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水柜之设

一 北五湖的历史演变

北五湖与鲁西南平原上的巨野泽和梁山泊关系密切。巨野泽,又名大野泽,历史上与黄河变迁关系密切。巨野泽地处山东丘陵西侧,黄河冲积平原的前缘。古时为济、濮二水所汇。汉武帝时,河决于瓠子,东南注入巨野泽。至唐代后期,巨野泽水域南北三百里,东西百余里。此后,巨野泽因主要水源济水的枯断,南面水岸线内缩。10世纪以来,河水多次从浚、滑一带决入鲁西南的曹、濮、单、郓州地区,巨野泽的西南部因受黄河泥沙淤高,湖面向北面相对低洼处推移。后晋开运元年(944),黄河于滑州决口,侵入汴、曹、濮、单、郓五州之地,洪水环梁山合于汶水。梁山原在巨野泽北岸陆地上,因巨野泽南部淤高,梁山周围相对低洼,洪水蓄积于此,形成历史上有名的梁山泊。金代黄河逐渐南流,梁山泊水少,淤出滩地逐渐被百姓开垦。至明前期,梁山泊还是一大片浅水洼地,曾被作黄河北决的滞洪区。自弘治年间(1488—1505)刘大夏筑太行堤后,黄河夺南决入淮,梁山泊来水短缺。至康熙年间,梁山泊周围已成平陆。

北五湖中的南旺三湖,包括运河东岸的蜀山、马踏二湖以及西岸的南旺湖组成。南旺三湖因地处运河水脊——南旺镇,又被统称为南旺湖。关于南旺三湖的起源,学界代表性观点主要有两种。一种观点认为,南旺湖是永乐九年(1411)宋礼重开会通河,听从汶上老人白英建议,引汶水注南旺高地,围地束水成湖。因运河中贯,将湖分为东西二部分,西湖称南旺湖或者南旺西湖,东湖又被汶水划分为南北二部,北部称马踏湖,南湖称蜀山湖。持这种观点的代表学者是邹逸麟。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南旺湖由元末明初黄河在济宁路南北漫流汇聚成的马常泊发展而来。这种观点代表学者有姚汉源。 明永乐九年(1411)八月,宋礼开会通河后上言,会通河以汶、泗为源,夏秋霖潦泛溢,马常泊之水也流入,“(会通河)河流浅深,舟楫通塞,系乎(马常)泊水之消长。”马常泊水势夏秋有余,冬春不足,若不经理河源或引他水接济,必有浅涩之患。汶水上游已由堽城坝引水入新河。东平州境有汶河支流沙河一道,至十路口通马常泊。沙河河口淤塞严重,应疏浚河口3里余,河中应筑堰180丈,引水入马常泊。这段沙河就是戴村坝逼水入南旺的河道,也就是后来所称的小汶河。 结合这段史料,笔者认为姚汉源的观点似更为可信。

南旺三湖周围150余里,本受汶水支流之水,自永乐年间筑戴村坝,“全受汶水矣” 。运道纵贯南旺湖,汶水又自东向西南流,于南旺分水口入运河,因此南旺湖分为三,即蜀山湖、马踏湖和南旺西湖。明礼部侍郎王道对南旺三湖济运作用评价很高:“向非南旺,则会通河虽开亦枯渎耳,乌能转万里舳舻以供亿万年之国计哉!” 成化四年(1468),山东按察司佥事陈善因旧土堤易于崩坏,始用石修砌西堤,又负土增筑东堤。 嘉靖二十年(1541),定立界石,以杜侵占,周围植柳以防盗种。

运道西岸的南旺西湖,周围93里,“多菱芰鱼鳖茭荻蔬蒲,居人食其利”。在陈善修砌石堤基础上,嘉靖二十二年(1543),主事李梦祥续筑湖堤15600余丈,通过挖渠来强化西湖的济运功能。 嘉靖三十八年(1559),主事陈南金修复湖堤缺口,设铺舍十铺,由浅夫、巡堤老人等负责。万历十七年(1589),加筑旧堤12000余丈,添筑东西子堤1200余丈。 西湖临运处有十座水闸,自北向南为:关家口、常家口、邢家口、孔家口、彭秀口、刘玄口、张全口、焦栾口、李泰口和田家口。每逢汶水泛涨,运河无法容纳,泄放运道多余河水,开启关家、彭秀等斗门,纳水入湖。入清,西湖已无法再作水柜,仅作泄水水壑,但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运河余水)泄入南旺湖中,以减运河之势,俾南北闸河上下一带堤工运道藉保无虞,则是南旺一湖泄涨保堤,于漕运民生,大有关系。” 雍正四年(1726),加修湖堤,增设斗门闸座,将关家坝、五里坝改建石闸。嘉庆五年(1800),总河王秉韬修南旺湖堤,增碎石坦坡,重修芒生泄水闸。

