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玉米在浙江的引种

玉米在明代中期传入我国,一般认为玉米经多渠道传入我国,其中就有“东南海路说”,就是指玉米经葡萄牙人或中国商人之手较早传入我国的福建、浙江等东南沿海地区。成书于隆庆六年(1572)的《留青日札》记载:“御麦出于西番,旧名番麦,以其曾经进御,故曰御麦。干叶类稷,花类稻穗,其苞如拳而长,其须如红绒,其粒如芡实大而莹白,花开于顶,实结于节,真异谷也。吾乡传得此种,多有种之者。” [3] 可见玉米在此之前传入浙江沿海,杭州文人田艺蘅的记载是“东南海路说”的主要依据之一。但是玉米在传入浙江后的一百年都没有得到大面积推广,在康熙之前的方志记载仅有三次:乾隆《绍兴府志》引万历《山阴县志》:“乳粟俗名遇粟” [4] ;光绪《嘉兴县志》引天启《汤志》 [5] :“所谓秔糯粟者即此耳” [6] ;以及万历《新昌县志》仅记载“珠粟”一词 [7] 。山阴县、嘉兴县均位于多山的浙江的北部平原地带(杭嘉湖平原和宁绍平原),新昌县距离宁绍平原不远,可见玉米在明末清初一直局限在浙北平原。

虽然玉米在传入浙江之初只在平原种植,但玉米的亩产不低,所以《留青日札》载“吾乡传得此种,多有种之者”,但是与水稻等传统作物相比,玉米仍处劣势,在五谷争地的情况下,玉米这种新作物并没有竞争优势,难以大面积推广。东南沿海各省情况均是如此,虽然引种较早,却发展缓慢,尚不能作为一种粮食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有一席之地,《本草纲目》记载玉米“种者亦罕” [8] ,《农政全书》也只在底注中附带一提。

康熙年间,玉米在浙江开始由沿海缓慢向内陆山地推进,但仍然以平原地带为主。根据康熙年间方志记载情况(见表2—1),玉米仍主要种植于浙北平原的山阴、余杭,以及金衢盆地的武义,孝丰离杭嘉湖平原较近,天台、新昌距离宁绍平原不远。浙江山地已经开始引种玉米,但规模不大,如浙南山地的遂昌。浙江并不是与我国内陆地区玉米的“先丘陵山地后平原”的传播方式一样,而是“先平原后山地”。浙江的平原、盆地不仅人口较多,而且交通便利,内河航运发达,方便由沿海传入浙江的玉米的进一步传播。但是一方面由于旧的种植习惯的沿袭;另一方面由于处在平原河谷地带不能充分发挥玉米高产、耐饥、适应性强等特性,甚至不利于玉米的生长 [9] 。因此玉米在传入初期,被视为消遣作物,在田头屋角或菜园“偶种一二,以娱孩稚”,方志记载比较简单,可以反映出玉米未成为主要粮食作物的事实,康熙《浙江通志》、雍正《浙江通志》均未记载玉米。另外,康熙《天台县志》记载的“玉芦,俗呼广东芦” [10] 。有观点认为据此可知早期进入浙江的玉米来自广东,其实不然,广东最早关于玉米的记载也是清初屈大均的《广东新语》:“玉膏黍一名玉膏粱,岭南少以为食,故见黍稷,往往不辨” [11] ,远晚于浙江,应该是当地人民误以为自广东来。

表2—1 康熙年间浙江地方志记载玉米的情况 evmAjWx3dfJV/vctiiE1oP3ahA1TFckBigLSazV+KjqjO1yjSgGZxd8JIuitx4k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