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创新之处和现实意义

一 创新之处

本书力图追踪学界最新的相关研究成果,在社会变革的背景下阐述、分析杜威新个人主义思想的成因、概念及影响。与已有的研究相比,创新之处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选题角度有突破

本书试图突破传统研究对新个人主义的范式理解,将杜威的思想还原到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中,以新个人的道德自我和道德行为为出发点,个人与社会的伦理关系为核心,力求把伦理、个人与社会三者结合起来,突出了杜威伦理思想研究中被人们重视不足或忽略的新个人主义思想,在杜威伦理思想研究的选题角度和方向上有所创新。

(二)写作内容有新意

本书以个人与社会的价值关系为核心研究对象,全面细致地论述了新个人主义思想的伦理内涵,从其哲学认识论基础到价值判断的条件、对善的理智思考,从道德自我概念的分析到个人道德行为的社会性特点,无不力图真实反映杜威所思所想的原貌。更重要的是,在新旧个人主义之间的伦理区别详尽论证的基础上,对新个人主义带来的共同体精神的培育、社会文化的转型、宗教伦理生活的重建等社会作用进行论证,进而指出新个人主义相较于旧个人主义展现出一种对个人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上的认可与创新。因此,本书充实了对新个人主义理论的解释和社会作用,推进了现有的研究,在一定意义上拓展了杜威伦理思想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三)厘清新个人主义与共同体主义、集体主义之异同

本书通过对新个人主义伦理思想的解读,明确分析其与共同体主义、集体主义之异同,指明其理论本质的调和性。杜威将个人、他人与社会视为同处于一种共同经验进程中的不可分割的元素,个人与社会价值之间存在某种共生关系,这与共同体主义或集体主义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表述极为相似,从上述角度分析,新个人主义接近于一种伪个人主义或反个人主义,其理论的出发点、落脚点、理论属性与共同体主义、集体主义更为相近,与传统个人主义的表现相背离,有南辕北辙之感。新个人主义对个人的社会属性的强调,展现了20世纪美国个人主义思想新的演进方向,为后来自由主义的风行和共同体主义的勃兴打下了一定的理论和社会基础。但是,我们分析一种理论的本质不能仅看其表面说法,更多的需要将之放在矛盾最尖锐的“暴风眼”或“火山口”来评判。新个人主义虽然认可个人正当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利益的实现,但其本质上仍强调个人利益、个人价值至上,个人价值优先于社会价值,社会的功能在于促进个体道德人格和道德行为的完善。这与强调集体利益、集体价值优先的集体主义有着质的区别,也与本体论上坚持社会性的人、价值论上坚持公共利益、整体取向上坚持德性价值的共同体主义有相当大的区别。

二 现实意义

从某种角度来说,哲学的问题都是“老问题”,因为它们的本质特性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哲学的问题又都是“新问题”,因为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的人和环境等与以往又不尽相同。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杜威的伦理思想,特别是其关于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思想都是基于他对20世纪初美国社会道德发展状态的不满意而萌生的,都是其社会伦理思想重建的一部分。杜威独特的实验主义方法论和颇具实用主义风格的伦理思想启发了我们的思维,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别样的画卷,它使我们能够重新思考伦理学的本质、道德在社会中的作用以及伦理学发挥作用的新形式。因此,站在21世纪的今天,选择新个人主义伦理思想为本书的主题,将杜威伦理思想置于历史时代的大背景下重新审视,将别有一番风味。

作为一位始终关注社会现实的哲学家,杜威非常注重道德哲学理论与社会实践问题的结合,强调道德的工具理性和实践意义。杜威认为人的价值的展示有赖于人的社会角色的实现,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对立通过互动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消解,自然人性中对自私的克制和对他人权利的认可与尊重,有利于个人和社会的共同利益的维护。杜威新个人主义引领了个人主义思潮的现代转向,矫正了对个人价值的过度关注,使之转变为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兼顾。自此,传统意义上的个人主义日渐式微,其“孪生兄弟”——自由主义代之成为西方思想舞台上的“主角”之一。新个人主义思想是一种价值哲学上的个人主义观点,既是道德价值观,又体现了一种近似于共同体主义或集体主义的社会民主思想,其中许多有益成分,如对社会整体利益的关怀、民主共同体的向往、人性中的合作性、合理限度且不失个性的自由、反省思考能力的重视等,均不断引发自由主义及共同体主义的学者对现当代社会中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组织、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行反思。

