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城址选取与地理环境

一 气候与生态

气候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产活动。从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来看,远古时期,历经夏、商、周,直到西汉,除西周时大约有一两个世纪的寒冷期外,两三千年中,黄河流域气温一直较温暖。著名的考古学家胡厚宣早在1945年就指出:在三千年前,黄河流域同今日长江流域一样温暖潮湿。 [4] 大量的考古和孢粉资料表明,在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不仅气候湿润,而且广泛生长着阔叶林和大片竹林。从西安半坡村遗址发掘的动物遗迹得知,当时的西安地区有十分丰富的亚热带植物种类和动物种类。动物野兽有獐(又名河麂)和竹鼠等,说明黄河中游气候温暖湿润,因为水獐和竹鼠等都是亚热带动物。就固原来看,《山海经》中记载,六盘山“其木多棕”,棕也是亚热带的植物,说明当时固原的气候湿润,植被茂盛,森林密布。

我国气象学界的研究结果表明,太平洋水汽是可以到达六盘山以东地区的。 [5] 早在远古时期,地处黄河中上游的固原,由于气候关系,地面水和地下水资源都很丰富。六盘山下的高原朝那湫池,就是当时著名的湖泊。 [6] 汉宣帝神爵元年(前60),大将赵充国在上疏汉宣帝的屯田奏折中说,他的士卒在湟水上游一带砍伐了很多树木,“皆在水次”,准备次年“解冰漕下”。 [7] 由此可见,当时湟水流量相当大。以此类推,汉代固原境内的清水河、茹河、泾河的水量也是比较大的。竺可桢认为,距今5000—3000年时,黄河流域平均气温约比现在高2℃,冬季气温高3℃—5℃。 [8] 气候与水源、森林关系密切。树木、植被具有涵养雨水、减缓水速之功能。固原早期大片森林和良好的植被,滋润着生态,涵养着水源。

远古时期的黄河流域主要是森林地区。黄河中上游地带的六盘山绝大部分为森林覆盖,其间夹杂着大片草地,到处郁郁葱葱。 [9] 20世纪80年代,六盘山地区相继出土了今已绝迹的六千年以前的云杉、冷杉、落叶松、连香树、圆柏、油松等,经相关技术鉴定或测定,历史上以六盘山为主体的固原地区的确存在着广阔森林和森林草原。 [10] 优越的地理环境,为早期人类在六盘山东、西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气候温暖湿润,森林密布,覆盖着深厚的黄土;充沛的雨量滋润着茂密的森林,森林草原又涵育了丰富的水源,植被和地表层的腐殖质,大大减轻或遏制了地面的水土流失。因而气候和自然环境良好,极有利于人类生存。

春秋战国时期,固原为游牧民族义渠戎属地。秦灭义渠戎国之后,置郡设县,开始人口迁徙,固原境内的山川沃野得到耕垦。汉唐时期,固原仍是水草丰茂、牛羊成群的景象,成为重要的农牧地区之一。

二 山川地理格局

(一)清水河

清水河,古代称高平川水,是黄河一级支流,也是固原城址选取的首要条件。西汉高平县城,位于高平川(清水河)上游西岸。汉代陇山(六盘山)地区气候湿润,雨量充沛,水资源丰富。六盘山下的朝那湫,是黄土高原上的著名湖泊。发源于六盘山东麓的清水河,北流约320公里,在宁夏中宁县境内的泉眼山汇入黄河。正是这样一条河流水系,成就了高平城。人类早期栖息地离不开丘阜和水源,这除了生活饮用之外,水系与道路交通往往融为一体,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因此,古人居住生产基本选择在河流附近,或者在河流交汇的三角地带居住。随着人口繁衍增多,当河谷水泽之畔可资居住的地方显得不足时,就必然向丘陵地带发展,但必须是沿着河谷地的丘陵。由古代城址的选取和人类生存之地选择看,山(屏障)、河流(交通)和可资耕种的沃野良田,是必须具备的地理条件。

“聚落建在丘阜之间,丘阜的源泉可充饮水,丘阜的树木可作燃料,附近河流泛滥之时,丘阜因其地势,可以免受洪水之灾。丘阜的南坡向阳,冬季有较好的小气候条件,而丘阜本身又是一个制高点,有利于攻守。” [11] 这是人类早期的生存智慧。

(二)泾河

发源于六盘山的泾河,向南流经甘肃平凉、陕西彬县,在西安市高陵区汇入渭河,为黄河的二级支流。泾河与清水河一南一北,将关中与塞外连接起来,将关中之地与黄河贯通,固原城位居清水河、泾河二水之中游。缘此,固原“古城”的军事意义重大。清水河、泾河,不仅给沿岸居住的先民提供了生存用水,而且两条水系贯通了南北大通道。这条大通道即汉唐以后的萧关古道,也是绿洲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主干道。

