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 新文化运动是马克思主义思潮兴起的现代文化精神基础

从社会文化发展史看,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对于新文化发展方向的一次深刻探索。新文化运动之初,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是现代知识分子和新型工商业阶层传播的主流。然而新文化运动后期,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引入和传播,这场文化运动的方向发生了很大变化,先进的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的努力和无产阶级的支持使马克思主义开始风靡全国。余英时曾提出:“在社会史的观点看,五四 ‘新文化运动’的基础无疑是城市中的新兴知识分子和工商业阶层。1919年5月4日的爱国运动立即引起了全国各大城市的学生罢课、商人罢业和工人罢工,这一事实充分说明了 ‘新文化运动’是靠什么社会力量支持的。城市知识分子、商人和工人在全国人口中虽然所占的比例极小,但是他们在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上是积极、主动的分子。”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一心寻求中国救亡图存之路,传播西方民主政治思想。然而给国人无限期望的辛亥革命的失败引发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痛苦反思,他们认为共和制不能得到巩固的真正原因不在于文化,在于缺少了对旧思想文化礼教的彻底批判,他们转而认为只有思想革命才能救国。1915年9月15日《青年》(第二期改名为《新青年》)在上海创刊,陈独秀任主编,李大钊是主要撰稿人并参与编辑工作,《敬告青年》的发刊词直指各种传统观念,提出“科学与人权并重”,具有启蒙意义的新文化运动就在这样背景下拉开了序幕。以《新青年》为阵地,以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宣传科学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开始了文化上的道德革命和文学革命,与传统文化彻底决裂。新文化的传播,使广大知识分子、青年学生从旧文学、旧道德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唤起了知识青年渴求新文化、新道德的精神。他指出,废除封建专制政治统治,建立自由、民主的国民政治是历史发展的潮流,是国人的必然出路。同时指出封建思想是封建政治统治的伴随物。在渴求民主、科学、新文化、新道德的强烈愿望之下,李大钊号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 面对中国国情,先进知识分子激励民众,尤其是青年要再造“青春中华”。新文化运动初期,知识分子宣传的民主政治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但是他们充满了民主和革新的意识,为此后的社会主义思想传播提供了思想解放和现代文化精神。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知识分子反思传统文化,吸收西方文化和文明成果的一次运动。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是跨时代的,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中的糟粕做了最有力的批判,是中国的新启蒙。新文化运动开启了中国知识分子思想解放大潮,构建了知识分子全新的现代文化精神。这些文化精神成为马克思主义思潮兴起的重要文化基础。新文化运动后期,国际社会发生深刻变化,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经过新文化运动大洗礼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转向传播马克思主义。李大钊1919年在5月和11月的《新青年》6卷第5号和第6号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开始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使中国出现了传统政治文化、西方民主政治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对峙的状况,一批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在新文化运动中成长起来,为中国找到救国图存的正确道路提供了可能。五四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在逻辑必然。 MSmVKRD8vg71wqDpgvNgUVR8rn+IFu1c8czMcXacFwyfjt6cxkGFTJKVTxSTktR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