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六节
内廷乐

宋代还有一类直接服务于皇室内部的音乐机构——内廷音乐机构。宋代的内廷乐部分为两个部门:一个是由宦官组成的云韶部,一个是由宫廷内部的女性乐工组成的仙韶院。内廷乐部是乐府体制中规模最庞大的机构,也是各乐府机构中与皇室关系最为密切的机构,因此是宋代乐府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 云韶部

据宋陈旸《乐书》“云韶乐”条:“唐云韶部用玉磬四架,乐有琴、瑟、筑、箫、篪、龠、跋膝、笙、竽、登歌、拍板,乐分堂上、堂下,登歌四人在堂下坐,舞童子五人,衣绣衣,各执金莲花以引舞者。金莲花如佛家行道者也。舞者在阶下设锦筵。宫中别有云韶院,故楼下戏出队,宜春院人少则以云韶增之。云韶谓之宫人,盖贱隶也,与宜春院人带鱼谓之内人异矣。圣朝开宝中,平岭表,择中人警悟者,得八十员,置箫韶部,使就教坊习乐。至雍熙初,改为云韶焉,以宫寺内品充之。” [97] 唐代有云韶部,表演内容有舞、歌、乐等。唐代云韶部的乐员身份均为贱隶。宋代于太祖开宝年间依唐旧制设箫韶部,员额八十人,由教坊负责教习音乐。至太宗雍熙初,改称云韶部,乐员的身份为宦官。

宋代云韶部存在的时间区间。云韶部成立于太祖开宝年间,关于此点,《乐书》、《宋史》和《宋会要》均有记载。但有关其存续的整个时间区间则未见明确记载。据陈旸《乐书》卷一百八十八:“圣朝教坊裁二百员,并云韶、军(钧)容、东西班,不及千人,有以见祖宗勤劳庶政,罔淫于乐之深意也。” [98] 按陈旸记载的情况,在《乐书》成书期间,云韶部与教坊、钧容直等音乐机构似尚并存于世,据此,云韶部的存在区间应跨越至陈旸献《乐书》时的崇宁二年(1103年)。又据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三:“燕乐教坊外,复有云韶班、钧容直二乐。太祖平岭表,得刘氏阉官聪慧者八十人,使学于教坊,赐名‘箫韶部’,后改今名。” [99] 叶梦得在此一段记述中有“后改今名”之语,则在叶氏撰著《石林燕语》一书期间,云韶部尚存于世。再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二十一《子部》三十一:“《石林燕语》十卷、考异一卷(永乐大典本):宋叶梦得撰。梦得有《春秋传》,已著录。梦得为绍圣旧人,徽宗时尝司纶诰。于朝章国典,夙所究心,故是书纂述旧闻,皆有关当时掌故。于官制科目,言之尤详,颇足以补史传之阙,与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徐度《却扫编》可相表里。陈振孙《书录解题》谓其书成于宣和五年,然其中论馆伴辽使一条,称建炎三年,又论宰相一条,谓自元祐五年至今绍兴六年,则书成于南渡之后,振孙之说未核矣。惟梦得当南北宋间,戈甲倥偬,图籍散佚,或有记忆失真,考据未详之处,故汪应辰尝作《石林燕语辨》,而成都宇文绍奕(案:维奕始末无考,嘉定中有枢密使宇文绍节,疑其昆弟。)亦作《考异》以纠之。” [100]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陈振孙《书录解题》谓其书成于宣和五年”一说有误,《石林燕语》的成书时间应为南宋高宗的建炎三年(1129年)或更晚的绍兴六年(1136年)。因此,我们可以推断,云韶部存在的时间至少可以推至北宋末期。

云韶部的乐器使用情况。《宋史》卷一百四十二对云韶部所使用乐器进行了记载:“乐用琵琶、筝、笙、筚篥、笛、方响、杖鼓、羯鼓、大鼓、拍板。杂剧用傀儡。” [101] 云韶部所用乐器为琵琶、筝等十种,杂剧用傀儡戏。

