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其中,有55个少数民族,分别居住在占全国总面积50 %到60 %的广阔土地上。这些少数民族一般都能歌善舞,音乐特色浓郁。在他们当中流传着大量丰富多彩的民间歌曲,其品种浩如烟海,琳琅满目。几乎涉及中国少数民族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其中较为著名的有蒙古族的“长调”、哈萨克族的“弹唱”、侗族的“大歌”、瑶族的“香哩歌”、藏族的“谐”和“鲁”、高山族的“酒歌”、塔吉克族的“叙事歌”、壮族的“双声”、苗族的“飞歌”、基诺族和哈尼族的“情歌”、满族的“摇篮曲”,以及回、土、保安、撒拉、东乡等民族的“花儿”等。
由于少数民族之间语言、文字、历史、民俗、宗教信仰、生活生产方式以及社会结构等方面的差异,导致音乐风格色彩也有很大差异。
蒙古族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辽宁、吉林、新疆、青海、甘肃、黑龙江等省区。蒙古族自称“蒙古”,有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利亚特三种方言。现在通用的文字是13世纪初用回鹘字母创制,13世纪初,经蒙古学者却吉·斡斯尔对原有文字进行改革,成为至今通用范化的蒙古文。
蒙古族不论男女老少都爱唱歌,他们尊崇唱歌和善于唱歌的人。蒙古族民歌主要有短调、长调、混合调、潮尔和叙事歌等。
短调是指蒙古族民间具有明确节拍、节奏循环规律,演唱时速度相对较快的歌曲。为蒙古族民间最早发展起来的一种民歌体裁。也是其数量最多、内容最为丰富的歌曲形式之一。主要流传手内蒙古哲里木盟(现通辽市)、兴安盟以及鄂尔多斯高原一带。代表作有《森吉德玛》《达古拉》《小情人》《引狼入室的李鸿章》《反日歌》《嘎达梅林》等。
短调民歌通常以上下乐句所构成的方整性乐段为主,并且也有部分以3句、5句乃至更多乐句构成的大型乐段结构,多具有较多舞蹈性特征,常见节拍形式有2/4、4/4、6/8以及一些混合节拍。
长调指蒙古族民间音乐中无固定节拍、节奏循环规律,气息宽广、悠长,演唱节奏相对自由、即兴的歌曲,有“宫廷之歌”的含义。是蒙古族传统音乐中最具典型意义、最具代表性以及专业性的演唱形式。对蒙古族民歌的各个领域(颂歌、宴歌、思乡曲、婚礼歌、情歌乃至器乐曲),均产生了巨大影响。此类歌唱通常以赞美草原、夸耀骏马、热爱生活、憧憬幸福为主要表现内容。代表作品有《小黄马》。
例2-17
锡林郭勒民歌
长调通常可在多种场合演唱。其演唱具有装饰音极为复杂、同一长音颤动(男性为腭颤音、女性是喉颤音)频繁、“腔多字少”等特点。在曲式结构方面,一般均为上下乐句的段落结构。
混合调是蒙古族民间介乎于长调、短调之间的(《元史》称“中长调”)民歌形式。为蒙古族民间最为流行的演唱形式之一,也是长调与短调相互影响、渗透的产物。代表作有《鹿花背的白马》。
例2-18
察哈尔民歌
混合调类民歌节拍、节奏较为规律,曲式结构较为方整,通常只在某些可停留的音上稍作延长。
潮尔是蒙古族民间较多在那达慕、重大节日礼庆、公共聚会等特定场合演唱的多声部歌曲。一般可分为独唱、齐唱、重唱等几种。代表作有《浩林·潮尔》。
例2-19
“潮尔”是蒙古族仅有的一种独特的演唱方式:在演唱者发出粗犷的固定低音的同时,在此音上再唱出清亮、美妙的泛音旋律,从而形成奇妙的“二声部”。通常,有的民间艺人在演唱的同时,还利用马头琴伴奏,偶尔形成短暂的“三声部”。
叙事歌指近代在蒙古族聚居的农区产生、发展起来的,具有吟诵、朗诵风格的音乐形式。歌曲渊源最早可追溯到蒙古族早期的民间史诗、祝词、赞词等形式。叙事歌曲调简短、方整,与语言的结合极为密切,均为(用四胡或马头琴)自拉自唱,并且还将适时地加入故事情节、人物评述等道白。且旋律一般起伏较小,常以四、五度音程为基础。较多使用同一音高连串反复后再接另一音高的演唱方法。常用以吟唱史诗、祝赞词、博曲和乌力格尔的某些段落。代表作有《嘎达梅林》《英雄陶克图之歌》《诺丽格尔玛》《达那巴拉》《东克尔大喇嘛》《宝音贺希格大喇嘛》等。
此外,蒙古族民歌中较为著名的还有礼俗歌、思乡曲、摇儿歌和儿歌等。
朝鲜族的民间歌曲即民歌,其题材广泛,包括男女爱情、风土人情、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等方方面面。依据其内容题材、音乐风格,民谣又可分为抒情歌谣、劳动歌谣、风俗歌谣、讽刺歌谣、童谣以及近现代歌谣等几类。其中前两类的流传最为广泛,下面将主要介绍。
