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一 基本概念界定

为了在行文中对主要观点的论述能更清楚、明确,以下要对本书的研究主题涉及的几个基本的概念做出清晰的界定。

(一)自然观

自然是什么?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这是自然观要回答的两个基本的问题。自然观是我们人类对于自然的根本看法和总的观点,就是人类站在自己的立场,通过实践活动对自然进行观察,形成关于什么是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想和观念的总和。人类的自然观是人的社会意识,主要体现在自然科学和哲学中。人类起源于自然界,最终又复归于自然界,自人类诞生以来的几十万年里,历史的长河周而复始,由于人类的活动,人类与自然之间形成了不可分割的历史性联系。在与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中,人类的文明才得以进步发展,人类不断地在自然那里反观自身,确认自身的本质力量,同时也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人类历史的不同时期,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自然观呈现的内容和形态也不同。在哲学和科学产生之前,人类的自然观以神话的形式呈现,古代神话传说被记录在古代的文献中流传下来,成为人类探寻童年时期对于周围世界的认知的可靠依据。比如,古希腊的神话诠释了宇宙的起源和演化,中国古代盘古开天辟地和女娲造人的神话,说明了世界和人的诞生。古代哲学的诞生,使自然观的形态从感性向理性发展。古希腊从泰勒斯开始,自然哲学家们通过自己的哲学探索宇宙本原。古代中国的思想家们也在努力通过对世间万物的观察,找寻解释自然界的规律。比如,产生于夏商,形成于汉朝的阴阳五行说。西方漫长的中世纪,宗教自然观统治了近千年。15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弘扬了人的权利,启蒙了人的智慧,促使人类积极面向自然,努力揭开自然的面纱。17世纪,近代自然科学产生后,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占据了主导地位。19世纪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诞生,克服机械唯物主义的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与现代科学发展相互印证,展现出历史性、整体性特征,在当代仍发挥着重要的理论价值。

(二)马克思自然观

马克思主义是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割裂了二者的关系,就不能完整地理解马克思主义。马克思自然观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的,是否承认这一点,涉及是以直观的方式还是以人的感性活动的实践方式来把握自然的问题。马克思既批判了传统旧唯物主义的抽象物质本体论,也批判了费尔巴哈直观的唯物主义,而强调必须把对象、现实及感性当作人的感性实践活动来理解。马克思强调以实践的视角来看待自然,形成了马克思的人化自然观。

关于马克思自然观的内涵的主要内容,一方面,马克思强调自然的先在性,这种先在性不仅强调人类产生前的自然,即使是人类产生以后的自然也具有先在性的特征,这是因为人类生命的维持离不开自然提供的丰富的物质资料,人类文明的发展也要依赖自然提供的精神资料,人要靠自然界生活,这表明马克思十分重视自然对于人类的基础地位;另一方面,马克思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解为在人的历史实践中建构的关系,这种建构活动是在人的生产活动中进行的,也就是说,自然总是要被人类实践所影响的,深深地打上人类活动烙印的,总是被置于人的历史发展中的。在马克思的视野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现实的、历史的,完全抛弃了旧唯心主义的抽象性和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展现出其自然观的社会历史特征。从这两方面看,马克思自然观体现了自然—历史的辩证统一关系。

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卢卡奇对马克思自然观的片面理解割裂了马克思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性,造成了对马克思自然观的极大误解,影响了后世几代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者的观点。固然,马克思考察的不是抽象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历史实践视野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历史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所以马克思眼中的自然是“现实的自然”和“人类学的自然”。这只能表明马克思自然观与其历史观是相一致的,而不能以此为绝对标准把马克思对自然界的唯物主义的理解排除出马克思的思想体系。

在马克思看来,由于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以异化的形式体现出来的,是与人的本质相冲突的。从人类历史的进步性看,这也是由必然与自由之间的有限性所造成的。构建符合人本性需要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只有通过现实的生产力许可的范围内人的实践活动来完成,从而实现人的解放,同时也实现人与自然的关系解放。

(三)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意蕴——马克思自然观和生态学的关系

1.意蕴

意蕴是现代名词,由“意”和“蕴”两个字构成,“意”即意思和意义,“蕴”有包含的意思,即蕴藏,蓄积而未显露或未发掘。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中,“意蕴”一词被解释为内在的意义;含义。笔者根据查阅资料发现,“意蕴”一词多用于对文学和艺术作品的鉴赏和分析,指渗透在作品中的含义和意味。近些年来,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研究中这个词频频出现,诸如在论文的标题中常见的“时代意蕴”、“价值意蕴”、“哲学意蕴”、“生态意蕴”等,无论在何种意义上理解,“意蕴”一词已成为被普遍使用的学术用语被学界所认可。

