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主编序

本书是海峡两岸从事欧洲研究的学者共同合作的第三本著作。本书定名为“百年变局与欧洲经济外交”,以两个议题为主轴:一是以新冠肺炎疫情危机为背景,探索欧盟组织结构、治理转型、政策因应以及成员国的国家战略选择;二是以经济外交理念作为出发点,探讨欧盟与区域间经贸关系之发展与问题、研析经贸法制、经济主权、外国投资与货币主权竞争。全书共计收录20篇论文,分为上编与下编,其中上编定名为“新冠肺炎疫情与大变局”,共有9篇论文,下编定名为“大变局与欧洲经济外交”,共有11篇论文。兹将各编论文的研究重点摘述如后。

首先,上编是以新冠疫情脉络为主轴的论文。上海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丁纯与北京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博士生罗天宇共同合撰的《新冠肺炎疫情下欧洲的经济表现及政策应对》一文,主要论述欧洲疫情及其抗疫措施、COVID-19下欧洲的经济特征(特别是从GDP成长、各个成员国持续性通货紧缩、财政赤字成长、商品贸易消长,以及外来投资与对外投资比重等趋势层面进行分析)。该文从欧盟层次及成员国层次比较了欧洲应对疫情所采取的经济政策。该文强调COVID-19疫情的控制乃是决定欧洲经济前景的关键因素,特别是疫情危机并非单纯的公共卫生危机及与经济问题之对立,而是一个由公共卫生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

“中研院”欧美研究所洪德钦研究员从组织层面探讨新冠肺炎疫情之危机因应,其文特别以欧洲中央银行(ECB)的政策作为主要分析对象,以法律释义法及政策分析,解释ECB因应措施之法律依据、大流行紧急购置计划(PEPP)、公共部门资产购置计划(PSPPP)等。其文进一步厘析欧盟所采取之政策措施对ECB所产生的合致性影响,亦从欧盟法院针对ECB措施所作的《欧盟运作条约》(TFEU)第123条第1项的释义上提出法制见解,深刻分析它对ECB货币政策、对欧盟团结的影响。其文特别强调欧盟层级措施对于解决新冠肺炎危机更具效益与效率。

东海大学政治系陈蔚芳助理教授从欧债危机财政改革出发,讨论成员国在加强财政监管、建立欧洲稳定机制、发行欧元债券以及新冠肺炎疫情下纾困方案的分歧。陈蔚芳讨论了COVID-19下的欧洲经济困境,特别是其文第四部分从COVID-19下的财政援助措施方面省思欧盟财政改革。其文从债务共同化、纾困机制的可运用性、因应新冠肺炎疫情所产生的日趋严重的经济不平等三个方面进行检讨。作者认为,德国做出让步,调整了财政政策,因而避免了欧盟走向分裂。

台北大学公共行政暨政策学系欧盟莫内讲座罗至美教授则从新冠肺炎危机与欧盟复苏基金两个观察点探讨欧盟统合所带来的冲击,进一步探析欧盟经济治理的典范转移。其文特别评估复苏基金对于新冠肺炎疫情危机究竟是否为一个适切的政策工具。观察的指标包括政策方向、内容与落实。罗至美提出,欧盟复苏基金的出现可谓欧洲版的“新政”,且较之1930年代美国的新政更具企图心,也像1950年代的马歇尔计划,堪称欧洲自助版的马歇尔计划。其结论是善治与法治原则在落实复苏基金的政策中不能也不应该被回避。同时在经济治理典范转移方面,罗至美认为,欧盟已从过去长期信仰的新经济自由主义转变为强调投资驱动、需求面管理的治理模式。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杨娜副教授从新冠肺炎疫情危机中探索欧盟的公卫治理,借此深究欧盟模式的韧性。其文是一篇罕见的以爬梳欧盟卫生治理历史发展与制度安排之论文。杨娜认为,欧盟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各种因应作为皆是以其卫生治理框架作为准则,由此衍生出其疫情治理整合(一体化)的独特模式:明确而务实的权责分配。借由疫情治理凸显出欧盟的内部团结与外部强大的韧性。杨娜认为,“理念先行”系欧盟治理的特色,并且在公共卫生领域,欧盟更是将“全人类共同享有健康权的公平”以及“缩小分歧,力促一致的团结”两大理念应用于对外卫生治理政策,此也呈现出欧盟的规范软实力。

