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对自尊的传统解读

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试图回答的是“(道德的)不平等的起源是什么”这个问题。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的开篇,他对自然的不平等和社会的不平等(或者他称之为“道德的不平等”)进行了区分。前者包括年龄、健康、身体素质和精神品质的差异,后者包括名望、权力、财富等方面的差异。他认为,第一种不平等可以被证成因为它不会导致统治和服从的关系,但是第二种不平等是否可以被证成需要仔细考察。社会的不平等的根源是什么?卢梭认为,原始的人的本质仅仅由来自自然的原始倾向和能力组成。原始倾向包括自爱和同情。原始能力包括可完善性和自由意志。由于社会的不平等既不是起源于原始倾向,也不是起源于原始能力,因此他认为社会的不平等并非源于人的本质。因此道德的不平等必定是来源于人的本质之外的其他地方。按照传统解读,卢梭的观点是,这种不平等来源于一种寻求社会优势的后天的激情,即所谓的“自尊”。传统解读认为,随着自尊的出现,社会的不平等就出现了。 [8] 随着农业和冶金业的发展,社会的不平等在加剧。私有财产制度化加剧了穷人和富人之间的不平等;随着保护富人利益的政治制度的出现,另一种社会不平等现象也出现了,即强权者与无权者之间的不平等。在这种制度下,穷人和无权者被迫出售自己以维持生计。富人和强权者剥削那些处于更不利地位的人,而他们则被自己永无止境的对威望、财富和权力的渴望所支配或者异化。因此社会上的每个人都处于统治与被统治、异化与屈从、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因此按照传统解读,自尊是一种超越他人的欲望,它使人们彼此相互伤害、相互竞争。正如卢梭所说:

最后,毒害人的心灵的野心,以及不是为了真正的需要,而是为了显示自己高人一等的聚集财富的狂热,必然使人们产生互相损害的险恶意图,一种暗中妒忌的用心:这种用心是极其危险的,因为它为了达到目的,往往戴着伪善的假面具。总之,一方面是由于竞争和敌对,另一方面是由于利害冲突,使人们个个都暗藏有损人利己之心;这种种灾祸,都是私有财产的第一个后果,是与新出现的不平等现象分不开的必然产物。 [9] (OW, II, 171)

根据传统解读,按照上面引用的段落,自尊应该被解释为一种完全消极的东西,即“不是为了真正的需要,而是为了显示自己高人一等的聚集财富的狂热”。

根据这种解读,卢梭在《爱弥儿》中的思想应该被解释为表达一种通过摆脱自尊的奴役回到自爱的渴望。正如卢梭所说:

自爱心所涉及的只是我们自己,所以当我们真正的需要得到满足的时候,我们就会感到满意的;然而自尊则促使我们同他人进行比较,所以从来没有而且永远也不会有满意的时候,因为当它使我们顾自己而不顾别人的时候,还硬要别人先关心我们然后才关心他们自身,这是办不到的。可见,敦厚温和的性情是产生于自爱,而偏执妒忌的性情是产生于自尊。 [10] (E 213-214)

按照传统解读,《爱弥儿》的教育目的是通过消极教育或自然教育使爱弥儿的社会自我等同于他的自然自我。换句话说,根据这种解读,即使在腐败的社会中,爱弥儿也可以通过避免自尊的出现而做一个自然、自由和幸福的自己。 [11] 指导爱弥儿道德发展的最早阶段的原则似乎支持这种解读。例如,第一个原则是“必须让他们使用大自然赋予他们的一切力量,这些力量,他们是不至于随便滥用的” [12] (E 68);第二个原则是“一切身体的需要,不论是在智慧方面或体力方面,都必须对他们进行帮助,弥补他们的不足” [13] (E 68);第三个原则是“在给他们以帮助的时候,应当只限制在他们真正需要的时候才帮助他们,绝不能依从他们胡乱的想法和没有道理的欲望” [14] (E 68);第四个原则是“辨别他们哪些欲望是直接由自然产生的,哪些是由心里想出来的” [15] (E 68)。因此按照对自尊的传统解读,卢梭在《爱弥儿》中的教育目的是重返自爱。从这个解读来看,如果一个人在社会状态下仅仅被自爱所驱使,那么他的需求就不会超出他的力量,他会自给自足、自由而快乐,就像他处于自然状态一样。 skbavojYKNB5cXcaDIxf+Ak1XbMYUj7sQlzGxsmuD6dG71SPLSbzUEWnzRuLGLx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