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土地资源

土地作为核心生产要素之一,通过其自身特性对区域经济活动产生重要影响。作为世界人口第6位的国家,相较中国、美国、印度和巴西等人口大国,巴基斯坦国土面积有限,研究其有限的土地面积中各类资源的情况对区域发展至关重要。

一 土地资源概况

巴基斯坦国家总面积为796100平方千米,土地总面积770880平方千米,领水面积25220平方千米。西北部和西南部多山地、高原和丘陵,占国土总面积的60%;中部和东部是广阔平坦的印度河平原,作为世界最大的冲积平原之一,占国土总面积的1/3;南部濒临印度洋,海岸线长840千米,但沿海一带却是成片荒漠。按照整体地形特征,巴基斯坦可以分为西部和北部高原区、印度河平原区两部分。其中北部和西部高原主要包含以兴都库什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为主的北部山区,以萨菲德山脉、瓦济里斯坦丘陵和苏曼来—吉尔特尔山脉为主的西部山区,波特瓦尔高原和盐带和俾路支高原;印度河平原包含了山麓平原、洪泛平原、冲积阶地、印度河三角洲及卡奇沼泽和沙漠。

由于高山、荒漠化等因素,巴基斯坦约有69%的陆地不适合森林与农作物生产,按照土地利用类型划分主要有耕地、林地、草地、内陆水域及其他(图Ⅰ-3-1)。

图Ⅰ-3-1 2018年巴基斯坦土地利用结构概况
资料来源:世界粮农组织统计数据库:土地利用情况,http://www.fao.org/faostat/en/#data/RL。

二 林地资源

(一)森林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巴基斯坦林地资源在调节气候、保持水土、防止和减轻旱涝灾害、维持动植物生态平衡等方面作用显著,同时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木材、薪柴等产品。气候、海拔、土壤等地域条件的差异性使得巴基斯坦的森林类型较为多样,既包括在印度河河岸地区的红树林,也有在热带地区的旱生林,亚热带地区干旱林,还有高原和山地生长的针叶林、落叶阔叶林、高山林和高山灌丛等(表Ⅰ-3-1)。

表Ⅰ-3-1 巴基斯坦森林类型、具体树种及分布区域

巴基斯坦林地资源又可以分为自然再生林和人工林两类,无原始森林,2018年人工种植林地面积为2539平方千米,占比6.67%;天然次生林面积35546.8平方千米,占比93.33%。

表Ⅰ-3-2 1991—2018年巴基斯坦林地资源变化趋势(平方千米)

续表

相较于其他亚热带地区,巴基斯坦林地资源总量匮乏,2018年全国林地总面积38085.8平方千米,仅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4.94%。 尽管巴基斯坦政府提出多项森林资源保护政策与计划,但基于自然环境限制和前期粗放式森林开发,近30年来森林资源减少态势显著,1991—2018年全国天然次生林地面积共减少11306.57平方千米,降幅达到24.13%(图Ⅰ-3-2);森林覆盖率从1990年的6.41%退化到2018年的4.94%;这一发展现实并未达到巴基斯坦环境部所承诺的2015年全国森林覆盖率提升至6%的期望 ,更没有实现1991年巴基斯坦林业政策所提出的到2006年,将绿化率从5.4%提高到10%的目标

森林资源的减少直接导致了巴基斯坦主要林产品产量的缩减,十年间木材产量降低了45.82%,木柴减少了9.68%(表Ⅰ-3-3);林业对巴基斯坦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足1%,仅为0.55%。

图Ⅰ-3-2 1991—2018年巴基斯坦自然次生林面积与占比演化趋势
资料来源:世界粮农组织统计数据库:土地利用情况,http://www.fao.org/faostat/en/#data/RL。

表Ⅰ-3-3 2008—2017年巴基斯坦主要林产品产量和价值的变化趋势

巴基斯坦森林资源在各省的分布相对分散且均衡,开伯尔—普什图省多山地、丘陵,森林面积在全国占比最高,约31.7%;旁遮普省森林面积最小,仅占全国森林总面积的12.3%;信德省26.3%;俾路支省29.7%。从森林面积的变化趋势看,除信德省保持不变外,其余三个省份森林面积均有所衰减,特别是俾路支省森林面积在十年内减少了14.7%,从全国森林面积占比最多的省份降到了第二位(表Ⅰ-3-4)。

表Ⅰ-3-4 2008—2017年巴基斯坦各省森林面积变化趋势

(二)森林资源政策回顾及实施效果分析

巴基斯坦林业资源稀缺,国家政府高度重视森林资源保护,为防止粗放式砍伐和高效开采森林资源,自1955年第一项森林政策颁布后,又多次修改和制定了相关新政策(见表Ⅰ-3-5)。

