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汉族民间歌舞及其音乐

汉族歌舞,主要有流行于黄河以北各省的秧歌;流行于南方各省的采茶、花鼓、花灯;流行于东北地区的二人转;流行于内蒙古西部地区、山西和陕西北部的二人台;等等。流行于广大汉族地区的还有踩高跷、跑旱船、推小车、霸王鞭、竹马灯、花挑,以及风俗性的春牛舞、伴嫁舞,宗教性的太平鼓等。

每逢春节,民间歌舞活动盛行。表演者装扮成花旦、小丑、渔公、渔婆,以及古代神话,民间传说中人物,拿起折扇或彩巾,在音乐声中载歌载舞,进行娱乐活动,俗称“闹元宵”“社火”“花会”等。

一 秧歌

(一)秧歌及其表演形式

秧歌流行于中国北方汉族地区,主要于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时在广场上表演,是一种集歌、舞、戏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因起源于劳动生活中所唱之歌而得名。

秧歌的表演形式一般有地秧歌和高跷两种。地秧歌为徒步在地面上歌舞,高跷则为双脚踩在缚以腿部的木跷上歌舞,又名“踩高跷”。

图3-1 陕北秧歌大场队形

秧歌队由十余人到数十人组成,舞者扮成生活中或神话传说里的人物,手执扇子、手帕、伞、鼓、棒等道具。秧歌的舞蹈有大场、小场之分。大场是集体舞,由一两名领舞者率领秧歌队边舞边走各种队形图案。大场用于秧歌的开头和结尾,中间是由二三人表演的舞蹈和歌舞小戏,名为小场。下面是陕北秧歌大场队形。

(二)秧歌音乐的组成

秧歌的音乐一般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第一,小场演唱,包括“领唱秧歌”与“走戏调”。前者由一名秧歌头在开场时演唱,不与舞蹈结合;后者边舞边唱。小场演唱的曲调多移植于小调,并加入锣鼓过门。

第二,锣鼓打击乐,主要用作舞蹈伴奏。

第三,唢呐吹奏,主要用作舞蹈伴奏。

(三)秧歌的种类划分
1.陕北秧歌

陕北秧歌以米脂、绥德、佳县、清涧、吴堡等地闻名。所唱曲调多来自眉户。以大鼓、大锣、大钹、小锣、小钹和一对唢呐伴奏。演唱时用板胡托腔。也有秧歌小戏,半说半唱,生活气息浓厚。陕北秧歌舞蹈丰富,大场以一个“伞头”领舞,人们持有彩灯、绸巾等道具,基本舞步有平走步、前走步、跳跃步、抖肩步、斜身步、十字步、圆场步等。舞姿潇洒大方、活泼。小场有二至八人,表演“旱船”“推小车”等节目。表演顺序一般为:引场、安四门、豁四门、剁四门、收场。陕北秧歌的风格健壮、有力,节奏自由、奔放,演唱富有高原音调特色。代表作有《岗调》 《银纽丝》《对花》《戏秋千》《小放牛》《张连卖布》《牧牛》等。

2.东北秧歌

东北秧歌流行于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系从中原一带传播而来,在发展中吸收了当地满、汉两族人民的文化艺术成就。

东北秧歌有高跷秧歌、地秧歌和二人转三种表演形式,并有花场、小场、唱喜歌、对歌等表演程序。扮演的人物有克力吐(持长鞭)、傻公子、渔夫、樵夫、田夫、秀才、唐僧、孙悟空等。花场是在傻公子的带领下走各种队形,如“长蛇阵” “八卦阵” “盘肠”等;小场有放风筝、扑蝴蝶等舞蹈。东北秧歌以演唱秧歌小曲为主,一般为男女二至五人,一人领唱,众人相和。演唱的小调有50余种,且衬词较多,常使用重拍上的休止符、附点音符和切分节奏。泼辣、风趣、俏皮、热闹。东北秧歌的伴奏乐器主要是唢呐、小钹、大钹、鼓、二胡、笛子、竹板等。代表作品有《闹五更》《放风筝》《绣花灯》《锔大缸》《瞎子观灯》《蓝桥会》《姜太公钓鱼》《孙悟空与猪八戒》等。

3.山东秧歌

山东地区的秧歌,主要有流传在山东北部平原的称北路秧歌,以鼓子秧歌为代表;流传在胶东半岛的称东路秧歌,以胶州秧歌、海阳秧歌为代表。鼓子秧歌以商河、惠民两县为代表,风格较为剽悍粗犷。它的演唱部分主要是“哈尔虎”,又名“摇葫芦”,为一种说唱性歌曲形式,由头腔、尾腔、中段叙述性部分组成。所唱曲目,大都幽默诙谐风趣。舞蹈分文武两种场子,角色有伞、鼓、拉花、丑等。持伞者左手握伞,伞把插在腰间或扛在肩上,右手握牛骨板或响铃,为秧歌的指挥和领舞者。丑角穿插在秧歌队中间插科打诨或表演小场节目。山东秧歌北部粗犷、豪放;中部典雅、抒情;东部火热、活泼;西部淳朴、细腻各有千秋。代表作有《大观灯》《大实话》《鸳鸯嫁老雕》等。

