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内亚的蒙古高原,历来是游牧族群的乐园,众多的部落,时而集聚兴起成为强大的游牧帝国,时而衰落亡散成为互不统属的游牧人群。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鹘等强大帝国此起彼伏、忽兴忽亡,直到13世纪初,孛儿只斤、弘吉剌、亦乞烈思、兀良合、伯牙兀、燕只斤、许兀慎、逊都思、斡亦剌、乃蛮、克烈、蔑儿乞、塔塔尔等众多蒙古语族、突厥语族的部落,被铁木真统合成“蒙古人”。融合了众多草原森林部落的蒙古人,崛起于欧亚通道的内亚,对世界文明进程产生重大影响,毁坏了很多城池的同时,促进了不同地区文化的交流,也开启了经济的世界体系。从文化交往上讲,伊斯兰文化是最先进入“蒙古人”视野的非蒙古高原文化之一,在作为整体的蒙古人崛起之前,拥有发达商业网络的伊斯兰商人就在蒙古草原的众多部落中从事商业贸易活动,有回回人成为铁木真患难时的跟随者和崛起过程中的支持者 [3] 。
崛起后的蒙古充满扩张的欲望,在西征中,征服了西辽、花剌子模、大食阿巴斯王朝、罗斯诸公国等,占领中亚、西亚、欧洲诸地,并建立了钦察汗国(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和伊儿汗国(伊利汗国)“四大汗国”。在东征中,消灭了西夏、金国、大理、南宋等,建立了元朝。从蒙古高原走出来的、横跨欧亚的蒙元帝国之蒙古人,在征服之途、征服之地走上了在地化的进程。在蒙元帝国西方,即中亚、西亚及钦察草原等地,四大汗国逐步走向了突厥化、伊斯兰化。
钦察汗国,因其主要领地钦察草原而名,源于成吉思汗赏赐蒙古本土极西之地为长子术赤的兀鲁斯,经术赤之子拔都征战并建立,辖地包括中亚细亚、伏尔加河中下游、顿河流域、高加索、克里木等广大地区,俄罗斯等欧洲史书中名之为“金帐汗国” [4] 。钦察汗国的伊斯兰化始于拔都的弟弟别儿哥汗在位期间(1257—1266年),别儿哥汗在苏菲传教士的引导下皈依了伊斯兰教,“他在自己的全体人民中间传播它,在自己全部领土内建起了清真寺与学校,亲近学者与法学家,与他们为友。” [5] 在别儿哥汗和几位信仰了伊斯兰教的大汗之后,钦察汗国在拔都五世孙月即别汗(1312—1340年在位)时完成在地化,使得伊斯兰教传播到了从中国起直到西方各国尽头的地方 [6] 。钦察汗国在16世纪初瓦解,但是其衍生出的子系汗国,如布哈拉汗国、希瓦汗国存续到20世纪20年代。乌孜别克族、柯尔克孜、哈萨克族等现代民族,都跟它有较大渊源关系。
察合台汗国,因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而得名。元《经世大典序录》记载:“及天下太平,命宗王将兵镇边徼襟喉之地如和林、云南、回回、畏兀儿、河西、辽东、扬州之类。” [7] 刘迎胜先生认为,蒙古国初期将兵镇守回回之地的就是察合台,回回,即是指中亚伊斯兰之地 [8] 。之后,察合台汗国疆域不断伸缩变化,其鼎盛之时的疆域东至罗布泊、西邻阿姆河、北至塔尔巴哈台、南逾兴都库什山。其第五代汗王木八剌沙和第六代汗王八剌哈,是察合台蒙古人皈依伊斯兰的先驱。1331年答儿麻失里称汗,此时汗国西部的蒙古人许多成了穆斯林,答儿麻失里顺应时势,皈依伊斯兰,使汗国西部的蒙古人伊斯兰教信仰较其他宗教占更大优势 [9] 。1353年,在察合台汗国东部称汗的秃黑鲁帖木儿皈依了伊斯兰教,后随秃黑鲁帖木儿汗皈依的16万蒙古人都“剪掉了长发” [10] ,完成了汗国的在地化。察合台汗国衰落后,其衍生的子系汗国叶尔羌汗国、吐鲁番汗国延续到17世纪80年代。维吾尔族等与其有较大的渊源关系 [11] 。
伊儿汗国,是成吉思汗之孙、托雷之子旭烈兀所创建。1264年,作为兄长的忽必烈册封弟弟旭烈兀为伊尔汗,意即伊朗土地上的汗,并赐予阿姆河以西之地为封地 [12] 。伊儿汗国是四大汗国中建国最迟、伊斯兰化最早的汗国,信奉伊斯兰教的第一位汗王是旭烈兀之子塔兀答尔,最重要的事件是1295年皈依伊斯兰教的合赞汗登上汗位,代表了伊儿汗国正式接受伊斯兰教为国教 [13] 。与其他蒙古汗王一样,合赞汗也是在苏菲传教士的引导下皈依伊斯兰教的,“合赞汗和全体异密们,在洒黑之子撒都剌丁·亦卜剌希木·马哈维在场时承认了唯一的真主,他们全成了伊斯兰教徒。” [14] 公元1300年,也即登上汗位的第五年,合赞汗下诏让宰相拉施特编纂一部蒙古史,因此费时11年而成的历史巨著《史集》,成为研究蒙古史,古代北方民族史的重要资料 [15] 。
窝阔台汗国因为存在时间很短,封地被其他蒙古势力分割,不涉及此议题。
新吉乐图先生在《伊斯兰化蒙古概述》一文中认为,元朝的蒙古人赋予佛教以至高无上的地位,其他蒙古汗国则普遍皈依了伊斯兰教 [16] 。其实,这只是对蒙元帝国时期蒙古人的宗教信仰做的大致分类,事实上,在伊斯兰化的蒙古汗国还有其他宗教存在的情况,在元朝域内亦有蒙古宗王及所部臣民皈依伊斯兰教的情况。其中,元朝安西王阿难答就是代表。阿难答跟伊尔汗国合赞汗是堂兄弟的关系,在合赞汗下诏编纂的《史集》中就记载了阿难答皈依伊斯兰教的缘由,并叙述了阿难答对合赞汗的模仿和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