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高平城

一 高平县与高平城

西汉建立后,在秦代朝那县西北、清水河西岸设置了高平县。有了县治,就有了筑城史。汉高祖刘邦六年(前201)十月,“令天下县邑城” [1] 。县治与封邑都开始筑城。高平县城的修筑,应在公元前201年前后。公元前114年,即汉武帝元鼎三年,汉朝为加强西北地区行政管理与军事防御能力,析北地郡与陇西郡各一部分地域,设置新的郡治——安定郡,郡治所在高平城。作为郡治高平城的修筑,成为固原筑城史的契机,是固原筑城发展过程中一个新的里程碑。

高平的得名,应该源于两个因素。一是西周时期“大原”的名字,高而平为原;二是清水河西岸台地地貌特征。这里既有历史文化的传承,也有地理特征的影响。高平县城修筑之前,作为义渠戎国的故地,清水河西岸可能已有筑城的经历。如果与乌氏县联系起来看,乌氏县可能在这里已有筑城活动。西汉在此设高平县,说明清水河西岸高地是有筑城条件的。如果与萧关古道联系起来看,秦昭襄王时期修筑的长城就在高平县城的北面,沿清水河北上直达黄河岸边就是一条大通道。秦惠文王北游黄河时,就是走这条通道,这里应该有城池或军事性质城堡供秦惠文王驻跸。《水经注》卷2记载:“〔河水〕又东北,高平川注之,即苦水也,水出高平大陇山苦水谷,东北流经高平县‘故城’东。”由此可见,高平县城修筑前,这里已有“故城”遗址。高平县设立后修筑的高平城,可能是另选新址修筑城池。

高平县设立后,绕高平城东而过的清水河,依高平县改名为高平川水。东晋义熙三年(407),赫连勃勃在原州建立大夏国后,经常在高平川沿线狩猎。后来,高平川又改名苦水,也称作葫芦川。东汉末年王莽时高平改名铺睦。北魏正光五年(524),复置高平县,西魏废帝时改名平高县。这一时期,虽然县治有废置,称谓有变化,但城池没有迁徙,城墙在不断修筑拓展,城池的功能在不断增强完善。在帝制时代,中国绝大部分城市人口集中在有城墙的城市中,无城墙的城市中心至少在某种意义上不算真正的城市。 [2] 因此,中国古代的城市建设有其特定的内容,城墙的修筑与城内的官署、坛庙、学校等建筑物配置是齐全的。城墙,是文明的象征;城墙里的建筑样式,同样是一套制度和文化的象征,而且一直影响到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束。

二 高平城筑城形制

城垣,即城墙。广义的城垣,包括城门、城楼、角楼、马面和瓮城,是一处修筑完整的城池。城门和城墙转角处的墙体通常要加厚许多,称为城台和角台,城台上的建筑物名为城楼,角台上的建筑物名为角楼。城墙墙体上修筑的马面,是三面向外突出的城台,战时有利于夹击攻城的敌人。城门外通常修筑有半圆形的城墙,称为瓮城,有利于城池防御,这就是具有防御性的政治中心和军事设施意义上的城市。《墨子·七患》中说,“城者,所以自守也”,就是对城的军事功能的概括。高平城的修筑,体现了这些筑城的条件和要求,在军事防御方面,超越了州、县城池之格局,军事防御的作用十分突出,尤其是安定郡设置之后固原城政权层级建制的提升。

由《考工记》可看到筑城的形制。周王城为方形,东西南北城墙尺度相等,后来建造城池大体上都采取方形。城墙的厚度和城门的多少都是有严格规定的。不是宫室的城,城门不相对,道路也不是直通,体现的是城池的军事防御思想。新筑高平城的规模,已经考虑到安定郡这个层级城池的格局和要求。汉代高平城大体是方形,规模相对较小,筑城不受地理环境的影响。相对于后来拓展的城池来说,汉代高平城变成内城;后来演变发展的外城就不是方形了,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城墙修筑呈不规则形。

高平城的特点有二:一是具有政治中心和交通枢纽双重功能,进可攻退可守。二是城池的营建体现一种“壮丽”的威势。城的格局设置相对完备,诸如武库、太仓等这些代表军权和财政的建筑设施,作为州郡级的城池必须齐备。安定郡的设立,有其特殊的军事背景,军事防御是首要考虑。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高平城的修筑比原有城池规模更大,设置更为齐全。