2.生态意蕴

本书所阐述的生态意蕴则是指在哲学、经济学、人类学等人文社会科学思想体系中包含的生态内容,即与现代生态学法则相吻合的方面,这些思想和内容具有生态学所主张的整体论、系统性、多样性等特征,是现代生态学的思想在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应用的结果。20世纪90年代以来,哲学社会科学的学者们关于生态和环境的讨论成为一种风尚,成为学术研究的一种特色。学者们对生态意蕴的探讨的兴趣,主要缘于人们认识到生态作为社会发展的极为重要的因素的存在,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任何社会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各个领域都无法避开对生态的关注。可见,现代生态学对各学科的影响日益显著,其观点和方法向各个学科渗透,从而形成了在哲学、经济学、人类学等学科中对生态意蕴的研究。

3.现代生态学法则

现代生态学描绘的是一个相互依存、错综复杂的生物世界。地球上的各种生物都组织在生物圈生态系统的网络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不间断地交流物质、能量和信息,保持着自然界的相对稳定,维持着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物种与物种之间的捕食、共生、竞争、寄生等关系,推动着生态系统的循环运转,发挥着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美国生态学家巴里·康芒纳(Barry Commoner)在他的著作《封闭的循环》中概括了四条生态法则: [37]

第一,每一种事物都与别的事物相关。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都相互依存,即所谓自然万物息息相关,这是生态学倡导的大自然相互依存的哲学。大自然的各个不同的部分就如同一个生物有机体的内部一样是如此紧密地相互依赖、如此严密地编织成一张唯一的存在之网,以致没有哪个部分能够被单独抽出来而不改变其自身特征和整体特征。一切事物与其他事物勾连在一起——不是像机器内部那样表面上机械地连在一起,而是从本质上融为一体,如同人的身体的各个部分一样。他从形而上学的角度揭示了自然界生物与生物以及环境之间的紧密联系。动物学家查尔斯·埃尔顿提出食物链的概念,从生物科学的角度具体地阐释了这个规律,即在一个群落里,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无数个食物链,体现了生物物种之间连在一起的食物营养的相互依赖性、求生的协作性。

第二,一切事物都必须有其去向。这是一个物理学的法则:是物质不灭定律的比较通俗的重述。把它运用到生态学上,这个法则所强调的则是在自然界中无所谓废物的东西。每个自然系统中,由一种有机物所排泄出来的被当作废物的东西都会被另一种有机物当作物质而吸收。所以我们扔掉的废品并没有消失,而是从一个地方迁到另一个地方,从一种分子转化为另一种分子,一直隐藏在有机体中。如今的环境问题就是大量的物质成为地球上的多余物,它们并没有消失,而是转化成新的形式。

第三,自然界所懂得是最好的。这条原则意味着生物是由成千上万种不同的有机化合物组成的,有时,可以这样设想,如果天然有机化合物被人工的天然物质变体所代替,则至少有一些天然有机化合物可能被修改,因此,人工的有机化合物在生命系统中起着作用,这可能是非常有害的。因为每一种有机物质都是由一种活的有机体产生的,所以在自然界的某一时间里,就存在着一种能把那种物质加以分解的酶。当一种新的人造的有机物以一种分子结构被合成时,它是与自然界中发生的那些类型的有机物大相径庭的,从而也就有了一种可能,即没有可使其降解的酶存在,这种物质就被日渐积累起来。所以,应该很慎重地对待每一种人造的有机化学制品,因为它对其他的生命形式存在着潜在的危险。这就意味着所有的人造有机物,无论在生物上有着任何活力,我们都应该像对待药品那样谨慎。因为我们已经看到合成洗涤剂、杀虫剂和除草剂带来的生态灾难,已经是给这个生态法则的最强有力的证明了。

第四,没有免费的午餐。这是从经济学中移植来的。本项法则的意义在于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生态系统是一个相互联结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没有东西可以取得或失掉,它不受一切改进的措施的支配,任何一种由于人类的力量而从中抽取的东西,都一定要被放回原处。因此,任何一样失去的东西事后都必须付出代价。人类改造自然不仅是为了获得生物量,也要考虑建立新的动态平衡,如果不考虑,就会受到大自然的严厉惩罚。生态系统一旦遭到破坏,那随之而来的就是人类的苦难:营养的物质严重短缺,生物物种减少,生物群稳定性丧失。一旦我们接受了这一观点,我们就明白了为什么无法像现在一样破坏环境而免遭惩罚。生命和承载生命的自然界很少单独存在,生物体和环境之间有超乎寻常的统一性。

