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 研究概况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概况

如前所述,学术界还没有明确把“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作为一个整体的研究对象展开深入研究。但学者们针对各个具体研究领域的研究已经展开。其中包括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的概述,以学科为界限的学术史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为视域的研究,以重大学术事件为视域展开的研究,以杰出马克思主义者的学术成果为视域展开的研究等。

1.以马克思主义学术史为视域的研究成果

以马克思主义学术史为视域而展开研究的代表是吴汉全。他撰写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概论(1919—1949)》一书,是我国学术界第一部梳理马克思主义学术成果的专著。书中对陈独秀、李大钊、李达、瞿秋白、毛泽东、蔡和森等50多位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学术思想成果展开翔实的分析和评价。全书分三个阶段勾勒出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发展轨迹,揭示了其发展规律。系统陈述了民主革命阶段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的发展历程、基本状况和理论成果。该书的论述以其独特视角开辟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和立论基础。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该书更倾向于资料的梳理和整合,缺乏对各学科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成果的整体理论架构。近年来也有一些文章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学术史,方松华撰写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述要》一文指出: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研究旨在探索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学术的贡献。他谈到,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研究处于起步阶段,中国马克思主义不仅是领袖人物的思想史,它还应包括马克思主义继承者和学者的探索史。 也因此,“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研究”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简要论述了李大钊、陈独秀、李达的学术思想,并对“科学与玄学论战”和“唯物辩证法论战”作了简要述评。他认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近现代学术与文化的主流思想,是由于中国共产党人结合革命实践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是由于理论家对马克思主义的研讨。他认为学术史研究有助于更加全面地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以各学科学术史为视域的研究成果

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研究更多地集中于各学科的百年学术史之中。20世纪的中国是一个大时代,社会动荡不安,思想浮光掠影、深邃广博。1919年后,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中国学术思潮中的重要派别,并对各学科领域思想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出版了《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包括史学卷、哲学卷、文学卷、法学卷和社会学卷。这一套丛书对20世纪的中国学术进行了总结,并从学术和社会关系角度作了探索。各卷本都包含对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思想的研究。世纪之交,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组织编写的《中国学术百年》丛书从宏观方面总结了20世纪中国社会科学领域内的学术争鸣和学术成果,也显现出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的主流位置。2005年,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组织编写了《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系列丛书,共13卷,是比较全面系统地整理中国现当代学术思想的著作。其中涉及20世纪中国传统学术思想、中国近代学术思想,西方学术思想在中国的较量和争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学术思想被认为是中国现代学术思想的主导力量。

其一,中国百年学术史中关于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的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创造了新的史学研究范式,成为中国史学的主流学派。世纪之交,史学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对中国传统史学、近代西方史学和资产阶级新派史学的学术争鸣作了梳理和整合,主要著作有:桂遵义撰写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论述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历程。美国学者德里克以19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社会史论战”为中心,主要论及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源起,并以不同视角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兴起作了价值评价。《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史论战》一书也对二三十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历程做了深入研究。此外还包括学术百年史系列著作中的史学卷,如罗志田编撰的《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史学卷)》,刘新成主编的《中国学术百年:历史学百年》,姜义华、武克全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历史学卷》。认真研读这些著作,我们可以发现20世纪20年代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奠基时期,30年代则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形成、壮大到定位的时期。除了这些大部头的著作以外,许多期刊文章也都对30年代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做了研究。

其二,中国哲学百年学术史中关于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1999年,谢龙、胡军、杨河合著了《中国学术百年:哲学百年》; 2001年,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了王守常主编的《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哲学卷)》; 200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发行了尹继佐、高瑞泉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哲学卷》。李连科撰写了《中国哲学百年论争》;郭建宁撰写了《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2006年,杨河、胡海涛、张炳奎合作撰写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入与研究》。这些著作理性评价了瞿秋白、李达在介绍、传播和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方面的贡献,阐释了艾思奇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研究路径对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思想广泛传播和中国革命发展的重要意义。高度评价了毛泽东的实践哲学思想在中国现代哲学学术史上的重要意义。

