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六节
可能的困难与创新之处

本书可能遇到的最大困难有二:一是针对高货币化水平产生原因进行理论研究的有很多,但较为严谨的数理模型很少。二是以信贷传导机制为分析视角,从体制层面分析“高货币之谜”,从数理模型的构建到数据获取都存在一定的难度。一方面,从横向角度看,各国的口径和制度环境不一致,数据处理存在一定难度;另一方面,从纵向角度看,高货币化水平的指标所含内容也在动态变动,中央银行独立性指标、地方政府的行为指标都不太一致。针对上述问题的解决之道是,从现有文献特别是最新的文献中寻找尽可能多的线索。此外,寻求于实务界的有关文献和统计数据,力争获取全面的文献和数据。

虽然我国货币化水平偏高引发的争论由来已久,国内外学者也分别从不同角度对该现象进行了一系列较为严谨的分析,但大多从货币需求层面、金融市场层面、经济结构与体制层面来论证。总体而言,学者对高货币化水平的研究经历了一个由浅到深的过程,近几年来,关于“高货币之谜”的研究逐渐从货币需求、金融市场层面转向经济结构与体制因素层面,且部分研究也已经触及问题的本质。但是现有的研究依然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和漏洞,就高货币化这个问题而言,针对性的研究大致包括三个环节:一是解释我国经济货币化水平是否偏高问题;二是解释“高货币之谜”形成的制度原因;三是关于“高货币之谜”的演进趋势与合理区间。绝大多数学者把注意力放在了第一个环节和第三个环节,至于“高货币之谜”形成的制度原因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基于此,本书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创新:(1)研究视角的创新。本书从中央银行独立性和货币政策稳定性出发探究“高货币之谜”的影响因素,并通过研究商业银行和地方政府的行为进一步对高货币产生机制进行系统性分析。(2)研究方法的创新。本书以博弈论和产业经济学等学科为基础,通过对数理模型的推导,从理论上探究了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地方政府行为对高货币的影响,并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相关结论。(3)构建了“高货币之谜”的系统性分析框架。本书基于货币的信贷传导机制,通过“货币源头—中央银行—基础货币—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地方政府—企业”的链条,基于以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地方政府三大行为主体的互动模式展开研究,并分别分析各行为主体在货币循环和创造过程中的作用机理,系统论证“高货币之谜”产生的内在机制,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qYEGhsq/itfwSU9uBLmw/Tq+Gcp2U0D47Usg1/jZt2EbvscZ5k9VHkgZuNaN0v+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