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摘要

资源型区域指依赖于某一种或者多种不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和加工所发展起来的经济区域。在经济转型过程中,面临着资源开发与补偿、资源产业衰退与援助、新旧产业续接和生态环境等问题。因此,本书在生态视角下研究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的路径创新,以全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为例,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采用资源诅咒理论、经济转型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选取典型区域进行生态补偿标准、路径锁定效应和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评价等实证分析,从生态视角探索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路径问题,建立适合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的生态补偿机制,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协调发展。同时,通过建立经济转型中各利益主体的博弈激励机制及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提出资源型区域生态转型路径的具体措施,解决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各类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为政府制定经济转型升级政策提供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对策,促进资源型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的目标。

本书研究的核心是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初步建立生态视角下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路径创新研究框架体系。资源型区域“高强度开发、低水平利用”的传统模式已不能满足我国当前经济的发展需要,亟须在经济转型路径上破解发展瓶颈和生态困境。因此,本书通过对生态视角的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路径创新研究,全面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与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的耦合关系、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路径依赖的特性及打破“锁定”状态的条件、资源型区域生态补偿标准及生态补偿机制等内容,从区域发展方向、制度创新、产业重构和区域互动等方面提出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的发展路径,实现经济转型各方利益的均衡。

以资源诅咒理论、经济转型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路径选择理论,对资源型区域按空间分布和生命周期进行界定;依据资源型区域的界定划分,分析了不同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依赖,并构建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评价体系。系统阐释了以下问题:资源型区域产业路径依赖的锁定效应是什么?路径依赖的形成机制如何?相应的解锁条件有哪些?不同资源型区域转型效果如何?如何破解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难点?在此理论基础与假设上运用计量经济学和博弈方法,检验了由路径锁定效应带来的资源型区域煤炭租值耗散与治理问题,并进一步解析经济转型中的利益博弈;界定了生态补偿的内涵,并使用动态仿真分析资源开采区的生态服务价值损失量、修复成本等确定生态补偿标准;从多维视角下提出不同类型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创新路径,并以河南省资源型区域进行了案例分析。本书创新性地从生态视角研究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路径问题,用资源依附理论探讨资源型经济转型的路径创新;并借助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了资源型区域的生态补偿机制,提出动态生态补偿的思想。研究内容如下:

(1)引入路径依赖的分析框架。对资源型区域发展路径形成锁定的原因进行探讨,并以44个资源型城市为例进行路径锁定效应分析,提出资源型产业从路径依赖向路径创新转变的思路,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机会、政府六个方面提出资源型区域产业路径依赖的解锁条件,并以环保政策优化为例,对解锁机制进行设计,丰富了路径依赖理论的定量研究。

(2)完善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评价体系。基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从产业经济水平、资源利用与保护水平、生态环境水平、社会保障水平四项维度对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进行定量评价,并以黄河流域资源型区域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评价结果将黄河流域资源型区域划分为3个类型,资源型产业的路径依赖、发展思路不清晰、制度供给不足以及人本观念的缺失是区域经济转型共性难点,针对不同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提出路径参考。

(3)建立经济转型中各利益主体的博弈激励机制。本书根据激励相容原理,研究资源富集区矿业寻租中的租值耗散与治理问题,利用区位熵和纳尔逊方法,考虑制度创新、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和资源配置等各要素的利益博弈,分析经济转型中的多主体(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居民)间的利益博弈,构建中央和地方利益趋于一致的政策框架,提出破解矿业寻租租值耗散的治理对策,并通过模拟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建立要素变迁利益博弈的激励机制,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维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

(4)构建资源型区域动态生态补偿机制。运用资源、能源、生态、环境经济学理论,系统分析资源生态环境难题的成因和形成机理,分析生态补偿标准的组成。从区域分工、生态公平的视角提出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的动态生态补偿观点,通过动态仿真确立生态补偿的标准,建立生态补偿考核和监督机制,并以资源型区域平顶山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

(5)从多维视角分析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问题。根据区域主体功能定位不同,从国土空间、制度创新、产业演化、区域互动多维视角下探讨了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的路径选择,充分考虑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结合资源型区域各种资源分布和管理状况,在吸取已有研究成果与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适合资源型区域各种资源禀赋与经济发展特点的经济转型路径建议,促进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合理流动,为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6)探讨河南省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方式。在区域发展现状、转型压力和转型条件的基础上,对焦作和平顶山模式的经济转型方式进行案例分析,深入剖析资源型区域存在共性的相关问题以及采取的转型策略措施,为资源型区域顺利实现经济转型打下坚实的基础。

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研究课题,不仅仅涉及经济问题,还关系到环境问题、生态问题、社会问题。本书研究对可持续发展理论视角下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路径做了深入研究,但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 资源型区域;生态视角;经济转型;路径创新 c361NuWRF/jCR7B4AqbOg0mVqs1ovff2Xk8ftV8YsNLrmfgod9VXDUQv5nnhdix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