4.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意蕴

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意蕴,是指蕴含在马克思自然观中的生态思想。本书研究的目的和宗旨在于揭示马克思自然观与生态学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阐明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意蕴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础。

关于马克思与生态学之间的关系,在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学者内部存在尖锐的理论分歧。一些人指责马克思的理论缺少生态保护的内容,在马克思的理论中存在生态学的“理论空场”;还有的人认为,马克思的理论对我们今天遭遇的生态危机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甚至认为没有比马克思的思想传统对生态更有害的了。另外的一些人恰恰相反,他们认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中本来就含有生态学的一面,对当代环境问题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基于中外研究的理论成果,笔者认为,马克思自然观与生态学具有内在联系,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意蕴是非常重要的理论课题。

第一,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意蕴是散见于他不同时期的著作中的思想,因为没有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这是造成人们比较容易忽略其生态意蕴的原因。众所周知,马克思的思想是一个整体,他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融合为一体的。其生态意蕴的存在亦然,因为与其他的思想理论是结合在一起的,这给生态意蕴的辨别和研究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从而产生了对马克思自然观是否存在生态意蕴的质疑。如果从传统的马克思理论研究的路线出发,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意蕴就被遮蔽掉了,对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来说,堪称是极大的遗憾。但是,马克思思想本身是开放的理论体系,马克思理论研究也要有开放的态度,因此,遵循历史唯物主义原则,在马克思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挖掘其生态意蕴,既不违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根本宗旨,同时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二,根据“生态学”这个概念产生的时间(1866年)推算,马克思生活的时代是生物学和植物地理学研究比较活跃的时期,尤其是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处于酝酿和形成阶段,尽管并没有直接产生现代的生态学科,但对现代生态学的理论的诞生起到了奠基和精神先导作用。此外,马克思非常关注自然科学的新成果,据日本学者斋藤幸平的研究发现,马克思生前阅读了很多科学家的关于农业种植、动物饲养、森林等方面的论著,写下了大量的生态笔记,记录了他关于资本生产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的思考。这是我们理解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意蕴的主要思想背景。

第三,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意蕴是蕴含于马克思思想中,在马克思的文本中有轨迹,在马克思自然观的理论转向中有趋向,在马克思的理论表述中有具体内容,在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的研究中有关注。透过马克思的众多文本,我们可以看到,《手稿》和《资本论》是支撑起马克思自然观生态意蕴的关键所在。《手稿》作为形成时期的马克思自然观,通过哲学思辨的方式呈现出其生态意蕴,在哲学方向上涉及了现代生态学的整体论思想,在科学社会主义维度上讨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资本论》作为深化发展时期的马克思自然观,通过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呈现出其生态意蕴,在人类社会生产领域分析了当时的工业和农业生产中的环境问题,批判了资本主义的不顾生态破坏的生产方式,从而批判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从《手稿》到《资本论》,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意蕴从形成到深化,形成一个完整的图景。不同于传统的自然观,马克思自然观实现了从抽象本体到历史本体、从机械论到人化自然、从构成到生成的三个理论转向,终结了近代哲学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这个理论转向中潜含了一定的生态趋向。马克思自然观生态意蕴主要表现在马克思的“自然的先在性”、“劳动的自然生产力”和“新陈代谢断裂”等理论方面,这些内容为后来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所关注,成为研究马克思自然观生态意蕴的重要方面。

二 研究方法

本书坚持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进行理论创新,立足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的学术立场,运用文本和文献综合研究、理论联系实际、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反思与批判等方法,全面系统地揭示马克思自然观及其生态意蕴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当代启示。

(一)文本和文献综合研究法

马克思主义理论蕴藏在文本中,脱离文本必然不能够准确理解马克思的思想。在这一点上,我们应向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学习,他们阅读文本的态度和功力令人钦佩,作为后辈应有阅读文本的自觉意识,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才有可能走出各种教条的束缚,走上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路。文献研究是课题研究的基础性和前提工作,也是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追溯前人的研究成果,可以使后来的研究者了解课题的研究深度和进展,少走弯路。本书围绕马克思自然观这个主题,重点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文本进行分析,挖掘马克思文本中的自然观思想,从而探析马克思自然观的内在理路,此外,对中外学者关于马克思自然观生态意蕴的研究文献进行选读和分析,对本课题研究的现状形成一个整体的、全面的把握。文本研究专注于从理论内部阐发,是发掘核心;文献研究侧重理论外部演化,是外围的清理,通过内外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赋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以活力,使其以当代的视角回答当代的现实问题。

