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治学领域读书、搞研究的一个基本工具是“语义政治学”。所谓语义政治学就是对公开的、见诸文字的政治语汇做索隐解读,以搞清政治语汇表意之下的隐意,搞清政治语汇所表达的全部的和确切的意思。读懂政治学要从语义政治学开始。
语言和文字是人类知识的主要载体。读书就是通过阅读和聆听来学习和掌握知识。作为人际交流和沟通的工具,语言和文字具有复杂性,人们在用语言和文字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时候往往具有两重含义——表意与隐意。这就是语言和文字表达的二重性。这种现象是人们在使用语言、文字交流时必然要遇到的。在政治领域,在政治表达与交流中尤其如此。因此,了解和掌握语言、文字的二重性是政治学阅读中首先会遇到和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人类使用文字和语言,既用来传递信息和表达思想,同时又用以掩饰和伪装另外的信息和思想。伏尔泰就说过:语言是为了掩饰思想的。在许多情况下,人们的文字和语言所表达的实际意思与其表面意思并不一致,甚至正好相反。因此,读书既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又是被误导的重要途径。所以,每一个读书人都要懂得,读书不能仅仅接受语言文字的表意。何为表意?即约定俗成的、通识意义上的信息与意思。读书还要特别注意在阅读表意的同时,对隐藏其下的隐意进行解读。这在社会科学领域,特别是在政治学领域尤为重要。
隐意是政治语汇的普遍特性。政治语汇的隐意又有两种含义:掩饰与隐喻。
掩饰,是通过语言和文字表意所传递出的信息,将受众注意力从某些事实上移开。
隐喻,即暗示,通过表意将受众注意力引向特定方向,诱导受众领会某种授意。在现实生活中,语汇的隐意也被称为:笔下意、话外音、潜台词。
搞懂语言、文字的表意相对容易,搞懂隐意就不那么容易了。怎么搞懂表意之下、表意之外的隐意呢?
中国古代有个“探微烛隐”的典故,说的是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吴起去进谏魏国国王魏文侯的故事。《吴起兵法》中记载:“吴起儒服以兵机见魏文侯。文侯曰‘寡人不好军旅之事’,起曰:‘臣以见占隐,以往察来,主君何言与心违’。”(《吴起兵法·图国》)吴起是专门去与魏文侯探讨军事事务的,魏文侯却故意说对军事事务不感兴趣。吴起当然不会相信魏文侯表面上的说法,他是从魏文侯的行为和过去表现来推断其想法和意图的。概言之,吴起是透过魏文侯顾左右而言他的语言表意推断他的心思。“吴起儒服以兵机见魏文侯”是中国古代政治中一个生动的、透过表意探究隐意的事例。这件事后来演化出成语“探微烛隐”。中国民间也有类似的说法,即“听话听音,锣鼓听声”。
戏剧学院、电影学院表演专业的学生都要接受潜台词的训练。从艺术的角度看,潜台词是潜藏在台词下面的人物的思想、愿望和目的,是台词真实的含义。在许多情况下,台词只是表达潜台词的一个衬托。在戏剧舞台上、在电影银屏上,演员如果只知道台词而不知道潜台词,他就不是在表演而是在背书了。演员只有知道潜台词,才能够对台词做出正确的表达。
政治学研究也是一样,要真正读懂政治语汇,首先就弄清隐藏在政治语汇下面的“潜台词”。怎么弄清“潜台词”?就是索隐。索隐,就是我们在语言、文字交流中透过表意探究隐意的方法。具体来说,索隐是根据政治语汇的历史背景和现实语境分析判断其确切含义。索隐的内容是对政治语汇进行结构性分析,这包括:对政治语汇做词源追溯和在特定语境下对政治语汇做出解读两方面的内容。
词源追溯,是对政治语汇做历时态的考察。在不同历史条件下,政治语汇的含义会有变化,要搞清一个词汇在最初出现时的含义,以及在后来实践进程中不断地变化与转义。以中国政治语汇里的一个高频词“人民”为例,在不同历史时期其含义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新中国成立前,人民一词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反动派相对立使用的一个概念。在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特指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即所谓“两阶级一阶层”。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人民与“最广大”连用。在今天,中国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属于人民的范畴。了解一个语汇的演变有助于对其真意的理解。
语境解读,即解读政治语汇还要对其语境予以特别关注。在不同的语境下、针对不同的问题、根据不同的目的,同样的语汇、同样一句话其含义会有很大不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会经常遇到这样的场景,同样的一句话可能表达的是完全相反的两种意思。比如人们在听到别人的请求时,常常会说:好,让我考虑考虑。根据不同的情况和氛围,这句话可能是婉拒的意思,也可能是表示可以接受的意思。语境意味着语言、文字的特殊针对性。只有将政治语汇置于特定语境中才能准确把握它的具体含义,才能够读出笔下意、话外音和潜台词。
为了能够对政治语汇的表意和隐意做出双重解读,还要对政治语汇本身的特点做进一步的深入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