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

阅读《社会资本转换与农户收入差距》,我认为与已有研究相比,本书的亮点在于其交叉和跨界的属性,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社会学与经济学的交叉:探索了农户收入差距研究的多学科有机结合的分析范式,注重多种研究技术手段的综合应用。农户收入差距的形成与演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单一的视角或变量难以准确诠释这一复杂现象。因此,农户收入差距的研究不再仅仅是一个经济学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学议题。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关系型”社会,“嵌入”正式制度安排中的社会资本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纠正“市场失灵”的作用。社会资本的生产效应、收入效应、财富效应日益强化,对农户收入差距必然产生深刻、全面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本书基于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人口学等多学科的研究视角构建农户收入差距的分析框架,实现了农户收入差距的交叉学科研究。

第二,宏观与微观的交叉:界定了脱域型社会资本与地域型社会资本的理论内涵,拓展了社会资本理论的研究范畴。中国农村社会结构变迁进程中农户社会资本出现的新特征与新趋势,尚未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相关的理论研究与经验证据都比较匮乏。本书基于现阶段中国农村持续发酵的经济社会转型的特殊宏观背景,从微观的农民社会流动性视角将农户社会资本分解为传统的地域型社会资本与新型的脱域型社会资本,从而更全面、准确地把握社会结构变迁背景下农户社会资本的属性与特征,并拓展了现有社会资本理论的研究范畴,实现了社会资本理论在中国情境下的延展与应用。

第三,整体性与异质性的交叉:发现了脱域型社会资本与地域型社会资本对农户收入差距的不同影响,为解释社会变迁背景下的农户收入差距找到新的理论与经验证据。现有文献多基于整体性视角分析社会资本的收入分配效应,而缺乏对社会资本异质性的考究,得到的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值得商榷。本书基于农民社会资本分化的视角,从描述统计、数理模型、情景模拟、计量实证等多维度检验研究假设。研究结论佐证了不同的社会资本形态对农村居民内部的收入差距产生了相异的影响机制与作用机制,即传统的地域型社会资本并未明显影响农户收入差距,但新型的脱域型社会资本更有利于促进农户收入的增加,进而使农户收入差距扩大。

2021年春节期间文涛博士告知《社会资本转换与农户收入差距》一书即将出版,邀请我作序。我立即回应,很荣幸也很愿意。

应该说,对这样一项视角特殊的专题研究,我自己未曾深入。只是基于多年来经常去西南、西北、华北等地区进行专业调研中对农村的观察,以及早年间知青上山下乡的亲身经历,一直关注农村、农民和农业。所以,看到这项研究成果即将出版面世,发自内心为文涛博士鼓掌。

四十多年前,中国经济社会的改革开放是从农村启动的,迅速见效。为了不让“三农”问题被淡化,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聚焦农村。而作为学术期刊和专业期刊编辑,我一向认为,在财经界尤其会计和财务管理领域,对“三农”问题的研究比较缺乏关注。如今倡导把学术论文写在中国本土大地上,希望上述状况能够得到改善。

最后想谈一下文涛博士的受教育交叉性。他在四个阶段的求学专业历程,本科生阶段理学,硕士生阶段经济学,博士生阶段管理学,博士后阶段会计学。每一次“跨界”都带来挑战,被推动着拓展学习领域。应该说也有好处:对于任何研究问题,能以多学科视角、思路、分析方法展开研究。这一点,我自己有切身体会。大学本科—硕士—博士阶段接受统计学训练,转入会计学领域以后,常常助力生出研究思路火花。甚至早年间当铁路机车工人时学习过机械制图,也非常有助于研究构思和逻辑结构化。

回到本书,文涛博士作为一位跨界会计学者的独立思考,非常有意义。我很乐意和期待看到这本著作的出版,也期待他有更多独到的思考和研究。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中国会计评论》主编
2021年春于北京大学 VhjU8WisAF9BqnuJKMkXQ2fi8UntkMPLIdCfJbSa4pwDbpU29bB1XOzxmf0njqX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