(二)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是辩证逻辑的方法,它体现了理论的逻辑进程与客观现实的历史发展进程相一致。恩格斯曾说,历史从哪里开始,思维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这说明思维的逻辑是历史过程必然性的抽象概括和反映。这一方法要求在科学研究中,对某一问题的分析不仅要放到历史的长河中去考察,展现出一个历史的过程,而且这个历史过程要与理论的逻辑进程一致。本书对西方自然观发展历程的历史梳理,从原始神话自然观到古希腊哲学自然观,再从中世纪神学自然观到文艺复兴时期自然观和近代的机械自然观,这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也是一个逻辑的过程。再如,马克思自然观的历史发展与思想进程,从孕育萌生期到完善时期,也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的相统一。正确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是理性把握马克思理论的必由之路。

(三)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也是实事求是的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要有问题意识,这就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影响当代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相结合,探究出解决现实问题的理论方法和实践路径。本书就是要把马克思自然观当代价值的研究与世界性生态危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旨在为人类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价值的思想指导和方法论启示。

(四)反思与批判的方法

哲学的特质是反思性和批判性。所谓反思就是“反思以思想的本身为内容,力求思想自觉其为思想”。关键是超越直接事实和具体的材料,从具体的个体背后寻求普遍与必然。黑格尔强调,哲学思维有别于经验科学的思维方式,即指向思维本身,寻求普遍与确定的性质。马克思哲学最富有批判的精神,这种批判精神是建立在革命性的辩证法之上的一种彻底的科学态度。本书在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生态意蕴的探究中,以反思与批判的方法对学术研究中的非马克思主义的成分和错误的思想进行清理,正如张一兵教授所言,“西方马克思主义相当一部分学者的理论逻辑是将马克思的批判话语与西方形形色色的哲学文化思潮嫁接起来,建构出种种在现代资产阶级学术主流之外的激进的反抗话语” [38] 。事实上,无论有意还是无意把自己的主观理解代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中去,都会使作者离开马克思主义本身,用非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这就要求我们善于甄别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如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自然概念的解读、关于生态危机理论、科学技术观等内容需要具体深入分析,不但要看到其意义和启示,还要揭示其局限性。只有运用反思和批判的方法,才能深刻理解马克思理论的社会批判、人文关怀的维度,并在新的形势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解决当代世界和中国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三 研究意义

从全球来看,能否克服生态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关系人类存亡的大问题,关涉到人类的智慧和行动在这个时代问题上的反应力,由此,马克思自然观及其生态意蕴的当代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克服生态危机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可以从马克思自然观中寻求智慧;建设生态文明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所以系统研究马克思自然观是时代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呼唤,挖掘马克思文本中的自然观思想,阐释其生态意蕴,再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价值和时代意义成为时代赋予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最为迫切的任务。

(一)从理论发展的角度看,把马克思自然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热点是时代课题转换的结果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是当代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重中之重。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不断进行理论创新,诞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的理论成果。随着生态问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地位的凸显,自然观问题自然融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视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理论命题,显现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时代的新特点。

如此来说,对马克思自然观的积极探求可以说是时代课题转换的要求。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自然观的研究是不被重视的内容,甚至有学者认为马克思自然观对于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说是无足轻重的,这固然是一种理论偏见,但也是历史的产物。近代以来,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要解决的都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问题,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比较和谐。但是21世纪以来,情况发生了变化,人与自然之间不和谐的因素日益紧张,生态环境的破坏对人的生活、社会发展的负面作用显露出来,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由此,马克思自然观的研究重新回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视野,这对于丰富和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当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中影响力的提高有重要的意义。围绕新思想和新的理论问题,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与时俱进,加强对新领域、新问题的研究。

(二)从现实需要的角度看,马克思自然观为现代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清晰可靠的思路和实践方案

