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绪论

时间和空间是事物存在的基本属性。小说叙事同样依托在一定的时空中,但小说中的空间显然是一个不亚于时间的核心因素。“作为小说材料的一切故事,都只发生于空间之中——是空间才使得这些故事得以发生。” [1] 如果说小说中的空间是虚构的话,那小说创作、传播、刊刻以及对小说家创作产生重要影响的经历,甚至各种关乎文学创作的活动,则是在特定的、真实的地理空间中发生,同样是小说得以问世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无论是小说作品中的文本空间,还是小说创作、传播、刊刻及小说家关乎文学创作的活动等外部空间都是文学空间研究的范围。在当前“空间转向”的学术大背景下,文学空间研究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文学空间研究,从广义而言,可以涵盖文学领域诸多与空间相关的研究。如美国文学空间研究领军学者罗伯特·塔利提及:“我认为文学空间研究——无论它是作为地理批评、文学地理学、空间人文科学,还是其他什么绰号——是一种多样态的批评实践,几乎包括任何关注空间、地方或绘图的文本研究方法,无论是在文本范围内,或指涉及外部世界,还是两者的某种组合,就像在索亚的 ‘真实并想象的地方’ 中。文学、批评、历史、理论的真实空间、想象空间、真实并想象的空间,以及我们自己的抽象概念和生活经验,都构成了文学空间研究的实践领域。” [2] 罗伯特·塔利所指称的文学空间研究是一种广义而言的研究,包容多样性、复杂性和异质性。

本书中的文学空间,并不是泛指文学乃至泛文化的人文地理空间,而是特指连接“文学”与“地理”的“文学空间”。美国斯坦福大学弗兰克·莫雷蒂(Franco Moretti)在《欧洲小说地图1800—1900》 [3] 一书中提出“空间中的文学”和“文学中的空间”两个重要概念,前者主要是指文学传播的地理空间,后者主要指的是文本中的空间。文学地理学学者梅新林将莫雷蒂“空间中的文学”和“文学中的空间”观点提炼为“外层空间”和“内层空间”,并提出,文学空间包含了“外层空间”和“内层空间”双重空间。具体而言,文学空间的“外层空间”指的是文学创作、传播地理空间,文人在地理空间的聚散,文人的活动地理空间等;文学空间的“内层空间”指的是文本中所描写和呈现的空间。 [4]

本书研究清末民初小说中的京沪文学空间也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外层空间”,具体包括清末民初小说创作地理空间、清末民初上海小说家的籍贯地理空间、活动地理空间。(二)“内层空间”,指的是小说文本中所呈现的空间,具体包括京沪城市文学地图、京沪城市意象及隐喻意义、京沪空间叙事等。

本书清末民初指的是1892—1917年这个时间段,主要是因为这个时期的小说既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小说,也不同于五四新文学时期的小说。具体而言,以1892年为上限,是因为产生于1892年的《海上花列传》是第一部在上海地区出版,反映上海都市生活的长篇小说。本书选择1917年为下限,主要是考虑到1917年以后小说基本进入到学术界认为的现代文学时期。

本书研究的小说是以上海地区出版的长篇小说为主,主要是因为上海地区出版的长篇小说能够代表这时期小说的最高成就:“近代上海所有的文学体裁中,小说是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种。不仅在数量上占到中国近代小说的60%以上,而且中国近代问世的优秀小说绝大部分都是在上海问世的,几乎可以毫无愧色地说,近代上海小说的水平,就代表了中国近代小说的水平。” [5] 引文中的“小说”主要指的是长篇小说。

本书选择“清末民初小说中的京沪文学空间研究”,主要是建立在本人大量阅读清末民初小说文本过程中获得的三个感性认识基础上做出的选择。

首先,本人在阅读大量清末民初小说时发现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上海和北京是小说中出现最为频繁的城市。小说中的主人公或从北京沿途到上海,如《恨海》《禽海石》《血泪碑》等;或从上海沿途至北京,如《邻女语》《惨女界》 《小学生旅行记》等;或人物游走于这两大都市,如《孽海花》《中国现在记》《冷眼观》《负曝闲谈》等。因此,这时期小说中出现上海和北京次数较多,以清末著名的四大谴责小说为例,据不完全统计,在《官场现形记》中,提到上海有30次,提到北京有39次;在《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中,提到上海有93处,提到北京有26次;在《老残游记》中提到上海2次,提到北京5次;在《孽海花》中提到上海30次,提到北京有19次。即使《九尾龟》这种以上海妓院为主要故事场景,反映上海洋场社会生活为主的狭邪小说,其中也提到北京9次。总之,北京和上海成为这时期小说中频繁出现的“双城”。本人根据《中国古代小说总目提要》《清末小说目录》《民初小说目录》等著作中的材料,对产生于1892—1917年这二十几年间写到上海和北京的长篇小说做了不完全统计,其中京沪同时出现在一部作品的小说有近60余部,仅写到或提到上海的长篇小说有近60余部,仅写到或提到北京的小说有近30部,由此可知,这时期小说以京为故事背景的小说有近100部,而以沪为故事背景的小说则超过100部。鉴于清末民初描写到京沪双城的小说数量较多的事实,本人选取京沪“双城”研究。

其次,在深入研读文本的过程中,本人还发现一个现象:清末民初时期的小说大多采用了真实的地理空间来虚构故事,不仅描写了真实的城市地理空间,甚至小说中的地名及建筑物、景观等都具有高度的真实性。这种高度真实的地理空间是清末民初小说中的显著特征,对于研究真实的城市地理空间和小说中的城市空间之间的对应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另外,这时期的小说在叙事结构上明显呈现出空间化特征。清末民初小说大多缺乏贯穿始终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整体上显得结构松散,故事性不强。但从空间的角度来说,这些小说往往围绕一个统一的主题,应用穿插串联等叙事方式,把不同空间的故事连缀编织而成,从而呈现出在空间化的叙事结构框架下的统一性。