20世纪70年代,在固原城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尤其是与城市建设相关的建筑构件。1975年,在修建固原二中新校区时,院内出土有圆形陶水管,一件为直筒形管,长57厘米,大口径25厘米,小口径19厘米(图2-1)。另一件为弯头管,大口径24厘米,小口径17厘米,壁厚1厘米(图2-2),图2-2两件一副相套就成为曲尺形,即管道的拐角。1978年,在固原城内城墙下出土有五角形陶水管,长38.5厘米,底宽33厘米,壁厚3.5厘米,横断剖面呈两面坡房屋山墙状样式(图2-3)。 [3] 水管面饰绳纹,接口处为素面。五角形陶水管,管内素壁面,外壁饰有绳纹。这些出土的建筑构件,说明汉代在修筑高平城时,已使用了先进的城池修筑技术和建筑材料,已具备城市地下布局设计的各种能力,包括完善的排水设施。同时,也进一步揭示了汉代高平城的格局、规模以及城市建筑状况。

图2-1 灰陶水管弯头

图2-2 灰陶水管

图2-3 五角形陶水管

三 高平城与安定郡

萧关,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雄关,是古代关中北出塞外的必经要隘,驻守着大量的军队。自秦至西汉“文景之治”以前,管辖固原全境的政治中心在北地郡(今甘肃省宁县),而军事中枢却在固原境内的萧关,这里是主持北地郡最高军事武官——北地都尉驻节之地。汉朝建立之后,由于北方匈奴民族的持续强大,其不断南下发动军事入侵,雄踞清水河通道上萧关的军事地理位置显得尤为重要。安定郡的设置,与当时享誉天下的萧关密切相关。汉文帝十四年(前166),匈奴老上单于14万铁骑侵入朝那萧关,杀死北地郡都尉孙卬,兵锋直达关中,朝野震惊。为有效防御和加强西北边备,反击匈奴南下侵扰,汉武帝实施了重大防御措施,于元鼎三年(前114)析置安定郡,郡治高平县(今固原城),辖21县,其中高平、乌氏、朝那、月(肉)支道等建制,均在今固原市境内。安定郡是固原历史上第一个州郡级政权建制,由此奠定了固原的历史地位和政治格局。在两汉统治的400多年间,高平县是整个清水河流域唯一得以延续的县制。

新设置的安定郡,以高平县城(即今天固原市原州区城池)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高平县城位于清水河上游西岸,地理环境优越;高平川向北沿岸地形开阔平坦,利于农牧业发展。同时,该地域颇具交通和军事地理条件。安定郡的设置,成为关中通往西北地区的军事重镇。高平城的修筑,应该是在高平县城的基础上有新的拓展和提升。此后的岁月里,由于西北边防与关中西汉政权的特殊关系,汉武帝对西北沿边诸军事要地尤其重视,对高平县所在的安定郡多次巡幸:元鼎五年(前112)十月、元封四年(前107)十月、太初元年(前104)八月、太始四年(前93)十二月、征和三年(前90)、后元元年(前88)正月。汉武帝在析置安定郡之后,先后六次出巡安定,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期间,汉武帝还下令修通“回中道”,进一步拓宽关中通往安定郡的通道,高平城的防御能力进一步提升。同时,对西北地区交通道路建设和开发也是一次历史性的定位。古乐府诗《铙歌十八曲》之一的《上之回》,描述和颂扬的就是回中道开通这桩盛事,为世人所瞩目。秦始皇出巡到过固原,但当时固原没有地方政权设置,他仅是一位过客。汉武帝,是开固原政权建制之先河的帝王,无论从政治的角度,还是军事、文化的角度来说,他对后世都产生了重大作用和影响。

