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把握学术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是深化论题研究的本质要求。深入分析和把握学术研究中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是取得学术突破的关键和核心。

一 研究重点

本书的研究重点是聚焦于马克思的感性概念的理论内涵和现实意义,具体内容包括:其一,系统梳理和阐发马克思感性概念的逻辑进程和理论内涵;其二,阐明马克思的感性概念与其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内在逻辑关联;其三,厘清马克思感性概念的当代影响和现实价值。

二 研究难点

本书的研究难点主要在于:①马克思没有专门开章辟节地论述感性问题,他的感性概念散见于他不同时期的论著之中,并且他对其感性概念的阐发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论战和批判的形式表述出来的,因此需要做大量的前期积累、梳理和甄别等工作。②经由对感性的重新审视,实现了哲学革命的马克思是如何将其哲学创见运用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感性概念的方法论意涵对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内在支撑作用具体体现在何处?这是本课题所要回答的一个难点问题。

三 研究创新点

本书在充分吸收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可能实现了如下四个方面的创新。

其一,研究视角的创新。本书从存在论与生存论的视角切入,从总体上较为系统地研究和阐释了马克思的感性概念的理论内涵与多重向度,并从意识形态批判的角度和对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哲学解读入手阐明了马克思的感性概念的当代价值,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生命力。

其二,学术思想的创新。以感性概念为理论主线,本书深入挖掘和阐释了马克思感性概念的存在论、认识论和方法论意涵,揭示了马克思的感性概念之于马克思哲学批判和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重要作用,展现了马克思哲学的特定思想传统和理论底蕴。同时,以经济学语境为支撑,以哲学方法论为核心,本书深入挖掘和阐释了马克思感性概念的经济学内涵,揭示了历史唯物主义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逻辑关联,阐明了马克思的价值形式理论、剩余价值理论和经济拜物教批判理论的哲学基础。

其三,学术观点的创新。在充分吸收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对于马克思的感性概念的阐释,本书提出了一些较新的学术观点:①感性活动是马克思感性概念的核心内涵,立足于感性活动的立场,马克思展开了对一切抽象理性总体(诸如宗教、哲学、道德、价值、资本、国家等)的批判,消解了一切抽象理性总体对感性世界的遮蔽,揭示了一切抽象理性总体的感性来源和感性基础。②马克思的感性概念是一个关涉马克思的哲学观、历史观、自然观、科学观和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要概念,基于对感性概念的深入理解和考察,马克思实现了对以往哲学观、历史观、自然观、科学观和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超越,开创了一种新的哲学传统和范式。

其四,研究方法的创新。除上述研究方法外,本书还运用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即主题词研究法,试图以此来弥补概念史研究方法的不足。本书以对主题词“感性”(Sinnlichkeit)的考释为中心,并通过考察表示这一主题概念的不同语词如“现实”(Wirklichkeit)“对象性的”(gegenständlich)等来探究马克思感性概念的含义和特质,并以此为基础阐释马克思思想转变的历程。


[1] 参见习近平《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求是》2020年第2期。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47页。(粗体字为原文所加)

[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66页。

[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2页。

[5]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1页。

[6]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99页。

[7]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5页。

[8] [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贺麟、王太庆等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207页。

[9] [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贺麟、王太庆等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207页。

[10] [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贺麟、王太庆等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207页。

[11] 参见何萍《生存与评价》,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18页。

[12] [美]梯利:《西方哲学史》,葛力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63页。

[13] [美]梯利:《西方哲学史》,葛力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66页。

[14] [美]梯利:《西方哲学史》,葛力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66页。

[15] [美]梯利:《西方哲学史》,葛力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66页。

[16] [美]梯利:《西方哲学史》,葛力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65页。

[17]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64页。

[18] 参见[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64页脚注②。

[19] 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下卷),生活·读书·新知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771页。

[20] 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下卷),生活·读书·新知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771页。

[21] 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下卷),生活·读书·新知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771页。

[22] 参见[美]梯利《西方哲学史》,葛力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283页。

[23] [美]梯利:《西方哲学史》,葛力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284页。

[24] [美]梯利:《西方哲学史》,葛力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284页。

[25] 这一命题的完整表述是:“不仅把真实的东西或真理理解和表述为实体,而且同样理解和表述为主体。同时还必须注意到,实体性自身既包含着共相(或普遍)或知识自身的直接性,也包含着存在或作为知识之对象的那种直接性。”([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2页)