云韶部的乐员编制及酬劳。据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百四十六《乐考》十九:“云韶部者,黄门乐也。开宝中,平岭表,择广州内臣之聪警者,得八十人,令于教坊习乐艺,赐名曰箫韶部。雍熙初,改曰云韶部。有主乐内品八十人,歌三人,杂剧二十四人,琵琶四人,笙四人,筝四人,板四人,方响三人,筚篥八人,笛七人,杖鼓七人,羯鼓二人,大鼓二人,傀儡八人。” [102] 云韶部的员额为八十人,按执乐类别计算也为八十人,则云韶部所属乐员皆执乐。云韶部乐员称为主乐内品,均为宦官。据《宋史》卷一百七十一所载:“入内内侍省都知、副都知、押班,不带遥郡诸司使充者,二十五千。(春绢七匹,冬十匹,绵三十两。)……云韶部内品,七百。(春、冬绢各四匹,绵十五两。)入内内品管勾,二千。奉替祗应,一千五百。打牧祗应,一千。(春、冬绢各五匹,绵各十五两。)”又同书有关“禄粟”的规定为:“入内内侍省供奉官,四石……云韶部内品,一石(已上并给月粮。惟云韶内品给细色)。” [103] 可见,云韶部乐员的官称为云韶部内品,受入内内侍省管辖。云韶部内品每月俸禄为钱七百及春、冬绢各四匹,绵十五两。每月禄粟为一石,给细色。从所定俸禄及禄粟的情况看,云韶部乐员的身份为入内内侍省的低级内侍官员。

云韶部演奏的乐目。据《文献通考》卷一百四十六《乐考》十九,云韶部所奏大曲有十三种,分别为:中吕宫《万年欢》,黄钟宫《中和乐》,南吕宫《普天献寿》,正宫《梁州》,林钟商《泛清波》,双调《大定乐》,小石调《喜新春》,越调《胡渭州》,大石调《清平乐》,般涉调《长寿仙》,高平调《罢金钲》,中吕调《绿腰》,仙吕调《采云归》。 [104] 而这十三首曲子,除小石调《喜新春》、双调《大定乐》、南吕宫《普天献寿》为独有的曲目之外,其余十首皆在教坊四十大曲之列,这种情况应与云韶部在建设过程中曾遣部员于教坊习艺有关,这十首曲子本书将在后文中详述。在此将云韶部独有三首大曲考察如下。

(一)普天献寿

南吕宫《普天献寿》据《宋史》卷一百四十二,此曲亦太宗所制,其他未见相关记载。

(二)大定乐

云韶部有双调,也即夹钟商调《大定乐》。据《唐会要》卷三十三,唐代立部伎有《大定乐》,“亦谓之《八纮同轨乐》,太宗平辽时作也”。 [105] 唐曲《大定乐》又称《八纮同轨乐》,为唐太宗平辽时所作。又据同书,唐曲《大定乐》为大食调(即黄钟商调)。由此,宋曲《大定乐》与唐曲《大定乐》皆为商调曲。又据《文献通考》卷一百三十七《乐考》十“雅琴”条引陈旸《乐书》:“今九弦谱内有《大定乐》《日重轮》《月重明》三曲,并御制大乐《乾安曲》。” [106] 可知《大定乐》在宋代亦为琴曲之一。

(三)喜新春

云韶部有小石调《喜新春》。据《古今词话》“晏殊”条:“庆历癸未十二月十九日立春,甲申元日,丞相晏元献公会两禁于私第。丞相席上自作木兰花以侑觞曰:……其三曰:东风昨夜归来后,景物便为春意候。金丝齐奏喜新春,愿介香醪千岁寿。” [107] 庆历年间此曲曾流传于宫廷之外并流行,有喜迎新春之意。又据《武林旧事》卷八:“第九盏,诸部合《喜新春慢》曲犯。” [108] 南宋教坊曲有《喜新春慢》曲犯,应为云韶部小石调《喜新春》改变而来。