运道东岸的蜀山湖,又名南旺东湖,周围65里,位于南旺分水口南侧,“坐落汶河之南,运河之东,素名水柜,助济南北运行,实为东省诸湖中最关紧要之区” 。湖中央有一座山,“望之若螺髻焉,曰蜀山” 。嘉靖二十年(1541),主事李梦祥筑东堤,始蓄水济运。此湖北侧,临近汶河南岸,有田家楼口、邢家林口两座水闸以收蓄汶水。湖西侧,临运道东岸,有金线、利运两座水闸,放水济运,尤以利运闸为湖之门户。蜀山湖一年两次蓄水,一次是在冬季南旺挑浚时,在南旺分水口筑水坝,遏汶水入运,引汶水由田家楼口、邢家林口入蜀山湖,至次年春初开坝,约蓄水二尺;一次是伏秋汛期,汶水大涨,由田家楼等水闸纳入蜀山湖,凑足九尺八寸的蓄水量。蜀山湖放水济运时,关闭南端的金线、利运二闸,开放北端田家楼等二水口出汶河,南经南旺分水口北流。入清,此湖中间设一道隔堤,设永泰、永定、永安三闸。隔堤以北湖面为清水湖,以南为浑水湖。 通过永定、永安、永泰三座斗门收水入湖,通过金线、利运两座单闸出水济运。清前期此湖收水尺寸为九尺七八寸。乾隆四十年(1775),议定收水一丈一尺为准。 蜀山湖帮堤属嘉祥县的自冯家坝至孙村2344丈;属汶上县的自孙村至南旺分水口南1500丈。自冯家坝至苏鲁桥止的湖堤长3510丈,负责蓄水济运,历年收蓄汶水,有南月河口、林家村口、田家楼口及胡家楼口,并无子堤。遇有水大难容,泄水出长沟滚水坝入马场湖。该湖石坝自明末以来多破损,清初改从苏鲁桥陈蔡口注入马场湖。长沟滚水坝以北每年修筑一道草坝,接连湖堤。草坝东北种植柳树,防止百姓侵占湖田。

运道东岸的马踏湖,位于分水口北侧,周围34里,湖面面积140余顷。湖南侧临汶水北岸,有徐俭口、王土宜口二水闸收蓄汶水。湖西侧临运道东岸,有弘仁桥,为放水济运处。此湖未修子堤,原因在于此湖地势较高,无须防遏,只于官民界分处种植柳树,竖石碑,防止百姓侵占。马踏湖全蓄汶水,方法与蜀山湖同,专供北运。马踏湖上源为钓台泊,水涨汇入马踏湖,出开河闸以北,由弘仁桥流入运河。帮湖运堤自禹王庙起,至弘仁桥止,2663丈;湖堤3300余丈。

图2—1 明前期会通河上的水柜

安山湖在东平州,位于运道西岸,为元末梁山泊水下移至安山以东洼地而形成的湖泊。 此湖原本在元代旧运道以东。洪武二十四年(1391),黄河决阳武黑洋山,北流一股冲断运河,淤安山湖。永乐九年(1411),宋礼重开运河,运道改于湖东。明初,安山湖“萦回百余里而不详其界”。弘治十三年(1500),通政使韩鼎勘察安山湖四界:东至马家湖,西至旧东河,南至安山,北至运河。十里铺在湖中界。自十里铺至安山湖广十五里,四围东自马家口,西至戴家庙,长22里6分,自戴家庙北至寿张集长24里3分,自寿张集东至赵家庄长24里7分,自赵家庄南至马家口长8里8分,周围共80里4分。韩鼎在勘察湖四至,置立界牌,栽植柳株。

