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黄梅戏在国内的跨文化演出与交流

对于全国性的大剧种而言,对地域文化的突破和艺术延伸是它们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关键。“四方歌者皆宗吴门”的昆曲如是,被奉为国粹的京剧如是,黄梅戏更是如此。黄梅戏的孕育、形成就是从最初的采茶调在流播地域不断与当地文化,尤其是湖北和安庆地区的民歌小调、歌舞交流、互融的过程中实现的,它不像京剧、昆曲等剧种那样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严谨复杂的表演程式,因而在发展早期就形成了开放、包容的品格,获得了更大的发展自由和灵活地丰富自身的手段,因此有着极为广阔的生存空间。该剧种从流播于乡野到进驻城市,再到迅速成为全国性的重要剧种、黄梅戏剧团在全国范围大量涌现,一直与其自身的跨地域、跨媒介文化生态的适应性与亲和力的艺术品格密不可分。

一 艺术反哺

黄梅戏的源起有多种说法,其中起源于湖北黄梅县,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是目前学术界较为认同的一种观点。黄梅县以前有一种黄梅采茶戏(又名喔嗬腔、采子、采茶)至今仍在流行。湖北省艺术学院的王民基在《黄梅采茶戏唱腔集》中讲道:“黄梅采茶戏是我省优秀的地方剧种之一……为了在挖掘整理自己传统的基础上,正确地继承和发展自己具有独特风格的地方剧种,我院领导曾几度派我深入黄梅剧团在音乐上进行挖掘整理……二年来陆续地记录整理出一百五十余个传统唱腔……” [7] 其中,《卖杂货》《夫妻观灯》《蓝桥汲水》等剧目除了与安徽盛行的传统黄梅戏剧目在名称上相同或相似之外,其唱腔与黄梅戏的老唱腔也十分相似,只是更为质朴,还只能用简单的锣鼓伴奏,并在演唱时使用帮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黄梅县成立了自己的黄梅戏剧团,之后湖北的黄梅戏剧团呈增多之势。可以看出,黄梅戏在湖北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湖北省委的主持下,黄梅戏被“请回了娘家”,十几年中,在黄梅戏的创作、演出、人才培养和剧团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绩。

剧团建设如火如荼。1984年以前,湖北省专业的黄梅戏剧团只有黄梅县、英山县、蕲春县3个剧团,到1995年已发展为包括湖北省黄梅戏剧团在内的7个专业剧团,并且,这7个黄梅戏剧团全部分布在黄冈地区。如今,几乎黄冈市各县都有黄梅戏剧团。湖北省黄梅戏剧团即为原来的黄冈地区黄梅戏剧团,该团成立后,即按照当代观众的审美要求,在编、导、演、舞美、音乐等各个领域向安徽黄梅戏学习、借鉴,并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革新,短短几年时间就在艺术生产和艺术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成为湖北黄梅戏的主力军。黄梅县黄梅戏剧院、英山县黄梅戏剧团在剧团的建设、改革与创作上也取得了显著成绩,成为发展湖北黄梅戏的两支重要力量。

安徽黄梅戏向湖北输出了大量的艺术人才。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的院长杨俊毕业于安徽黄梅戏艺术学校,进入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后,因主演黄梅戏电影《孟姜女》而声名鹊起,与马兰、吴琼、吴亚玲、袁玫并称为安徽黄梅戏的“五朵金花”。来到湖北后,杨俊先后在湖北省黄梅戏剧院(1989—2008)和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2008年至今)主演了《双下山》《未了情》《和氏璧》《妹娃要过河》等黄梅戏剧目,并凭借现代戏《未了情》和古装戏《双下山》获得了戏剧界的至高荣誉——“梅花奖”和“文华奖”。她还率先拍摄了许多黄梅戏影视作品,填补了湖北黄梅戏没有电影、电视作品的空白。张辉是与杨俊同时进入湖北黄梅界的黄梅戏演员。张辉从安徽省艺术学校毕业后直接任职于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前身),并被黄梅戏艺术家王少舫收为“关门弟子”。他先后在舞台剧《天仙配》、黄梅戏电影《龙女》《孟姜女》、黄梅戏电视剧《订婚照的风波》《这家没男人》《狐女婴宁》《赊官》等几十部作品中担任男主角,名气渐盛。1989年进入湖北省黄梅戏剧院之后,张辉得到了著名导演余笑予等一些老艺术家的关爱和培养,通过《双下山》《未了情》《和氏璧》《李四光》《东坡》《李时珍》《活字毕昇》等剧获得了湖北黄梅戏“第一小生”的称誉,并先后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全国电视剧“飞天奖”、“文华新剧目”奖等诸多荣誉。2006年,张辉担任湖北省黄梅戏剧院党委书记、院长后更是致力于推动机构、艺术的改革发展。另外,还有张敏、郑玉琼、徐记柱、郭华阳、周燕等都是从安徽进入湖北的优秀的黄梅戏演员,他们有的已是业务骨干,有的是舞台新秀,与湖北省黄梅戏演员共同组成了人才梯队,为湖北黄梅戏的发展贡献力量。