中兴大学国际政治研究所所长杨三亿教授针对新冠肺炎疫情与欧盟做了若干观察。一方面欧盟及其成员国经历了从疫情暴发初期的恐慌失序到逐渐定神的过程,杨三亿对欧盟从最初的疏忽到意识到问题之严重性做了精彩的回顾与分析,并对执委会之举措加以梳理;另一方面,其文很特别地从疫情期间欧盟部分成员国仍多举行选举活动,针对斯洛伐克、波兰、克罗地亚以及非成员的白俄罗斯的国会或总统选举,分析了新冠疫情与选举结果的关联性。其文提出四个总结性建议:强化欧盟公共卫生与危机管理体系、进行政策协调与整合、力促经济振兴以及探讨欧盟进一步整合的影响。

上海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主任及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郑春荣教授特别考察了新冠肺炎疫情下德国在欧盟的领导角色。其文从疫情应对角度认为,受到欧盟职能分配及公共卫生政策的双重影响,德国从领导缺失到成为“方向”与“结构”的转变性角色;在经济援助方面,德国更是发挥了结构型领导与企业型领导作用,协调法国共同推动欧盟的复苏计划,弥合中南欧国家的歧见。其文总结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危机已使得德国不再只是单纯依赖“德法轴心”,而是以“诚实的经纪人”角色积极进行利益整合,组成“获胜联盟”,以应对欧盟的新冠肺炎疫情危机,实现其复苏基金和欧盟多年财政预算框架。

东海大学政治系林子立副教授以英国为个案探讨新冠肺炎疫情对经贸战略选择的变化。特别是以《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步协定》(CPTPP)为检视标的分析英国的脱欧入亚战略。其文从民粹主义角度着手解释CPTPP的设计结构,以此阐释英国一面拒绝经济区域化,另一面却又寻求加入日本主导的亚太区域贸易合作的原由。此外,林子立亦从英国三大贸易伙伴(美、中及欧盟)彼此经贸结构的变化方面提出走向亚太CPTPP的原因。其文认为,虽受新冠肺炎疫情危机影响,英国首相约翰逊仍然坚持脱欧日程,认为英国将面临与三大贸易伙伴贸易结构调整的挑战,“脱欧入亚”的战略说明参与区域贸易协定并非越多越好。

东吴大学政治系主任刘书彬教授以近年来欧盟面临的难民危机为例,探讨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政策发展与挑战。其文除了评介欧盟难民政策之建构及法制基础之外,还探讨了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欧盟与各国内部人员之流动规范,以及限制难民流入欧盟与欧盟庇护制度解决问题。特别针对三条难民路线(地中海中西海线、欧土协议陆域难民防疫,以及协助难民原籍国或弱势国家防疫)因应疫情流行和国际情势变迁的状况进行剖析。刘书彬强调难民依然是欧盟尾大不掉的问题,一方面维持欧盟的规范性价值,但另一方面也认为欧盟不宜过度地承担人道主义标准的难民保护责任,并强调着手制定取代“都柏林规则”的新难民法制的刻不容缓。

