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斯太洞穴堆积可分下、中、上三个阶段,联系发展。下文化层的工业类型以小石器工业为主,各类刮削器占绝对优势,其中以单直刃和单凸刃为主,还出有雕刻器、石钻、砍砸器,并出现了石球。工具修理采用锤击法。修理方式以向背面加工为主,其次为复向、反向加工,错向、对向加工较少,出现了勒瓦娄哇技术的石核、工具及碎片。中文化层一方面继承了下文化层的石制品特征,另一方面文化面貌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出现了大量的砾石工具,如石球、薄刃斧、手镐等重型工具。它们的出现与当时环境变化有着密切关系。这一阶段勒瓦娄哇技术继续存在,从遗址内发现的石核数量来看,它未被大量应用于剥片工作中。工具类型还是以刮削器为主体,即以小石器工业为主,存在一定比例的砾石石器。上文化层石器工业面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石器工业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继承了下、中文化层的小石器工业,以锤击石核、各类刮削器、手锛、砍砸器等为代表;另一种是新出现的细石叶工业,以各类细石叶石核、石钻、舌形器、石镞、石矛头、锛形器等为代表。细石叶工业工具成器率明显高于小石器工业;虽然后者在数量上要多于前者,但是其石制品中石片、断块及天然石块所占比例过大。另外,发现的细石叶石核数量明显多于锤击石核。由此可以看出,该阶段石器工业以细石叶工业为主,小石器工业为辅,两种石器工业并行发展。从上文化层的小石器数量、类型递减及细石叶技术的发展分析,可以这样认为:小石器工业正逐渐被细石叶工业取代。综上所述,该遗址各个文化层为是连续发展、一脉相承的。下文化层以小石器工业为主;中文化层新出现了大量的砾石工具及勒瓦娄哇技术制品,这仅是其文化复杂性的一种表现,与周邻地区文化存在着一定的交流,但仍以小石器工业为主;上文化层出现的细石叶工业无论在石器类型、修理加工技术以及原料选择方面都远远领先于小石器工业,二者并行发展,最终小石器工业势必将被细石叶工业取代。
综上可以看出,金斯太下层文化是一种植根于我国华北直接打击的小石器文化系统的遗存,出现了文化交流因素;中层文化阶段,小石器传统延续;上层文化阶段,新出现了细石器工业。三个阶段的文化自成体系,连续而独立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