西汉末年政治纷乱之际,割据者都企图占据高平城作为发展和进退的大本营,即便是起义的赤眉军,失败后也曾打算退守高平城以图东山再起。隗嚣为了控制西北,也看重高平城的军事地理位置,派大将高峻拥重兵“据高平第一”。公元25年,政治家、军事家邓禹说:安定郡“土广人稀,饶谷多畜”,是可以凭借发展的地方。可见,时人都看好高平城的地理位置和军事防御能力。刘秀亲征高平前,曾派马援(前14—公元49,东汉初年将领)来高平城劝降高峻,高峻接受了马援的游说。之后因粮运不济等原因,高峻再度“亡归故营”(高平城)。此后,刘秀派建威大将军耿弇率部围攻高平城,“一岁不拔” [4] 。一年都不能攻破的城池,可以想见它的坚固程度。“高平城精兵万人,率多强弩”,可见其防御力量之雄厚。高平城“西遮陇道”,成为连接关中和河西走廊的军事重镇,这是高平城优越的军事地理位置所在。高峻之所以坚守高平城,凭借的就是高平城的地理优势和军事实力。高平城不能攻克,就无法进军天水,打通河西走廊。正源于此,光武帝刘秀(前6—公元57,汉高祖九世孙)才亲征天水隗嚣,打通了陇山(六盘山)以东的通道,瓦亭城、高平城不战而下,为攻取天水占据了一个稳固的大后方。

东汉时,安定郡治仍在高平城,但辖境变小。东汉政府与羌族间的关系一直紧张,双方在陇山西侧发生过多次军事较量。羌民族不断向东渗透,汉安帝时,固原一带爆发了规模较大的羌族起义,迫使东汉政府在无奈中将安定郡治向东迁徙。政治中枢的迁徙与频繁战乱,对高平城的发展影响较大。

四 高平第一城

从汉高祖刘邦五年(前202)算起,到王莽居摄元年(6),西汉经历了二百余年。东汉时期(25—211),安定郡治仍在高平县城,管辖范围小于西汉,但东汉增设了新的机构——牧师苑,管理安定郡马政。汉安帝时期,羌族大起义爆发于固原一带,安定郡治内迁,不但严重影响了高平县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也影响到高平城的繁荣发展。《汉书·地理志下》载,西汉时期安定郡“户四万二千七百二十五,口十四万三千二百九十四”。《续汉书·郡国志五》载,东汉时期安定郡“户六千九十四,口二万九千六十”。前后两汉四百年间,安定郡人口变化很大,作为郡治的高平城人口规模也随之发生变化。但高平的地位并没有减弱,高平城仍然控制着政治中心关中西出北上的要道。

刘秀亲临高平,“高平第一城”出现在史书里,因高平城在刘秀扫平西部的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史书记载多次出现高平第一城的名字,或将“高平”与“第一城”并提,或者直接以“第一”表述代替高平城。高平第一城的含义表明,第一为“最”,是相比较为“大”的地域。有第一必有第二。但自东汉至魏晋南北朝的数百年间,少数民族活动频繁,原州的政治舞台上你方唱罢我登场,后人没有太多论及高平第一城的前因后果。《后汉书·郡国志》载,安定郡高平有第一城。所指既具体又笼统,说具体,是明确说高平有第一城;说笼统,是因为“第一”与“第二”是相比照来说的,没有第二,何来第一。《读史方舆纪要》载:“高平城,在县西二里。汉置县于此……其东有城曰第一城。” [5] 依《后汉书·郡国志》和《读史方舆纪要》记载看,汉代高平有两处城池。

前面已有叙述,20世纪70年代初修建固原第二中学新校区时,出土过大量城池建筑构件。当年地方上没有考古队,也没有博物馆,仅有一个文物工作站;再加上时人对地下考古的认识所限,虽然出土了大量的城池建筑材料,但没有对出土遗址作考古意义上的发掘处理,没有获取更多的建筑文化信息。但随后还不断有建筑材料出土,除前面叙述的陶水管外,1989年,在固原县城第二中学出土陶瓦当(图2-4、图2-5) [6] ;2003年,固原二中校园再次出土了汉代回纹空心陶砖,长方形,双面纹饰(图2-6、图2-7) [7] ,其中五块为回纹装饰,五块为勾连回纹装饰。

图2-4 陶瓦当

图2-5 陶瓦当

图2-6 回纹砖

图2-7 回纹砖

由以上这些建筑材料,可窥见汉代高平城的建筑构件及其建筑规模。陶管有五角形和圆形两种,圆形管道又分为直角和曲尺两种。直角形陶管一头大一头小,小头套入大头,可持续衔接延长;曲尺形陶管可用于衔接拐弯管道,使用的形式与自来水管道同理,其设计创新理念不亚于现代人,再现了古人的智慧。