在朝鲜族民间歌谣中,抒情歌谣的数量多,题材也最为广泛,其包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又以表现男女爱情方面的最为丰富。抒情谣的节奏、结构比较均衡规整,带再现的和带叠歌的二部曲式最为普遍,此外也有三部曲式或回旋曲式的。代表作有《阿里郎》《道拉基》《二八青春歌》《离别歌》《情歌》《汉江水打铃》《五峰山打铃》《苦媳妇》《月令歌》《释花图》《解字母歌》《老头打令》《棍杯打令》等。
例2-20
劳动歌谣是在各种生产劳动的过程中演唱的民谣。其中包括农耕民谣和渔猎民谣。
(1)农耕民谣
农耕民谣主要有《农夫歌》《插秧歌》《薅秧歌》《丰收歌》《耕地谣》《播种谣》《插秧歌》等。其中以《农夫歌》和《丰收歌》最具代表性。
例2-21
朝鲜族民歌
(2)渔猎民谣
渔猎民谣的代表作有《出航歌》《拉网歌》《捕鱼歌》《船夫歌》等。
(3)家庭劳作民谣
家庭劳作民谣的代表作有《织布谣》 《纺车谣》 《纺线谣》《推磨谣》《绩麻谣》《摘桑谣》《樵夫谣》以及《伐木歌》《拉木歌》《打夯歌》《舂米打铃》《纺车打铃》等。
藏族主要居住在号称“世界屋脊”的藏、青、川高原,以及甘肃南部、云南北部的广大地区。藏族人民能歌善舞,勤劳勇敢,以农牧业为主。藏族有悠久的文化传统,有自己的语言及文字。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分卫藏、安多、四川3个大方言区。藏文有1300余年的历史,记载着大量的史料。藏族原信本波教,公元7世纪后大多渐改信佛教,即藏传佛教。
藏族民歌有浓郁的特色。调式以五声音阶为主,常用四、五度关系的宫调转换。品种形式繁多,大体可分“鲁体”民歌和“谐体”民歌两大类。
“鲁体”这种民歌形式应用,早在8世纪的时候就有文字记载,可以说是西藏民歌中最早的一种类型。“鲁体”民歌又分为“拉鲁”(山歌)和“卓鲁”(牧歌)。文人诗歌与“鲁体”民歌是相同的西藏的佛教经文,“措鲁”也近似于“鲁体”民歌。“鲁体”民歌一般句数不等,有三、五、六句,多至十余句,每句的音节相等,一般6—11个音节。其节奏特点是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相互对应形成相对稳定的程式。
“谐体”民歌品种较多。从内容与形式来分:“达谐”——箭歌;“谐青”——颂歌,专在仪式、典礼上唱;“勒谐”——劳动的歌;“果谐”——圆圈舞;“热谐”——铃鼓舞中唱的歌;“酉仓谐”——酒歌等。从地区划分,“康谐”——流行于昌都以东的藏区;“堆谐”——流行于雅鲁藏布江上游地区;“巴谐”——巴塘弦子。“谐体”一般每首四句,有时六句,但均偶句。每句六个音节,分三顿,每顿二音节。
“维吾尔”是维吾尔族的自称,意为“联合”或“团结”。维吾尔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以南的喀什、和田一带和阿克苏、库尔勒地区,其余散居在天山以北的伊犁等地,少量居住在湖南桃源、常德等地。维吾尔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维吾尔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文字是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1949年以后,推广使用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现两种文字并用。
维吾尔族民歌蕴藏极为丰富,就其内容可分为劳动歌、爱情歌、历史歌、生活习俗歌等类别。
劳动歌主要有猎歌、牧歌、麦收歌、打场歌、挖渠歌、纺车谣、砌墙歌等。许多爱情歌中表达了青年男女对爱情的无比忠贞和热烈追求。
爱情歌在维吾尔族民歌中占有很大比重,青年男女间炽热的恋情往往通过富有维吾尔民族心理特征和地域特色的比兴手法来加以表达,因此具有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历史歌主要是关于维吾尔族历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的歌谣,有的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及农民的英勇反抗和暴动起义,有的反映了维吾尔族人民反抗外来侵略,保卫家乡、保卫边疆、维护祖国统一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代表作有《诺孜古姆》《筑城歌》《英雄沙迪尔的歌》《迫迁歌》《关于马提台的歌》《铁木尔海力派之歌》等。
生活习俗歌与维吾尔族的各种仪式和传统习俗关系密切。在婚丧嫁娶、庆典、祭礼及民间节日中都要吟唱习俗歌。这类民歌有婚礼歌、迎春歌、迎雪歌、丧歌(又称“挽歌”)、封斋歌等。
