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导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虽然诞生于一个半世纪以前,但它在当今时代依然具有十分强大的生命力,依然是指导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 [1] 。要在新时代不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用感性鲜活的中国实践丰富和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事业,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境界,就必须从根本上把握以马克思的名字命名的哲学学说的理论实质,厘清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本质内涵,明确马克思所开创的新的哲学传统和新的哲学道路。马克思哲学是马克思在其一生中批判和改造旧世界,并在这种批判和改造旧世界的活动中发现新世界的理论表达。

在被誉为“历史唯物主义的 起源 [2] 和“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献” [3] 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中,马克思明确指出他的新唯物主义与以往一切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它立足于“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 [4] 这一位阶之上,从主体的方面去理解和把握对象、现实和感性,并把感性理解为“实践的、人的感性的活动” [5] 。正是由于把感性理解为现实的人的感性活动,把感性理解为实践,并从人的感性实践出发去理解和阐释人的存在、人的认识以及由人所创造的感性世界和历史,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既不同于从客体的方面或以直观的形式去理解和把握对象、现实和感性的“直观的唯物主义”哲学,又不同于以抽象理性为基础、不懂得“现实的、感性活动本身” [6] 的唯心主义哲学,但同时又是把这两者结合起来的旨在“改变世界”的新哲学。也正是基于把感性理解为现实的人的感性活动,马克思发动了一场哲学革命,动摇了一切旧哲学的存在论基础,实现了对全部理性形而上学的超越。从根本上说,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是一种哲学范式的根本变革和历史转换,即以“改变世界”的哲学范式取代传统哲学的“解释世界”的哲学范式。这一新的哲学范式使得马克思哲学与近代理性主义哲学根本区别开来,实现了哲学的现代转向,开启了一种新的哲学传统。

基于此,本书以马克思的感性概念为阐述对象,不仅力图阐释这一概念本身,还希望以此为切入点,通过对马克思不同思想阶段文本的细致梳理和考察,厘清马克思创制其新哲学的思想脉络,揭示其哲学革命的本质内涵,把握其哲学方法论变革的精髓,阐明其开创的新的哲学传统,并挖掘其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哲学基础,进一步深化对马克思哲学的总体理解。 MQy9CiDquh/PLNHk5iKxYnHsDAUr5R0qy6dnEWWicMfw6m+Wd0aCakO8z1oKAv4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