通过对个人社会价值定位平衡点的探寻和把握,新个人主义伦理思想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合作、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提供了积极的指导意义。值得关注的是,对个人道德成长的理解和民主共同体思想中有益部分的批判式吸收,为我们对集体主义原则的把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考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此外,新个人主义中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合理解读也为我国新时代社会构建、为正确合理地理解社会矛盾关系提供了一定的智力支持。


[1] 参见万俊人《现代西方伦理学史》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2] Sidney Hook, John Dewey ,New York:Prometheus Books,1995,p.4.

[3] 参见王成兵主编《一位真正的美国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4] 参见[美]杜威《杜威全集》早期著作(第一卷),张国清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10年版。

[5] 参见张奇峰《以“道德自我”概念为核心的杜威道德哲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10年。

[6] 参见[美]休·拉福莱特主编《伦理学理论》,龚群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7] 参见张晓东《实践理性向工具理性的蜕变——杜威工具主义伦理观探析》,《学术研究》2009年第9期。

[8] 参见游柱然《论杜威的道德想象模式及其对现实的启示》,《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第1期。

[9] 参见Gregory Pappas, John Dewey ' s Ethics Democracy as Experience ,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2008,p.12。

[10] 参见Jerome Popp, Evolution ' s First Philosopher John Dewey and the Continuity of Nature ,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07,p.9。

[11] 参见Donald J.Morse, Dewey ' s Ethics Moral Value in the Natural World ,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Oregon,2000。

[12] 参见[美]詹姆斯·坎贝尔《理解杜威:自然与协作的智慧》,杨柳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3] 参见余泽娜《经验、行动与效果的彰显——杜威价值论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05年。

[14] 参见马如俊《论杜威的自然主义伦理学》,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06年。

[15] 参见刘华初《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10年。

[16] 参见Molly Cochran,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Dewey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0,p.265。

[17] 参见李志强《走进生活的道德教育——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18] 参见刘长海《杜威德育思想与中国德育变革》,博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9] LW:The Later Works of John Dewey.By John Dewey,Edited by Jo Ann Boydston,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USA.

[20] [美]杜威:《哲学的改造》,许崇清译,商务印书馆2009版,第111页。

[21] [美]杜威:《新旧个人主义——杜威文选》,孙有中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版,第89页。

[22] George Santayana,Dewey's Naturalistic Metaphysics,Journal of Philosophy:XXII,1925,p.675.

[23] Wiebe, The Search for Order ,New York:Hill and Wang,1967,p.151.

[24] 参见Horace Kallen, Individuality Individualism and John Dewey ,The Antioch Review,Vol.19,No.3,1959,pp.311-314。

[25] 参见[美]詹姆斯·坎贝尔《理解杜威:自然与协作的智慧》,杨柳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6] 参见Jerome Popp, Evolution ' s First Philosopher John Dewey and the Continuity of Nature ,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07,pp.120-122。

[27] 参见Daniel Savage, John Dewey ' s Liberalism Individual Community and Self - Development ,Carbondale and Edwardsville: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2002,pp.11-12。

[28] [捷克]丹尼尔·沙拉汉:《个人主义的谱系》,储智勇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版,第153页。

[29] 参见万俊人《现代西方伦理学史》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0] 夏伟东等:《个人主义思潮》,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40页。

[31] 孙有中:《美国精神的象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99页。

[32] 参见杨明等《现代西方伦理思潮》,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3] 参见宋希仁主编《西方伦理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4] 参见李志强《走进生活的道德教育——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35] 参见崔雪茹《美国个人主义研究述评》,《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AcWj1COpQs7Kg2Pt3+76Cn1A/oecDFm1Ge2SO3ssuLYmdLMR8JW9ENcgTztWoOj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