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节 遗产资源

一 世界遗产资源

巴基斯坦是《世界遗产公约缔约国》之一,目前拥有世界遗产6处,均为文化遗产。其中,塔克希拉(Taxila)、塔克特依巴依寺庙和萨尔依巴赫洛古遗址(Buddhist Ruins of Takht-i-Bahi and Neighbouring City Remains at Sahr-i-Bahlol)、摩亨佐达罗考古遗迹(Archaeological Ruins at Moenjodaro)都是1980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拉合尔古堡和夏利玛尔公园(Fort and Shalamar Gardens in Lahore)、塔塔城的历史建筑(Historical Monuments at Makli,Thatta)是1981年列入,而罗赫达斯要塞(Rohtas Fort)则是1997年列入。

(一)塔克希拉

塔克希拉位于巴基斯坦旁遮普省的拉瓦尔品第区,是一处占地广阔的系列遗址,包括中石器时代的洞穴和四个早期定居点的考古遗迹,佛教寺院以及一个穆斯林清真寺。从战略意义上讲,塔克希拉位于丝绸之路的一条分支上,该分支将中国与西方联系在一起,并在1—5世纪达到了顶峰。现在,它是亚洲最重要的考古遗址之一。塔克希拉四个定居点:萨拉卡拉(Saraikala),比尔丘(Bhir),锡尔卡普(Sirkap)和锡尔苏克(Sirsukh)的考古遗址揭示了印度次大陆超过五个世纪以来城市演变的格局。萨拉卡拉的史前土丘是塔克希拉最早的定居点,有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占领的证据。比尔丘是塔克希拉最早的历史名城,很可能是在公元前6世纪建立的,它的石墙,房屋和蜿蜒的街道代表了该次大陆上最早的城市化形式。锡尔卡普是一座建于前2世纪中叶的防御型城市。许多私人房屋,佛塔和庙宇都布置在希腊化的网格系统上,显示出西方古典主义对当地建筑的强烈影响。库山市锡尔苏克废墟的发掘则展示了中亚建筑形式对次大陆建筑的早期影响。

塔克希拉系列遗址还包括汗布尔(Khanpur)洞穴,该洞穴有中石器时代的工具,以及许多不同时期的佛教寺院和佛塔。遍布塔克希拉山谷的佛教古迹将其变成了宗教中心地带,也是远至中亚和中国朝圣者的目的地。塔克希拉的佛教考古遗址包括Dharmarajika建筑群和佛塔、Khader Mohra建筑群、Kalawan建筑群、Giri寺院,Kunala佛塔和寺院,Jandial建筑群,Lalchack和Badalpur佛塔遗迹,Mohra Moradu寺院遗骸,Pipplian和Jaulian遗骸,以及Bahalar佛塔和遗骸。Giri建筑群还包括三圆顶的穆斯林清真寺,中世纪时期的ziarat(墓)和madrassa(学校)的遗迹。

(二)塔克特依巴依寺庙和萨尔依巴赫洛古遗址

塔克特依巴依寺庙(Takht-i-Bahi)的佛教寺院建筑群始建于1世纪初。由于它位于高山山顶,因此避免了连续的入侵而保存完好。附近还有萨尔依巴赫洛古(Sahr-i-Bahlol)遗址,这是一座可追溯至同一时期的小型防御型城市。塔克特依巴依寺庙的佛教遗址和在萨尔依巴赫洛古的城市遗迹是巴基斯坦Gandhara地区最壮观佛教遗迹之一。

塔克特依巴依寺庙佛教遗址是一座寺院建筑群,位于高度从36.6米到152.4米不等的山顶,是佛教遗址的典型代表。其占地面积约33公顷,寺院一直被使用到7世纪,是巴基斯坦最完整的佛教寺院。萨尔依巴赫洛古的城市遗迹位于肥沃的平原约5千米处,是库山时期一座古老的小型防御城市遗迹。该城市遗迹占地面积为9.7公顷。

(三)摩亨佐达罗考古遗迹

摩亨佐达罗(Moenjodaro)的考古遗址是南亚保存最完好的城市住区,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第三个千禧年初,对随后的城市化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该遗址位于印度河右岸,距卡拉奇东北510千米,距巴基斯坦信德省拉尔卡纳区拉尔卡纳市28千米。该城市是前2500至前1500年间在印度河谷繁荣发展,代表了印度河文明之都,是世界三大古代文明之一。1922年摩亨佐达罗的发现为文化习俗,艺术,宗教和行政管理能力等提供了证据。该遗址作为一座规划良好的城市,设有公共浴室、一所牧师学院、完善的排水系统等;此外,水井、污水处理坑和一个大型粮仓证明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大都市,有组织良好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体系。

