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交通基础设施

目前,巴基斯坦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发展公路为主,投入的项目和资金最多,在巴基斯坦交通体系中占据最重要的地位;铁路网系统发展较为落后,空间布局呈现“南北为主、东密西疏”的失衡格局;航空运输发展较快,对本国GDP的贡献率也是增长最快的;海洋运输进展缓慢,相关港口服务配套不足,而内河水运则因大量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导致航运不便,内河水运规模很小。近年来,巴政府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日益重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人员投入力度都很大,试图通过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来推动本国经济的崛起。

一 公路

公路建设被视为巴基斯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2018年,巴基斯坦公路总里程达26.89万千米,其中高等级公路19.75万千米,低等级公路7.15万千米。巴基斯坦国家高速公路总局(NHA)网络包括39条国道、高速公路和战略性公路,总长12131千米。巴基斯坦公路密度为0.338千米/平方千米,远低于南亚其他国家的水平(印度为1.0,孟加拉国为1.7,斯里兰卡为1.5)。巴基斯坦与周边邻国均有公路连接,并设有陆路口岸。但是,巴仅有约总里程60%的道路经过了铺设,未经铺设的道路多位于崎岖、政治环境不稳的山区,铺建工作经常遭到敌对部族势力以及极端伊斯兰分子的干扰和破坏,工期无法保证。此外,道路领域专业人员与资金缺乏也是阻碍巴基斯坦公路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巴政府不得不引入外资与私人资本参与项目建设。

从发展历程来看,2008—2018年巴基斯坦公路总里程从259038千米波动上升至268935千米,总里程增加了9897千米,年均复合增长率仅为0.4%。高级公路从175000千米增加到197452千米,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2%;初级公路里程逐年减少,年均降幅达1.6%。硬面道路比例逐年上升,10年间增长近6个百分点。公路路网密度从2008年的0.325千米/平方千米波动上升至2018年的0.338千米/平方千米,路网密度增加了0.013千米/平方千米。总体而言,巴基斯坦公路里程和路网建设发展势头较好,未来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表Ⅰ-4-1 2008—2018年巴基斯坦公路里程情况

巴基斯坦现有各种机动车辆约2150.6万辆(包含摩托车及各类汽车),公路客运占客运总量的90%,公路货运占货运总量的96%。从公路运量发展情况来看,2008—2018年巴基斯坦公路货运周转量从1292.5亿吨·千米上升至2783.2亿吨·千米,货运周转量增加了1490.7亿吨千米,年均复合增长率达8.0%。公路客运周转量从2637.9亿人次·千米上升至4107.4亿人次·千米,货运周转量增加了1469.5亿人次·千米,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5%。总体而言,巴基斯坦公路运量处于稳步上升态势,发展势头较好。

近年来,巴基斯坦经济快速发展使交通系统的压力日渐突出,因此交通领域正在进行持续扩建、维修和现代化。巴基斯坦公路局于2009年制定了“十年投资规划”,拟在10年(2010—2020年)内全面扩建公路网络,提高公路密度和道路运输速度,降低车辆运营成本和道路故障。目前,巴国家高速公路总局有72个正在进行项目,耗资3050亿卢比,资金来自联邦公共部门发展计划(Federal Public Sector Development Programme,PSDP)。2018年还新批了18个PSDP计划项目,资金为147亿卢比。

表Ⅰ-4-2 2008—2018年巴基斯坦公路运量情况

从公路分布情况来看,巴基斯坦已建成的高速公路主要有M-1白沙瓦—伊斯兰堡段、M-2伊斯兰堡—拉合尔段、M-3拉合尔—木尔坦段、M-4费赞拉巴德—戈吉拉—肖克特—哈内瓦尔及其延伸段(木尔坦—哈内瓦尔)、M-5苏库尔—木尔坦段、M-6海德拉巴—苏库尔段、M-9卡拉奇—海德拉巴段。目前,中巴经济走廊项下有价值约44亿美元的公路建设项目由巴国家高速公路总局主持实施并处于建设中,其中包括喀喇昆仑公路升级改造二期(哈维连至塔科特段)、卡拉奇至拉合尔高速公路(木尔坦至苏库尔段)及瓜达尔东湾快速路项目。