[26] [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59页。

[2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页。

[2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页。

[2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9页。

[3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61页。

[3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20页。

[32] [德]弗兰茨·梅林:《保卫马克思主义》,吉洪译,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7页。

[33] [德]弗兰茨·梅林:《保卫马克思主义》,吉洪译,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7页。

[34] [德]弗兰茨·梅林:《保卫马克思主义》,吉洪译,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页。

[35] [德]弗兰茨·梅林:《保卫马克思主义》,吉洪译,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页。

[36] 参见何萍《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程》(上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21页。

[37] [德]弗兰茨·梅林:《保卫马克思主义》,吉洪译,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7页。

[38] [德]弗兰茨·梅林:《保卫马克思主义》,吉洪译,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7页。

[39] [德]弗兰茨·梅林:《马克思传》,樊集译,持平校,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145页。

[40] 参见何萍《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程》(上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69页。

[41] 参见《拉法格文选》(下),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64页。

[42] 《拉法格文选》(下),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77页。

[43] 《拉法格文选》(下),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78页。

[44] 《拉法格文选》(下),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80页。

[45] 《拉法格文选》(下),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78页。

[46] 《拉法格文选》(下),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78页。

[47] 《拉法格文选》(下),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81页。

[48] [意]拉布里奥拉:《关于历史唯物主义》,杨启潾、孙魁、朱中龙译,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页。

[49] [意]拉布里奥拉:《关于历史唯物主义》,杨启潾、孙魁、朱中龙译,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页。

[50] [意]拉布里奥拉:《关于历史唯物主义》,杨启潾、孙魁、朱中龙译,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2页。

[51] [意]拉布里奥拉:《关于历史唯物主义》,杨启潾、孙魁、朱中龙译,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2页。

[52] [意]拉布里奥拉:《关于历史唯物主义》,杨启潾、孙魁、朱中龙译,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40页。

[53] [意]拉布里奥拉:《关于历史唯物主义》,杨启潾、孙魁、朱中龙译,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37页。

[54] 参见何萍《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程》(上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20页。

[55] 《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3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2年版,第155页。

[56] 《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3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2年版,第155页。

[57] 《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3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2年版,第776页。

[58] 《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3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2年版,第779—780页。

[59] [德]路德维希·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荣震华、李金山等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50页。

[60] [德]路德维希·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荣震华、李金山等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526页。

[61] 《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3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2年版,第777页。

[62] 这里所说的“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特指以列宁哲学为标志的、从十月革命起到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之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参见何萍《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程》(上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69页)

[63] 《列宁全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9页。

[64] 《列宁全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9页。

[65] 《列宁全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6页。

[66] 《列宁全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6页。

[67] 《列宁全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6页。

[68] 《列宁全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5页。

[69] 《列宁全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5页。

[70] 《列宁全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44页。

[71] 参见《列宁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42页。

[72] 参见[波兰]莱泽克·科拉科夫斯基《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流派》(第3卷),侯一麟、张玲霞译,唐少杰、魏志军校,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84—92页。

[73] [意]安东尼奥·葛兰西:《实践哲学》,徐崇温译,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161页。

[74] 参见[意]安东尼奥·葛兰西《实践哲学》,徐崇温译,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27—29页。

[75] [意]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曹雷雨、姜丽、张跣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63页。

[76] [美]埃里希·弗洛姆:《人的本性》,载《〈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恩室编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84页。

[77] [美]埃里希·弗洛姆:《人的本性》,载《〈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恩室编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84页。

[78] 参见[美]埃里希·弗洛姆《人的本性》,载《〈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恩室编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90页。

[79] 参见江天骥主编《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的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4页。

[80] 江天骥主编:《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的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4页。

[81] 江天骥主编:《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的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5页。

[82] 江天骥主编:《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的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5页。

[83] 江天骥主编:《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的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5页。

[84] [德]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欧力同、吴仲昉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111页。

[85] [德]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欧力同、吴仲昉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128页。

[86] [德]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欧力同、吴仲昉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31页。

[87] 参见[德]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欧力同、吴仲昉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31页。