(四)拉合尔古堡和夏利玛尔公园

拉合尔古堡和夏利玛尔公园是辉煌的莫卧儿文明时期的杰作,在莫卧儿帝国统治期间达到了顶峰。两者都位于拉合尔市,相距7千米,两者(其中一个有纪念性建筑的特征,另一个有广阔的水上花园)是莫卧儿高超艺术的杰出代表。莫卧儿文明融合了伊斯兰、波斯、印度教和蒙古,几个世纪以来一直统治着印度次大陆,并极大地影响了其随后的发展。

拉合尔古堡位于拉合尔寨城西北角,始建于11世纪,在13—15世纪由早期莫卧儿王朝摧毁并重建了好几次。在其边界内幸存的21座历史遗迹中包括Akbar统治时期的莫卧儿王朝建筑的杰出作品,特点是通过标准化的烤砖和红砂岩砌筑,并由Shah Jahan进一步通过使用豪华大理石,镶嵌各色珍贵宝石来装饰,使其成为童话般美丽的建筑群。

夏利玛尔公园是Shah Jahan在1641—1642年建造的莫卧儿花园,在中世纪的伊斯兰花园传统上叠加了波斯的影响力,特点是封闭围墙,直线路径以及大量流动的水。夏利玛尔公园占地16公顷,院内修建了从南到北下降的三个阶梯式平台,并在公园里使用大理石和红砂岩修建了凉亭。林荫小路和用瀑布、400多个喷泉装点的大道纵横交错,布局和谐,美丽如画。

(五)塔塔城的历史建筑

在巴基斯坦南部信德省的印度河三角洲顶点附近,是一座巨大的墓地,在约10平方千米的土地上拥有五十万座坟墓。Makli墓地聚集在6.5千米长的Makli山地的边缘,与附近的曾经是伊斯兰文化的首都和中心的Thatta市相关联,以鲜明的方式证明了从14世纪到18世纪的信德文明。

Makli广阔的墓地是世界上最大的墓地之一。国王,皇后,总督,圣人,学者和哲学家被埋在这里的砖石纪念碑中,这些墓地的结构因将各种不同建筑文化融合到当地的建筑风格中而闻名,包括古吉拉特风格的印度教建筑、莫卧儿帝国建筑、波斯和亚洲建筑都被带到Makli并进行了改编。Makli墓地的历史古迹成为信德省社会和政治历史的雄辩证词。

(六)罗赫达斯要塞

罗赫达斯要塞建于16世纪,位于巴基斯坦北部的旁遮普省的战略要地,是早期穆斯林在中亚和南亚军事建筑的杰出典范。这个占地70公顷的建筑由周长超过4千米的大型砌筑墙组成,内衬68个堡垒,并在战略要点被12个巨大的通道刺穿。这座堡垒融合了伊斯兰世界其他地区的建筑和艺术传统,对莫卧儿帝国的建筑风格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罗赫达斯要塞融合了土耳其和印度次大陆的建筑和艺术传统,从而为莫卧儿建筑及其后来的改良和改建(包括充分利用欧洲殖民地建筑)创建了模型。最值得注意的是其装饰元素的复杂性和较高的艺术价值,尤其是高低浮雕,大理石和砂岩的书法铭文,石膏装饰以及琉璃瓦。

二 其他遗产资源

巴基斯坦是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缔约国,目前已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三项,其中两项为联合申报,一项为单独申报。联合申报的两项分别是猎鹰训练术(一项活态人类遗产)和诺鲁孜节,两者分别由多国共同申报,均在2016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单独申报的项目名称是苏里加吉克:基于结合当地地形的太阳、月亮和星空观测的传统气象和天文实践,2018年入选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苏里加吉克”是卡拉什人依据聚居地的地形地貌,观测太阳、月亮及各类天体运动而建立天文知识体系和气象系统,并据此判断种植业和畜牧业各生产阶段的时间节点,并预测自然灾害。“苏里加吉克”也是卡拉什历法的基础。随着信息技术和现代工具的出现,这种历史传承内容已日渐式微。 NeSRnTyGdeuISIWv4PxM9Py7wOUY21zg4kXCcBfYZJNaF2lWAF7H7dA1xVV14CS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