其三,中国文艺理论百年学术史对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研究。主要著作有:陈传才主编的《中国学术百年:文艺学百年》;王铁仙、王文英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文学学卷》;宋建林、陈飞龙主编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发展史》;童庆炳主编的《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等。内容主要围绕从文学革命向革命文学的转变,革命现实主义创作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文艺大众化的推进等问题展开研究。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发展,学术界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中国革命发展对文艺理论的必然要求。然而,革命文艺理论往往由于强化文学的政治性而忽视了艺术性,注重了文艺的思想教育功能而忽视其审美价值。这种情况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虽然不可避免,但对现代文艺发展和转型的负面影响需要深入反思。

其四,其他学科的中国百年学术史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的研究。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成果主要体现在史学、哲学和文艺理论这三个学科。除此之外,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中国化等都有研究。

中国社会学百年学术史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中国化理论的研究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第一,关于社会调查的方法和实践。这方面以毛泽东和陈翰笙的贡献最为突出。毛泽东关于农村社会调查理论,对社会学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第二,关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中国化的成果。20世纪30年代,陈翰笙、李平心、柯柏年、李达、许德珩、李剑华等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体系的构建工作,并在体系的构建中开创了农村社会学、犯罪社会学、社会学史等分支学科。这一时期的学术成果主要有冯和法的《农村社会学大纲》、李剑华的《社会学史纲》、严景耀的《中国犯罪问题与社会变迁的关系》等。这些著作尽管角度不同,深度和广度也不一样,但都旨在阐述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核心内容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思想理论,论证了社会革命的必然性。但基于同样的原因,其学术性和科学性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这个总结和评价是较为客观的,特殊的历史境遇决定了学术理论的特殊性和局限性,也决定了其特殊的历史功用。

政治学学术史中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政治中国化思想的论述较少,主要围绕这一时期的学术成果作了简单的论述,其中笔墨较多地集中在对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中国化思想的论述。20世纪30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在与各种政治思想的斗争中,提出了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理论,构建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学术体系,代表性著作有邓初民的《政治学》、傅宇芳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教程》、李达的《社会学大纲》等。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中国化的最大特点是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为指导进行革命斗争实践。

20世纪经济学史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主要着眼于两个方面:其一是关于中国农村社会性质大论战。论战中涌现出以陈翰笙为代表,包括薛暮桥、孙冶方、冯和法、钱俊瑞、王学文等一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其二是对李达、王学文、沈志远等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学术成果研究。胡希宁、张锦铨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经济思想简史——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一书中认为李达的《经济学大纲》是一本最系统最完整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该书的另一个特点是密切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书中以较多的篇幅考察了中国经济的现状。经济学界对沈志远的《新经济学大纲》评价也很高,认为此书是一部较为通俗系统完整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著作。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成果丰硕,各学科在百年学术史的回顾中都涉及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成果。因此,论述都较为零散,难以构建系统化的思想理论。经常出现对于同一个著作在不同学科学术史中的不同解读,看得到学术在本学科纵向发展中的轨迹,却看不到这些学术成果横向的内在逻辑,更难以看到这些学术著作与其时社会历史条件之间的内在关联。

3.以马克思主义学术理论队伍建设为视角的研究成果

2013年,王海军撰书,分析了延安时期知识分子群体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与宣传,阐述了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与哲学中国化、史学中国化、文艺理论中国化、科技思想中国化等内容,著作还研究了知识分子群体对毛泽东思想的理论贡献等内容。2014年,张海燕撰书研究了延安知识分子的人物谱系及其创造的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哲学中国化、文艺理论中国化成果。同年,马启民、侯静、郭德钦等合著了《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史论》一书,对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的形成背景、形成过程和发展历程展开研究,深入探究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的历史经验。书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不仅包括党的领袖群体,还包含党内和党外的理论工作者,并认为两者之间展开了积极的互动。书中还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的理论群体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学、经济学、军事学、政治学方面的研究和积累,一方面从知识和思想方法的角度拓宽了认识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一方面通过对中国问题的理论的历史的研究,加深了人们对中国国情的认识,铺垫了认识问题的基础。这些都起到了对领袖群体进行理论升华的作用。” 书中提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开始在革命斗争的实践中,在思想文化和学术领域斗争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派。” 书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形成和发展概括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学术成果,是一种开创性的拓展研究。

