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洲中世纪的文化圈中,作为远离大陆的岛国,英国中世纪的文化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我国著名学者刘建军教授曾将欧洲中世纪文化版图分为四大地缘文化板块:“一是以西欧的罗马为中心的天主教文化板块;另一个是以拜占庭的首都君士坦丁堡为代表的正教文化板块;第三个是北欧的文化板块;第四个是西班牙和西西里地区的文化板块。” 在这四大地缘文化板块中,英国无论从地理位置上还是从文化发展的特点上都无法单纯地归于某一个文化板块中,而是处在西欧天主教文化板块和北欧文化板块之间,受到多种文化的共同影响。
英国中世纪文化的发展大致以6世纪为界限分成两个时期,6世纪之前是盎格鲁-撒克逊文化、北欧诺曼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交汇融合时期,6世纪之后,基督教文化逐渐进入英国地区,并与英国本土文化交汇融合,在英国基督教化的同时,基督教也被逐渐英国化,从而孕育出了新教。
在凯撒到达不列颠地区之前,不列颠的原住民克尔特人(Celt)处于部落社会晚期的混合农业时期,人们信奉原始的德鲁伊德教(Druid)。“德鲁伊德”一词来自dru,在希腊文中意即“橡树”,表明该宗教崇拜橡树,信奉万物有灵。克尔特人是一个尚武的种族,曾在公元前385年洗劫了罗马城,也由此与罗马人结下仇怨,并使罗马军队以同样的方法报复了他们。公元43年开始,罗马皇帝克劳迪乌斯(Claudius)率领四万大军,耗时三年最终征服了不列颠岛的中部和中南部,随后,整个英格兰成为罗马的附属省。虽然罗马军队征服了不列颠地区,但是罗马文化并没有完全取代原住民克尔特人的文化。不列颠的北部尤其是哈德良长城 以北地区几乎没有受到罗马文化的影响,仍然保持着克尔特文化。不列颠南部和东部地区作为罗马的主要行政区域,比北部地区较多地受到了罗马文化的影响,许多城镇建造了街道、广场、剧场和公共建筑等,罗马官吏和不列颠上层社会的人们为了保持对罗马帝国的忠诚,大都信奉罗马的神祇和宗教,如奥林匹斯的诸神、人格化的命运女神和胜利女神等,但在民间社会中,人们尽管吸收了罗马人的拜神仪式,但是克尔特自然神的崇拜仍然深入人心。而且,罗马人对当地人的宗教崇拜采取一种宽容的态度,由此在不列颠地区产生了罗马文化与克尔特文化相互影响的现象,如同希腊的神具有了罗马神的名字,克尔特的自然神也被加上了罗马诸神的名字,如克尔特人将他们的健康温泉之神与罗马古典神密涅瓦结合起来,给他们的自然女神——巴恩女神取名为苏利斯·密涅瓦。 同时,也和罗马帝国其他地方一样,一些具有东方起源的神祇,如埃及神话中的生育女神爱西丝、波斯神话中的太阳神米斯拉斯、小亚细亚的原始宗教等也在不列颠地区得到一定范围的崇拜,“总之,罗马的神祇、克尔特人的精灵崇拜和从东方传入的五花八门的宗教,使罗马时代的不列颠成了一个宗教大观园” 。罗马文化与克尔特文化交融的结果是在不列颠地区出现了起支配地位的“罗马—克尔特神庙”,这类神庙的外形是罗马的建筑风格,但神庙中信奉的则是克尔特神祇,因此,“这是以罗马的建筑方式去适应克尔特人的庆典仪式而形成的一种建筑风格,罗马—克尔特神庙是不列颠特有的,在高卢和日耳曼地区都未曾发现” 。
公元406年罗马帝国军团从不列颠全部撤离之后,不列颠地区遭遇了北方皮科特人和苏格兰人的一再入侵,并遭遇了西方爱尔兰人的持续掠夺以及大量日耳曼人的移民,从5世纪到8世纪,不列颠地区进入了黑暗和混乱的时代。但是就文化发展而言,“不列颠这个失陷了的罗马行省,夹在异教徒的野蛮北方和基督教的罗马南方之间,地位暧昧,成为多种影响交融之地”,但是,“正是这种暧昧性和多样性,有助于解释即将在不列颠出现的早期各种文化的鲜明独特性” 。5世纪30年代起,大量移民来到不列颠地区定居下来,根据历史学家所公认的、出自早期历史学家比德(Beda Venerabilis,约673—735)的观点,这些移民主要来自日耳曼人的三个较为强大的民族,即萨克逊人、盎格鲁人和朱特人 。他们最初从丹麦半岛顺北海沿岸南下,先进入莱茵河流域,然后从大陆进入不列颠,大致说来,盎格鲁人在不列颠北部地区定居下来,萨克逊人在南部,朱特人则在怀特岛和汉普顿郡一带,这时的他们被统称为“盎格鲁—萨克逊人”。较之文明的罗马人而言,他们显然属于蛮族,他们捣毁了罗马在不列颠地区建立的一切庙宇,将当地凯尔特人掠夺为奴隶,罗马文明和罗马不列颠一起消失了。