黄梅戏《未了情》剧照

剧目是各种戏曲形态(剧种)整体艺术审美和个性优势的集中体现,剧目的积累也是戏曲艺术经验的积累和推动戏曲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发展黄梅戏,必须有自己的代表剧目。湖北黄梅戏除了移植、改编《天仙配》《女驸马》《五女拜寿》《春江月》《贞娘怨》等一批黄梅戏传统、优秀剧目之外,还特别注重对当地传统剧目的修复、改编和新创剧目的创作,其中一些剧目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较大影响。如1986年春季,英山县黄梅戏剧团和黄梅县黄梅戏剧团(黄梅县黄梅戏剧院前身)分别对大型现代戏《银锁怨》和传统戏《于老四与张二女》进行修改、排练,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影响。黄梅县黄梅戏剧院还于1988年携《于老四与张二女》等剧进京在中南海、北京军区、中央党校进行了演出;1989年,为推动黄梅戏的剧目创作,湖北省文化厅、黄冈地区文化局联合举办了湖北首届黄梅戏艺术节,不但上演了湖北省黄梅戏剧团以全新艺术视角重排的《天仙配》,武穴市黄梅戏剧团的《赵英娘》、罗田县黄梅戏剧团的《明皇赔情》、英山县黄梅戏剧团的《深宫孽海》、黄梅县黄梅戏剧院的《知府赊官》、蕲春县黄梅戏剧团的《医圣辞官》等一批精心打磨的剧目都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1992年的湖北省剧种汇演中,湖北省黄梅戏剧团的《僧尼浪漫曲》(又名《双下山》)、英山县黄梅戏剧团的《拆不散的冤家》、黄梅县黄梅戏剧院的《邢秀娘》3个剧目共获得20项奖励;1994年,湖北省黄梅戏剧团重点创作演出的大型现代戏《未了情》,受到了群众及业内人士的一致好评。1995年10月,《未了情》和《双下山》在安庆全国第二届黄梅戏艺术节上演出,引起轰动。文化部主持召开了专家座谈会,“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华奖”等评委会的专家们高度评价了这两个剧目,一致认为二剧给正处于低谷的戏曲带来了新的希望,认为“黄梅戏已请回了娘家”,“湖北省黄梅戏已经与安徽黄梅戏并驾齐驱了”。此外,湖北省黄梅戏剧团还积极创作、拍摄了《血泪恩仇录》等黄梅戏电影和《貂蝉》等一系列黄梅戏电视剧,荣获了全国电视剧“飞天奖”等多个奖项。

如今,湖北的黄梅戏被称为“鄂派黄梅”,以独立之姿与安徽合肥、安庆的黄梅戏相互竞争、互助提高,共同致力于黄梅戏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二 走向全国

据资料显示,1952年之前,黄梅戏的活动主要以安徽安庆为中心,辐射池州、铜陵、芜湖、黄山等地。1952年之后,通过在上海举行的第一次华东戏曲会演,黄梅戏打开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局面,其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越来越大,不但不断开拓演出市场,还在全国各地以兴建剧团的方式扎下根来。

(一)演出

20世纪50年代之后,黄梅戏凭借自身贴近民众、通俗易懂、易于传唱的独特艺术魅力征服了全国各地观众,特别是通过《天仙配》《牛郎织女》《女驸马》等戏曲电影的全国播映迅速崛起。80年代之后,黄梅戏又借助广播、电视等媒体平台飞进千家万户,一跃成为市场占有率最大的全国性剧种,其演出遍布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山东、湖南、广东、广西、湖北、河南、黑龙江、内蒙古、辽宁、吉林、四川、云南、贵州、海南、河北、甘肃、新疆、陕西、西藏等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黄梅戏不仅在安庆一带为广大群众所喜爱,它也逐渐为全国各地的观众所熟悉,许多城市的专业文工团和业余剧团都排演过黄梅戏的优秀节目‘打猪草’、‘夫妻观灯’……” [8]