表Ⅰ-3-5 巴基斯坦林业政策回顾

尽管巴基斯坦政府从政策层面一直致力于森林保护,但森林资源衰减的事实证明政策效果欠佳。第一,分析已有的森林政策,发现大部分政策的保护功能并未被有效应用,人们认可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但各团体对森林管理的重视度和参与度不足,缺乏适当的检测机制保证政策的有效应用;第二,植被覆盖率的持续降低导致气候干旱少雨趋势明显,进而使得干旱、半干旱地区荒漠化程度逐步加深,这又干扰了人工植树造林和森林自然修复再生的过程,形成恶性循环,政策尚未有效地破解这一过程;第三,非法毁林现象严重,林地私有者重视商业收益而忽视森林恢复再生现象也证明当前政策的设置和治理不力。学者指出要建立多利益主体间对话和协商的机制,建立包含水土、生物、森林贸易等多领域更全面的森林保护政策,建立目标一致,层级分明的联邦和省级林业保护政策系统。

三 农业用地资源

巴基斯坦是南亚农业大国,2018年农业产值约占国家GDP的1/5,比重超过第二产业,仅次于服务业。从资源禀赋分析,巴基斯坦农业用地面积在1961—2018年尽管历经几次起伏,但占总土地面积的比例最低为45.67%,最高为49.96%(图Ⅰ-3-3),整体相对稳定。2018年最新数据显示巴基斯坦拥有农业用地363000平方千米,占土地总面积的47.01%。

图Ⅰ-3-3 1961—2016年巴基斯坦农业用地面积与占比(%)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

巴基斯坦农业用地包括耕地、永久性草地和牧场两大类(表Ⅰ-3-6),耕地又分为可耕作土地和永久性耕地两种。其中,永久性耕地面积逐年增加,2009年增至最高峰值8570平方千米,随后逐渐趋于平稳,总体1991—2018年增幅达72.39%(图Ⅰ-3-4),但其仅占农业用地面积的2.18%,占总耕地面积的2.53%;相较而言,可耕作土地面积经历了“稳步增长—迅速下降—逐步恢复”三个阶段的波动。相对于耕地面积的变化,巴基斯坦的永久性草地和牧场面积30年不变,保持在50000平方千米。

表Ⅰ-3-6 1991—2018年巴基斯坦农业用地面积变化(平方千米)

图Ⅰ-3-4 1991—2018年巴基斯坦永久性耕地面积
资料来源:世界粮农组织统计数据库:土地利用情况,http://www.fao.org/faostat/en/#data/RL。

图Ⅰ-3-5 1991—2018年巴基斯坦可耕作土地面积
资料来源:世界粮农组织统计数据库:土地利用情况,http://www.fao.org/faostat/en/#data/RL。

巴基斯坦土地大约92%为干旱或半干旱 ,生产生活用水高度依赖于冰川融水和季风降水,灌溉是其农业作物及畜牧业养殖和生产的重要支撑。尽管一方面巴基斯坦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连续性自流灌溉系统,另一方面其可用淡水资源总量1.44亿英亩—英尺中的97%用于农业生产,然而由于灌溉系统基础设施水平较差,农业灌溉系统效率极低,灌溉输送的水资源大约有2/3被渗漏掉,水源不足成为农业发展的严重制约。如果灌溉运河系统得到充分修复和完善,大约能有0.68亿英亩—英尺水资源是潜在可用的 。目前巴基斯坦灌溉土地面积在农业用地中的占比仅在1/2左右浮动(图Ⅰ-3-6),2009年增至最高峰值,随后又有所下降,在所有农作物生产中,小麦的灌溉面积占比最高,2017年在全国已达到88.7%。同时,巴基斯坦土地盐碱化也是农业灌溉发展中的重要难题,为了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巴基斯坦政府出台了促进有机农业发展、防治病虫害、防止滥用化肥农药等一系列保持土壤的政策;实施了《国家抵制土地沙化和风化行动计划》;设立了国家治沙基金等 。有机农业自2005年开始发展迅速,十四年间增长率高达219.63%,这对提升全国农产品质量,维护土地资源方面有重要意义。

图Ⅰ-3-6 2001—2016年巴基斯坦农业灌溉土地面积及占比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AG.LND.IRIG.AG.ZS?view=chart。

(一)农业用地资源的空间分布

巴基斯坦耕地资源的空间分布具有整体分散,局部集中的特征。整体上,从各省可耕作土地面积占全国总量分析,旁遮普省耕地面积最大,2017年其占全国的45.34%,是巴基斯坦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俾路支省可耕作土地面积占了全国的22.62%,信德省为21.79%,开伯尔-普什图省耕地最少,仅占全国总量的10.25%。

