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 存在的问题与未来展望

走过近两年的融合发展,宁津县融媒体中心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融合之路。2020年10月,宁津县全面完成了中宣部和省委宣传部试点建设任务,以德州市第一、全省前列的位次通过了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考核验收,并获评“全国媒体融合先导单位20强”称号。课题组经过调研,建议未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突破:

(一)加强技术建设队伍与能力

目前,宁津县融媒体中心技术人员的工作职能主要集中于对传统广播、电视的制作、播出及集成控制等方面的技术建设,而融媒体建设所涉及的软件开发、平台建设专业技术人员比较短缺。完全市场化的商业公司能够为后者开出高额薪资,县级融媒体中心能支付的薪资完全不能与之相比,因此难以招聘到与融媒体中心发展所匹配的高水平专业技术人才。

当然,这种状况不仅是宁津县融媒体中心一家的问题,课题组在调研中发现这在全国不同地区的县级融媒体中心中是普遍状况。此外,各地省级统一技术平台开发程度和水平也不均衡,加之省域广袤、县域多样,在省级平台搭建完成之后,如何进一步运维好、使用好,从而对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这都是各地的共性问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个问题不是融媒体中心自己就能够解决的,尤其是技术人才短缺的问题,如何通过专门的机制、渠道和方法来解决,都需要顶层设计和系统性的考量。

(二)“造血”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传统广告资源流失、没有自营的文化传媒公司、体制机制突破有限,加之区域经济规模不足、以实体经济为主体经济支撑……宁津县融媒体中心所遇到的这些创收瓶颈,也是全国不少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宁津县融媒体中心通过整合各方资源所进行的项目组制对此困境做出了一定的突破。但长远来看,非常态化的项目建设与主体性有限的项目参与,可能会影响“造血”能力的提升。

因此,课题组建议,宁津县融媒体中心可以考虑将临时性的“项目组制”发展为较稳定的、可持续的“工作室制”。一方面,作为各级媒体平台体制机制改革重要环节的“工作室制”不仅以其扁平化、专业化、垂直化、全流程的机制创新,能够有效打破传统部门架构限制,联结外部各方资源;另一方面,工作室较为稳定的团队构成在复合型人才培养、融合型人才孵化及骨干人才“IP”打造方面都能够发挥比较有效的作用。同时,在调研过程中,课题组了解到一些县级融媒体中心“工作室”还采用了内部项目投标、竞聘等方式提升内部“创业干事”的活力。从相关实践的效果来看,这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优化“造血”能力,从而加强对融媒体中心各项职能的支持。

[1] 《区位交通》,宁津县人民政府,http://www.sdningjin.gov.cn/n50593809/n5059 3811/n50593819/c50598730/content.html。

[2] 《社会和经济概况》,宁津县人民政府,http://www.sdningjin.gov.cn/n50593809/ n50593811/n50593819/c50598730/content.html。

[3] 《宁津融媒“更名一月间”:名称虽改 初心不变》,“智慧宁津”App,https://app.litenews.cn/share/YS0xOTMtMTMyODM4Nw.html。

[4] 范世民:《立足深度融合 构建县域“大宣传”格局——宁津县融媒体中心建设发展经验谈》,《现代视听》2020年第12期。

[5] 《宁津“智屏融合”全媒体生态体系一期项目上线》,“智慧宁津”App,https://app.litenews.cn/share/YS0xOTMtNjMyNjU2OQ.html。

[6] 《宁津“智屏融合”全媒体生态体系一期项目上线》,“智慧宁津”App,https://app.litenews.cn/share/YS0xOTMtNjMyNjU2OQ.html。

[7] 《宁津县融媒体中心:“智屏融合”织密基层治理“一张网”》,“智慧宁津”App,https://app.litenews.cn/share/YS0xOTMtNjk2NjI1NQ.html。 /64S8o7csOtP4I3LCrfas8/uEvm/egTyDt7HI/esPGd1nzGPELp0xmFZhegk+Zp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