以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为例,1953年至2003年,安徽省外的演出活动共有128场,其中江苏、北京、广东等地的演出场次最多,吉林、内蒙古、黑龙江、广西、新疆、西藏、海南等偏远地区的演出最少。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多为慰问性质的演出,如1956年赴天津大港油田的演出、1957年赴东南沿海慰问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演出等。20世纪90年代之后,省外演出活动明显增多,并集中在北京、江苏、山东、广东等地。安徽省市县级的黄梅戏剧团则多以周边省份作为省外的主要演出地,这种演出同样十分频繁,如金寨县黄梅戏剧团在60年代初期就曾6次到河南的商城、固始、潢川、罗田、信阳等地演出。

不管是省级院团还是市县级院团,除演出之外,都会不断地与当地或一起演出的兄弟剧种进行艺术交流与学习。如金寨县黄梅戏剧团1963年在河南信阳演出中,就邀请了信阳地区豫剧团的阎立品老师(豫剧名旦六大家之一)教授本团的青年演员水袖、身段等表演技巧,同时还学习、移植了原信阳地区曲剧团的剧目《花为媒》。该团1979年赴河南演出时,又邀请了漯河地区豫剧团著名演员安金凤为本团演职人员作剧目《白莲花》的示范表演,并对表导演艺术进行深入的讲解。在信阳光山演出期间,该团还与光山县豫剧团以座谈会的形式交流了各自的表演经验。另外,由于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民众对黄梅戏的喜爱,该县的广播站为黄梅戏《天仙配》《红楼梦》进行录音,并在全县范围内播放。由此可见,黄梅戏深受各地人民群众的喜爱。

近十几年来,黄梅戏在全国的演出活动非常活跃,特别是近几年为贯彻落实国家“文化走出去”开放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黄梅戏在北京、上海、深圳、新余、银川、海口等多个城市开展黄梅戏优秀剧目巡演交流活动,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展示了黄梅戏的剧种实力和艺术魅力,连续几年的国庆节期间还组织了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八方贺黄梅”全国戏迷联谊活动,汇聚全国各地戏迷、票友在安庆交流切磋技艺,共同参与见证一年一度的黄梅盛会,形成了“千人登台、万人传唱”的集聚效应。2017年12月,由深圳市福田区公共文化体育发展中心和辰龙黄梅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合作,在后者设立的“黄梅戏体验馆”的基础上,成立了福田文化馆·黄梅戏主题馆。该馆每年有至少10场免费的公益演出、青少年培训以及票友沙龙讲座等活动,为福田乃至深圳的黄梅戏爱好者打造了学习、观演、交流的天地,推动黄梅戏这一传统艺术在这里落地生根。2019年6月,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把“再芬黄梅”这个品牌打入北京,“北京再芬黄梅艺术传播中心”正式入驻北京东苑戏楼,同时还举办了黄梅戏经典折子戏专场演出。该艺术中心开设有专业短训班、戏迷兴趣班、青少年学习体验班等各类型的黄梅戏艺术普及班,并将黄梅戏艺术推广到学校、社区、机关单位及国际驻华机构,服务大众。另外,艺术中心还加强戏剧创作,培养青年演员。

(二)剧团建设

自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始,黄梅戏不仅在安徽发展得如火如荼,黄梅戏剧团林立,湖北、江西、江苏、浙江、山西、福建、吉林、西藏等省(区)都开始筹建黄梅戏剧团。全国各地“除了1953年在合肥市成立了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外,其他地区如庐江县和江西省的都昌、湖口、彭泽以及湖北的黄梅县也都先后有了黄梅戏的专业剧团。至于以业余形式进行活动的剧团和文娱小组,就不胜枚举了。” [9]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除了安徽省和湖北省之外,全国其他省份专业的黄梅戏剧团基本上都属于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在当地的支援性剧团。如创建于1959年,位于拉萨市的西藏自治区黄梅戏剧团是安徽省委、省政府为支援西藏自治区的文化建设,从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安庆市黄梅戏一团、安庆市黄梅戏二团、安徽省艺术学校抽调约40人组成的西藏黄梅戏剧团,该团于1964年返回安徽。

