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 旧石器时代的文化交流与互动

旧石器时代是人类历史的第一阶段,占据了人类演化历史的99%以上。人类的历史已经走过300万年以上的时间。各地旧石器时代的考古情况有很大差异,大体上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早期阶段,以东非奥杜威峡谷和欧洲阿舍利文化为代表,时代在距今25万年以前,考古遗存以手斧、石核、砍砸器等大型石器工具为主;旧石器时代中期距今25万年至4万年,以勒瓦娄哇技术和各类石片工具为主,代表性文化如欧洲的莫斯特文化 [1] ;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年代是距今4万年至1万年,流行石叶、骨器等小型、复合型工具,开始出现石质、骨质等装饰品,以及洞窟岩画艺术(图2-1)。锡林郭勒地区最早的东西文化交流,发生在其境内的金斯太洞穴 [2] ,在距今4.7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中期的下层文化堆积中,发现了应用勒瓦娄哇技术打制的石器工具和与莫斯特文化类似的器物组合 [3]

图2-1 西班牙Cantabria岩画(旧石器时代晚期)
资料来源:美国新墨西哥大学教授Lawrence Guy Straus拍摄。

从旧石器时代早期直到晚期,甚至新石器时代早期,洞穴一直是人类栖身地的主要选择之一,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已发现50余处洞穴遗址 [4] 。早期人类多选择在洞穴居住,过着穴居的生活,如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的典型代表辽宁营口金牛山 [5] 、北京周口店山顶洞 [6] 、河南安阳小南海 [7] 、贵州黔西观音洞 [8] 等。洞穴遗址多选址在山岗或山上,具备以下条件:洞穴附近必须有水源;有提供采集、狩猎的充足食物资源;洞穴本身具有大小适中,干湿合宜,利于防卫等特点;适合采集和狩猎的特殊要求。锡林郭勒最早的遗址也是洞穴遗址——金斯太洞穴,同样具有以上洞穴的特点。尽管洞口朝向西北,与当地冬季风主风向相对,但洞口所对的低山阻挡了一部分强劲的西风,洞穴口部发现的石墙更是起到了很好的挡风和防御作用。洞穴附近水资源丰富,洞穴所在山顶附近坡地上有泉水,洞口对面岗丘北麓有常年泉水,洞外沟口及东南方向均有泉水出露,东南约6千米处有本布淖尔(湖),东面9千米有西北—东南流向的高原内陆河——杭盖郭勒河。总之,相对而言,金斯太洞穴是遗址所在区域最理想的古人类栖身地之一。因此,自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古人类就选择在这里居住,繁衍生息,一直延用了很长一段时间。 la4Eh5PplyMzyQue8Xlx15iOL/u7964X6cfNqy0+HhFZbHnEY0PZvSC6cjO8qBt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