从方位上看,固原第二中学在固原城南,距离旧城不远。根据方位臆测,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所载“高平城,在县西二里……其东有城曰第一城”,可否从方位上理解为“县南二里……其北有城曰第一城”的误记。这样,顾祖禹的记载与修建固原第二中学所出土的大量城址建筑构件,应该是吻合的。此其一。其二,“其城险固,故曰第一城也” [8] 。高平城修建在先,城池较小,应该是高平县早期的城池。安定郡设置后,随着地方军政建制的提升,向北选址另筑了新城,城池规模大,城墙险固,所以称为“高平第一城”。

20年前,笔者写《固原历史地理与文化》 [9] 一书时,曾涉及这个话题。汉代瓦亭城,城池险要,地理位置控扼关中西出北上的要道,以铁瓦亭相称。当时笔者的理解,从城池的规制与地理位置看,之所以称“第一城”,应该还有相应的城池来作比照。所以认为高平第一城是固原城,第二城应该是瓦亭城。20年之后再回头审视,当时既没有考虑固原县第二中学出土的城池建筑材料,也没有参照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里“高平城,在县西二里……其东有城曰第一城”的记载。原本是城南与城北的地理关系,顾祖禹记载为城西与城东的关系。这样理解有无道理,仍期待新材料的发现与新的研究成果的面世。

五 班彪与高平城

班彪(3—54),字叔皮,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祖父班况,汉成帝时为越骑校尉;父班稚,汉哀帝时为广平太守;姑母班婕妤。班彪出身于世家,生有两子一女,儿子班固、班超,女儿班昭,都是彪炳千古的著名人物。班彪一生博学多才,专心史籍,不仅是东汉历史学家,而且是文学家。《北征赋》是其影响较大的文学作品之一,也是他留给固原的一笔文化财富。

(一)北游背景

班彪为何北游,而且要选择安定郡治高平(固原)城,本身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西汉末年,农民起义遍地。公元23年,更始帝刘玄虽取代王莽称帝长安,却委政于赵萌,日夜饮宴于后庭,“诸将在外者皆专行诛赏,各置郡守,州郡交错,不知所从。由是关中离心,四海怨叛” [10] 。京师大乱,中原陷入一片混乱。州郡更是割据林立,成纪(天水)隗嚣、蜀郡(成都)公孙述、邯郸王郎等各地诸侯划界称王称霸,形成“群雄竞逐,四海鼎沸” [11] 之势。

天水,为陇右重镇。隗嚣割据天水,成为当时西北地区霸主。更始三年(25)十一月,当赤眉军杀更始帝后,隗嚣离开长安再度回到天水,复招募其众,自称西州上将军。京城长安腥风血雨,关中乱离不堪。天水成了暂时避难的港湾,三辅士大夫避乱者多往天水,隗嚣也表现出招贤纳才的气度,“倾身引接,为布衣交” [12] 。“时隗嚣拥众天水,彪乃避难从之” [13] 。班彪也有过避乱天水的经历,只因所谏不为隗嚣所纳,遂弃而前往河西。

从时间顺序看,班彪北游固原在先,避乱天水、前往河西在后。到了河西武威,受到大将军窦融的接纳,为大将军“从事”。“从事”是当时的官名,按汉制,刺史佐吏,如别驾、治中、主簿、功曹等,都称为“从事”。光武帝刘秀率大军亲征到了高平(固原),窦融率河西数路大军,沿丝绸之路浩浩荡荡进入高平。班彪再度由武威随大军进入高平。当天水隗嚣、四川公孙述割据平定后,班彪随窦融进入洛阳。 [14]

(二)《北征赋》与高平城

班彪沿丝绸之路到了高平城,写下了著名的《北征赋》。征,即为游。为便于对照和释读,这里全文引述《北征赋》原文。

余遭世之颠覆兮,罹填塞之阨灾。旧室灭以丘墟兮,曾不得乎少留。遂奋袂以北征兮,超绝迹而远游。朝发轫于长都兮,夕宿瓠谷之玄宫。历云门而反顾,望通天之崇崇。乘陵岗以登降,息郇邠之邑乡。慕公刘之遗德,及行苇之不伤。彼何生之优渥?我独罹此百殃。故时会之变化兮,非天命之靡常。登赤须之长坂,入义渠之旧城。忿戎王之淫狡,秽宣后之失贞。嘉秦昭之讨贼,赫斯怒以北征。