[88] [德]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欧力同、吴仲昉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119页。

[89] [南]马尔科维奇、彼德洛维奇编:《南斯拉夫“实践派”的历史和理论》,郑一明、曲跃厚译,重庆出版社1994年版,中译本序言第7页。

[90] 参见衣俊卿《人道主义——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述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9页。

[91] [南]马尔科维奇、彼德洛维奇编:《南斯拉夫“实践派”的历史和理论》,郑一明、曲跃厚译,重庆出版社1994年版,第7页。

[92] 参见衣俊卿《人道主义——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述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0页。

[93] 衣俊卿:《人道主义——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述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1页。

[94] 衣俊卿:《人道主义——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述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1页。

[95] [日]城冢登:《异化的逻辑和历史意识》,尚晶晶、李成鼎等译,载韩立新主编:《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日本学者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200页。

[96] [日]城冢登:《异化的逻辑和历史意识》,尚晶晶、李成鼎等译,载韩立新主编:《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日本学者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203页。

[97] [日]城冢登:《异化的逻辑和历史意识》,尚晶晶、李成鼎等译,载韩立新主编:《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日本学者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203页。

[98] [日]城冢登:《异化的逻辑和历史意识》,尚晶晶、李成鼎等译,载韩立新主编:《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日本学者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201页。

[99] [日]城冢登:《异化的逻辑和历史意识》,尚晶晶、李成鼎等译,载韩立新主编:《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日本学者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201页。

[100] 参见[日]广松涉《物象化论的构图》,彭曦、庄倩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代译序第5—6页。

[101] [日]广松涉:《物象化论的构图》,彭曦、庄倩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代译序第9页。

[102] [日]广松涉:《物象化论的构图》,彭曦、庄倩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代译序第11页。

[103] [日]广松涉:《物象化论的构图》,彭曦、庄倩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代译序第9页。

[104] [日]广松涉:《物象化论的构图》,彭曦、庄倩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0页。

[105] 参见[日]广松涉《物象化论的构图》,彭曦、庄倩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代译序第12页。

[106] [日]广松涉:《物象化论的构图》,彭曦、庄倩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3页。

[107] [日]广松涉:《物象化论的构图》,彭曦、庄倩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6页。

[108] [日]岩佐茂:《人类社会及其历史唯物主义基础性》,载岩佐茂、小林一穗、渡边宪正编著:《〈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世界》,梁海峰、王广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06页。

[109] [日]岩佐茂:《人类社会及其历史唯物主义基础性》,载岩佐茂、小林一穗、渡边宪正编著:《〈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世界》,梁海峰、王广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10页。

[110]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4页。

[111] 《李大钊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页。

[112] 《李大钊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1页。

[113] 《李大钊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3页。

[114] 参见何萍《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程》(下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40页。

[115] 《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8页。

[116] 《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8页。

[117] 《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34页。

[118] 《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页。

[119] 《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34页。

[120] 《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34页。

[121] 《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页。

[122] 《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页。

[123] 《李达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6页。

[124] 《李达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438页。

[125] 《李达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36页。

[126] 《李达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45页。

[127] 《李达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45—46页。

[128] 《李达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45页。

[129] 《李达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45页。

[130] 《李达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36页。

[131] 《李达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36页。

[132] 《李达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36页。

[133] 《李达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45页。

[134] 《李达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45页。

[135] 《李达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59页。

[136] 《李达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02页。

[137] 参见何萍《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本体论问题》,《学术月刊》2002年第9期。

[138] 参见陈学明、姜国敏《何为马克思主义的“本体论”?——从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角度看》,《哲学研究》2015年第3期。

[139] 参见朱刚《实践、感性活动与劳动——马克思实践本体新解》,《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99年第4期。

[140] 参见俞吾金《马克思哲学本体论思路历程》,《学术月刊》1991年第11期。

[141] 参见桂翔《超越经济学——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劳动本体论思想试析》,《安徽大学学报》1995年第5期;高惠珠、徐文越《论马克思的劳动本体论——基于马克思早期著作的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谭苑苑《马克思劳动本体论思想及其本质特征》,《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7年第3期。