明前期,黄河尚有一支流北流入安山湖蓄水济运。“时荆隆口支流未塞,引由济渎入柳长河为湖原,蓄水最盛,北至临清三百余里资为灌输,称水柜第一。” 正统三年(1438),知州傅霖始于湖口建闸蓄水。 临运处有八里湾和似蛇沟二水闸。此湖功能与南旺西湖类似,用于收蓄运河多余之水接济运道不足。运道水盛,从湖南端的八里湾闸收蓄湖内,下板堵闭。此湖专备北运,待运道浅涩,可由似蛇沟闸放水济运。弘治八年(1495)刘大夏筑太行堤前,黄河北流河道并未切断,安山湖可纳汶河、黄河二水。大堤筑成,安山湖水源大减,渐失水柜蓄水之作用,充作运河泄水湖。明代中后期起,安山湖不断涸出湖田并被垦殖。

马场湖在济宁州西10里,周围40里,位于运道东岸,洸河北侧,又名马常泊、任湖、西湖、莲池陂等。明代马场湖水源主要有二:一是自蜀山湖南流汶水,因马场湖地势低洼,当蜀山湖蓄水充盈时,多余蓄水通过冯家坝南泄入马场湖;二是泗、洸二河水,马场湖东南临洸河,有水口收蓄河水。入清,蜀山湖水涓滴不入马场湖,专蓄府、洸二河之水。泗水经金口坝分支入府河,西北流与洸河交汇后经夏家桥流入此湖。 湖北岸设减水闸三座,即五里营、十里铺、安居镇三闸。湖东岸有一条长1600余丈的湖堤,湖西口有长达10余丈的冯家坝宣泄余水。此外,此湖湖口上修造一座称为陂石的桥梁,可蓄泄湖水。

永乐九年(1410)八月,工部尚书宋礼浚东平州境沙河(汶河支流),于河中筑堰180丈,引水入马常泊,以为运河蓄水。 嘉靖十四年(1535)冬,总河刘天和率役夫筑堤60里,湖堤内外植柳,置减水闸5座。 万历十七年(1589),常居敬于大长沟筑冯家石坝,阻蜀山湖湖水南泄。此后,马场湖专蓄汶、泗二水。马场湖西岸临运处自北而南有白嘴、安居、十里铺、五里营等四座水闸。马场湖专济南下运道,济运方法随万历十七年(1589)水源变化而前后不同。在此之前,此湖主要水源来自北部的蜀山湖,由于入水口位于此湖之北端,放水济运处位于此湖南端的五里营闸。万历十七年(1589)后,马场湖专蓄汶、泗二水,入水口位于湖之东南端,因此放水济运处,主要在此湖北端的白嘴闸。济运水闸若与进水口太近,或居于湖心,一旦启板放水,将泄水太甚,湖水一泄无余。雍正九年(1731),修筑堤岸。乾隆四年(1739),自田宗智起至火头湾北运堤止,增筑圈堤2579丈。 嘉庆二十二年(1817),山东巡抚陈预、东河总督叶观潮借项修筑湖堤,长2738丈。道光二十年(1840),东河总督栗毓美、运河道徐经捐修马场湖堤,重建涵洞。

马场湖是接济运道的重要水柜。每年冬挑,在鲁桥泗水口内横筑土坝,将金口坝严闭闸板,遏泗水注黑风口入府河收蓄湖内。春夏之交,运道缺水,将此湖安居、十里铺两斗门开启放水济运。

二 南四湖的历史演变

南四湖中的昭阳湖地处南阳新河下游,周围180里。元代名刁阳湖或山阳湖,在南四湖中出现最早,“它是由历史上黄河长期夺泗水下游的洪水,在古泗水以东、山东丘陵西侧之间洼地聚集而成湖” 。昭阳湖最初位于运道东侧,可接济运道。明前期,此湖南端有二水闸启闭,出金沟口“济沽头诸闸”。嘉靖七年(1528),黄河冲决东堤入昭阳湖,泥沙淤漫渐高,南端二闸没入泥底不复见,“湖益狭,而金沟口之流亦微,浚湖则淤深费广”。嘉靖年间,总河刘天和认为,昭阳湖水北流通鸡鸣台小河,高仰之地筑横堤,遏湖水由鸡鸣台入运,则鸡鸣台以至沽头70里运道皆能接济。嘉靖十四年(1535)夏秋,刘天和率众浚鸡鸣台出水入运口,修筑下口湖堤,将湖东新河隔绝的泉横河筑坝引水入湖,昭阳湖蓄水量大增。 嘉靖末年,黄河东决,由运道冲入昭阳湖,阻断漕运。工部尚书朱衡于昭阳湖东开新河以避黄河之险。隆庆六年(1572),于昭阳湖南筑土堤250余丈,后又筑东西决口二堤,以防河患。自新河开通,“运道东徙,汶、泗、沂、漷载之高地而行,西岸诸湖,止以减水而不以进水” ,昭阳湖从最初的济运水柜转变为容纳运河泄水的水壑,“上接南阳湖西北数十州县之坡水” 。此湖与北部的南阳湖以马公桥为界。“总体而言,受运河东移,昭阳湖来水条件的改变、黄河泥沙淤积及人工围垦的作用,昭阳湖演变的过程是逐渐缩小的”

