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邻避风险的演化过程

在现代传媒的催化下,邻避事件一般沿循“网络线上活动”—“线下”组织—小规模反对—大规模行为的演化过程。当前,地方政府多以邻避设施信息作隐匿处理,因此,网络信息传播可能会带有较多失真的部分,甚至谣言都有存在的空间,经过不断的发酵与情绪宣泄,慢慢酝酿成邻避事件。需要说明的是,一般来说,体制内的救济方式是民众的首选,如信访、申诉等,这些体制内的救济通道受阻时,有可能引发反对与冲突行动。

一 封闭决策与冲突萌芽阶段

邻避设施一般由地方政府主导建设,地方政府规划某邻避设施,其决策一般由政府内部决定,通过内部渠道公开信息,这些信息一般不为公众所知晓,民众很难参与到决策环节,此时也就无从了解邻避设施。在茂名PX项目事件中,决策议题形成中看不到民众的参与。自2014年2月,茂名市政府开始宣传PX项目,官方媒体多次刊文介绍PX,举办多场学习会。《茂名日报》2014年2月27日刊登了“茂名石化绿色高端产品走进千家万户”一文,详尽介绍了茂名石化公司的优点与品质。 [16] 2014年3月17日,茂名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向当地主要网站、三大通信运营商负责人,就相关舆论、信息管理方面工作进行具体部署,加强网络舆情监控和引导。与此同时,要求石化系统、教育系统的工作人员以及一些学校的学生签署《支持芳烃项目承诺书》。 [17] 民众处于议题之外,所以,在这种情形下,公民对邻避设施的认识有限,也不了解其具体风险,甚至完全未引起关注,此时邻避冲突属于潜伏阶段。

二 信息泄露与冲突酝酿阶段

当邻避设施建造的信息通过网络等渠道泄露出来时,公众开始了解相关的邻避信息。由于邻避设施的科学与技术专业性质,没有受到科学训练的公众对其风险与危害并没有认识,社会公益热心人士会对其潜在的风险提出怀疑,并联合其他的力量表达信息公开与权威解释的诉求。如厦门反对PX项目事件,经手机短信与厦门本地论坛消息传播后,以中国科学院院士赵玉芬为代表的105位全国政协委员向全国政协联署了“关于厦门海沧PX项目迁址建议的议案”,认为距离居民区仅1.5千米的PX项目存在泄漏或爆炸隐患,厦门百万居民面临危险,呼吁厦门PX项目立即停工并迁址,但该议案并未通过。其他六名院士也曾试图阻拦该项目,也未获成功。公众获知其风险后,开始要求公布相关信息。在这一阶段,消息传播以网络、自媒体等新媒体为主,管理方既不对邻避设施的信息进行公开,也不对此事进行权威解释。管理方的态度忽视了民众的情绪与诉求,没有提到议事日程中来。在真实信息被隐匿时,邻避设施周边民众获取不到真实的风险信息,其对邻避设施风险的担忧就无法避免。因为“风险认知是所有参与者的信息、意见和价值互动的复杂过程,并需要利益主体间的相互尊重与信任” [18] 。有学者认为,这种有意忽视环境生态利益是地方政府释放压力的理性且无奈的行为。 [19]

三 信息迅速传播与冲突发生阶段

公众理性的诉求没有得到重视,各种信息包括真实的信息与夸大其危害的一些不实信息都有被接受的空间。当危害被放大到危及自身健康与后代的生存环境时,反对就在所难免。这时,传播的信息不仅有关于邻避设施危害的信息,更有采取社会行动的信息,人们相约表达诉求,以引起管理方重视。动员策略便是邻避设施本身的危害性与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息息相关,更为重要的是“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集体行动成功便会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其影响已超出本地区域,公众希望影响越大越好。借助新媒体的优势,这种集体行动一般都会成功,选择地点要么是管理方驻地,要么是城市繁华街道或交通要道,要么是邻避设施建造地。

四 部分信息公开与暂时缓和阶段

当冲突发生后,管理方基于秩序的考虑,会尝试与民众进行沟通,会以现场办公等方式宣布邻避设施的择址考虑、项目缓建停建、重新规划、重新环评等策略性对策。事件处于中期,管理方采取防守的策略,其目的是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影响地方形象。如在大连反对PX项目事件中,管理方于民众游行的当日下午做出决定,福佳大化PX项目立即停产并正式决定该项目将尽快搬迁,这些对策以安抚民意为基本考量。大连PX事件中,“该工厂在示威当天仍在正常运行”。2012年12月24日《新京报》报道,大连福佳集团一高管证实,该公司PX项目已复产,没有搬迁消息,并称“生产就从没停过”;公司一位工作人员说,福佳大化已恢复PX生产近一年,而且PX在公司内部是禁忌话题,并严禁员工泄露复产消息。而在记者获得的大连金州新区管委会发给大连海关的“申请协助福佳大化集团办理相关业务”的函件上,相关管理方的意见为:“在积极推进搬迁工作的同时,在安全隐患彻底消除之后,同意恢复生产。”外界在此报道前无法得知此复产消息。 [20] 对于部分的信息公开与政府策略性的回应,事件一般会得到暂时的缓和。

五 信息扭曲与再度高涨阶段

部分的信息公开与策略性的回应并不能彻底解决邻避冲突,当民众发现信息隐匿与扭曲时,可能会再次出现比前面更大范围的反对。如在江苏启东反对排污事件中,在事发当日中午宣布永久不建后,现场人渐渐散去。但是这时吕四民众来了,因为交通封锁,管理方无人出面沟通。在沟通不良下,冲突更加激化。在四川什邡反对钼铜项目事件中,类似的情况与经过同样发生了。

六 官方承诺与冲突平息阶段

在上海金山反对PX项目事件中,发布《告市民书》称:上海化工区规划环评不涉及PX项目,将来上海规划的化工区也不会有PX项目。之后,上海市政府经研究要求上海化工区管委会终止本次规划(修编)环评工作,金山区政府就规划环评发布《告市民书》(二)。时任领导来到上海市金山区召开座谈会,会议上要求“认真负责地响应金山广大干部群众合理要求,切实加大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力度。这项工作当前尤为重要,是凝聚人心、凝聚共识的关键举措”。政府作出承诺满足或部分满足民众的要求,对邻避设施的规划选址再议,项目停止建设,如果作出的承诺能得到民众的信任,因邻避设施引发的冲突会暂时画上句号。 y32RAOB2w8RXRq9nt8I6Qws0ZxW8cw6EzFh+mYKIH9dNRlxijJvr0aQyOf6N3rl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