再以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东北成立的四平专区黄梅戏剧团为例,该团虽然是由当地人组成,其黄梅戏艺术却完全“移植”自安徽本土。由于东北的满蒙牧民较多,除了二人转和东北大鼓等几个曲艺形式外,并没有自己的剧种,直到1958年后才相继出现了吉林省的吉剧、黑龙江省的龙江剧和辽宁省的辽南剧(后改名为辽剧)。1959年,周恩来总理来到吉林视察工作,提议“南花北移”,从南方移植剧种来充实当地的剧种建设。很快,江西省的赣剧、河北省的河北梆子、河南省的豫剧、山东省的吕剧都被移植了过来。四平地区也在1960年初把四平专区艺术学校的优秀学员分成两个学习队,一队赴上海市学习越剧,另外一队则赴安徽省学习黄梅戏。赴安徽省的学习队又一分为二,一队赴安徽省团学习,一队赴安庆学习。这批东北的学员共有三四十人,年龄以十四五岁居多,不但学习的行当齐备,还有专门的学员学习乐队的司鼓和主胡,“基本上是一个能够为将来完成自力演出的实体” [10] 。1962年,这批学员学成回到东北,四平专区黄梅戏剧团得以成立。他们带着《珍珠塔》《天仙配》《女驸马》《碧玉簪》《打金枝》《香罗帕》《夫妻观灯》《打猪草》《三岔口》等黄梅戏优秀剧目,不但足迹遍布辽宁省各个主要城市,还在东北三省多次巡演,受到了各地观众和文艺界同行的欢迎。该团为了加强黄梅戏艺术的建设,还从安徽省团请来了丁翠霞和方绍墀两位老师担任艺术顾问和作曲指导,以保证黄梅戏韵味、风格的纯正。剧团在走向成熟之后,又开始移植《江姐》《社长的女儿》《年轻的一代》《箭杆河边》《豹子湾战斗》《红石钟声》《红色娘子军》等全国演出市场中较好的剧目,并演遍了整个东北,其中《江姐》演出超过了百场。随后,该团又把电影文学剧本《团圆》(即电影《英雄儿女》)改编为大型黄梅戏《战地重逢》,创排了大型黄梅戏《革命青春的赞歌》。从学习剧目到移植改编,再到独立创作,四平专区黄梅戏剧团不断发展壮大。但就在鼎盛时期,十年“文化大革命”彻底瓦解了这个全东北唯一的一个黄梅戏剧团。虽然黄梅戏剧团不在了,但黄梅戏艺术还在,黄梅戏从业者还在,黄梅戏的影响力仍不逊从前,东北的各类晚会的演出中还会有黄梅戏相关节目出现。有着“长白风情、黑土余韵”的黄梅戏还是东北最受欢迎的剧种之一。

20世纪70年代后期,如沐春风的黄梅戏又逐渐复苏,因为有着强大的群众基础,很快便兴旺发展起来。80年代初期是省外的黄梅戏剧团建设最为活跃的时期,江苏省第一泉黄梅戏剧团、山西大同黄梅剧团、山东省齐河县黄梅戏剧团(创建于1983年,由当地京剧团改建而成)等省外的黄梅戏剧团纷纷成立。据统计,1984年全国(除台湾外)共有黄梅戏剧团(国有)54个,分布在7省19个市,除安徽的37个团集中在皖中、皖南的11个市之外,江西省5个,集中在九江;江苏省4个,分布在淮阴、镇江和宿迁;湖北省3个,集中在黄冈;福建省3个,分布在三明、龙岩;浙江湖州、山西大同各1个。以福建省为例,福建省在20世纪80年代曾经成立过三个黄梅戏剧团。福建省明溪县黄梅戏剧团于1980年4月在福建省明溪县建立,为全民所有制艺术表演团体。全团有演职员42人,演出剧目主要有《女驸马》《罗帕记》《站花墙》《龙女情》《御河桥》《莫愁女》《郑小姣》《井尸案》《包公嫁女》《皮秀英四告》《七仙女三下槐荫》《王熙凤大闹宁国府》等传统戏,以及移植改编的《状元与乞丐》和现代戏《芙蓉镇》。其中,1982年由梁仲秋、杨琦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现代黄梅戏《芙蓉镇》不仅在本省获得荣誉,在许多省、市包括北京都颇有影响,被专家评为“1983年全国戏曲现代戏的佼佼者”。该团先后到过福州、厦门、龙岩、三明和南平地区的大部分县、市以及江西省赣州、瑞金、于都、宁都等县、市,演出了《包公嫁女》《皮秀英四告》《郑小姣》《莫愁女》《井尸案》《七仙女三下槐荫》等剧目,颇有影响力。但由于该团历年经费靠国家补贴和地方财政补助,剧团骨干依赖外省等因素影响了剧团的发展,根据中办发(1985)20号《关于艺术表演团体的改革意见》中“对于那些离开本剧种土壤,在当地缺乏基本观众,经济上主要靠国家补贴的戏曲剧团,应回到本剧种流行较广,观众较多的地区或予以撤销”的精神,经明溪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于1985年10月撤销了明溪县黄梅戏剧团建制。福建的长汀县与尤溪县也曾在1983年成立黄梅戏剧团。长汀县于1983年10月,在四都乡创办“汀州黄梅戏剧团”,有青年演员27人,巡回演出于长汀、连城、上杭、武平等地。1984年9月,该团应邀赴龙岩参加闽西首届艺术节,演出《红楼夜审》《配婚记》等剧目。尤溪县的黄梅戏剧团也于1984年9月参加县文艺调演。1986年,长汀、尤溪两地黄梅戏剧团同时宣布停办。