纷吾去此旧都兮, 迟迟以历兹。遂舒节以远逝兮,指安定以为期。涉长路之绵绵兮,远纡回以樛流。过泥阳而太息兮,悲祖庙之不修。释余马于彭阳兮,且弭节而自思。日晻晻其将暮兮,睹牛羊之下来。寤旷怨之伤情兮,哀诗人之叹时。越安定以容舆兮,遵长城之漫漫。剧蒙公之疲民兮,为强秦乎筑怨。捨高亥之切忧兮,事蛮狄之辽患。不耀德以绥远,顾厚固而缮藩。首身份而不寤兮,犹数功而辞諐。何夫子之妄说兮,孰云地脉而生残?登鄣隧而遥望兮,聊须臾以婆娑。闵獯鬻之猾夏兮,吊尉卬于朝那。从圣文之克让兮,不劳师而币加。惠父兄于南越兮,黜帝号于尉他。降几杖于藩国兮,折吴濞之逆邪。惟太宗之荡荡兮,岂曩秦之所图? 高平而周览,望山谷之嵯峨。野萧条以莽荡,迥千里而无家。风猋发以飘飖兮,谷水灌以扬波。飞云雾之杳杳,涉积雪之皑皑。雁雝雝以群翔兮,鹍鸡鸣以哜哜。游子悲其故乡,心怆悢以伤怀。抚长剑而慨息,泣涟落而沾衣。揽余涕以于邑兮,哀生民之多故。夫何阴曀之不阳兮,嗟久失其平度。谅时运之所为兮,永伊郁其谁诉。

乱曰:夫子固穷,游艺文兮。乐以忘忧,惟圣贤兮。达人从事,有仪则兮。行止屈申,舆时息兮。君子履信,无不居兮。虽之蛮貊,何忧惧兮。 [15]

由班彪《北征赋》内容看,他行走的线路是从长安出发,沿泾阳、宁县、蒲河、茹河一线北上,沿战国秦长城内侧道路到了高平城,走的正是丝绸之路东道北段茹河线。

这里应该清楚两个问题,一是《北征赋》写于何时,二是班彪先到固原,后到天水。《北征赋》写于何时,与班彪北游安定郡有关。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选入《北征赋》并附有题记:公元23年(更始元年),刘玄称帝,王莽死,迁都长安,年号更始。三年赤眉入关,玄被杀。在这一时期,班彪远避凉州(今甘肃武威),从长安出发,至安定(故址在今宁夏固原县)写了这篇《北征赋》。依题记看,《北征赋》写于更始帝时期,当在23年至25年间,这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北征赋》记述了班彪北游的历程,抒写了其怀古伤时的感慨。“指安定以为期”,班彪此次北游,目的地就是安定郡治高平。从《北征赋》的内容看,主要是班彪专期北游安定的沿途经历和感受。按照北游的线路,他是由长安至安定高平的。史念海先生在他的《河西与敦煌》(下篇)里谈萧关问题时涉及《北征赋》,认为“高平为班彪巡行最后的目的地” [16] 。《后汉书·班彪列传》、谭正璧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班彪》条,都直接记载班彪避难天水,而未记载班彪由长安至安定再往天水。“遂舒节以远逝兮,指安定以为期。”班彪明言此次北游的目的地是安定,并非天水。同时,从《北征赋》的整体意蕴看,也没有流露出安定之行要避难天水的意思。以安定为北游的目的地,出于以下三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因为朝堂动荡,天下群雄四起。其次,他不愿目睹中原生灵涂炭,人民流离失所的惨境。最后,游走考察的目的,是想有作为于国家,期待社会安定和发展。

