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一 研究方法

本书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三种。

一是文本研究与文献资料梳理法。一方面,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以《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和《共产主义原理》等经典著作为研究线索,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消灭私有制”到“重建个人所有制”的整体脉络;另一方面,通过对《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等中央文件汇编的梳理,筛选整理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次党代会相关决议文件关于所有制领域改革的论述,从而厘清我国所有制领域改革的基本线索和演变逻辑。

二是认识论研究方法。这是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即重点考察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历史现实的关系。本书在第四章中重点对“消灭私有制”的经典话语与“两个毫不动摇”的现实政策作出了客观分析,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非公有制的性质和对我国社会关系的影响,同时结合我国现实重新认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作用。此外,第五章立足于新时代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实践,对一些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没有提及的命题进行了一定研究,从而丰富了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

三是比较分析法。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与实践内容十分丰富,因此,本书在厘清经典作家关于所有制的分析思路和理论设想的基础上,既从纵向上比较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前30年和改革开放以来的所有制的内涵差异,又从横向上比较分析了苏联和中国在所有制理论与实践上的制度差异。此外,还比较分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差异,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在创新方面的功能差异等,通过比较不同阶段、不同国家、不同主体,进一步拓宽所有制研究的问题域。

二 研究框架

本书的研究框架和基本观点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 本书研究框架

图2 本书逻辑结构和基本观点
注:*标记为主要创新点。 zBI/mAQDXOSzAEqC+f/3RfAUGB5mOKAb0hEHcvsJC7LYf6Yn9QQmEEkFAucLMci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