综上所述,云韶部所奏十三曲中,除小石调《喜新春》、双调《大定乐》、南吕宫《普天献寿》为独有的曲目之外,其余十首皆在教坊四十大曲之列。此一事实与云韶部建设之过程有关。据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八:“开宝中,平岭表,择广州内臣聪慧者数十人,于教坊习乐,名箫韶部,改曰云韶部,内宴则用之。” [109] 在云韶部建设过程中曾遣部员于教坊习艺,因此所奏之曲目大多来自教坊四十大曲。

云韶乐的使用。《文献通考》卷一百四十六《乐考》十九:“每上元观灯,上巳、端午观水嬉,皆命作乐于宫中。遇南至、元正、清明、春秋祭社之节,亲王内中宴射,则亦用之。” [110] 可知,云韶乐主要用于宫廷中的节日庆典活动。又据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十二:“(真宗大中祥符七年,即1014年)乙未,召宰相观太宗圣文、神笔于玉宸殿。宴翔鸾阁,浮觞曲水,奏云韶乐。上作诗,群臣皆赋。” [111] 有时内宴中的演出也用云韶乐。再据宋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一:“真宗时皇嗣未生,以绿车旄节迎濮安懿王,养之禁中。至仁宗生,用箫韶部乐送还邸。” [112] 云韶乐偶尔也用于宗亲的仪仗之中。

总之,云韶部成立于太祖开宝年间,至少存续至北宋末。云韶乐属黄门乐,专为皇族服务。云韶部的乐员均由宦官组成,员额为八十人。云韶部所用乐器有十种,所用曲目共十三首,除三首外其余均来自教坊四十大曲。云韶乐主要用于宫中的节庆、内宴的演出活动,有时也被用于宗亲的仪仗之中。云韶部是宋代乐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仙韶院

有关宋代宫廷女乐的情况,文献资料中鲜有记载。陈旸《乐书》也并未将宋代宫廷女乐机构作为一个条目列于各音乐机构沿革之中。非但如此,其在撰写与宫廷女乐相关的内容时更是对此讳莫如深。出现此种情形的原因大约有两点:其一,宫廷女乐幽居于宫禁之内,极少示之以外人,详情很难为外界所知晓;其二,由于历代以来,社会舆论对宫廷置女乐享乐之事持严厉的批评态度,因此在相关著述中,作者大多只较谨慎地陈述事实,并不对本朝的做法做进一步的深究。例如《乐书》之“宫伶”条:“唐旧制,承平无事三二岁,必于盛春内殿锡宴宰辅及百辟,备韶濩九奏之乐,设鱼龙曼延之戏,连三日抵暮方罢……以禁中女伶连袂歌怨以尽臣下之欢,岂不几于君臣相谑邪。唐之所以衰乱不振者,彼诚有以召之也。可不戒哉?” [113] 同书“女乐”条:“圣朝禁坊所传,不过小儿女乐三种而已。女伎舞六十四人,引舞四人,执花四十人,丱童四人,从伎四十人,作语一人,凡总一百五十三。” [114] “宫伶”条仅记载了唐代宫中女伶情况;“女乐”条也只记载了教坊女弟子舞队的情况而已。由于上述原因,学界至今对宋代宫廷女乐的情况仍知之甚少,本书在此将根据可见的零散史料,对宋代宫廷女乐情况做初步的探讨。

宫廷女乐指宫廷内部专为帝王娱乐服务的女性乐艺人员,她们的身份为官妓,也被称为宫妓。宫廷女乐的历史比较悠久,据《墨子》记载,夏启时即置有宫廷女乐于宫中“万舞翼翼”,至夏桀时,女乐更是达到了惊人的数量。据春秋时《管子》“轻重甲”第八十记载:“管子对曰:‘昔者桀之时,女乐三万人,端噪晨乐,闻于三衢,是无不服文绣衣裳者。伊尹以薄之游女工文绣纂组,一纯得粟百钟于桀之国。夫桀之国者,天子之国也,桀无天下忧,饰妇女钟鼓之乐,故伊尹得其粟而夺之流。’” [115] 夏桀统治期间,骄奢淫逸,女乐数量达到了三万人之多,耗费巨大。之后历代君王常以“蓄养女乐”的方式使宫廷的娱乐生活更为丰富多彩。