《北征赋》中写到了作者沿途所经历的地方,由地名即可看出班彪北游安定所走的线路。“朝发轫于长都兮,夕宿瓠谷之玄宫”“乘陵岗以登降,息郇邠之邑乡”“登赤须之长坂,入义渠之旧城”“过泥阳而太息兮,悲祖庙之不修”“释余马于彭阳兮,且弭节而自思”等句,描述了离开长安后北上所经历的地方。长都即长安,班彪由长安启程。瓠谷为焦获,地在今陕西泾阳县。郇为右扶风属地,在陕西旬邑县东北。邠为郇县的乡聚,亦在今旬邑县境内。赤须坡属北地郡,义渠旧都城在今甘肃庆阳市西南的宁县,固原历史早期属义渠戎国所辖。泥阳为北地郡属县,在今甘肃宁县东。彭阳属安定郡属县,在今甘肃镇原县西北。以上地名由点连线,即可看出班彪所走的一条线路:由长安动身,沿途经过陕西泾阳、淳化、旬邑,甘肃庆阳市宁县、镇原数县,宁夏彭阳县,再进入安定郡治高平城(固原)。应该说,班彪走了一条长安至高平城的捷径,实际上是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另一条通道。

1.班彪北游之因

一是游览战国秦长城。秦昭襄王三十五年灭义渠戎国,“筑长城以拒胡”。战国秦长城绕高平城北而过,穿越今宁夏彭阳县、甘肃镇原县进入陕北。踏勘战国秦长城,是班彪北游的第一重目的。当进入安定郡地界时,班彪看到了蜿蜒无尽的长城,睹物而发出怀古忧伤之感慨。他埋怨秦将蒙恬劳民修筑长城,认为这是为秦国在“筑怨”。“剧蒙公之疲民兮,为强秦乎筑怨。”班彪登上长城的亭障烽燧远眺,便想起刘歆的《初赋》:“望亭燧之曒曒,飞旗帜之翩翩。迥百里之无家,路遥远之绵绵。”在追述古人感慨长城的同时,班彪也是“登障燧而遥望兮,聊须臾以婆娑”。

二是凭吊战死萧关的名将孙卬。安定郡未设置之前,高平等县属北地郡所辖,北地郡最高军事长官驻防萧关(瓦亭至三关口一线)。汉孝文帝十四年(前166),匈奴14万铁蹄入朝那萧关,杀驻防萧关的北地郡都尉孙卬,霎时朝野震惊。朝那萧关,是秦汉以来的著名关隘。“吊尉卬于朝那”,是班彪北游的另一目的。在司马迁的《史记》与班固的《汉书》里,多次提到北地郡都尉卬,且直呼其名,未署其姓。由《史记·惠景间侯者年表》和《汉书·高惠高后文臣表》,可知北地郡都尉姓孙名卬。

司马迁在《史记》里大书孙卬的功绩。孙卬战死萧关,不但为反击匈奴赢得了时间,而且为汉朝戍边之将做出了效仿的榜样。汉文帝奉行有功必赏的策略,加封孙卬儿子孙单为瓶侯。在汉文帝封侯的二十八家中,瓶侯是唯一以军功受封者。 [17] 对于西汉统治者来说,这种战死沙场的抵抗精神也是对汉初贫弱国家形象的一种改写,班彪凭吊孙卬,也是对这种国家精神的推崇和提升。

三是观游汉武帝多次巡视驻跸的高平城。“指安定以为期”,安定郡治高平城是班彪此次考察的终极目的地。汉武帝不但设置安定郡,而且六次巡视安定郡,鼓舞士气,振作边地驻军的御边精神,稳固了边境防御,边塞安然。希望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的班彪,对于汉武帝在高平城的作为尤其推崇。登上高平第一城,远眺四野,清水河绕高平城东而过,远山矗立,积雪皑皑;原野苍茫壮阔,雾霭沉沉;朔风起处,寒云涌动;初春时节,雁声阵阵。伫立在高平城楼上的班彪,触景生情:“ 高平而周览,望山谷之嵯峨”“飞云雾之杳杳,涉积雪之皑皑。雁雝雝以群翔兮,鹍鸡鸣以哜哜。游子悲其故乡,心怆悢以伤怀。抚长剑而慨息,泣涟落而霑衣”。他牵念着故乡,牵念着中原,悲从心起,伤怀不已,抚剑叹息而流泪。《北征赋》寄托着他的家国情怀和高远的精神境界。

2.《北征赋》内涵与影响

对于高平城来说,《北征赋》里只写了班彪登上高平城周览四野之景色,没有具体描写高平城雄伟壮观的城墙建筑,但通过对四周的描写将高平城衬托出来了。这是汉代与固原城有关的著名诗篇,也是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传承下来的经典作品。