表Ⅰ-4-3 巴基斯坦高速公路分布情况

图Ⅰ-4-1 巴基斯坦主要道路分布

二 铁路

巴基斯坦铁路始建于1861年,1947年独立前全国铁路网已粗具规模。但建国后由于体制、资金和管理等原因,铁路建设长期停滞不前。绝大部分路段仍为单线,而且路轨标准不完全一致。建国后铁路建设一直没有得到重视,再加上铁路部门机构臃肿、管理混乱,1950—2004年,轨道总长度由1.2万千米减少到1.15万千米,呈现出不增反减的局面,铁路事故也时有发生。目前,巴基斯坦大部分铁路车辆都早已过了报废年限,但由于财力有限一直在超期服役。铁路沿线的信号系统仍沿用早期的老式机械通信信号系统,许多道口信号基本靠“喊”,还有很多道口无人值守,这无形中增大了事故发生的概率。

巴基斯坦铁路管理水平也十分低下。巴铁路的建设、运营和维护保养由巴铁道部下属的铁路公司负责,由于长期政企不分,铁路公司连年亏损,入不敷出,社会各界一直强烈要求铁路运输实现彻底商业化。尽管巴基斯坦铁路公司提供各种包厢服务,内部设施良好,而且价格也很低廉,但由于巴铁路在保障客货安全方面形象欠佳,大部分人还是尽量避免乘坐火车而改乘飞机或汽车出行。针对巴铁路建设面临专业人才与资金缺乏的窘境,巴政府在铁路建设上积极寻求外资及私人资本的介入。2015年,巴基斯坦政府划拨770亿卢比用于45个铁路项目的建设,并推出政策在本领域鼓励大规模的私人投资。

2018年,巴基斯坦铁路铺轨里程为11881千米,运营里程为7791千米,铁路运营率不到70%;其中复线运营里程1409千米,约占铁路运营里程的18%;电气化运营里程293千米,占比不到铁路运营里程的3.8%。铁路设施和机车均较老旧,共有478辆机车(466个为内燃机车,12个为蒸汽机车),客运火车共有1743节车厢,年运送旅客能力大约为5491万人次,货运火车共有16159节车厢,货物运载能力仅836万吨。铁路雇员逐年压缩,10年间年均降幅达1.6%,到2018年共有72078人;雇员花费逐年上升,10年间年均增幅达9.5%,到2018年已达270亿卢比。

从铁路里程及运量情况来看,2008—2018年巴基斯坦铁路铺设里程从11713千米提升到11881千米,但2009—2013年和2014—2018年间的轨道铺设长度一直没有变化,实际运营里程一直处于7791千米的水平,实际运营比例大致为65%左右,发展较为迟缓。铁路客运周转量从25702百万人次·千米波动下降至24904百万人次·千米,客运周转量下降了798百万人次·千米,年均降幅为0.3%。铁路货运周转量从1170百万吨·千米快速上升至8080百万吨·千米,货运周转量增加了6910百万吨·千米,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1.3%。总体而言,巴基斯坦铁路发展极为缓慢,客运周转量有小幅下降,货运周转量有较大提升。

巴基斯坦铁路空间布局较为失衡。一是以南北向线路为主,三大主干线有卡拉奇—白沙瓦线、卡拉奇—拉合尔线、拉合尔—白沙瓦,而东西向仅有苏库尔—奎塔线及其支线。二是“东密西疏”,东部的旁遮普省和信德省路网密度偏高,铁路运营里程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三。巴基斯坦分别有两条铁路与印度连接、一条与伊朗链接,但由于政治关系、运输量和年久失修等原因,利用率不高,基本处于停运状态。与中国、阿富汗尚无铁路连接。巴基斯坦铁路覆盖面积小,限制了运力及贸易发展,比如重要港口瓜达尔港周边没有铁路连接。2017年,巴基斯坦政府在《2030年远景规划》中确立了“使铁路成为国家主要运输形式、运输系统逐渐盈利、有力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目标。

表Ⅰ-4-4 2009—2018年巴基斯坦铁路里程及运量情况

图Ⅰ-4-2 巴基斯坦主要铁路分布

铁路收入方面,2009—2018年,巴基斯坦铁路收入从231.59亿卢比上升到495.57亿卢比,年均复合增长率达7.9%,总体呈现稳定增长态势。其中,客运收入从125.83亿卢比增长至244.50亿卢比,年均复合增长率达6.9%,是收入占比最多的收入方式;货运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8%,是收入增长速度最快的收入方式。此外,行李包裹收入增长了近120亿卢比,其他收入增长了近20亿卢比,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6.2%和7.5%。

铁路支出方面,2009—2018年,巴基斯坦铁路支出从281.11亿卢比上升到520.71亿卢比,年均复合增长率达6.4%,铁路支出稳步增长。其中,燃料支出下降迅猛,从106.33亿卢比下降至13.89亿卢比,年均降幅达18.4%;其他支出则有大幅提升,从13.10亿卢比迅猛增加至153.90亿卢比,年均增幅达27.9%;此外,维护保养、员工工资、行政管理支出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6.9%、9.6%和10.1%。

