位,激发主体活力,系统提升各类主体创新能力,夯实创新发展的基础。一是顺应创新主体多元、活动多样、路径多变的新趋势,强化政府战略规划、政策制定、环境营造、公共服务、监督评估和重大任务实施等职能。二是培育世界一流创新型企业。鼓励行业领军企业构建高水平研发机构,形成完善的研发组织体系,集聚高端创新人才。培育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引领重要产业发展的创新型企业,力争有一批企业进入全球百强创新型企业。三是孵化培育创新型小微企业。适应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的产业组织新特征,推动分布式、网络化的创新,鼓励企业开展商业模式和新兴技术创新,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建设面向小微企业的社会化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小微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让大批创新活力旺盛的小微企业不断涌现。四是建立创新治理的社会参与机制,发挥各类行业协会、产业基金、国家级科技社团等在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作用,形成多元参与、协同高效的创新治理格局,打破各种无形的“围墙”和“栅栏”,系统整合和优化原来碎片化、孤立、重复的科技创新投入和战略布局。五是构建专业化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发展研发设计、中试熟化、创业孵化、检验检测认证、知识产权等各类科技服务。完善全国技术交易市场体系,发展规范化、专业化、市场化、网络化的技术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

三 多窗口合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逻辑显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仍处于合理区间,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仍未改变。同时,经济运行中一些积极变化正在不断累积,经济结构调整稳步推进,转型升级势头良好,经济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因此,我国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根本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全面深化改革、强化创新驱动、调整优化结构、提升服务质量,奋力推进创新发展新篇章,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增进人民福祉。

抢抓科技变革窗口机遇期,以基础研究、前瞻研究实现跨越式引领。坚持国家战略需求和科学探索目标相结合,加强对关系全局的科学问题部署。一是加强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基础前沿和高技术研究。围绕涉及长远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卡脖子”问题,加强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前瞻布局,加大对空间、海洋、网络、核、材料、能源、信息、生命等领域重大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攻关力度,实现关键核心技术安全、自主、可控。明确阶段性目标,集成跨学科、跨领域的优势力量,加快重点突破,为产业技术进步积累原创资源。二是大力支持自由探索的基础研究。鼓励本土企业加快建立海外研发中心,按照国际规则并购、合资、参股国外创新型企业和研发机构,提高海外知识产权运营能力。三是建设一批支撑高水平创新的基础设施和平台。适应大科学时代创新活动的特点,针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重视支持一批非共识项目,培育新兴学科和特色学科,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突出学科交叉和协同创新的国家实验室。明确“抓紧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重点布局一批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同时,科研院所和高校应建立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和职业化技术转移人才队伍,畅通技术人员转移通道和上升通道。

把握数字技术窗口机遇期,以数字化、平台化赋能产业链。加快构建数字化生态体系,赋能产业链配套网络。一是鼓励企业加快推进“互联网+”向“智能+”转型升级,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二是利用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供应链信息搜集平台,加强全链条、全渠道、全领域供需调配和精准对接。三是畅通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渠道,促进数据流和产业链高效运行,支撑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 9nahQPds2QywqubV90XP7FDj4PQg97vqbXrRodigEL2Vwn50KqWwUC/dCDIGrZ7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