本书中的文本阐述均立足于第一手材料而展开,所用材料不仅来自清末民初大量选本中的小说,如《中国近代小说大系》《中国近代文学大系》《晚清小说大系》《中国近代珍稀本小说》中的小说,还包括本人在上海图书馆收集和阅读到的清末民初时期出版的单行本、报刊上刊登的连载小说及上海图书馆收集的影像电子版小说,如电子版小说《枯树花》《枯树花续编》《钱塘狱》《斯文变相》等,还包括1905年出版的《新新小说》杂志刊登的《京华艳史》,宣统三年出版的单行本《北京繁华梦》,宣统三年上海小说进步社印行的单行本《春梦留痕》等。本书中多处文本阐述前人从未论及。

基于上述情况,本书立足于连接“文学”与“地理”的“文学空间”,由“空间”进入“文学”和从“文学”进入“空间”两个角度研究清末民初小说中的京沪文学空间。总体研究思路是从文学空间的“外层空间”进入“内层空间”最后到文学史意义,重点探讨了空间与小说家都市体验、空间与小说中的文本空间、空间与小说空间叙事等内容。全书共分为六章,由三大板块组成。其中第一、二章为第一板块,主要是“外层空间”研究,第三、四、五章为第二板块,主要是“内层空间”研究,第六章为第三板块,主要是文学空间意义研究,具体如下:

第一章“清末民初小说地理空间的 ‘双城’转移”,主要探讨小说中“双城”转移的历史背景。在明清时期,小说的创作、刊刻中心南京与帝都北京,成为小说中频繁出现的两个城市,从而构成了小说中的一对“双城”;到了清末民初,随着上海的崛起,小说的创作、出版中心转移到了上海,上海成为这时期小说中出现最为频繁的城市,与帝都北京成为小说中频繁出现的一对“双城”。

第二章“清末民初小说家群体的京沪经验与想象”,主要从空间与小说家都市体验的关系来探讨小说家的京沪经验与想象。上海小说家群体的地域来源主要是来自上海周边地区的江浙一带,其中江苏籍最多,其次是浙江籍。从京沪都市经验而言,大部分小说家都有丰富的上海租界生活经历和体验,或办报或卖文为生,租界成为他们的生存空间;而京城生活经历和体验则相对较少,或求仕或游历,时间多不长,最终多选择上海为谋生之地。小说家的上海想象主要来源于新闻话柄及虚构想象。小说家的北京想象主要来源于报刊新闻、他人小说笔记及虚构想象。

第三章“清末民初小说中的京沪城市文学地图”,主要研究小说中呈现的文本空间形态。根据小说中人物在城市空间中的行走范围,勾勒出小说的城市文学地图。这时期小说中的上海城市文学地图主要在租界,其中心区域在英租界,次中心区域在虹口地区和法租界,上海县城则基本缺席;小说中的北京城市文学地图,中心区域在宣南地区,次中心区域在内城地区,其他区域则基本缺席。

第四章“清末民初小说中的京沪空间意象及隐喻意义”,主要探讨小说城市文学地图中典型空间所代表的都市意象以及京沪都市空间的隐喻意义。其中代表商业都会上海的城市意象有:西化、现代城市的一张面孔——城市马路,市民休闲、聚会的公共空间——张园,体验西洋生活方式的消费空间——番菜馆,娱乐与商业活动为一体的社交空间——妓院。而代表传统帝都北京的城市意象有:文人士大夫游玩的休闲空间——陶然亭、琉璃厂,居于地缘认同的客居空间——会馆,娱乐与官场生活为一体的社交空间——堂子妓院,官派气息的家居空间——官僚宅院。此外,通过小说中重要人物与京沪城市的空间关系也可看出文本中京沪空间的隐喻意义。

第五章“清末民初小说中的京沪空间与叙事”,主要从空间与小说叙事的角度来探讨京沪空间与小说建构。具体而言,京沪空间的叙事功能有:作为叙事背景、作为叙事场景、作为叙事动力;而京沪空间所呈现出的形态:上海空间叙事形态主要为“橘瓣型”,而北京空间叙事形态较为显著的特征是“套盒型”。在京沪空间叙事策略方面,主要采用陌生化的叙事策略、空间转换与串联技巧。

第六章“清末民初小说中京沪空间书写的文学史意义”,主要从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的角度来探讨京沪空间书写在文学史上的意义。从历史定位来看,小说的时空关系主要是以时空并置和空间主导型为主。重要突破体现在:叙事结构空间化,都市生活立体化,都市女性多样化。对后世小说的多元影响:时空坐标重构、城市文学地图、城乡二元冲突、空间叙事模式、城市新女性形象等方面。


[1] 曹文轩:《小说门》,作家出版社2002年版,第167页。

[2] [美] 罗伯特·塔利:《文学空间研究:起源、发展和前景》,方英译,《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

[3] Franco Moretti,A tlas of the European Novel , 1800—1900, London: Verso, 1998.

[4] 梅新林:《文学地理学:基于“空间”之维的理论建构》,《浙江社会科学》2015年第3期。

[5] 陈伯海:《上海近代文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24页。 CCcLX1gsMkDhWcUJ72IXbS89OOGkW86brQ03WysHoLqS/a8CgCurOykGxhdj86Y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