4.河北秧歌

河北秧歌有流行于定县和蔚县一带的冀中秧歌、冀西北张家口一带的榆林秧歌和昌黎、滦县一带的冀东秧歌等分支。冀中秧歌以演唱秧歌剧为主,在棚内台上演唱,已从歌舞形式发展为戏曲表演。蔚县的秧歌还吸收了梆子的腔调,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板腔体秧歌唱腔。冀东秧歌以演唱小曲为主,曲调有数十种,多为当地流行的传统小调。舞蹈时由扮成梁山泊好汉武松或鲁智深的表演者开路,后面跟着《八仙过海》 《西游记》 《白蛇传》中各色人物,手提花篮、拂尘等道具。舞蹈队形图案有“编花寨” “马蜂窝”“筛子眼”“葫芦蔓”等几十种。

二 花鼓、花灯

(一)花鼓

花鼓广泛流行于全国各地,特别是在湖北、湖南、安徽等省更为流行,近一百多年来已发展成为民族歌舞形式。原起源于民间小调、渔鼓、高跷等,因其最初以鼓为伴奏乐器而得名。花鼓戏的演出形式、艺术风格与后面要讲的采茶戏、花灯戏相似,流行很广。较有代表性的有:湖南的长沙、岳阳、常德、衡阳花鼓戏;湖北的远安、天沔、随县花鼓戏;此外,还有皖南花鼓戏、淮北花鼓戏、西川花鼓戏等。各地花鼓戏集中了当地大量民歌,与当地民歌色彩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如《王三姐赶集》。

例3-6

王三姐赶集

安徽民歌

(二)花灯

花灯主要流行于中国西南地区的云南、四川、贵州等省区,其中以云南花灯最具代表性。云南花灯的音乐来源主要是明清小曲和当地民歌灯调(灯调是一种载歌载舞的小调,因多用各式各样的花灯作为道具而得名)。表演形式一般有“走街”和“踩场”两种。“走街”以歌舞表演为主,“踩场”以戏曲表演为主。与其他一些歌舞小戏一样,花灯后来也发展为一种歌舞小戏。

花灯的代表曲目有贵州花灯《上茶山》、云南花灯《十大姐》等。

三 采茶

采茶流行于中国南方的浙江、江西、安徽、福建、广西、广东、湖北、湖南各省。最初是茶农上山劳动时唱的“茶歌”,后渐形成歌舞形式,成为“茶灯”,近二三百年来发展为戏曲形式,一般原为“二小戏”(小生、小旦),或“三小戏”(多一小丑),剧情简单,以歌舞为主,1949年前后开始出现大戏。采茶曲调丰富,大多保持原民歌特色,生动、活泼、节奏明快,旋律优美。各地采茶的表演形式纷繁多样,难做概括,有十几人的集体歌舞;有二三人的对唱对舞;有的是单独的小节目,有的已形成具有固定程序的大戏等。各地的采茶戏风格都不同,所用曲牌也不尽相同,各具特色,集中了许多当地的民歌小调,而这些小调又仍然以民歌形式在民间流传,代表作有《采茶谣》《斑鸠调》等。

四 二人转、二人台

(一)二人转

二人转是立足东北大秧歌,吸收莲花落、太平鼓、皮影戏、河北梆子等多种民间歌舞、说唱、戏曲音乐的因素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又名“蹦蹦”“双玩艺儿”等。主要流行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地区。分“单”(“单出头”。一人演一角或多角)、“双”(“双玩艺儿”,二人演多角)、“群”(“群话儿”,为群唱或群舞)、“戏”(“拉场戏”,以小旦、小丑为主的民间小戏)4种。

二人转唱腔曲牌有300多个,伴奏乐器有打击乐器和板胡、唢呐、二胡、三弦、呱嗒板、碎嘴子等。代表作有《王二姐思夫》《燕青卖线》《包公铡侄》《杨八姐游春》《蓝桥会》等。

(二)二人台

二人台流行于内蒙古西部、山西、河北和陕西的部分地区,在当地民歌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由一旦一丑或两旦边歌边舞。旦手拿绸绢或撒扇,丑手拿小钗或撒扇。由于演唱内容的要求和其他艺术形式的影响,二人台的音乐已初具戏曲音乐的特征,因此,也有人把二人台归入戏曲音乐类。

二人台的唱腔音乐多来自内蒙古汉族爬山调和蒙古族民歌,其音乐特点与内蒙古民歌一样,兼有蒙、汉两族音乐的特点,多大跳音程,常用各种滑音、颤音等装饰音,情绪热闹红火,风格多样。伴奏乐器有笛子、四胡、扬琴和四块瓦(一种形状像瓦片的竹制打击乐器)。下面这首《十对花》以起伏跌宕的音调、活泼律动的节奏和频繁的衬词衬句,较为鲜明地表现了二人台音乐的舞蹈性特征。 xEvjHmX2Y0h40ZgqWaUYL3NAO6MgEx7UY9O8hxFt0A0DsEFcSMExlb0rvoDfM5p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