宋代宫廷女乐设立的时间及管理架构。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二百五十六《帝系考》七:“宋太祖皇帝,始因五代之制,置司簿,掌宫中簿书出纳之事,又置司宾,并封县君;又置乐使,主宫中声伎,并赐裙帔……又乐使之下,增置副使……乐使为仙韶使、副使为仙韶副使,弟子呼供奉。又置直笔,书省主事。改茶器为翰林局,掌御阁为直阁,掌宫门为直门,掌灯火为掌灯,掌从物为直仗,针线院为裁缝院。又令司簿兼掌宝,司言兼监班,司仪兼承宣。掌宝、司仪及仙韶使、副使,仍封县君。” [116] 宋太祖建国之时,即沿袭五代官制,完善了宫廷内部的管理架构。主管宫中声伎的女官称乐使。至太宗朝又增加了副使,仙韶院成立后又将乐使改为仙韶使,副使改称为仙韶副使。仙韶院的普通女乐称为仙韶院弟子,又称供奉。可见,宋王朝的女乐管理机构从建国之初即存在,并且有完整的人员管理架构,宫廷女乐在宋王朝建国之初即告成立。

宫廷女乐的管理机构为仙韶院,位于宫禁之内。据《宋史》卷二百八十:“(神宗熙宁十年,即1077年)十年正月,仙韶院火。撤屋二百五十楹。” [117] 仙韶院是位于皇宫内的一个建筑群落,曾于熙宁十年(1077年)发生过大火。又据《南村辍耕录》卷十八引杨焕然《汴故宫记》云:“己亥春三月,按部至于汴,汴长史宴于废宫之长生殿。惧后世无以考,为纂其大概云。皇城南外门曰南薰,南城之北新城门曰丰宜,桥曰龙津桥,北曰丹凤,而其门三……纯和之次曰宁福殿,宁福之后曰苑门。由苑门而北,曰仁智殿,有二大石。左曰敷锡神运万岁峰,右曰玉京独秀太平岩。殿曰山庄,庄之西南曰翠微阁,苑门东曰仙韶院,院北曰涌翠峰,峰之洞曰大涤涌翠,东连长生殿。” [118] 仙韶院位于苑门以东,涌翠峰之南。

由于宋代宫廷女乐深居于宫禁之中的仙韶院,也因此被称为仙韶女乐。《邵氏闻见录》卷一:“真宗东封西祀,礼成,海内晏然。一日,开太清楼宴亲王、宰执,用仙韶女乐数百人;有司以宫嫔不可视外,于楼前起彩山幛之。乐声若出于云霄间者。李文定公、丁晋公坐席相对,文定公令行酒黄门密语晋公曰:‘如何得倒了假山?’晋公微笑。上见之,问其故,晋公以实对;上亦笑,即命女乐列楼下,临轩观之,宣劝益频,文定至沾醉。” [119] 仙韶院是专为帝王及宫内的皇室成员服务的机构,仙韶女乐很少示于外人。在宋王朝之初,即使宰执之类的重臣也难得一见。直至徽宗朝,外臣才有机会在宫廷曲宴中欣赏到仙韶女乐的表演。宋王明清《挥麈后录余话》卷一引蔡元长《太清楼特燕记》:“政和二年三月,皇帝制诏,臣京宥过眚愆,复官就第……诏以是月八日开后苑太清楼……教坊请具乐奏,上弗用,曰:‘后庭女乐,肇自先帝。隶业大臣未之享。’其陈于庭,上曰:‘不可以燕乐废政。’是日,视事垂拱殿。” [120] 政和二年(1112年)三月,徽宗皇帝在宴请宠臣蔡京等人时安排了内廷女乐表演,这是“隶业大臣”首次享受如此待遇。

