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是河北省简称,源于上古传说大禹治水所分“九州”,冀州为九州之首,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从北部的张家口到南部的邯郸都留下了早期人类活动的遗迹。张家口泥河湾盆地发现了距今二百万年以前的人类活动遗迹,中华文明初曙时期的三大文化集团(黄帝、炎帝、蚩尤)在此汇聚、融合。邯郸磁山文化出土的石磨盘、石磨棒见证着华夏族早期粟作农业的兴起。《史记·夏本纪》云:“禹行自冀州始。”《尚书·禹贡》:“冀州,既载壶口,治梁及岐。既修太原,至于岳阳。覃怀厎绩,至于衡漳……恒、卫既从,大陆既作。岛夷皮服,夹右碣石,入于河。”“衡漳”就是漳河,恒水、卫水分别源出今曲阳、正定,说明太行山东侧今河北中南部为大禹及夏王朝的势力范围。河北东部邻近山东、河南地区是先商文化的重要根据地,商朝一代圣王祖乙曾定都于燕赵的邢台地区。可见,夏商时期河北中南部经济、文化比较发达,是华夏族的中心地带之一,这一地区在太行山东麓黄河流域的平原地区。
华北平原北接燕山山脉,燕山北部是内蒙古高原,东部是渤海,沿渤海岸北走进入东北地区。山脉与海洋把河北省分割成不同的地理单元,不同的地理单元形成了互有区别的经济形态和文化形态,农业经济、海洋经济、游牧经济一直在古老的燕赵大地交织并存,而这种经济的互补性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的祖国不是草木繁茂的热带,而是温带。不是土壤的绝对肥力,而是它的差异性和它的自然产品的多样性,形成社会分工的自然基础,并且通过人所处的自然环境的变化,促使他们自己的需要、能力、劳动资料和劳动方式趋于多样化。” [1] 高耸的山脉、浩瀚的海洋不仅是障碍,也是桥梁,把各个地理、经济单元联系起来,燕赵大地的商业活动一直非常繁荣,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对此作了生动的记载。中山地区“民俗懁急,仰机利而食”;石邑(故址在河北省鹿泉区东南)“迫近北夷,师旅亟往,中国委输时有奇羡”。自战国以来形成了区域性的中心城市,邯郸“北通燕、涿,南有郑、卫”,是漳河、黄河之间的商业都会;燕国都城“南通齐、赵,东北边胡。上谷至辽东,地踔远……有鱼盐枣栗之饶”,是渤海、碣石之间的商业都会。
司马迁以西汉统一盛世时期的经济、文化状况为中心,上溯战国,描绘了商业经济蓬勃兴旺的历史图景。两汉之后,中国或分或合,河北地区往往成为全国政治版图的缩影,游牧与农耕文化随着国家政治的变迁不时出现对峙,但政治上的对峙并没有影响商业的往来,军事上的边疆却成为商业活动的前沿和心脏,弥合了战争的创伤,最终还是迎来政治的统一、文化的交汇,宋代的雄州、霸州,明代的宣府、张家口都曾经扮演着这样角色。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自明代“隆庆和议”(1571年)以来,绵延二百多年的边疆战事就此消弭。明清以来的晋商也是通过服务边疆的“开中法”而走向鼎盛的,商业与和平有着内在必然的联系。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学界对徽商、晋商、陕商的研究日渐重视,学术研究走向繁荣,相比而言,对燕赵大地的经济史、商业史的研究并不理想。所谓的晋商、冀商不过是相对的区分,在长期统一的古代中国,商业活动已经形成了统一的市场,且不说晋商通过以张家口为起点的张库大道通往恰克图、蒙古、俄罗斯、欧洲,就是太行山两侧也一直有着紧密的贸易往来。晚清开放东北移民之后,包括商人在内的河北人民开展了大规模的开发东北活动,这极大地改变了东北地区的经济、文化面貌,而长期以来,坊间大多注意山东人“闯关东”,对河北人相对了解不多。实际上河北介于西北、东北之间,河北的商业活动既有“走西口”,又有“闯关东”,这些缺憾需要学界人士通过研究来弥补。
曹琳教授长期以来致力于冀商研究,这部《传统冀商商业经营问题研究》就是她的新作。本书对冀商商帮整体面貌做了鸟瞰式的概述,分析了“老呔帮”“张库帮”“冀州帮”“武安帮”“冀中帮”等商帮的历史文化面貌,并对冀商的经营管理、商业形象、商业伦理等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商业是历史学与经济学的交叉学科,而历史的方法又是基础,没有翔实的史料、精审的考证一切无从谈起。曹琳博士师出名门,有着良好的史学素养,她注重一手资料的爬梳,访问了国内许多博物馆,尤其是充分利用了河北经贸大学发票博物馆的馆藏资料。发票博物馆藏有大量清代、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时期、各地区发票、税票、地契、收条、账本等商事凭证,尤其关于冀商如“老呔帮”“张库帮”的文物资料非常集中,丰富、信实的藏品为她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本书在每章中都附有发票博物馆的实物资料,以做进一步的说明和印证。
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强对馆藏资料的发掘、整理工作,先后出版了《中国近代发票鉴赏》《河北经贸大学藏同记商场文书整理与研究》等专门著述,并发表了一批学术论文,曹琳博士此书视野开阔,文笔流畅,洋溢着学术热情,是依托河北经贸大学发票博物馆资料的又一部学术成果。对此我们乐见其成,也希望学界同人共同努力,把冀商研究进一步推向深入。是为序。
[1] 马克思:《资本论》第十四章《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8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