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 绿色发展

(一)绿色发展提出的背景

18世纪60年代发生于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即产业革命)使人类的生产及生活方式发生改变,对能源的使用由煤炭替代了传统的薪柴。人类经济活动越来越多地燃烧化石燃料,其直接结果就是愈加严重的空气污染和二氧化碳排放的急剧增加。250多年来,全球累计排放二氧化碳1.1万亿吨。作为温室气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大量排放的结果是造成大气成分的改变,进而引起以全球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近几年来,这种气候变化又表现为冰冻、水灾、干旱、南北极温度升高、寒冬酷暑等各种极端天气。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各种灾难性后果,成为21世纪全人类必须面对的最大挑战。

作为21世纪发展最快国家之一的中国,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能源被大量消耗,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也在迅猛增长。如表1-1所示,在成为继美国之后经济总量排名第二的经济大国的同时,我国也成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多的国家(60亿吨),见表1-1。即使按人均排放量计算,我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仍达到4.30吨/人,见表1-1。虽然在人均排放量上,美国位列全球第一,加拿大、俄罗斯、德国、韩国和日本等国家紧随其后,这些国家的人均碳排放量都远高于中国,即使是排名第8位的英国,其碳排放量也是我国的两倍多,美国碳排放量则是我国的4倍多,但承担减排责任的却不只有美国、德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随着气候变化影响的加剧,作为碳排放第一大国的中国也正面临来自世界越来越多的减排压力。

表1-1 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多的十大国家

续表

实际上,作为全球最有责任、最有担当的经济体,我国的节能减排既是对国际压力的积极应对,也是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内在要求。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7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绝大部分时间里,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是以高投入、高污染和高能耗为前提实现的。进入21世纪后,一直执行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所带来的不良后果日益明显,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成为未来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而绿色发展正是在这样一个选择下必须要走的路。

(二)绿色发展理念的历史沿革

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源自20世纪60年代的可持续发展理论。2006年第6期的《环境保护》刊发中国环境规划院总工程师王金南等人的论文《国家绿色发展战略规划的初步构想》,阐述了绿色发展的基本内涵,指出绿色发展的目标和指标,并设计了国家绿色发展规划的具体内容。 2006年10月,杨多贵、高飞鹏在《科学管理研究》刊文,提出了遵循“自然第一、生态健康和环境友好”三原则的“绿色国家”的内涵建立绿色发展指标体系,计算世界各国的绿色发展指数,用该指数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人类绿色发展道路三部曲,即黄色文明阶段—黑色文明阶段—绿色文明阶段。

2010年由北京师范大学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基地、西南财经大学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基地和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编写的《2010中国绿色发展指数年度报告:省际比较研究》 出版,该报告将绿色发展指数分为经济增长绿化度、资源环境承载潜力和政府政策支持度3个一级指标,这3个指标分别反映经济增长中生产效率和资源使用效率、资源与生态保护及污染排放情况、政府在绿色发展方面的投资、管理和治理情况等。这3个指标下又细分为9个二级指标和55个三级指标。该指标体系被环保部副部长潘岳称为国内第一套绿色发展的监测指标体系和指数测算体系。报告用此套指标体系呈现了30个省(区、市)(除西藏外)2008年的绿色发展情况。其中12个省份绿色发展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北京、青海和浙江分别位于前三位;18个省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山西省位列最后。绿色发展水平东部地区相对较高,中部地区相对较弱;西部地区因资源优势提升了绿色发展综合水平,资源环境承载潜力整体水平突出。2012年,上述研究机构又出版了《2012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报告区域比较》 ,该报告特别增加了对38个重点城市的公众满意度调查,了解民众对所居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政府绿色行动的综合评价。排在前10位的城市分别是克拉玛依、银川、西宁、厦门、杭州、重庆、成都、珠海、青岛、宁波;排在后5位的城市分别是合肥、长沙、呼和浩特、武汉、兰州。调查得出民众对当前城市绿色发展的总体状况持肯定态度。

2012年10月11日,商务部副部长王超在第十届全国投资促进机构联席会议上指出:“当前绿色发展已大势所趋,投资促进工作要做好农业、服务业等重点产业领域的工作”。当前在绿色发展的新形势下,投资促进工作要为实现我国经济平衡、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大局服务,必须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

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五大发展理念,指出要“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推进绿色发展。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农业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降低能耗、物耗,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

2020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

从2006年至今,绿色发展理念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未来无论在各行业的生产还是人民的生活中都将深刻体现这一战略对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影响。随着绿色发展在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的不断推进,由绿色发展所带来的生产、生活的改变将最终推动我国国力实质上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三)绿色发展的内涵