“哈萨克”意即“避难者”或“脱离者”。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勒泰、塔城地区以及木垒、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乌鲁木齐等地,少数分布在甘肃阿克赛和青海等地。哈萨克族有自己的语言,1959年设计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
哈萨克民歌可分为“安”“月令”“吉尔”三类。
“安”一般专指旋律较为宽广、优美,并且有固定曲名和唱词的歌曲。也就是说,哈萨克族通常依据民歌的唱词内容、演唱场合及社会功能将其更细分为牧歌、渔歌、狩猎歌、情歌、宗教歌等。
“安”分为独唱与弹唱两种,通常由“安奇”演唱。代表作有《黑云雀》《阿勒空额尔》《阿勒泰》《页里麦》《明亮的眼睛》等。
哈萨克族独唱歌曲多数都是有副歌的单二部曲式,并且有固定的歌词格式与音韵规律。“安”的歌词一般以四句为一段,其中使用最多的是由11个音节组成的乐句 [13] 。而弹唱曲调大多接近语言,其节奏相对较复杂。
“月令”在哈萨克族语中有两层含义:其一为歌、舞、乐“三位一体”的唱跳形式。其二为即兴填词、以对唱、独唱形式表现的民歌。例如,“诞生歌”“挽歌”“谜语歌”“谎言歌”等,其中又以第二种的对唱最为多见。
“吉尔”亦称“托依吉尔”,意即伴随婚礼全过程的婚仪式歌。其中包括《怨嫁歌》《哭嫁歌》《劝嫁歌》《送嫁歌》《挑面纱》《加尔加尔》等一系列歌曲。
侗族居住在贵州、湖南、广西三省的交界地带,其中50 %以上的人口聚居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人口约251万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业。无文字,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
侗族大歌有着久远的历史。 [14] 在历史传承中早已成为侗族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本组成部分。人们通过它来传承历史,传承生产知识,传承做人的道理;通过它来反映生活,讴歌自然,表达理想;通过它来谈恋爱。因而,侗族群众把侗族大歌看得与物质生活同等重要,谓之“饭养身,歌养心”。他们人人自幼随歌唱歌,至五六岁时进入歌班学习,以后随着不同的年龄阶段转换歌班,直至老年。每个寨子均设月堂,为学歌和唱歌之处。侗歌以歌师教后辈的方法,一代代传承下来,所以人人会唱歌,人人爱唱歌。
侗族大歌的旋律,虽然音域不宽(一般为一个八度),但音的走向总是起伏有致,在音乐进行中,常常以较为紧凑的节奏形式在中低音区徘徊一阵后,异军突起地冲向音乐的顶峰,此时伴随着较广的节奏形式与稍慢的速度,给人以豁然开朗之感。其基本调式采用以五声为骨干音的特性羽调式。侗族大歌中除了一部分表现为单一调性的呈现之外,也常运用“同宫犯调”或“异宫犯调”的手法,扩大调性的接触面,以增强歌曲的表现力。侗族大歌的曲式结构完整,是以二声部结合为主的一种民间合唱形式。
彝族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彝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六种方言。彝族民歌主要体现在它的“四大腔”上。
“四大腔”产生于云南建水、石屏一带彝族,与青年男女传统风俗性的社交和爱情活动紧密相连。这种风俗性活动尼苏人称之为“吃火草烟”,一般是傍晚时在郊外或村头公房内举行。共有以下三项内容:第一为“款白话”。在饮酒、吸烟的过程中,青年男女用韵白相互对答。“白话”可说可唱,内容多为互相谦让、赞美或逗趣。第二是对唱曲子。由青年男女各一人担任领唱或对唱,其余青年围坐四周为之伴唱。所唱的曲子是一个篇幅长大并有较固定程式的套曲。第三为跳弦。以四弦、三弦、二胡、笛子、树叶等伴奏,众人集体歌舞。聚会中所唱的曲子,即“四大腔”,具体包括《海菜腔》 [15] 《山药腔》《四腔》和《五山腔》。
“四大腔”分别流传于尼苏人居住地的四个区域,是四种不同的声腔和套曲形式。与其他彝族民歌相比,“四大腔”具有篇幅长大、结构严谨、内容丰富、曲调悠长深沉、演唱技巧较高等特点,是彝族民间音乐中艺术水准较高的品种。
“四大腔”所唱题材十分广泛,往往围绕爱情内容,并涉及各种自然景物和生活琐事。有独唱、齐唱及一领众和等多种歌唱方式,旋律有悠长的歌唱性与简洁的叙述性两种风格。两种曲调或交替出现,或交织在一起。歌唱时真假声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