马克思自然观的现实意义在于它与现代社会的物质生产的密切关系。现代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得益于现代科技力量的推动,市场经济与现代科技形成的合力作用,使人类社会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达到了几千年来未有的空前水平,社会财富的积累和人的物质消费也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样的成就代价是对自然界的无节制开发,对资源的滥用以及环境的破坏。在全球性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形形色色的生态理论和思潮都在积极探讨解决生态危机的方案和道路,从而为人类摆脱生存困境、克服生态危机指明正确的努力方向。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也出现了人与自然不和谐的因素,甚至演化为严峻的生态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全面致力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和强有力的行动向全世界展现出对生态问题的重视和生态治理的能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建设中,要始终贯穿生态意识,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的十九大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企业生产生态意识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法制化加强,全国各地生态治理整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就,中国日益成为世界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者。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应用马克思自然观指导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重要成果,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理论基础,马克思自然观为全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为公众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提供哲学基础,是推动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顺利实现的思想保障。


[1] [法]雅克·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何一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页。

[2] 张一兵:《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第三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页。

[3] 《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25页。

[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6页。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85页。

[6] [德]A.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欧力同等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2页。

[7] [美]菲利普·克莱顿、[美]贾斯廷·海因泽克:《有机马克思主义——生态灾难与资本主义的替代选择》,孟献丽等译,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7页。

[8] 牛菲、李爱萍:《对象性活动:人与自然统一之基——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9] 黄瑞祺、黄之栋:《〈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生态视角——马克思思想生态轨迹之一》,《鄱阳湖学刊》2009年第1期。

[10] 徐水华、冯丽娟:《生态·实践·历史:透视人与自然关系的三维视角——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解读》,《求实》2009年第2期。

[11] 陈捷、包庆德:《青年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呈现及其当代价值——〈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生态思想解读》,《鄱阳湖学刊》2014年第4期。

[12] 杜明娥、赵光辉:《〈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生态思想的逻辑研究》,《理论学刊》2017年第1期。

[13] 王伟:《〈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自然概念》,《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第4期。

[14] 黄瑞祺、黄之栋:《唯物论下的关系构造:马克思思想的生态轨迹之二》,《鄱阳湖学刊》2009年第2期。

[15] 刘勇:《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自然观及其当代价值》,《理论学刊》2013年第9期。

[16] 邵光学:《〈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的生态思想解读》,《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

[17] 陈凡、杜秀娟:《论马克思〈资本论〉中的生态观》,《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第2期。

[18] 黄瑞祺、黄之栋:《〈资本论〉与生态学的交错——马克思思想的生态轨迹之三》,《鄱阳湖学刊》2009年第9期。

[19] 斋藤幸平、刘仁胜等:《马克思的生态笔记》,《鄱阳湖学刊》2018年第3期。

[20] 孙磊:《〈资本论〉生态思想研究现状及趋向》,《哲学动态》2016年第7期。

[21] 周雯:《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实践意蕴——寻找人与自然的平衡》,硕士学位论文,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2] 徐水华:《论马克思实践概念的生态哲学意蕴》,《生态经济》2012年第9期。

[23] 李腾凯、李慧芳:《马克思实践自然观的逻辑结构及其对培育“绿色发展”理念的启示》,《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7年第2期。

[24] 王福生:《历史唯物主义与马克思的自然观》,《学术月刊》2011年第12期。

[25] 余满晖:《论新唯物主义自然观》,博士学位论文,苏州大学,2011年。

[26] 孙正聿等:《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76—491页。

[27] 石磊、赵宇霞:《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生态学内涵——生态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解读》,《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2年第2期。

[28] 陈凌霄:《马克思自然观中的生态哲学思想》,《自然辩证法研究》2016年第10期。

[29] 张进蒙:《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的运思理路》,《东岳论丛》2009年第11期。

[30] 陈学明:《谁是罪魁祸首——追寻生态危机的根源》,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31] 王雨辰:《生态批判与绿色乌托邦: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2] 郗戈:《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指导生态文明建设》,《当代中国价值研究》2016年第5期。

[33] 李刚:《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观及其对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哲学启示》,《理论月刊》2018年第6期。

[34] 孟芳:《马克思“自然”概念及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21年第2期。

[35] [德]马克斯·霍克海默、[德]西奥多·阿多诺:《启蒙辩证法:哲学断片》,渠敬东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第7页。

[36] [美]戴维·佩珀:《生态社会主义:从深生态学到社会正义》,刘颖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3页。

[37] [美]巴里·康芒纳:《封闭的循环》,侯文蕙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5—37页。

[38] 张一兵:《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第三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页。 ml3rQvtmu2IJRa5Adgs7XyPcvjYKZgzZ2N9UJVMdexwlVr/PI3jzlDGW3gWxtBP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