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全国范围内戏曲市场遇冷,黄梅戏也陷入剧团减少,观众流失的困境。据统计,到了2005年,全国的黄梅戏剧团缩减为29个,分布在3省12个市。其中,安徽省的21个剧团分布在皖中、皖南9个市;湖北省7个,集中在黄冈和武汉;江苏淮阴1个。可以看出,这些剧团都分布在安徽省及其周边几个省份,黄梅戏的影响力较之前大为减弱。目前,安徽省和湖北省外只有深圳龙岗区梅之韵黄梅戏艺术团、东莞市梨园戏剧社、江苏省盱眙县黄梅剧团等为数不多的黄梅戏剧团。

整体来看,这些省外的黄梅戏剧团虽然有些颇具实力、并在全国有着较大的影响力,但因为政策或市场的原因,大多存活时间并不长久。

三 港澳台地区的演出及交流

黄梅戏在港澳台地区的传播交流过程及艺术样态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即该剧种在这些地方的舞台演出在时间上远远晚于黄梅戏电影的上映,同时,黄梅戏电影对当地文化艺术的影响力、渗透力也远远大于黄梅戏舞台演出,如黄梅调电影的出现,台湾本土的歌仔戏对黄梅戏曲调的吸收等。

(一)黄梅调电影

黄梅调电影是中国电影史上极为独特的类型之一,同时也是黄梅戏跨文化的互动与传播中对异域文化影响最大、辐射面最广的融创艺术类别。

1955年,上海电影制片厂邀请剧作家桑弧把陆洪非的舞台改编本《天仙配》改成了电影剧本,并在电影、话剧领域兼任演员和导演的石挥及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的时白林、王文治、严凤英、王少舫等黄梅戏艺术家的参与下拍摄了第一部黄梅戏电影《天仙配》。该片一经上映便风靡全国,影响力远播海外,由此开启了黄梅戏与电影的联姻之路,之后又陆续拍摄了《女驸马》《牛郎织女》等众多黄梅戏电影,就是这些影片在香港引起了将近二十年的黄梅调电影热潮。

20世纪50年代之后,再度转型的香港成为享誉全球的商业都市,经济腾飞的同时,西方文化、岭南文化和中原文化也在这个地方碰撞交融,形成了具有多元性和开放性的独特的香港文化。香港电影经过30年代以来的积极蓄势,在50年代后期迎来了全面发展,尤其是邵逸夫掌舵的邵氏公司制作的黄梅调电影把香港电影推向了第一个黄金时期。此时,台湾电影尚以武侠片为主,黄梅调电影进入台湾后迅速占领了放映市场,十几年常演不衰。

1958年,香港邵氏公司的导演李翰祥看到中国大陆摄制的黄梅戏电影《天仙配》在上映时,很多观众都很痴迷,边看边跟着低声吟唱,于是向公司建议出资拍摄黄梅调歌唱片《貂蝉》,结果《貂蝉》这部影片不仅圆了李翰祥多年来拍摄古装片的梦想,而且促使邵氏及紧随其上的国际电影懋业等电影公司从1957年开始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的十几年间制作了几十部“黄梅调”电影,掀起了香港电影近二十年的黄梅浪潮。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乃至整个东南亚、东亚地区的华语电影海外市场,几乎全被黄梅调垄断,甚至出现了“无片不黄梅”的现象,只要是古装文艺电影,很少不用黄梅调歌唱推展情节,即便在功夫武打影片全面兴盛之后,黄梅调的余温也仍然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初。

