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感性概念是马克思哲学中的一个基础性概念,感性问题也是一个关涉哲学本体论、生存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性问题。通过对“感性”的重新理解,马克思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改变了传统哲学“解释世界”的哲学范式,开创了一种新的哲学传统。本书拟以马克思的感性概念为切入点,力图全面梳理感性概念在马克思不同思想阶段的性质与内涵,并以此来刻画马克思思想逻辑的演变与推进,揭示其哲学革命的本质内涵,把握其哲学方法论变革的精髓,并挖掘其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哲学基础,进一步深化对马克思哲学的总体理解。

一 研究思路

本书遵循以下思路来展开研究:一是以文本为参照,力图厘清马克思的感性概念的思想史前提,探讨马克思之前的思想家的感性概念对马克思所产生的影响,以及马克思本人哲学探索的思想历程,深化对于马克思哲学与传统哲学的本质差别的理解与把握;二是以思想的连续性为主轴,力图理清马克思研究感性概念的思想脉络,揭示马克思思想的连续性,以及马克思的哲学与其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内在关联,深化对于马克思哲学的总体理解与把握;三是以现实性为导向,力图阐发马克思对于感性的资本世界的批判态度,揭示马克思哲学的现实旨趣,以及马克思的感性概念的当代意义和价值,深化对于马克思“改变世界”的哲学范式的理解与把握。

具体而言,除导论部分外,本书分为六章,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章主要探讨马克思的感性概念的思想史前提。通过考察马克思之前的思想家对于感性概念的看法,揭示马克思的感性概念的思想之源,辨明它们对马克思形成其感性概念的重要影响。本章主要探讨古希腊哲学视域中的感性概念、近代哲学视域中的感性概念、德国古典哲学视域中的感性概念和费尔巴哈哲学视域中的感性概念。对感性世界的哲学探寻始于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他提出的“万物的本原是水”这一命题,使得对于作为感性世界本原的“始基”的探寻从神谱学转向自然哲学。古希腊的自然哲学,特别是伊壁鸠鲁哲学,对马克思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影响了他对于感性的理解。自康德以来的德国古典哲学,开启了对感性的主体化建构,这一致思理路经由费希特到黑格尔达到极致。通过对近代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的批判,费尔巴哈高举感性的大旗对抗理性思辨,用一种感性的人本主义哲学批判整个理性形而上学。马克思对于感性概念的阐发,在很大程度上是在费尔巴哈的基础上展开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忽视伊壁鸠鲁、维柯和黑格尔等人对马克思形成其自己的感性概念的重要影响。

第二章具体考察青年马克思的感性概念。本章主要选取了青年马克思的《博士论文》《莱茵报》时期的一系列文章、《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论犹太人问题》《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神圣家族》等文本,具体考察了青年马克思不同时期对于感性的理解。在《博士论文》中,通过对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比较研究,马克思就表露出对伊壁鸠鲁哲学的高度赞赏,特别赞赏其对于感性范畴的理解。从《莱茵报》到《德法年鉴》时期,青年马克思崇尚的哲学的理性精神在触碰到现实的感性物质利益时,显得软弱无力,使其决定向“现实本身去寻求思想”。通过吸收费尔巴哈的感性哲学和人本主义思想,青年马克思展开了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和宗教异化的批判,阐发了“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观点和人的感性解放理论。在《手稿》中,青年马克思第一次展开了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通过对费尔巴哈的感性对象性原理和黑格尔的抽象活动原则的批判吸收,马克思形成了“对象性活动”概念。这一概念的形成标志着马克思对感性概念理解的进一步深化。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展开了对黑格尔思辨哲学的再批判,并且实现了对费尔巴哈感性哲学的超越,阐发了感性的对象性活动的经济内涵。