绿色发展的提出晚于可持续发展观,但两者一脉相承,是可持续发展观的中国化,是我国应对人类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现实做出的理论创新与贡献,绿色发展区别于人们传统对于发展的认知。

在传统的发展观中,人类是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的利用者,从自然界中获得生产生活所需的各种资源并加以进一步加工利用,不考虑或很少考虑人类行为对自然的影响与危害。在这种传统发展观中,人的地位和重要性都高于自然,人类的发展占据绝对的主导和优势地位。与传统发展观不同,绿色发展观把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作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内在要素,充分尊重自然规律,生态建设与开发利用并重,尽量降低对环境的损害,在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节约使用资源和能源,减少废物产生量。将环境因素视作生产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体现,作为影响人类产出的重要因素而被纳入到生产函数中,在进行GDP和国民财富的核算时,将自然资源(包括环境容量)的价值和污染治理、生态恢复的成本考虑进去,形成新的能够反映经济增长的质量和代价的发展指标。

因此,绿色发展是将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是在传统发展基础上的一种模式创新,是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 ,通过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的“绿色化”“生态化”,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发展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追求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融合和协同增效,因此,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发展模式中环境与发展的对立关系,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在这种发展模式中,人类不仅是自然资源的利用者,同时也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和建设者,人类活动不仅不应破坏生态环境原有的价值和功能,还应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和改善。

在绿色发展观里,环境保护可以成为经济新的增长点,环保基础设施投资、环保工业、环保技术和产品开发所提供的市场潜力,能够促进环境与经济之间实现协同增长,使环保工作成为经济增长的商机和动力,而不是经济发展的额外成本和负担。

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趋势,越来越多的国家强调绿色发展的重要性,并在努力践行绿色发展。

二 农业与农业产业结构

(一)农业的内涵与外延

农业是以土地资源为生产对象,培育动植物产品进而生产食品及为国民经济体系提供工业原料的产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部门。农业与自然的联系最为密切,随着人类社会大分工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分工的细化而不断发展。1935年,新西兰经济学家费歇尔在他的著作《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中首创了三次产业分类法,他依据国民经济中各产业与自然的关系,将国民经济中的不同产业划分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其中第一产业是取自自然的产业,第二产业是加工取自自然的生产物;其余的全部经济活动统归第三产业。这一分类方法得到广泛的认同,并沿用至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其他学者又提出将信息业作为第四产业,将环保产业作为第五产业,等等。无论怎样划分,一般学者对于把农业归属为第一次产业还是比较认同的。

随着分工的细化,农业又可以进一步细化为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和副业。这些细分产业仍以土地资源为基础,进行种植生产的即为种植业;进行林木的培育、采伐的即为林业;进行畜牧养殖的即为畜牧业;进行水产养殖的即为渔业,又可称为水产业;对上述细分产业的产品进行小规模加工、制作的则被称为副业。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现了一些新型农业形式,例如休闲农业等。无论是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副业这种较为传统的细分农业,还是新型农业业态,它们都是农业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般来说农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副业五种产业形式;狭义农业则是指种植业,包括生产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和绿肥等农作物的生产活动。本书的农业既有对农业总体的分析,也包含有对农业内部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的分析。

(二)农业产业结构的内涵与外延

农业产业结构是指在一定的地域(随着农业产业链的延长,这一地域并不只局限于所研究区域的农村地区)范围内,农业各生产部门及其各生产项目在整个农业生产中相对于一定时期和一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所构成的特有的、比较稳定的构成方式、比例关系、结合形式、地位作用和运动规律 等。农业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如表1-2所示。

表1-2 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李秉龙和薜兴利认为,标准的农业产业结构应当满足四条标准:第一,能充分合理的利用当地农业资源,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第二,能保持和改善生态环境;第三,能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第四,农业各部门能协调发展 。从这四条标准可以看出,标准结构下的农业产业结构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能够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因此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设想与目标。

以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以及标准为基础,本书中的农业产业结构分析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指农业内部各细分产业之间的关系。探讨吉林省农业中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以及副业这五种广义农业下的细分产业自身的发展及其结构问题;第二层次,是指农业,这里主要是指广义农业下的农业与国民经济其他各产业之间的关联关系、扩散效应等,进一步分析农业中的供给与社会需求之间是否协调、农业内部各细分产业之间的地位与素质是否协调,该层次涉及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的问题研究;第三层次,农业产业结构是第二层次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的递进,分析农业发展中产业的高级化、生态化与融合化问题,尤其是农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系、农业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这一层次涉及农业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研究;第四层次,分析农业生产中的个体,即农业企业和农户的行为对农业发展的影响。通过上述几个层次的研究,最终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 xZ3UWm/QMtir8Aw3muqkFfWl/BT6g+Ec6rbenjQ/S/gviJRDipHCl1cCeyXDwrN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