黄梅调电影与黄梅戏电影虽然都为戏曲艺术与电影艺术相结合的产物,也都不类属于“戏曲舞台纪录片”,但无论从流行地域,还是美学导向、艺术创作手法及观众审美期待等方面来看都有很大的差异。确切来说,两者分属于两个不同的艺术门类,黄梅戏电影是“以影就戏”,为黄梅戏在电影领域的艺术延伸,归根结底属于戏曲;而黄梅调电影是“以戏就影”,是电影艺术的下级类属。“邵氏黄梅调电影的银幕结构叙事从根本上排斥了戏曲叙事的可能,而使自己成为当时标准的大众娱乐电影——而不是已日益丧失观众的银幕上的‘戏曲’。” [11]

黄梅调电影《貂蝉》宣传页

具体来说,从生产及流行地域来看,黄梅调电影虽然主要盛行于港澳台,并辐射东南亚、东亚等广大地区,但其主要产自香港,尤以邵氏电影公司的黄梅调电影为主力,黄梅调电影的开山之作《貂蝉》及问鼎之作《江山美人》、集黄梅调电影美学之大成的《梁山伯与祝英台》都是邵氏出品,另外电懋等香港电影公司也加入黄梅调电影的摄制行列。而台湾的几家老牌片厂基本没有制作过黄梅调电影,民营片厂也仅推出了《七仙女》《状元及第》等为数不多的黄梅调电影。

黄梅调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宣传页

黄梅调电影《三笑》宣传页

从艺术创作及审美导向来看,黄梅调电影只是借助黄梅调的形式来完成电影的主体叙事,基本上摒弃了舞台上的戏曲艺术范式和审美本体,只是在特定的情境下保留了戏曲的曲调、部分唱词和一些简单的戏曲动作。在题材方面,黄梅调电影倾向于从中国民间传说或传统戏曲剧目中选择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类的创作对象,如《七仙女》《梁祝》取材自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江山美人》改编自京剧传统剧目《游龙戏凤》,黄梅调电影几乎没有现代题材的剧目。在拍摄手法上,黄梅戏电影的场面调度较为注重人物心理状况的刻画,而黄梅调电影却运用到了更多的蒙太奇之类的电影拍摄技巧,对舞台化艺术视觉处理的体现少之又少。邵氏在拍摄《梁祝》的时候,甚至与日本东宝电影公司的特效小组合作,在压轴的“哭坟”一场戏中营造出鬼哭狼嚎的视觉特技质感。在表演上,黄梅调电影中尽量避免表演的“戏曲化”,许多在黄梅戏电影中需要体现出来的戏曲艺术的虚拟性、歌舞性、意象性及程式化等特点的表演都被有意规避,直接以电影的手法实化处理。另外,黄梅戏电影的演员都由戏曲演员来担任角色,但在黄梅调电影中选用的都是电影演员,大都采用幕后代唱的方式配音,而且幕后代唱的演员也不一定是由戏曲演员担任。在音乐上,虽然两者都非常重视音乐在影片中的发挥,但黄梅戏电影由于更加强调以电影服务戏曲,其中的音乐唱腔尽管对锣鼓进行了适当地减少,又增强了气氛音乐的表现,但依然要在念唱中时刻强调剧种特色。而黄梅调电影却做出了更多的电影化和现代化的尝试,虽然其中所采取的曲调由黄梅戏传统旋律衍生而出,但却糅合了越剧、京剧、粤剧、昆曲、歌仔调、山歌、江南小曲、各地民谣等地方戏曲或民间小调中的特殊音乐语汇,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旧上海时代华语流行歌曲的创作风格和艺术技巧,创作出了一种具有现代流行音乐特征的新型音乐样式。因此,黄梅调电影的音乐与黄梅戏音乐曲调相去甚远。

从观众的审美期待来看,黄梅戏电影的观众大多为黄梅戏的拥趸,自然期望在影片中感受到地道、浓郁的黄梅戏艺术呈现。而黄梅调电影观众没有长期受到黄梅戏的艺术浸染,其欣赏心理更多地以电影审美为依归,黄梅调电影的曲调也经过本土化的再造,迎合了当地观众的欣赏需要,受到了市场的欢迎,因此在我国港澳台地区和东南亚一代形成了“黄梅”就是“古装歌唱”的代名词这一现象。蓝凡曾在其著作中明确指出,邵氏黄梅调电影是一种建筑在电影基础上的,以大众的市场思考为主的黄梅调电影,陈炜智也把这种现象称为“当代电影工作者与观众‘意外达成’的产销默契” [12]