从可耕作土地面积占全省土地总量分析,2017年旁遮普省耕地占全省域土地面积的68.59%,是典型的农业省份,而信德省、开伯尔-普什图省和俾路支省的可耕作土地面积均不足本身总量的1/2,分别为48.26%、31.47%和20.33%。

从巴基斯坦可耕作土地面积的变化分析,2008—2017年全国可耕地共增长了6.08%,其中旁遮普省和开伯尔-普什图省相对稳定,增幅较小,而信德省与俾路支省可耕作土地分别增加了8.11%和18.06%。

表Ⅰ-3-7 2008—2017年巴基斯坦各省可耕作土地资源(公顷)

从局部分析,旁遮普省农业发达,一方面是由于印度河及其支流流经旁遮普省,水源充足,同时其大部分地区属于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农耕历史悠久;另一方面该省是巴基斯坦社会较为安定区域,恐怖事件及暴力活动相对较少。信德省地貌类型包括有平原、沙漠、岩石山脉等,区域降水稀少,全省近1/2地区不能种植农作物,耕地资源集中且有限。开伯尔-普什图省作为巴基斯坦省域面积最小的地区,地貌以高海拔山脉为主,地势落差较大,耕地面积严重不足。俾路支省是巴基斯坦省域面积最大的地区,然而其地貌以山地和沙漠为主,省内河流多为季节性水系,水源匮乏,环境恶劣,适于农业耕作的土地资源较少,畜牧业相对更为发达。

(二)耕地资源作物类型分布

巴基斯坦气候、地貌和水文等自然条件的复杂性,为多种多样的农作物种植创造了条件,其农产品有小麦、水稻、玉米、大麦、甘蔗、棉花、黄麻、烟草及各种豆类。

小麦、水稻和玉米是巴基斯坦的主要粮食作物(表Ⅰ-3-8),三者的总种植面积超过了所有农作物种植面积的65%,特别是小麦总种植面积高达8797.2公顷,占所有农作物种植面积的44.55%。同样,三者的产量在巴基斯坦农作物产量中的占比也较高,分别为小麦占19.96%,水稻占5.93%,玉米占4.70%。与耕地资源分布基本一致(表Ⅰ-3-9),旁遮普省是巴基斯坦重要的农作物种植区,被称为“巴基斯坦粮仓”,其小麦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6.5%,水稻产量占52.3%,玉米产量占85.2%;信德省以种植水稻和小麦为主,水稻产量占全国总量的38.3%,小麦占14.5%。开伯尔-普什图省则以玉米种植为主,其产量占全国的14.7%;相对其他3个省份,俾路支省粮食作物种植较少,畜牧业和渔业相对更为发达。

棉花和甘蔗是巴基斯坦种植的最主要经济作物,其中棉花种植高达2700.3千公顷,占农作物总种植面积的13.67%,巴基斯坦是世界第四大棉花生产国家;甘蔗是整个巴基斯坦产量最高的农作物,占农作物总产量的67.43%。(表Ⅰ-3-8)。从耕地资源分析,甘蔗和棉花均是旁遮普省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棉花产量占全国总量的67.6%,甘蔗产量占66.1%;其次是信德省,棉花产量占31.6%,甘蔗占24.7%;开伯尔-普什图省的棉花和俾路支省的甘蔗种植面积与产量均非常稀少。

表Ⅰ-3-8 2017年巴基斯坦农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前五名

表Ⅰ-3-9 2017年巴基斯坦各省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与产量

因为地处亚热带地区,光照充足,巴基斯坦水果品种丰富。其中,以印度河平原为主的旁遮普省和拥有下印度平原核心区的信德省盛产柑橘、芒果、番石榴等水果,以山地、高原为主的开伯尔-普什图省和俾路支省则盛产苹果、葡萄、桃子和枣等水果(表Ⅰ-3-10)。旁遮普省的柑橘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7.3%,芒果占76.7%,番石榴占83.4%;信德省水果种植种类相对较少,香蕉产量在全国占比较高,达到了81.1%;开伯尔-普什图省水果产量整体较少;俾路支省水果种类齐全,总量也位居全国第二位,特别是葡萄、杏子、杏仁等产量全国占比均超过90%,苹果87.1%,石榴71.8%。

表Ⅰ-3-10 2017年巴基斯坦各省水果产量(千吨)

纵向维度分析,2008—2017年巴基斯坦水果种植面积明显降低(表Ⅰ-3-11),降幅为9.4%;但全国单位面积的水果产量显著提升,增幅为8.2%,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巴基斯坦经济作物生产率得以提升。

表Ⅰ-3-11 2008—2017年巴基斯坦水果种植面积与产量 VeaKGwbPaaHvg8q+4l2zFWeTu8OSAX+RD7DX34ROW/WxyCaL9NN+40di8uo/8pI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