不列颠虽然脱离了罗马帝国,但却加入了与罗马帝国有很大不同的另一个国际共同体 。不列颠地区的盎格鲁—萨克逊人都属于广义上的同质文化圈即北欧文化圈中的南斯堪的纳维亚、日耳曼和法兰西北部地区的民族,因此他们的文化是以北欧文化为基础的,进入不列颠地区后,在新的环境下,“他们开始快速发展自己的性格和制度,很快他们就超过了自己留在家乡的族人” ,进而建立了盎格鲁—萨克逊人的文化。北欧文化与盎格鲁—萨克逊文化的融合在英雄史诗《贝奥武甫》中得到了典型体现,该诗反映了北欧古代日耳曼人氏族社会末期的生活,所述事件主要发生在丹麦和瑞典,但是由于该诗歌主要是他们来到不列颠以后逐步完善和丰富的,因此该诗渗透了不列颠地区人民的思想感情、风俗习惯、社会方式以及道德观念,正如我国学者刘建军教授所言,《贝奥武甫》“不但属于英国,而且也属于丹麦(北欧)” 。盎格鲁—萨克逊人在不列颠地区很快建立了一些王国,使该地区暂时进入了一段稳定时期,但是从9世纪开始,他们多次受到北欧亲族即丹麦人和挪威人的入侵,北欧文化再次来到不列颠地区,但是这时除了盎格鲁—萨克逊文化外,北欧文化还遇到了不列颠地区的基督教文化。
基督教文化早在罗马统治时期的2世纪就已经确定抵达了不列颠地区, 但是和罗马文化在不列颠的遭遇一样,又适逢罗马皇帝大肆迫害基督教,因此基督教最初在不列颠地区并没有太大发展,而且后来又随着罗马军队一起撤出了不列颠地区。基督教真正在不列颠地区产生影响是在6世纪末期,受教皇格里高利(Gregory the Great)的扩张主义教廷派遣,一位名叫奥古斯丁(Augustine)的罗马修士率领传教团于597年抵达肯特,肯特国王艾塞尔伯特(Ethelbert)接待了这些传教士,为他们在坎特伯雷安排了住所,允许他们庆祝基督教仪式和向自己的臣民传教。自此开始,盎格鲁—萨克逊人逐渐得到基督教的教化,直到16世纪初期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罗马一直将英国分成坎特伯雷和约克两大教区。但是与中世纪罗马教廷统治下的欧洲大陆国家不同,英国远离罗马教廷,罗马教皇的懿旨对英国而言鞭长莫及,因此,英国教会较少受到罗马教廷的控制。这种特点在英国中世纪人们的生活中,体现为教会法和普通法具有同样的效力,在英国政治制度建设中,体现为教权与王权之间的斗争,其斗争始于1066年威廉王子的征服,至亨利八世最为激烈,最终使教权与王权彻底分离,并形成了英国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运动。
总之,独特的地理位置使中世纪的英国成为各种思想和文化潮流的交汇之处,克尔特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盎格鲁-撒克逊文化、北欧诺曼文化、基督教文化等多种文化相继出现在这个海岛上,但和入侵者你方唱罢我登场不同,上述各种文化总是相互碰撞、融合,从而形成了英国独特的文化气质。概而言之,英国中世纪戏剧是盎格鲁-撒克逊文化、北欧诺曼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文化等多种文化融合共生的产物。
从戏剧发生学上看,罗马统治之前的史前不列颠地区的戏剧活动应该仅仅是原始宗教崇拜仪式中的简单模拟活动,还未有真正意义上的戏剧活动出现。但根据现存的一些零星资料和遗迹来看,罗马统治时期的不列颠地区应该有戏剧活动:英国有六座城市包括坎特伯雷、科尔切斯特(Colchester)和圣阿尔班斯(St.Albans)等都发现了罗马风格的大剧院,有的可追溯到公元1世纪;同时还发现了八个用于演出的面具,但显然我们不能就此推断,罗马统治时期的不列颠就遵从了罗马帝国建立的戏剧时尚 ,很有可能的是,“在英国建立最早的剧院之前,普劳图斯和泰伦斯的喜剧已为哑剧的无声艺术和更粗犷、豪放的‘滑稽剧’所替代” 。
从英国早期历史的发展看,在古罗马军团撤出不列颠之后的5—8世纪期间,除了被称作“咪咪”(mimi)的滑稽剧演员、变戏法者、杂技演员在民间继续演出外,古罗马剧院的大门永远关闭了。学界已经公认的是,古希腊罗马繁荣的戏剧在中世纪并没有得到延续,正如恩格斯所说,“中世纪是从粗野的原始状态发展而来的。它把古代文明、古代哲学、政治和法律一扫而光,以便一切从头做起。它从没落了的古代世界承受下来的唯一事物就是基督教和一些残破不全而且失掉文明的城市”。 换而言之,中世纪的文化艺术都不是建立在古代文化艺术基础之上的,就戏剧而言亦是如此。欧洲中世纪的戏剧与骄矜倨傲的古希腊罗马戏剧迥然不同,中世纪戏剧的主要类型是发源于基督教堂仪式的宗教剧,以及发源于异教仪式和民间艺术的世俗戏剧。就英国中世纪戏剧的发展而言,主要有三条脉络——以谋生为目的的职业演员的活动、一般群众的通俗演出、具有戏剧化色彩的教会仪式 。基督教的英国化尤其是1311年圣体节的确立,对英国中世纪戏剧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使上述三者相互融合,最终形成了英国14、15世纪戏剧一度繁荣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