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以三宅雪岭、高濑武次郎、井上哲次郎为代表的日本明治阳明学研究,可谓是东亚近代阳明学研究的起点,他们开启的阳明学研究范式影响深远,如今中日阳明学界一些流行观点仍可被视为其核心思想的变形。不仅如此,他们勾勒的阳明学形象几乎成为常识,被中国、日本社会的一般民众所接受,成为民众了解阳明思想的窗口,例如“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三纲领快餐式解读法。但是,对他们筚路蓝缕的开拓之旅,中日学界缺乏足够的研究。笔者希望通过本书能够深入三宅雪岭、高濑武次郎、井上哲次郎的思想内部,勾勒出日本近代阳明学发展的线索,全面、客观地评价他们的研究成果。

全书共有五个部分:

第一章主要对于中日学界的阳明学研究状况进行了概述。在中国方面,从与本书密切相关的阳明学理学脉、后学分派两个方面进行了综合性考察;在日本方面,则按照江户时代、明治时期、大正及以后的时间线进行了纵向考察。

第二章试图解答以下核心问题:三宅雪岭开启了怎样的日本近代阳明学研究?第一节围绕三宅雪岭在东京帝国大学所受的学术启蒙,及其独特的哲学观之形成展开论述。第二节探察了三宅雪岭的儒教观,包括其对儒教批判的回应、对儒教思想史的建构等内容。这两节正是三宅雪岭阳明学研究深入展开的理论底色。在第三节中,笔者以1893年出版的《王阳明》为核心,并联系同时期的其他思想著作,系统梳理了三宅雪岭阳明学研究的主要观点。第四节总体归纳了三宅雪岭阳明学研究的三大倾向及其贡献与不足。

第三章在总体梳理高濑武次郎的学术生涯的基础上,以其明治时期主要的阳明学论著,即《日本之阳明学》(1898年)、《阳明学阶梯》(1899年)、《王阳明详传》(1904年)、《阳明学新论》(1906年)、《中国哲学史》(1910年)等为一手文献,阐述高濑武次郎在日本阳明学谱系的搭建、在阳明哲学理论的拓展等方面的贡献,及其对于中国阳明学研究产生的影响。本章共分为四节:第一节“高濑武次郎其人其学”,第二节“日本阳明学谱系的建立”,第三节“阳明学新论”,第四节“高濑武次郎的中国影响及其思想的总体评价”。

第四章集中描绘了被称为日本近代阳明学研究主流的井上哲次郎的阳明学景象。第一节以“东京帝国大学启蒙时期—德国留学时期—归国后成为官学泰斗时期”为核心线索考察了井上哲次郎的学术生涯,概观其在明治时期主要的研究趋向;第二节尝试从学理建构(即“东洋哲学史的研究”)与价值重构(即“由伦理修身走向国民道德”)两方面来探讨井上哲次郎的儒学观,这两点亦是其阳明学研究屡屡关照的核心理论背景;在第三节中,在厘清井上哲次郎儒学三部曲(1900年《日本阳明学派之哲学》、1902年《日本古学派之哲学》、1905年《日本朱子学派之哲学》)相互关系的基础上,从日本阳明学谱系的构想、日本阳明学特殊性的凸显、作为两种思想武器的阳明学、与武士道的关联四个方面阐释井上哲次郎的日本阳明学研究的独创性;第四节总体评价井上哲次郎阳明学研究的贡献及不足。

结语对全书进行归纳,阐述以三宅雪岭、高濑武次郎、井上哲次郎为代表的日本近代阳明学研究的总体特点,以及对于东亚阳明学研究的影响、启示。 gnIJORtI5Xl5wD2G8PAJ2UsJkO2kpIYuMH2KsAiJKqtGyqa5sz5lRKVn+dMPTGY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