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研究方法

本书主要选取三种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是基础;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主要用在中国大城市儿童早期照顾感觉性需求、表达性需求的研究中;比较研究的方法用在对某一阶段四类不同需求的横向比较分析、各个历史时期需求的纵向比较分析中。

一 文献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方法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学术文献研究,国外学者对儿童早期照顾需求进行了广泛的、多学科的研究,已产生丰富成果,国内学者也在部分主题上对儿童早期照顾需求有所讨论,这些已有研究是本书的研究起点。通过对不同领域、不同主体文献资料的深入分析、思考,为确立研究思路、方向、框架提供了重要参考。第二部分是政策文献研究,在儿童早期照顾规范性需求的研究中,尤其关于不同时期政府对于儿童早期照顾的需求界定、政策目标等,对儿童早期照顾相关的政策文本进行分析是研究重点之一。

二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的选取

在中国大城市儿童早期照顾需求方面,国内对于这一主题的研究较少,与西方国家的情况又有较大差异,因而信息较为有限,需要对我国大城市儿童早期照顾需求状况进行全面的了解。面对这样的情境,本书在质性研究方法论的指导下选择扎根理论作为主要研究方法之一,主要在对中国大城市儿童早期照顾感觉性需求、表达性需求的研究中,采用以建构理论为目的的扎根理论、从本土化的情境中获得对该问题的认知。之所以选择定性研究,一方面,由于资源有限、难以组织大范围的抽样调查等定量研究;另一方面,在信息较为有限的情况下,扎根理论研究比抽样调查研究在信息获取的深度上更具优势。扎根理论是指在没有理论假设的基础上直接从原始资料中归纳出概念和命题,在这些概念之间建立联系然后上升到理论,研究过程严格扎根于资料,不掺杂研究者主观思想而建立理论的方法。 [110] 质性的资料文本分析并不简单传统,“将秩序、结构和解释带给收集到的大量资料,这一过程是凌乱的、暧昧不明的,要花很长时间,也是创造性的和令人着迷的” [111] 。质性文本分析的典型程序:“(1)对资料进行组织;(2)沉浸于资料之中;(3)提出范畴和论题;(4)对资料进行编码;(5)在分析备忘录中提出解释;(6)寻找替代性的理解;(7)写作研究报告或以其他方式汇报研究。资料分析的每一阶段都包括以下内容:(1)资料简化,大量资料成为了可处理的‘大块(chunks)’;(2)解释,研究者将意义和看法赋予研究对象的话语和行为。” [112]

(二)研究过程

在对中国大城市儿童早期照顾感觉性需求、表达性需求的研究中,数据收集按照规范的经典扎根理论进行,即先进行目的性抽样,按照不同历史时期、父母就业情况、父母受教育程度、儿童年龄等条件选取调查对象。访谈是扎根理论研究中非常重要的数据收集方法,同时,遵循扎根理论研究的饱和原则,即在对儿童照顾需求的访谈中没有新的信息出现时,即停止访谈。在本书中累计对62名父母进行访谈,其中,在强政策支持阶段(1949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强家庭责任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10年左右)、政策重构阶段(2010年代初期至今)分别选取19人、12人、31人进行访谈(访谈对象的详细情况将在第二章至第四章分别予以说明)。

在数据收集过程中,分别对62名父母进行访谈,访谈完成后共整理访谈录音文稿约20万字。在调研后进行编码的同时也进行研究笔记的整理,记录访谈中的所感、所想和对研究问题的理论思考,共计约3万字。

本书的数据处理过程按照扎根理论方法进行,首先进行开放性编码,在获得核心范畴后开始进行选择性编码,在判定其饱和后,转入理论构建阶段。

(三)研究的可信性

本书通过对反馈检验、持久观察、三角测量、回访受访者等可信度检验的使用,尽可能保证研究结果的可信度。

“自然主义研究不做单一客观现实的假定,因此,对同构性的客观判断就没有任何意义。更切题的是,回答者心中的建构性现实与归属跟他们的现实之间是否一致。” [113] 所以,扎根理论研究的可信度检验方式是多轮反馈检验,即在开放性编码、选择性编码等过程中不断与老师、同学、调研访谈对象进行交流反馈,以得到对事实的真实描述。

“持久观察”这一研究策略可以帮助研究者透过那些细微的、不经意的实践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其目的在于发现、辨析和探索与问题有关的一切特征和元素,并对它们进行详细的剖析。在研究中,采取不同的策略与技术来深化田野观察,加强资料分析过程。为了进行更为严谨地观察,笔者做了详细的田野笔记,随时记录调查中的感想。

“三角测量”包括使用多样化的资料来源、研究方法、不同的被调查者以及不同的理论。本研究尝试使用多元化的资料和方法进行分析,除了访问父母关于儿童早期照顾需求的问题,还访问了学者、托育机构老师、社区干部,从而获得对儿童早期需求的进一步信息。在研究中,除深入访谈外,还使用了参与观察、文献资料分析等不同的资料收集方法,通过与部分访谈对象家庭共同外出游玩等方式,观察家庭对儿童的生活照料和教育情况。另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通过与访谈对象家庭的亲人和朋友进行沟通交流,询问他们对于访谈对象的家庭儿童早期照顾需求状况的判断,从侧面验证信息的可靠性。还对部分访谈对象进行回访,将资料、分析类别、解释和结论与访谈对象进行再沟通,既可以加深对访谈对象观点和看法的理解,也可以评估资料本身的可信性。

三 比较研究方法

关于比较研究方法的使用,一是对同一历史时期中的大城市儿童早期照顾规范性需求、感觉性需求、表达性需求、比较性需求进行横向比较,总结各个时期大城市儿童早期照顾需求满足状况及其特征、影响因素等,分析不同类型需求之间的互动关系。二是对强政策支持阶段(1949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强家庭责任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10年左右)、政策重构阶段(2010年代初期至今)的四类需求状况进行纵向比较,总结大城市儿童早期照顾需求的历史变迁特征。 eRrit4klC/aANnQ8Ed+LJDv4Yg1nWaLpTpmD0UmMpDfLHZz3106hhvZy55r1ngB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