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锡林郭勒的地形、地貌

锡林郭勒(蒙古语,意为高原上的河流),位于内蒙古高原的东部,面积超过20万平方千米,东界是大兴安岭南段山脉西麓,南接阴山山地北麓,西至集宁—二连浩特铁路。锡林郭勒高原最初形成于2.3亿年前古生代末期的海西运动,至300万年前形成广大的蒙古高原面。至中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蒙古高原进一步上升,气候转为干燥,风力作用加强,许多河流枯竭成为干谷,湖泊萎缩,形成许多盐碱湖泡和洼地。全新世以来,高原处于缓慢上升阶段,逐渐形成现在的地形、地貌(图1-1)。

锡林郭勒地势自东向西、由北向南降低,海拔800—1200米,外缘有低山丘陵隆起,北面是由古生代变质岩、花岗岩组成的巴隆巴格龙丘陵,东南有大兴安岭西北麓山前丘陵,南面有阴山后山丘陵与低山。高原面开阔,由于长期的流水切割,呈波状起伏,第三系湖相砂岩,砂页岩、泥岩组成的宽缓岗地、平坦台地与众多大小不等的盆地、甘谷、河床和低洼地交错相间。

东北部乌珠穆沁盆地(图1-2),是一个北东向的断裂式沉降带,河网较密,水源丰富。由乌拉盖河、吉林河和锡林河等河流塑造的冲积—洪积平原,土地与水草资源丰富,湖沼和湿地较多,沿河草场是良好的夏秋营地。西部地区气候干旱,地形平坦,沼泽零星分布,地表水系不明显,少数季节性的洪水沟成为夏秋供水的主要水源,地下水较贫乏,构成缺水草场。

图1-1 辽阔的锡林郭勒草原
资料来源:舒泥拍摄。

图1-2 乌珠穆沁盆地
资料来源:舒泥拍摄。

西南部是发育在第四纪湖相沉积物及冲积物上的浑善达克沙地(图1-3),是一系列北西—南东向延伸的垄岗沙带,沙丘比高15—20米,绝大部分为半固定、固定沙丘。由于降水量稍多,地下水也较丰富,在规模不等的丘间低地中,常汇水形成为短小水流,或集水成为湖泊与湿地。

中北部是阿巴嘎熔岩台地(图1-4),有许多锥形火山丘,比高50—160米,由于流水顺玄武岩裂隙的侵蚀,熔岩台地多呈长条状或者方山形态,常与谷地、台间洼地相间分布。台间洼地水文地质条件良好,有丰富的地下水源,台地顶部,土层浅薄贫瘠,但草质优良,是理想的打草场和冬季雪后放牧地。

锡林郭勒的东南端与大兴安岭南段的苏克斜鲁山相接。苏克斜鲁山是一个中等山地,由森林草原植被占据。山体高而窄,呈东北—西南走向,全长600千米,宽70—150千米,海拔1000—1600米,相对高度100—500米,北部低、西南部高,在克什克腾境内达1800米以上,最高点大光顶山高2067米。东斜面群山重叠,山体连脉,山势陡峻,由中山带、低山丘陵至浅丘漫岗过渡到西辽河平原。山地的主脊,即中山带与锡林郭勒接连。大兴安岭南段,水网发育,河流较多,分水岭多在西北部,东南部集水面广,河流深切达600米。流入锡林郭勒高原的均属内陆河流,如流经锡林浩特的锡林河(图1-5),径流量小而短促,尾部大多集聚为湖泊或沼泽湿地。汇入西辽河的有乌尔吉木伦河、西拉木伦河左岸的一些支流。注入嫩江水系的有洮儿河、归流河、蛟流河和霍林河等。

图1-3 浑善达克沙地景观
资料来源:舒泥拍摄。

图1-4 阿巴嘎熔岩台地
资料来源:舒泥拍摄。

图1-5 锡林河
资料来源:舒泥拍摄。

锡林郭勒的西南缘与阴山山地北坡东段接壤,这里是阴山山地向锡林郭勒高原的过渡地带,呈现东西绵延,地势由南向北倾斜,剥蚀低山丘陵与盆地交错,滩坡结合,海拔1200—1500米,比高20—120米,是良好的山地草场。卓资—察哈尔右翼中旗一线以东,地势低,海拔1500米左右,山岭走向凌乱,山坡缓伏,峰顶齐平,农牧业均可以发展。发源于阴山山地的河流,由南向北横切丘陵,构成了丘陵、丘间宽谷滩地或者盆地相间,滩坡结合的地貌特征。发源于阴山山地、流经锡林郭勒境内的主要河流,除了流经多伦、正蓝旗的闪电河、滦河水系外,基本上都是内流水系,并多属季节性河流。滩川地水、热、土条件较好,土地利用系数最高,是锡林郭勒重要的产粮区。 1keDzbgM2IpD7ET5jlxPp6WvAGt/5CPM3dXvh0LDs1ULIcEThrRQKeN+4WvNdsl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