其次,下编所刊录之论文主要集中在欧盟的经济外交理念与实践方面。东吴大学法律系欧盟莫内讲座李贵英特聘教授评介了冯德莱恩时期欧盟反倾销规则之实践与制度运作。其文以中国大陆非市场经济地位争议以及欧盟对其发动实施的反倾销调查作为核心,对2004年欧盟所提出的五项关于市场经济地位报告的检视,2019年12月及2020年2月冯德莱恩执委会对中国所做出的市场扭曲报告做了翔实的法制与实务见解分析。其文认为,欧盟的新反倾销规则系一种类似于第三国之新计算方法,不过是否完全与WTO反倾销协定规范一致,应视个案实际状况是否适用加以认定。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欧盟法研究室主任叶斌教授针对2019年4月10日生效的《欧盟外资安全审查条例》探讨其与资本自由流动原则的不确定性。叶斌分析了该条例所隐含的对经济安全与非现实威胁的意义,但认为其有悖于欧盟法院判例。其文认为,欧盟执委会在中短期内难以取得对外资安全审查的最终决策权,同时存在与包括资本流动原则在内的欧盟既有成文法与判例法的一致性问题。不过,其文认为,与其他国家投资市场相较,欧盟市场仍具有法律制度上的优越性。

上海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胡子南助理教授以比较研究方法针对英、法、德三国2020年以来之外国直接投资之国家安全审查制度进行比较分析。经比较他认为,英国实施了全新的安全审查机制,德、法则降低了外商投资审查门槛及扩大监管机构之权限,不过,这三个国家监管政策有趋同之势。其文认为,其主要是由于美国保护主义之影响,对中国投资之忧虑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对优势产业及尖端技术之保护三个方面。在文中他提出外国投资者如何在美、法、德进行投资的四个建议:评估交易可行性和敏感度;针对科技创新公司宜选择参股型财务投资;以绿地投资重点投资三国优先发展产业,以及避免侥幸心态,应熟稔监管法规。

上海外国语大学欧盟研究中心主任忻华就冯德莱恩执委会持续推动的欧洲经济主权与技术主权进行战略内涵分析。其文的理论基础是从地缘政治观点出发探讨欧盟经济技术民族主义及干预主义模式,认为欧盟系以产业政策为核心,紧抓战略性价值链。忻华认为,欧盟此举凸显出其对外竞争力之焦虑,同时认为欧盟将强化其对中国之负面态度,减少其对中国之经济依赖。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杨成玉从法国重塑经济主权之视野出发分析反制美国“长臂管辖”(Long-Arm Jurisdiction)的贸易保护主义和霸权主义。其文从政治经济学角度,从国际经济竞争、全球治理挑战,以及大国战略博弈三个维度阐释美国滥用“长臂管辖”之动因。其文撷取法国所受之教训,系统整理了法国重塑经济主权之反制措施:在欧盟层面积极促动实施防御性措施,以及在法国国内采取攻防兼具之立法与政策工具。杨成玉认为,法国对美国所采取的措施有效地抵御了美国之威胁,特别是其具有域外效力的法律措施更具效益。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赵怀普教授及淡江大学欧洲研究所所长卓忠宏教授分别就欧盟与南方共同市场(Mercosur)的合作基础与发展,以及永续发展面向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赵怀普在其文中强调经济利益与战略考量构成双方自由贸易协定的核心驱动力,这是一篇历史进程整理相当完整、具有参考价值的论文,其文在结论中强调双方虽有共同利益与合作但不能消除彼此的歧见,尤其是双方都存在着内部制约与反对因素。卓忠宏的文章详细介绍了双方永续发展的专章内容,特别是其文就欧盟、成员国以及公民团体与知识社群等透过议程设定将食品安全、森林生态保护及温室气体排放置于双边贸易谈判架构中展开分析。在结论中,其文特别指出欧盟政策的优先性除了市场开放外,生态永续和气候变迁已是重要的谈判议题。