表Ⅰ-4-5 2009—2018年巴基斯坦铁路收入情况

表Ⅰ-4-6 2009—2018年巴基斯坦铁路支出情况

续表

在轻轨方面,由中国公司承建的拉合尔橙线地铁项目于2016年5月开工,2019年下半年完工。项目正线全长25.58千米,共设车站26座。在中巴经济走廊项下,两国政府和企业正在协商推进巴一号铁路干线(ML-1)等项目。

三 航空

巴基斯坦共有9个国际机场和27个国内机场,开辟了30多条国际航线。巴基斯坦各机场年旅客运输量约为2255万人次,货、邮运输量为32万、1.3万吨。伊斯兰堡、拉合尔和卡拉奇分别为巴北部、中部和南部地区的航空枢纽。巴基斯坦国际航空公司(PIA)承担了80%的国内人员空运和几乎全部的货邮运输。其中与中国、印度、阿富汗等邻国及欧洲、北美、东南亚许多国家都有直航。目前,巴基斯坦已与94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双边航空协议,32家外国航空公司有定期往返巴基斯坦的航班。中巴之间可直航,也可经泰国、阿联酋等转机。两国之间的直航航班有:北京—伊斯兰堡—卡拉奇(国航)、乌鲁木齐—伊斯兰堡(南航)、乌鲁木齐—拉合尔(南航)、广州—拉合尔(南航)、北京—伊斯兰堡—拉合尔(巴航)。

从发展历程来看,2011—2018年,巴基斯坦航空运输量从197380次增加到238043次,年均增幅达2.4%,发展呈波动上升态势;航空客运量从1561.3万人次增加到2202.6万人次,年均增幅达4.4%;航空货运量从295941吨增长到315197吨,年均增幅达0.8%;航空货运周转量从297.7百万吨·千米减少到217.5百万吨·千米,年均降幅达2.5%。总体而言,巴基斯坦航空运量有了很大的提升,其中运输量、客运量、货运量取得长足进步,货运周转量下降较快,巴基斯坦航空行业仍有较大发展前景。

表Ⅰ-4-7 2000—2018年巴基斯坦航空运量情况

从航空运输量的结构来看,2011—2018年,巴基斯坦国内飞行次数从77209次上升至123515人次,年均增幅为6.9%。国际飞行增幅最大,飞行次数从56158次上升至95095次,年均增幅为7.8%。专用飞行、本地飞行则呈现下降态势,其中专用飞行降幅超过20%。

表Ⅰ-4-8 2011—2018年巴基斯坦航空运输量结构单位:次

续表

从航空客运量的结构来看,2011—2018年,巴基斯坦国内飞行次数从715.3万人次上升至731.8万人次,年均增幅为0.3%,发展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国际飞行从846.0万人次上升至1470.8万人次,年均增幅超过8%,发展呈稳步上升趋势。国内国际的载客卸客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国际客运量高于国内客运量,而飞行换乘量下降较快。

表Ⅰ-4-9 2011—2018年巴基斯坦航空客运量结构

从航空货运量的结构来看,2011—2018年,巴基斯坦总货运吞吐量从295941吨上升至315197吨,年均增幅为0.9%,其中载货量从198221吨上升至204964吨,卸货量从97160吨上升至109352吨,增幅分别达0.5%和1.7%,此外货运中转量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表Ⅰ-4-10 2011—2018年巴基斯坦航空货运量结构

从航空包裹运量的结构来看,2011—2018年,巴基斯坦包裹总吞吐量从4419吨下降至2381吨,年均降幅达8.5%;其中国内包裹吞吐量从2912吨下降至408吨,年均降幅为24.5%,国际包裹吞吐量则从1508吨上升至1973吨,增幅为3.9%。包裹中转量增长了两倍多。