黄梅调电影是古装文艺的、歌唱舞蹈的、电影感十足的电影,是一种美学系统相对独立的艺术类型,同时也造就了一种独特的中国电影美学,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演出交流

1981年,黄梅戏刚从十年浩劫的灾难中恢复过来,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前身)就受到中央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的派遣,“以著名演员为艺术指导,以中年演员为骨干,大胆培养起用青年演员的组团方针,组成安徽黄梅戏赴港演出团……” [13] 这是黄梅戏第一次赴香港演出。当时为了为赴港演出做出充足的准备,该团由余耘、高崑、田瑛率团,王少舫、潘璟琍、许自友、黄新德、马兰、吴琼、吴亚玲、杨俊、袁玫、陈小芳等作为主要演员,于当年10月5日抵达北京集训,11月30日才进入香港,从12月1日起在香港新光剧场等地一共演出了八场,剧目有《天仙配》《女驸马》《罗帕记》。多年前的《天仙配》《牛郎织女》等黄梅戏电影使香港人民记住了黄梅戏优美的旋律和严凤英、王少舫等著名黄梅戏艺术家的名字,风靡近二十年的黄梅调电影更把黄梅戏印在了几代港人的记忆深处。此次黄梅戏演出则在香港掀起了新的“黄梅戏热”,八场演出场场爆满。据资料记载,有个台湾老人看了一场《女驸马》后,意犹未尽,把三场戏全都看了。还有两个专门研究东方艺术的日本专家专程从东京赶到香港,一连看了八场戏。香港的媒体纷纷对此次演出盛事争相报道,香港《文汇报》赞扬了王少舫“举手动步,浑身是戏”,而其眼神的运用使得“喜怒哀乐蕴其中”,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商报》评论梅伟慈在《女驸马》中饰演的公主“有感情,有戏味,有变化,显出她有较多的体验”。著名的黄梅调电影导演李翰祥看到黄梅戏演出团老中青三代齐聚一堂,不禁感叹道:“你们这个阵营开到台湾,一定会受到欢迎,一定打响!”

1981年,安徽省黄梅戏剧院首次赴港的演出特刊

1986年9月16日,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剧院赴香港在新光戏院参加香港联艺娱乐有限公司举办的“中国地方戏曲展”,演出的剧目有《朱门玉碎》《巾帼县令》《春江月》,在香港又掀起了一阵黄梅戏热潮。在演出的三天里,有《大公报》《文汇报》《明报》《镜报》《文化周报》等24家报刊发表了68篇文章和约40幅照片对此次演出做了深度报道,香港无线电视台还播出了演出片段及对团长王树勤的采访,香港电台除了对这三次演出进行实况录音、录像之外,还就黄梅戏的表、导、演、音乐等方面采访了刘广慧、马自俊等十多位演员。新华社的领导、《大公报》社长费彝民先生、《大成》杂志社社长和戏剧评论家沈惠昌先生、香港著名歌星奚秀兰等媒体界、文艺界人士都对此次演出给予了高度评价。香港中华促进会中心借此机会举办了“黄梅戏艺术示范讲座”,副团长余顺在交流中讲述了黄梅戏的源流、发展沿革、音乐、声腔、表导演、剧目创作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情况。

1994年,安徽省黄梅戏剧院首次在台湾演出的宣传册封面

1994年,陈立夫(1998年任台湾“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名誉会长)为安徽省黄梅戏剧院首次赴台湾演出题字