如前所述,欧盟的冯德莱恩执委会自诩为地缘政治委员会,其中不论是从历史的殖民背景抑或是从地缘经济战略考量,长期以来欧非关系一直是欧盟对外关系中的重中之重。本书收录两篇与此有关之论文。东华大学公共行政学系欧盟莫内讲座朱景鹏教授特别以欧盟经济外交理论为主轴,检证欧非伙伴关系建构,并以移/难民政策管理与政策因应作为案例,处理三个议题:一是厘清欧盟经济外交理念及其与非洲关系之网络;二是分析欧盟对非贸易外交之政策演进及其意涵;三是评估欧盟对非洲移/难民政策管理因应。其文以COVID-19疫情之发展评析欧非关系之趋向。在文中朱景鹏特别指出,2020年3月,欧盟所发布的欧非伙伴关系新框架协议将可能因为冯德莱恩地缘政治委员会的外交理念,而使得双边关系将更具政治与安全战略意涵。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金玲副所长则对近年来在多重危机背景下欧盟对非政策的务实调整做了分析,认为在阻遏性政策目标之下,导致其形成了“移民、安全、发展”三者融合的政策支柱。金玲在文中特别强调欧盟对非关系出现明显的失衡态势,同时针对欧非安全合作的深化有相当深刻的分析视野,认为欧非的发展合作政策具有“工具化”和“经贸化”的趋势。金玲强调欧盟长期建构的“良政—发展—安全”的话语体系将无法自治,以欧盟利益主导的合作议程难以长期奏效。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研究所刘明礼副所长特别以货币权力竞争作为核心探讨美中的合作性竞争。其文从主导货币体系、干扰他国货币稳定、影响其他国家安全与外交政策,以及威胁国际货币体系四个层面,从理论与实证的角度得出总结性的表现形式。此外,他还从国际竞争角度对布雷顿森林体系与美欧竞争、欧元问世对美元的冲击、美国金融危机与转嫁风险进行了务实的观察与解释。他从理论与实证出发对此做出了几个规律性的总结,包括美欧货币竞争的性质、竞争的方式以及竞争的前景。

东华大学公共行政学系赖昀辰教授长期钻研欧盟的规范性权力(normative power)问题,以此作为基础,针对欧盟执委会容克(J.C.Junker)执政时期欧盟的环境政策做了检视。其文从欧盟所面临的内外部变局出发探讨欧盟环境政策所面临的限制、机会与挑战。其文强调,经济问题促使欧盟对环境政策的思考模式出现转变,其环境政策已非出于单纯的环保考量,而是更多地出自促进经济成长及提升竞争力以产生绿色经济、绿色成长、低碳经济等概念。其文对于容克时期的政策优先任务及环境能源政策做出了十分翔实而深刻的评介。其文还详析了容克时期的政策为冯德莱恩施政奠定了较佳的环境基础。不过,其文亦强调2020年的COVID-19危机对于欧盟是否能够将“绿色构想”作为解决经济问题之方案,仍须观察。

本书总计集合了两岸从事欧洲问题研究的20位专家学者的成果,其专业领域涵盖了法律、政治、经济、国际关系、金融等。从本书主题之研订到邀请各章作者之撰文、上下编结构之安排、整体之讨论与作业安排历时一年零六个月。特别是2019年12月欧盟执委会之换届以及2020年COVID-19疫情之冲击,欧盟之政策因应及其成效等仍然处在持续变动与观察阶段,对之,读者可以从本书收录之上编部分各篇论文中获致一个较为宏观而全面的了解;下编之各篇论文集中于经济法制层面之分析,此对于了解欧盟最新之法制发展、区域经济合作、货币竞争等亦能提供大时代变局下的脉络思考。兹对于20位专家学者所提供的专业与智慧的见解表示敬佩与感谢。

此外,本书之完成若非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前所长、中国欧洲学会前会长周弘莫内讲座教授,以及台湾欧盟中心主任台大政治系苏宏达莫内讲座教授之共同擘划、协力于两岸欧盟研究之合作,断无可能。本书的出版,得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登峰计划“欧洲经济学科建设”经费的支持,同时也得到国家社科规划办为中国欧洲学会提供的奖补部分基金的资助。同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以其专业、严谨之审核对本书之出版实施了严格之审查程序,在此一并致谢。最后向所有为本书之出版付出心力的学术先进及行政联系人员表达最为诚挚之感谢之意!

陈新,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所长
朱景鹏,东华大学副校长 RaNoIebNgLxBQD0P448720XE3ICOebQsa+/Y/WJP9QbRayBP3lIbinUzaAGHHdt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