表Ⅰ-4-11 2011—2018年巴基斯坦航空包裹运量结构

四 水运港口

巴基斯坦水运港口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较低,本国海运能力较弱,全国仅有15艘远洋货轮,载重总量为63.6万吨,巴基斯坦国家航运公司(PNSC)是巴基斯坦唯一的国营航运公司,拥有各类货轮9艘,巴全国进出口货物多依赖外轮。随着政府重视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巴基斯坦近年来水运港口基础设施有了明显进步。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和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的数据显示,巴基斯坦班轮运输相关指数 从2010年的31.6增加到2019年的34.1,港口基础设施质量指数 从2010年的4.0增加到2017年的4.1,水运效率和港口设施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从发展历程来看,2010—2018年巴基斯坦集装箱和港口货物吞吐量都有较大幅度的提升。集装箱吞吐量从214.9万箱增加到327.5万箱,年均复合增长率达5.4%,港口货物吞吐量从67779千吨上升至100249千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0%。其中,进口货物吞吐量从46938千吨提升到80155千吨,出口货物吞吐量从20841千吨小幅下降至20094千吨,增幅分别为6.9%和-0.5%。总体而言,巴基斯坦集装箱吞吐量和货物吞吐量均有大幅提升,货物进口吞吐量明显高于出口吞吐量,海港运量和海运能力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提升而显著提升。

表Ⅰ-4-12 2010—2018年巴基斯坦海港吞吐量情况

目前,巴基斯坦共有3大海港,分别是卡拉奇港、卡西姆港和瓜达尔港。其中,2018年,卡拉奇港和卡西姆港货物年吞吐量分别为5469万吨和4100万吨,共承担了巴基斯坦99%的国际货物贸易量,其中58.4%的货物贸易在卡拉奇港进出。卡拉奇港是巴基斯坦主要的集装箱港,年吞吐量为225万TEU(国际标准箱),巴基斯坦70%—80%的国际货运要经过该港。

2010—2018年,卡拉奇港船只出入有小幅下降,船只入港数量从2376艘下降到1739艘,年均降幅达3.4%,船只出港数量从1595艘下降到892艘,年均降幅达6.3%;船只出入港净吨位下降了3.4%,载货总吨位则上升了26.1%,这反映出巴基斯坦船只运输能力的提升。货物进出口吞吐量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年均增幅达3.1%,其中货物进口吞吐量快速增加,年均增幅超过5%,货物出口吞吐量略微下降。

表Ⅰ-4-13 2010—2018年巴基斯坦卡拉奇港船只与货物出入情况

卡西姆港是巴基斯坦第二大港,也是巴基斯坦液化天然气进口港口,于20世纪70年代建成,当时是为了疏缓卡拉奇港的沉重负荷而建设的。该港位于印度河的旧航道上,距离卡拉奇市中心东方35千米,每年处理巴基斯坦大约35%的进出口货物。港区总面积大约是4平方千米,有一条45千米长的航道连抵港口,为船只提供75000吨的安全航海的负荷量,周边还接邻大约45平方千米的工业区。卡西姆港在地理上邻近主要航线,并在对内交通上具有优势条件,到巴基斯坦高速公路仅15千米,距国家铁路干线14千米,并有六条铁道网与港口码头做立即的连接、离金纳国际机场只有22千米。

2010—2018年,卡西姆港的船只出入数量均有提升,增幅分别达到0.8%和2.9%。船只出入港净吨位从13702千吨下降到11606千吨,年均降幅达1.8%;载货总吨位从53411千吨上升至66370千吨,年均增幅达2.4%。货物进出口吞吐量呈现持续增长趋势,年均增幅达6.4%,其中货物进口吞吐量增长了1倍多。

表Ⅰ-4-14 2010—2018年巴基斯坦卡西姆港船只与货物出入情况

中国援建的瓜达尔港是第三大港,是一个温水深海港。该港位于巴基斯坦西南边陲,距离世界主要运油航道霍尔木兹海峡只有400千米。2013年,中国港控、瓜达尔港务局、新加坡港务局三方签署《特许经营权协议》,中国港控接管了923公顷自由区的开发、经营权,港口分两期建设。目前,瓜达尔港重建工作已基本完成,港区恢复作业能力,2018年3月开通“巴基斯坦瓜达尔中东快航”集装箱班轮航线。自由区起步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毕,商务中心已投入使用,并于2018年1月29日举行了开园仪式。瓜达尔港本身的区域条件、发展前景以及疏港公路、工业园区等周边配套设施建设,有望成为巴基斯坦国家港口建设的新亮点。预计到2055年,瓜达尔港将成为巴基斯坦最大的港口。

内河运输方面,印度河纵贯南北,流入阿拉伯海,并拥有众多支流。由于印度河水源主要来自季风降水和北部高山冰雪融化,且流经沙漠地带,非汛期河水水位很低,加上沿河修建了一些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用于灌溉、发电和渔业,以致航运不便。因此,巴基斯坦内河水运很不发达,目前只有小船可在印度河下游通行。 XzdcYlMs1XZoNnDHX8VLVYrI8LQPHuL/wjVMx5CzRdsUhNo8ZIQ8NKl6WjQz7zS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