1994年4月,安徽黄梅戏受到台湾“中华文化发展基金会”的邀请,安徽省政协和省文化厅派遣安徽省黄梅戏剧院演出团赴台湾演出。这也是大陆的黄梅戏第一次登上台湾舞台。其间,73人的演出团由时任安徽省政协常委、安徽省戏剧家协会主席的蓝天和时任安徽省黄梅戏剧院院长的汪琪率领,分两批于4月16日和4月19日到达台北,马兰、黄新德、吴亚玲、黄宗毅、陈小成、龚卫玲、王毓琴、周莉、李文、余顺等黄梅戏表演艺术家先后在“国父纪念馆”、中山堂共演出15场,演出剧目有《红楼梦》《天仙配》《女驸马》《梁山伯与祝英台》及小戏折子戏《戏牡丹》《喜荣归》《挑女婿》《夫妻观灯》《游春》等。黄梅戏的演出受到了宝岛观众的热情肯定和热烈欢迎,平均上座率每场千人左右。其中,《红楼梦》和《梁山伯与祝英台》各演出四场,《红楼梦》首演时谢幕长达十几分钟,观众纷纷献花、献词、献旗。台湾观众也非常喜欢梁祝的故事,20世纪60年代初,李翰祥导演、凌波主演的黄梅调电影《梁祝》在台湾曾经风靡一时,因此观众都热切期盼“原汁原味”的黄梅戏《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演出。该剧首场演出时,观众超过1800人,演出后,观众纷纷涌向舞台、后台献花、合影留念。当地的《民生报》(1994年4月18日15版)、《联合报》(1994年4月26日15版)、《中国时报》(1994年5月5日)、《亚太时报》等媒体都对此做出了详细、客观的报道。除此之外,台湾的艺术团体和专家学者对黄梅戏首次赴台演出给予了极大的热情和全力协助。本土以表演黄梅戏为主的“五代艺术团”的方壁成、方安仁父子为此番演出四处奔波,方壁成的君有传媒有限公司即为此次演出的协办单位;“国立”复兴剧艺实验学校的校长陈守让两次邀请演出团领导、主创人员和主要演员赴该校交流;高瑾越剧团团长高瑾认真观看了每一场戏,并对黄梅戏艺术发出了由衷的赞叹;随团的剧作家金芝和作曲家时白林受邀参加了由台湾文化建设委员会和中华戏剧研究推行委员会联合召开的中国传统戏曲研讨座谈会,并与台湾“清华大学”荣誉教授、“施合郑民俗文化交流基金会”执行长王秋桂,台湾关渡艺术学院(台北艺术大学前身)戏剧系主任邱坤良,台湾文化大学教授、台湾中华戏剧协会秘书长牛川海,台湾师范大学教授、音乐系主任许常惠,台湾文化大学教授、荣兴客家采茶剧团团长、音乐博士郑荣兴,台湾“汉唐乐府”主要演员王心心等进行了多次学术交流与采访。

20世纪90年代至今,尤其是2000年之后,黄梅戏赴港澳台的交流演出甚为频繁。所演剧目除了《游春》《打猪草》《夫妻观灯》《喜荣归》《梁祝·英台别友》《梁祝·山伯访友》等经典小戏折子戏和《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天仙配》《女驸马》等大型传统剧目之外,还有韩再芬的《徽州女人》、杨俊的《未了情》与《双下山》、马兰的《秋千架》、邢凌云的《传灯》等新编古装剧和现代戏。正如台湾五代艺术剧团的创始人方壁成先生赠给时白林先生的条幅:“黄梅曲谱传天下,两岸同胞赋共鸣”,这些交流演出不但缓解了海外同胞的思乡情愁,弘扬了民族文化,还扩大了黄梅戏创作者的艺术格局,促使黄梅戏在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能够在内容和形式方面有所提升,进而创造出更新、更好的剧目,开拓出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剧团

目前,港澳台地区表演黄梅戏的专业剧团只有台湾五代艺术剧团、台湾兰之馨黄梅调剧艺坊等艺术团体。台湾五代艺术剧团的创始人是方壁成、方安仁父子,方壁成先生是台湾学正文化事业公司和君有传媒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方安仁是五代艺术剧团的团长,既能演京剧花旦,又能演黄梅戏花旦。他们演出的黄梅戏有大型古装戏《七仙女》《女驸马》和一些小戏折子戏。为推动台湾黄梅戏的繁荣和发展,他们在1992年9月曾专门来到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剧院进行黄梅戏的文化交流,1995年又一次到大陆,携黄梅戏折子戏《女驸马·洞房》参加安庆第二届黄梅戏艺术节。除了黄梅戏之外,台湾五代艺术剧团还是以表演台湾本土歌仔戏为主的艺术团体。

除了演出黄梅戏之外,台湾五代艺术剧团还是以表演台湾本土歌仔戏为主的艺术团体。台湾兰之馨黄梅调剧艺坊的团长是王友兰,她同时也是台湾艺术大学教授。2021年5月,首届海峡两岸黄梅戏文化交流活动以视频连线方式在湖北黄冈和台湾台北同步举行。兰之馨黄梅调剧艺坊不但表演了黄梅戏的经典唱段,王友兰团长还在研讨交流中介绍了黄梅戏文化在台湾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一些其他的艺术团体偶尔也会表演黄梅戏,如台湾的韵清乐舞剧团就曾以黄梅戏舞台剧的形式呈现了中国传统爱情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并参加了2017年安庆“十一”黄梅戏展演周。 zerZVm36yPA9CJWr9zf4OckP73HCbM0XoyhEb3LCqCpX5+w66febBLCezgS1V94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