[142] 参见俞吾金《存在、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海德格尔、卢卡奇和马克思本体论思想的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俞吾金:《马克思哲学是社会生产关系本体论》,《学术研究》2001年第10期;俞吾金《马克思对物质本体论的扬弃》,《哲学研究》2008年第3期;田鹏颖《从马克思的“两种实践”统一观看社会技术的本体论隐喻——兼论从康德的“实践智慧”到马克思的“社会关系”》,《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第1期。

[143] 参见黄书进《社会存在本体论与物质本体论辨析》,《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5年第1期;周健、丛松日《探析共享发展理念的逻辑——基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存在本体论的分析视角》,《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7年第2期。

[144] 参见旷三平《马克思哲学的创立与传统本体论的“断裂”》,《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145] 参见赵凯荣、张剑伟《劳动价值论与马克思主义实践本体论问题》,《哲学动态》2008年第2期。

[146] 参见陈立新《存在论领域的革命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04年卷,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3—72页。

[147] 参见杨耕《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实现的哲学变革》,《光明日报》2009年5月19日第11版。

[148] 参见贺来《马克思哲学与“存在论”范式的转换》,《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149] 何萍:《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程》(上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7页。

[150] 何萍:《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程》(上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8页。

[151] 何萍:《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程》(上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8页。

[152] 参见吴晓明《马克思实践学说的本体论意义》,《南京社会科学》1996年第8期。

[153] 参见张婷婷《论马克思感性生存论境域的开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文本解读》,《江西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

[154] 参见舒永生《从感性本体论到感性生存论——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超越究竟在哪里?》,《贵州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王海兰《简论“感性”概念从黑格尔经费尔巴哈到马克思的辩证发展》,《前沿》2009年第1期。

[155] 参见戴劲《论马克思的存在概念》,《哲学动态》2011年第8期。

[156] 参见候才《青年黑格尔派与马克思早期思想的发展——对马克思哲学本质的一种历史透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42—144页。

[157] 参见候才《青年黑格尔派与马克思早期思想的发展——对马克思哲学本质的一种历史透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37—142页。

[158] 参见候才《青年黑格尔派与马克思早期思想的发展——对马克思哲学本质的一种历史透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42页。

[159] 孙伯鍨:《探索者道路的探索》,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41页。

[160] 张一兵:《赫斯:人本学经济异化理论逻辑的初始呈现》,《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8年第5期。

[161] 参见阎孟伟《“感性世界”实践论诠释的认识论意义》,《哲学研究》2005年第4期。

[162] 参见阎孟伟《“感性世界”的实践论诠释及哲学范式的变革》,《哲学研究》2004年第3期。

[163] 参见王永昌《论马克思的“感性世界”理论》,《文史哲》1990年第2期;康渝生《感性世界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石》,《求是学刊》2000年第5期;李键《论马克思的感性世界观》,《理论界》2009年第1期;张澍军、曹润生《“感性世界”论辩与现代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系统阐释》,《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第6期。

[164] 参见郗戈《“感性世界”的重构与〈资本论〉的世界观》,《哲学研究》2016年第3期。

[165] 参见刘兴章《走近〈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论马克思关于人的感性解放理论》,《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6期;刘兴章《马克思关于人的感性解放理论及其当代意义》,《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166] 参见孙成竹《感性个体的生存异化及其拯救——马克思哲学与浪漫主义比较》,《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12期。

[167] 参见高德步《感性活动与感性解放:论经济学人性假设的重建》,《教学与研究》2013年第4期。

[168] 参见刘纲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上)——上篇: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本体的理解》,《求是学刊》1991年第2期;刘刚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下)——下篇:实践与本体》,《求是学刊》1991年第4期。

[169] 参见朱刚《劳动与艺术:感性活动的自我辩证——实践论美学的本体论难题及其解决》,《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第3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71—190页。

[170] 参见范明华《从感性看美的发生学依据——论马克思关于美的本质和发生的思想》,《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8期。

[171] 参见范明华《感性的解放与审美活动的发生——对马克思一个早期思想的引申》,《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汪正龙《马克思的感性论与20世纪美学的感性解放》,《学习与探索》2014年第5期。 9LO9zlPwFwEEmwes3Q1BaUvm7CVME/ArgYHar7nnDZ3F+c1mZ3IOt7Kbo2xuPn/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