第三章聚焦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确立时期的感性概念。本章主要选取了《评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著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提纲》《形态》《马克思致帕维尔·瓦西里耶维奇·安年科夫的信》和《哲学的贫困》等文本,具体分析了马克思对感性理解的进一步深化与推进。此一时期,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马克思逐渐摆脱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影响,确立了新哲学的出发点。在《提纲》中,通过对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提纲挈领式的批判,马克思明确表达了他对感性的基本态度,即从主体的方面来理解感性,把感性理解为感性活动,即实践,明确提出了“感性活动”概念。随着在《评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著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中对政治经济学的进一步研究,马克思看到了工业和生产的巨大感性力量。在《形态》中,马克思具体展开了对感性活动概念的考察,阐发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在《马克思致帕维尔·瓦西里耶维奇·安年科夫的信》和《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展开了对蒲鲁东经济学的批判,揭露了其历史唯心主义本质,阐释了感性中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使历史唯物主义和经济学批判达到最初融合。

第四章具体论述感性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经济学批判。本章主要选取了《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和《资本论》,具体论述了感性与马克思成熟时期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方法论基础,以及马克思以作为感性活动存在的劳动为基础对价值和资本的哲学透视。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对感性与抽象的关系的考察,通过对感性活动的历史性和丰富性的考察,具体论述了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在马克思看来,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科学方法,理论逻辑与感性历史相统一的原则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叙述原则。通过对作为感性活动存在的劳动的一分为二的分析,马克思指出,劳动有感性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分。这就是马克思劳动二重性和商品二重性思想的发生学基础。通过对商品二重性的考察,马克思指出,商品的价值不能体现于价值实体(商品)自身之中,而只能体现于另一个价值实体(作为等价交换物的商品——货币)之中。货币就成了抽象价值的感性对象性形式,这就构成了马克思价值形式理论的哲学基础。通过对资本逻辑和商品交换逻辑的考察,马克思揭露了资本与劳动(力)平等交换的剥削实质,进而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生产的逻辑。以感性活动、劳动、物化等概念为核心,马克思进一步提出了“活劳动”与“死劳动”的概念。通过对资本抽象的自我增殖活动的分析,马克思揭露了资本对活劳动的占有和支配权,批判了资本世界全面物化的社会关系。

第五章从整体上阐述马克思的感性概念的主要内涵,马克思的感性概念与马克思哲学革命,以及马克思的感性概念与马克思哲学的新传统。通过对青年时期马克思的感性概念、历史唯物主义确立时期马克思的感性概念,以及感性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经济学批判的具体考察,本章主要小结了马克思的感性概念的主要内涵,以及马克思哲学的革命向度和其开创的新哲学传统。马克思的感性概念的最基本的内涵就是感性活动,这在《提纲》中得到了明确的说明。以感性(活动)概念为核心,马克思展开了对以往全部哲学的批判,阐述其新的哲学传统。

第六章作为全书的结语部分,主要探讨马克思的感性概念的当代解读和当代意义。基于对马克思的感性概念的理解,梅洛-庞蒂通过对感性知觉和身体感性的阐发,提出了知觉现象学;马尔库塞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技术理性的批判,提出了“新感性”思想;科西克通过把感性活动,即实践,看作人类存在的界域,阐述了其本体论和生存论意义,指出感性的人是社会的主体,提出了对伪具体的世界的扬弃;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通过对实践的美学意义的强调,指出感性是美的发生学依据,提出对实践美学的研究要回归到马克思的感性学。这些对马克思的感性概念的当代解读,从某种程度上也彰显了马克思的感性概念的当代意义和现实价值。

二 研究方法

科学的研究方法是论题研究取得成效的关键之所在。具体而言,本书主要采取了如下四种研究方法来阐明对马克思的感性概念的理解。

第一,文献分析法。以相关文本为依托,本书把对马克思感性概念的研究建立在扎实的文献学解读基础之上。

第二,比较研究法。本书对马克思的感性概念与传统哲学的感性概念(特别是费尔巴哈哲学的感性概念)进行了比较研究,彰显了马克思感性概念的理论特质和重要意义。

第三,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研究方法。既把对马克思感性概念的探讨放入整个思想史境域中进行考察,阐明了马克思感性概念的思想史前提,又对马克思感性概念自身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进行揭示,阐明了这一概念的发生逻辑和发展脉络。

第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本书将马克思感性概念的研究与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理论和中国道路合法性的研究相结合,揭示了这一概念对于准确、深入理解马克思哲学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NFMerfbLdKCCWKn9CFi70U6ejSgm1EBI3DyG5TH3gtjGD0F8yf/f5jEuZ7VxwoR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