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兴隆洼文化在锡林郭勒的发现

在新石器时代的中期,锡林郭勒与外界的接触逐渐增多,除了与北部的西伯利亚、南方的华北地区的交流外,与东面的辽西区的联系也很频繁。如兴隆洼文化和红山文化的交流迹象,目前的考古发现最多。

源于辽西的兴隆洼文化8000年前迅速崛起并发展,以教来河、老哈河、大凌河等河流流域为中心,在燕山南北有着广泛的分布,西拉木伦河以北的遗址不多,主要有克什克腾旗南台子遗址 [32] 、巴林左旗金龟山F3遗存 [33] 、翁牛特旗蛤蟆山遗址 [34] 、巴林右旗敖包恩格日遗址 [35] 等少量遗址,另外在那斯台 [36] 、古日古勒台 [37] 、查干诺尔哈不盖特山 [38] 、哈日巴沼 [39] 等遗址也有零星发现。通过梳理材料,我们发现该文化在锡林郭勒有零星的发现,显示出辽西区与锡林郭勒存在交流。

近年,锡林浩特市巴彦淖尔遗址(图3-11)及苏尼特左旗的多个地点,发现了大量的磨制石器与大型打制石器,其中的石锄、铲形器等具有明显的兴隆洼文化特征。

图3-11 巴彦淖尔遗址的石铲

苏尼特左旗发现的13处石器地点,发现石核、石片、刮削器、石锥、砍砸器、尖状器、石斧、石刀、石锄、磨盘、磨棒等石器近4000件,特别是磨制石器的存在,表明当时可能从事食物采集和加工。从苏尼特左旗舒特音好来遗址(编号7)发现窄肩石锄、呼和额热格遗址(编号8)发现大型石杵来看,当时可能存在少量原始农耕活动 [40]

这些器物在锡林郭勒的出现,一方面说明兴隆洼文化向北扩展的范围和影响;另一方面,也说明了锡林郭勒是西辽河流域新石器文化向北传播的一个通道。

源于兴隆洼文化的富河文化,其突出的篦点“之”字纹和圆形房址,跟俄罗斯外贝加尔地区的卡林加河口文化可能具有渊源关系 [41] 。还有哈民文化的麻点纹、方格纹、菱格纹,以及南宝力皋吐类型的附加堆纹、复线几何纹,在西辽河以南地区少见且制法有别,其来源也可能来自锡林郭勒更北的外贝加尔地区 [42] 。从外贝加尔到辽西,经过锡林郭勒高原的路线是最短的路径,因此锡林郭勒很可能是交流的中转地。 qQF1ZXypkNwEGqPMkIB2U3fssvZ36lgO/Dxs3Yshjalq8utMaHSsUcs62eiYQs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