宋宫廷女乐的规模。宋宫廷女乐机构规模十分庞大,鼎盛时期的人数比教坊、云韶部、钧容直的总和还要多。据《清波杂志》卷六:“初寮进《曲宴诗》,序云:‘臣比蒙圣恩,召赴禁殿曲宴。其日,垂拱奏事。退俟于睿谟外次,花巾丝履,进自东序,促武再拜,升即坐席。女乐数千,陈于殿延南端,袍带鲜泽,行缀严整。酒行歌起,音节清亮。乐作舞入,声度闲美,俱出于禁坊法部之右……’后尚有二十余字,常词也,书之以见国家闲暇,湛露惠慈之盛。《赏橘》之序亦若是焉。曾端伯得于李汉老之子《曲宴诗》乃其父所作,刘季高云乃王履道也,曾亦疑焉。以此序考之,何疑之有。” [121] 王履道为徽宗政和时重臣,号初寮。他在《曲宴诗序》中记载,自己参加的宫廷曲宴中有数千女乐侍宴。又金李天民《南征录汇》:“准免割河以南地及汴京,以帝姬两人,宗姬、族姬各四人,宫女一千五百人,女乐等一千五百人,各色工艺三千人,每岁增银绢五百万两匹贡大金。” [122] 北宋末年,金人在攻陷汴京后,也曾向北宋王朝索要过女乐等一千五百人。可见,宋代内廷女乐在徽宗朝鼎盛时期已达到相当规模。

因宫廷女乐服务于以帝王为首的最高统治阶层,以歌舞技艺供其享乐,因此一般有着较高的乐艺水平。据《挥麈后录余话》卷一引蔡元长《延福宫曲宴记》:“宣和二年十二月癸巳,召宰执亲王等曲宴于延福宫,特召学士承旨臣李邦彦、学士臣宇文粹中与,示异恩也。是日初御睿谟殿,设席如外廷赐宴之礼,然器用殽品,瑰奇精致,非常宴比。仙韶执乐,和音曼声,合变争节,亦非教坊工人所能仿佛。”又据上文所引王履道《曲宴诗序》:“女乐数千,陈于殿延南端,袍带鲜泽,行缀严整。酒行歌起,音节清亮。乐作舞入,声度闲美,俱出于禁坊法部之右。” [123] 曾欣赏过宫廷女乐表演的蔡京、王履道对于宫廷女乐的乐艺水平有较为一致的观点:一个认为非教坊乐工能比,一个认为其乐艺水平高于“禁坊法部”。由此可见,宋代宫廷女乐有着超出其他音乐机构的艺术水准。

内廷女乐的宫廷娱乐机构性质,使其不必受各种仪制的限制,因此常有曲目创新,乐器制作也有别于民间。据《武林旧事》卷二“元夕”条:“前后设玉栅帘,宝光花影,不可正视。仙韶内人,迭奏新曲,声闻人间。” [124] 又宋赵与旹《宾退录》卷九:“圣朝太宗于旧制四弦上加一弦。三说盖大同而小异。今世所行,皆四弦十三柱者。与时窃闻今禁中女乐,别有所谓阮,其制视民间者绝不同,且甚大,须坐而奏之。” [125] 仙韶女乐时常创制新曲以愉悦帝王,并对乐器进行了创新。因内廷女乐的服务对象为帝王,则无论是在财力支持还是技术支持上,都具备对乐器进行不断革新的条件。