4.以杰出马克思主义者为视域展开的研究

20世纪的中国,中西方文化撞击融合,学派林立,百家争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以敏锐的眼光把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国,融入中国学术领域,构建了完整的中国学术文化体系。为了回顾和总结这些学术成果,学术界对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做了个案研究。其中,戴逸主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在世纪之交推出的“二十世纪中国著名学者传记丛书”是其中的典范。这一套丛书包括《李达学术思想评传》《瞿秋白学术思想评传》《吕振羽学术思想评传》等。丛书从生平、学术交往、学术传承、学术生涯、学术成果等方面做了专业而细腻的阐述,并对他们的历史贡献给予客观理性的评价。丛书对于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但相比于众多马克思主义者所作的杰出贡献,学术界对这些知识分子的研究是相对匮乏的。在已有的个案研究中,研究者较为真实地还原了他们撰写学术著作的客观历史情境,赋予这些学术成果以生命。但因为是个案研究,难以看到一个时代知识分子群体的整体特征,研究难免具有局限性。

5.国外一些学者也非常关注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学术思想

他们的论著有的偏重于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的理论贡献,有的关注不同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学术成果的比较研究,有的以先进知识分子与中共领袖人物之间的思想互动为视域展开研究,有的关注于毛泽东的学术思想发展,也有的偏重于某一学科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发展状况研究。他们的论著在一些问题的认识上虽然失之偏颇,但对于延展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的理论视域具有积极意义,也提供了一些宝贵的资料。雷蒙德·怀利撰写的《毛主义的崛起:毛泽东、陈伯达及其对中国理论的探索(1935—1945)》阐释了毛泽东与陈伯达之间的思想互动。田辰山撰写了《中国辩证法:从 〈易经〉 到马克思主义》,此书阐述了瞿秋白、艾思奇、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通变”的释读,以其独特视角阐释了马克思主义转变为中国语境形式的历程。澳大利亚学者NickKnight撰写了 Marxist Philosophy in China:From Qu Qiubai to Mao Zedong,1923-1945 ,阐述了从瞿秋白、艾思奇、李达到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发展走向。罗梅君和德里克着重于从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视域阐释马克思主义学术在中国的发展。罗梅君撰写了《政治与科学之间的历史编纂——30和40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形成》,从政治形态与历史科学研究的独特视角出发研究了李大钊、吕振羽、何干之、侯外庐、范文澜、胡绳等的政治意识形态和历史学研究路径。阐释了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奠基,社会性质论战到抗战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对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所作的历史贡献。德里克著撰写的《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1919—1937》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社会史论战”为中心,对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起源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对郭沫若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中国历史的影响评价很高,认为其影响了其后中国史学发展的走向,也对他研究面临的问题和困难等作了深入探索。施拉姆、魏斐德、亚历山大·潘佐夫等对毛泽东思想的深入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他们不仅提供了一些宝贵的历史资料,也探索了毛泽东与一些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学术思想关系,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提出了不同的价值评价。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我们开启新的研究思路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学术界还没有把“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作为一个整体的研究对象展开探究。学术研究的逻辑起点决定了其成果走向,这些分散的研究成果不能揭示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的历史轨迹和内在规律。因此,关于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的研究有待于学术界深入挖掘,进而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刻内涵,解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面临的学理困境,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新的突破和发展。

(二)创新之处

(1)以学术史角度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新的视角。近年来,学术界有很多知名学者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包含学术中国化与政治中国化双层意蕴,“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概念开始被学术界使用,但以此作为研究对象的系统探究还没有展开,本书由此出发系统阐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的源起、成果、路径、历史作用和基本经验。

(2)尝试对“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做出概念界定。本书在对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成果的分析中提炼出科学内涵,即指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事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形成的学术思想。具体包括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研究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建立起马克思主义的学科体系;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解释和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提炼而成的学术理论;在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创建的独具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体系。

(3)本书一方面在对各学科领域学术成果的特殊性中概括出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发展的一般发展规律,另一方面研究马克思主义这一普遍真理在中国特殊历史语境中的发展轨迹和呈现样态,在个别到一般、一般到个别的研究路径中探索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的特殊发展规律。

(4)本文内在包含学术与政治之间的博弈关系,阐明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最终将超越学术与政治的二律背反关系,获得学术与政治的共赢。 c1g0u+uozPkODOXgaIxtpaeQJ0KB8qDDZuyJm/as4XzhrL/KOUVO/ZF+4X2612U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