《北征赋》全文95句,约700字的篇幅,以骚体的形式来书写。就其内容看,集中描写班彪北游安定郡高平沿途经历的城镇、行旅住宿的场所、考察的景观等,包括抵达高平城时的情景与感悟。西周早期公刘在庆阳的作为,义渠戎国近千年的建都史,修筑长城与人民的怨恨,汉孝文帝十四年(前166)匈奴铁骑攻入萧关、守将孙卬战死疆场等一系列的重大历史事件,都发生在班彪行走的丝路古道上。对于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和动乱纷扰的社会现实,班彪以史学家的视野与眼光,在他的“赋文”里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评说。

在表现手法上,《北征赋》注重抒情。这种以抒情为主的表现手法,与汉代文字铺排、词藻堆砌、铺张扬厉的西汉大赋风貌迥异,开东汉抒情小赋之先声。 [18] 此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在表现社会的艺术层面上,文人以抒写个人情怀的“小赋”逐渐占据主要地位。对于年仅二十出头的班彪来说,“开东汉抒情小赋之先声”的评价是相当高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在中国文学发展史里程碑上应该写有班彪的名字。

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赋”这种特殊的文体是有其发展与演变过程的。就其演进过程看,分别是短赋、骚体赋、辞赋、律赋、文赋,不同的时代赋予这种文体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手法。《北征赋》属于骚体赋。《汉书·艺文志》载:“春秋之后……学诗之士,逸在布衣,而贤人失志之赋作矣。大儒孙卿及楚臣屈原离谗忧国,皆作赋以风,咸有恻隐古诗之义。”骚赋,是受南方楚声的影响而形成的。骚赋“叙情怨,则郁伊而易感;述离居,则怆然而难怀;论山水,则循声而得貌;言节候,则披文而见时” [19] 。《北征赋》的抒写正体现了这种特征,班彪运用“叙情怨”“述离居”“论山水”“言节候”的抒写方式,将沿途见闻与感慨相融而渗透到文字里,增强了“小赋”的表现力、感染力和影响力。因此,丘琼荪先生说:“班氏不仅为史家,亦东汉辞赋之巨擘。彪年二十为《北征赋》,茂才卓识,不愧为作者大家。撰《北征赋》,朗润精华,允称佳构。” [20] 这一评价是客观的。

(三)《北征赋》与汉代固原社会

班彪北游安定高平,是有其历史背景和社会现实原因的。从其北游动机看,主要是追寻历史遗迹,观游安定郡治高平城。安定郡,是汉武帝析置的郡治,雄踞北地与陇西二郡之间,环绕三郡北境有长城相连接。当时安定郡治境内,有秦汉时期著名的边塞雄关——萧关,有汉武帝时期开通的通往西北干道——回中道等。直到唐代,这里还吸引着后世寄情边塞的文人。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的《上之回》中,就有“回中道路险,萧关烽候多”诗句;岑参的《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中,有“凉秋八月萧关道,北风吹断天山草”诗句;王维的《使至塞上》中有“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诗句;王昌龄的《塞上曲》中有“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诗句。班彪追念的是天下一统的西汉社会,是对已经逝去的历史的一种无可奈何的感怀。但《北征赋》的背后,却反映了汉代安定郡的历史和社会现实。

1.战国秦长城与交通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都在边境修筑长城,以相互防御。《左传·僖公四年》载,楚国“方城以为城”,已经有了关于长城的记载。战国时期,秦、魏、燕、赵等国都相继修筑长城。“当是之时,冠带战国七,而三国边于匈奴。” [2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地处北方的秦、赵、燕三国长城在修缮的基础上连接起来。安定郡高平(固原)城以北的长城,是战国时秦昭襄王灭义渠戎国,置陇西、北地、上郡之后,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下而修筑的长城,起于甘肃岷县,经今固原市西吉县、原州区、彭阳县进入甘肃环县,再穿过陕西榆林等地进入内蒙古境内的黄河岸边,呈西南至东北的走向。

长城的修筑与连接,在当时意义重大。一是在某种意义上成为农业与游牧民族的分界线,起到了有效防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作用。当然不是绝对作用,汉孝文帝十四年匈奴铁骑攻克萧关,烽火延伸至关内就足以说明。二是规范了长城以内道路的走向,如长安通往上郡治所肤施的大道,经北地郡所属朝那县,沿茹河北行的大道,都与筑城有关。 [22] 安定郡析置后,这条通道仍是长安通往安定郡之要道。