此外,发源于海原县月亮山的葫芦河,发源于六盘山的茹河,它们都是固原城外围较大的河流水系。道路与水系、山峦与关隘,是古代人选址筑城所必需的自然地理条件。

(三)六盘山

六盘山,是固原城选址的另一个制约性条件。六盘山位于固原城西南,山势雄奇高耸,呈南北走向,纵跨陕、甘、宁三省区,是古代关中西北方向的要塞屏障,环关中四关(东函谷关、南武关、西散关、北萧关)中有两关(散关与萧关)就依托着六盘山。陇山,为六盘山南段的别称;六盘山得名,由洛畔、鹿畔谐音相转而来,历史悠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六盘山下的高平城,控扼关中西出北上的要道。高平城,依山(六盘山)面水(清水河),其城址选取充分利用了这里山水所形成的自然地理格局,尤其是无法改变的有绝对控制作用的道路及其地理环境。

(四)田土沃野

平坦肥沃的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可资耕种的良田,是古代人城址选取的又一重要条件。清水河流域,由南到北直抵黄河岸边,数百公里旷野,皆阡陌平畴,两岸地形开阔平坦,适宜于人群居住。这里自然条件优越,可耕可牧,有利于农牧业发展。同时,作为连接关中与塞外的萧关古道,清水河流域军事地理特点突出,扼守着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南下的通道。泾河流域亦适宜人类生存,气候湿润,土地肥沃,也是可耕可牧的地方。

这种山川、河流、沃野所赋予的自然地理格局,是人类无法改变的自然地理空间,也是高平城选址必须依赖的外围大的地理格局和条件。

(五)水系山脉

古代的城市建设,军事防御条件是确定城址选取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像固原这样的边防要地。防御条件通常体现为自然地形对交通道路的绝对制约,“塞”与“通”的矛盾相互统一,构成了城市兴起和发展的交通基础。 [12] 高平城选址的动因,直接出于军事目的。这不仅在当时,即便从后来固原城的发展变迁看,这一使命几乎伴随着它的全部历史。高平城的发展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彰显着其军事性质,也体现着古代城市政治与军事特点。民国《固原县志》的文字,在描述固原城的形胜时说:“治城形势如磐石,东岳辅于左,西坪翊于右,九龙摈于前,北塬拓于后,清水河襟带于东南,饮马河纡轸于西北。” [13] 如果放大地域空间,以六盘山为屏障,以关中为依托,以固原城为军事重镇,将其放在黄河与贺兰山这个更大地域空间里审视,高平城的价值及其意义更为重大。

固原城之形胜,有两个山水相接的大地理格局。山为水之源,固原城南香炉山(六盘山余脉),涵养了环固原城之水系,是固原城的地脉所在。清水河北流,与九龙山相遇;黄峁山、东岳山向北,两山余脉在明家庄长城梁相遇,形成了西南高、东北低的大塬。在这个大塬上还有两条水系,一是城西南的马营河,二是城西北的饮马河,二水虽源出本境,但它们的根脉仍在香炉山,二水皆汇入清水河。如果加上清水河水系,固原古城为三水绕城的水系状态。此为其一。

其二,清水河为黄河一级支流,发源于六盘山,北流与黄河相连接;泾河为黄河二级支流,发源于六盘山,南流汇入渭水。这两条一南一北的水系,将关中与塞北连接起来,固原城正处在这个大地理格局的中枢,极具特殊意义。关中四关北面之萧关,也能说明固原城在军事通道方面的重大价值和特殊意义。从地理格局讲,地脉是难得而非常清晰的。在这个大塬上,不但诞生了固原古城,而且孕育了许多与固原城密切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民国《固原县志》从地理空间上论述了固原城的视野和格局,“塬之四周,如山如阜,如岗如陵,如川方至,层出不穷。故为郡、为州、为县,各具天然界限,足供行政区域之伸缩” [14] 。有创设郡、州、府、县的山川水系等自然地理环境和条件,更有设镇、为军、为卫、为堡、为寨的军事地理环境,有其天然空间之界限。高平古城选址利用了这些自然地理条件,也奠定了后来固原政治军事格局。

固原城所在的这个大塬,东西宽9公里,南北长6公里。大塬东北为固原城,西北侧为战国秦长城,西南为六盘山余脉香炉山、白马山,东南为清水河、马营河。城南旷野,隋唐时称“百达原”。这个塬上,近数十年间考古发掘出土北周、隋唐墓葬数十座,承载着汉唐时期固原城一部分历史故事。

城池的选址与修筑,与地理环境相一致,遵循的是自然法则,体现的是“天人合一”的理念。选址与筑城受地理环境影响,如平原地带筑城多为方形,地势复杂的城址往往受河流、山岳等地理环境的影响,城的形制会有变化。固原城就是这样。虽然城池大体为长方形,但东北角城墙、西南城墙走向受地理环境的影响略有变化,尤其是东北角城墙沿清水河台地变化而成不规则形。汉代固原城修筑之后,城墙的主体位置两千多年间大体沿袭未变,体现了古代社会人文形态的整体性。“天不变,道亦不变”,社会形态不变,城市形态变化大体在“变与不变”的时空中延续了下来。同时,城市形制有一套固定不变的原则,这就是《周礼·冬官考工记》中的“营国制度”。它虽然主要是指都城建筑,但对府、州、县城的修筑同样影响深远。 6MmM2jRCgzVrpz9wgBIk2q2hkeq0d7wnhcB4naHSIooyRJR5hpDPSV0kBpAgpqE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