关于南阳湖、独山湖的形成,学界主要有两种代表观点:一为邹逸麟所言:“成化年间开永通河将南旺西湖的水引往东南流,至鱼台县东北南阳闸北入运,积水成南阳湖。开始时并不大,以后由于泗水下游三角洲的延伸,南阳湖水不能顺利排入昭阳湖,遂使湖面不断向北扩展。隆庆元年(1567)开南阳新河成,运道改经南阳湖东出,阻截了来自东面的诸山水而形成独山湖。” 一为韩昭庆所言:“在明末清初,南阳湖与独山湖却是一地多名,共指一湖,即现在的独山湖”;又据雍正元年河督齐苏勒及张大有列举山东运河旁蓄水济运的湖泊无南阳之名,“现代意义的南阳湖此时并未形成”。又据乾隆《鱼台县志》注文:“按南阳湖旧志所无,今已汇为巨浸,故续入焉”的记载,认为南阳湖大致出现在乾隆初期。 高元杰以王琼《漕河图志》、叶方恒《山东全河备考》、靳辅《治河方略》、张鹏翮《治河全书》等书所绘地图验证并支持韩昭庆观点,指出独山湖在隆庆元年南阳新河开成为标志而迅速成型,南阳湖的形成应当在乾隆早期左右。

运河东岸的独山湖,周围196里。南阳镇东部有座独山,山下有坡地,地势平衍低洼。邹县、滕县沙河以及鱼台各泉水19处汇入此地。南阳新河开通后,这处低洼坡地始有水蓄积逐渐演变为湖,并向运河济水。每年伏秋汛期,湖水涨发,水势浩大,冲毁湖堤。隆庆二年(1568),始于独山湖修建长30余里的坚固石堤,并留水口引水流入运,宽不过10余丈。此湖设有14座减水闸,2座大减水闸各设3个流水洞。雍正元年(1723),建束湖土堤一道,留水口19处,各筑草坝,以时蓄泄。 乾隆二十四年(1759),加修水口18处,涵洞4座。 后来,运河受汶泗泥沙淤高,河底高于湖底,独山湖济运越发困难。

在明万历以前,微山湖湖区就存在枣庄、李家、郗山、微山、吕孟、张庄、韩庄等诸多小湖。万历三十二年(1604),泇河修成,运道东移至微山湖区以东,这些小湖被隔离在新道之西。运东山洪暴发后,通过沿运闸门宣泄于此;黄河东决,洪水以此为壑;南四湖北高南低,独山等湖涨水也下泄至此。这三股水源汇聚至此,很快将这些零星分布小湖连成一片,总称微山湖。 此湖上承嘉祥、济宁、金乡等九州县坡水及鱼台、滕县等州县泉水,自北而南分别为南阳、昭阳、枣庄、李家、郗山、微山、吕孟、张庄、韩庄诸湖,汇聚而成大潴。 此湖“南则挹注江境,北则擎托汶流”,“东境八闸及江南邳宿运河全赖微湖挹注” ,“为东省最大水柜”

图2—2 乾隆间南阳、独山、昭阳、微山四湖示意图

微山湖西南距黄河较近,“每虑漫泄之患”,需坚筑堤防抵御黄河浊流。黄水一旦溢入,不仅滕县、峄县沦为巨浸,而且造成运道梗阻。康熙年间,济宁道张伯行建议于微山湖南修拦黄坝一道,上接沛县太行堤,下至徐州荆山口。黄河泛涨可使洪水由拦黄坝以南东行入彭家河至猫儿窝。微山湖清水可由旧河道出荆山口,与彭家河一道至猫儿窝。张伯行认为,堽头湖已被黄河水淤平,微山湖已受淤严重,南岸若不筑堤,不数十年黄河屡屡倒灌微山湖,微山湖不但无法蓄水济运,泇河也将被黄河泥沙淤积。 0B4EzTbP4h+0fwmyiDt+zRoBUnky0or1pclnLaPqEBiPJqW6QAfuSaj+tp9qC5V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