在后人眼中,汉代安定郡治高平为“中华襟带”之地 [23] ,北通大漠,南扼关中,是北上西出的枢纽所在。

2.安定郡治高平城

安定郡的设置,源于汉文帝十四年(前166)匈奴14万大军南下对汉朝的军事进攻及其影响。52年后的汉武帝时期,便有了安定郡及其设置,这也是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的象征。它显示政府强化边疆地方政权建设,以武力增强防御能力。汉武帝时期不仅仅是在高平县(固原)设立郡一级的地方政权建制,而且向这里大量迁徙人口进行大规模开发。仅元狩三年(前120),就从“关东贫民徙陇西、北地、河西、上郡、会稽凡七十二万五千口” [24] 。葛剑雄先生认为,这里的“会稽”是笔误,不会迁徙到遥远的会稽。实际上,在安定郡设置之前,高平县境内已有大量移民,为安定郡设置做了前期的准备。随着迁徙人口的不断增加及土地开发规模扩大,设郡的条件逐渐成熟。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设立安定郡,治所高平城(固原),辖21县。

随着地方政权建设、社会经济的发展,道路交通也必须跟进。“回中道”开通于元封四年(前107),此道开通后,汉武帝曾沿回中道北出萧关,过安定、北地巡视黄河沿线。关于回中、回中宫、回中道的问题,在理解上尚有分歧。“回中”的概念,缘起较早,“二十七年,秦始皇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焉” [25] 。这里的“回中”,是一个地理空间,是一个区域性称谓,并非专指某一地名,如同“关中”“新秦中”一样,应该是在战国秦长城内侧陇西、北地二郡之间,即安定郡境内的大部分地域。颜师古说“回中在安定”,是有道理的。

“回中宫”是“回中”地域上的“行宫”。宁夏泾源县城西、六盘山东侧有一条穿越陇山的通道,秦始皇巡视陇西郡时即经过这里,称为鸡头道,唐宋时称为安化峡,唐朝在峡口东侧设有制胜关。关口东侧泾水北岸果家山二级台地上,曾有古遗址被考古发掘,有研究者认为是“回中宫”遗址。“回中道”,是汉代关中通往安定郡与陇西郡的大道,也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26] 这里辨析“回中”“回中宫”“回中道”的关系,主要是想说明汉武帝时期“回中道”的开通,对安定郡的发展意义重大,包括班彪为何要考察安定郡治高平。

3.班彪眼中的安定郡生态环境

班彪《北征赋》里,描写了他眼中的安定郡的社会与生态环境。一是描写了安定郡的畜牧景象。战国秦长城是当时农牧业分界线,在这条分界线之南,畜牧业还占有一定的比重,甚至安定郡境内尚为半农半牧区。 [27] “日晻晻其将暮兮,睹牛羊之下来”,正是班彪描写的安定郡日暮山野牧归的景象。汉代安定郡境内雨水充沛,生态环境好,牛羊塞道的一幕定格在班彪笔下。

二是描写了安定郡的河流水系。“风猋发以飘飖兮,谷水漼以扬波。”班彪沿战国秦长城内侧抵安定郡治高平,要经历几道河流,一是蒲河,二是茹河,三是清水河。由陕西邠县过泾河,穿越董志塬,在庆阳北石窟寺脚下与茹河相接,沿茹河到青石嘴,再沿清水河到高平城(固原城)。同时,还可以走任山河至黄峁山的古道捷径。汉代固原境内雨量充沛,生态尚好,河水流量较大,风起还能“扬波”。除清水河外,环高平城还有饮马河、马营河水系,虽然现在无法知道当时河水的状况,但毕竟是环高平城的水系。

三是描写了自然界的禽类。“雁雝雝以群翔兮,鹍鸡鸣以哜哜。”班彪到高平的时间是在初春季节,他踩着皑皑积雪,望着萧瑟的原野和起伏的山峦,包括天空成排成队的大雁,听着凄声哀号的雁鸣……这些自然界的意象,触动着班彪怀古伤时的内心,他虽然倾吐的是自己悲怆情绪,却为后人描绘了当时良好的自然环境。 hmSqnBY42aKkdkyXdxL0+HiDlovQ2fAQrzEgrbrSIKXXGb9Gq4v0DYhjRCe0A4V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