宋宫廷女乐的来源与归宿。根据现有资料看,仙韶院女乐的增补途径一般分为三种:一是转赐的方式。《武林旧事》卷七“乾淳奉亲”条:“十月二十二日,今上皇帝会庆圣节。至日,车驾过宫,太上升殿起居讫,簪花拜舞,进寿酒讫,太上回赐寿酒。次至太后殿行礼。从太上至后苑梅坡看早梅,又至浣溪亭看小春海棠。午初至载忻堂排当,官家换素帽儿,太后赐官里女乐二十人,上再拜谢恩。” [126] 在皇帝的生日庆节,太后将女乐二十人作为礼物赏赐于皇帝。二是以蕃臣进贡的方式为仙韶院增补女乐。据《宋史》卷四百八十:“惟浚又进女乐十人,上不纳,各赐锦彩三十段遣还之。淳化初,杭州以钱氏家庙所藏唐、梁以来累朝所赐玉册竹册各三副、铁券一来上,上悉以赐惟浚。” [127] 蕃臣钱浚曾进献女乐十人给宋太宗,被赐锦遣还。可见,蕃臣之进献也是仙韶院女乐的一个来源。三是以购买的方式,这可能是仙韶院增补女乐的最主要的途径。据《涑水纪闻》卷八:“温成皇后张氏,其先吴人,从钱氏归国,为供奉官。祖颖进士及第,终于县令;子尧封尚幼,二女入宫事真宗,名位甚微。尧封亦进士及第,早终,妻惟有一女,即后也。庶子化基幼。尧封从父弟尧佐亦进士及第,时已为员外郎,不收恤诸孤。后母卖后于齐国大长公主家为歌舞者,而适蹇氏,生男守和。大长公主纳后于禁中仙韶部,宫人贾氏母养之。上尝宫中宴饮,后为俳优,上见而悦,遂有宠。” [128] 温成皇后幼年丧父,被其母卖于齐国大长公主家为歌舞者。大长公主随即将她送入仙韶院为俳优,后被皇帝看中进入后宫。而宋宫廷女乐的归宿不外乎以下几种:一被皇帝宠幸成为妃嫔。上文所举的温成皇后即为一例。二由朝廷下令放归民间。据《宋史》卷三十二:“(绍兴三十一年即1161年六月)乙丑,放女乐二百余人。” [129]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六月由于种种原因,朝廷将二百多名仙韶院女乐放归民间。三仙韶院女乐也可请求放归。宋周密《齐东野语》卷十六:“思陵朝,掖庭有菊夫人者,善歌舞,妙音律,为仙韶院之冠,宫中号为菊部头。然颇以不获际幸为恨,既而称疾告归。” [130] 仙韶院女乐菊夫人因得不到皇帝宠幸,无奈称病请求放归。四由皇帝下旨将仙韶院中年纪长、执事久者放出宫外嫁人。宋佚名《朝野遗记》:“长秋所生母,旧隶德寿为乐部,以久次出适于外。一日,奏乐,上以为不谐。中贵人奏近老旧者得旨嫁出,今皆新习,未能串便,欲使已嫁出者通籍复入,庶新故参教。上可之。自是悉还,然后母在外,孕身已数月矣。将及期,宦者奏乞复外馆。宪圣后曰:‘第令产,仙韶无害也。’遂诞后东朝禁中。” [131] 长秋皇后的生母,因执事已久奉旨被嫁于宫外,怀孕后又被召回,后生长秋皇后于仙韶院。可见,奉旨出嫁也是仙韶女乐的归宿之一。

宋代宫廷女乐的消亡。据《宋史》卷一百四十二记载:“乾道继志述事,间用杂攒以充教坊之号,取具临时,而廷绅祝颂,务在严恭,亦明以更不用女乐,颁示子孙守之,以为家法。于是中兴燕乐,比前代犹简,而有关乎君德者良多。” [132] 乾道年间,孝宗明令取缔宫廷女乐并要求子孙后世作为家法恪守。自此时起,在赵宋王朝国家体制上宫廷女乐不复存在。

宋宫廷女乐建立于太祖朝,徽宗朝达到了鼎盛时期,有数千人的规模,到南宋孝宗乾道年间被撤销。其管理机构为仙韶院,仙韶使、副担负管理工作。因此宋代的宫廷女乐又被称为仙韶女乐。其主要职责是服务于宫廷内部皇室成员。宋代宫廷女乐的表演艺术水平较高,演奏曲目时有创新,也创制与民间不同的乐器。仙韶院增员的途径有太后转赐、蕃臣进贡、皇室购买等三种,女乐的归宿也有放归民间、晋升妃嫔、称病告归、奉旨出嫁等数种。因各种原因,宫廷女乐见于史料记载的内容并不多,但其特殊的身份及庞大的规模使其在宋乐府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宋乐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TbmbZEFiadwR/RlcpbQW87IUopqd0a4SnPu+jeeX8U3I9u2P5W7RT7qu8sOEKyJ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