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本章小结

新文化运动在思想领域产生并得以发展的土壤和语境是清末民初日渐蓬勃的现代民族国家意识,换句话说,这种现代民族国家意识构成了这一时期具有“生态”意义的文化场域。按照布迪厄的观点,“场域”是一个“位置间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形构,这些位置是经过客观限定的”。 [185] 对发生在20世纪10—20年代的中国新文化运动而言,对其加以“限定”的“客观”就是那个刚刚诞生不久的中华民国。作为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民主政体,中华民国至少在形式上保证了生活在其中的人民可以以之为模板来想象现代民族国家的样子。在20世纪10—20年代中国的历史语境下,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对于作家本身有着明显的鼓动力,在新文化运动中,无论是启蒙一方或是被启蒙的一方,都能很自觉地选择了站在中华民国这样一面大的旗帜下进行各种活动。

在中华民国的旗帜之下,参与者首先要做的,就是将自己身上从上个时代带来的具有惯性色彩的思维方式剔除。参与者一方面在欢庆着新的时代来临,另一方面却没有完全从旧的时代走出,在很多时候,一种思想和行动上的分裂在他们身上表现得十分明显。许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种分裂的存在,从而使自己的行动不断地背离思想,重蹈了上个时代知识分子的覆辙;而那些意识到这种分裂的人,其痛苦无疑更加深刻,也正是这种痛苦驱使着他们要以一种更加有广泛性和普遍性的方式来将启蒙的声音传播至民众之中。于是,他们将目光投向了教育,试图以一种动员的方式发出声音,去警醒教育界,然而,那些旧的形式已经装不下新的思想,这些先行的参与者必须找寻一种新的载体以便与那些日益更新的思想相匹配,于是,新文学的诞生就成为最终的结果。

作为一个新生的现代民族国家,在满足国民种种想象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实现其国力的强盛。自甲午中日海战以来,中国一直处于一种战争的氛围之中, [186] 一种民族主义的情绪在社会上弥漫开来。由于战争的持久性,战争的种种元素已经渗入了民众的生活当中,战争话语对于日常生活的改造是十分明显的;在这种语境下,“国家主义”的氛围就成了此时知识分子的一种精神底色,国家整体的不成熟和知识分子对国家认知的不成熟互相缠绕,导致此时有关民族国家的想象显得十分含混。但是,“民族国家”中所包含的“民族主义”毕竟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范畴,对于一个场域性的存在来说,仅从国运昌盛这样一种单一的角度去理解它,容易导致极端和偏执的思想出现。那些来自域外的思想不加消化就被引入国家建设层面来进行讨论,导致了在新文化运动初期思想领域的异彩纷呈,但是,其背后隐藏的诸如各说各话、不合实际等种种问题也成为了之后思想界纷争的伏笔。

新的国家带给了知识分子以希望,同时,更多的知识分子在新的国家的保护下,走出了国门,看到了更为广阔的世界。在看到世界上其他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之后,积贫积弱的中华民国在政治建设领域的局限性就更加明显了,此时,许多知识分子都经历了一种痛苦的挣扎,一方面,他们不得不面对域外各国比中华民国强大繁荣的事实,另一方面,现代民族国家意识带给他们的国家自豪感却使其很难爽快地承认这个事实是出自中华民国政治体制本身。他们一方面意识到了国家在创立伊始就已经出了问题,另一方面却不愿意从根本上寻找问题的起源,这使得有过海外生活学习经历的新文化运动的参与者在自我肯定的同时还有着自我质疑、自我否定的一面。这些富有矛盾性的因素汇聚在了一起,成为新文化运动中的张力,它始终在维护和反思中华民国政治、经济、文化体制之间徘徊,并保持着一种相对的平衡。


[1] [美] 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郑世平、公婷、陈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30页。

[2] 张耀会、岑德彰编:《中华民国宪法史料》,文海出版社1981年版,第2页。

[3] 参见张耀会、岑德彰编《中华民国宪法史料》,文海出版社1981年版。

[4] 陈独秀:《本誌罪案之答辩书》,《新青年》1918年第六卷第一号。“英”字应为“莫”字的错讹。

[5] 鲁迅、许广平:《两地书·八》,《鲁迅全集·第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1页。

[6] 鲁迅:《致许寿裳100815》,《鲁迅全集·第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33页。

[7] 鲁迅:《致许寿裳101221》,《鲁迅全集·第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37页。

[8] 鲁迅:《致许寿裳110731》,《鲁迅全集·第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37页。

[9] 鲁迅:《致张琴孙111100》,《鲁迅全集·第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50页。

[10] 《杭州光复记(三)》,《申报》1911年11月9日。文中“句”字疑为“点”字错讹;“十六日”用的是旧历,当日为辛亥年九月十九日。

[11] 《鲁迅自传》,《鲁迅全集·第8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42页。

[12] 鲁迅:《日记19121102》,《鲁迅全集·第1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8页。

[13] 鲁迅:《日记19161615》,《鲁迅全集·第1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1页。

[14] 鲁迅、许广平:《两地书·四》,《鲁迅全集·第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20页。

[15] 周作人:《夏穗卿》,周作人著,止庵校订《鲁迅小说里的人物》,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41页。

[16] 鲁迅:《日记19121116》,《鲁迅全集·第1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页。

[17] 鲁迅:《日记19131028》,《鲁迅全集·第1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页。

[18] 鲁迅:《日记19140818》,《鲁迅全集·第1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9页。

[19] 鲁迅:《日记19160615》,《鲁迅全集·第1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1页。

[20] 鲁迅:《从胡须说到牙齿》,《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4页。

[21] 鲁迅、许广平:《两地书·一》,《鲁迅全集·第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0页。

[22] 参见 [美]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页。

[23] 鲁迅:《致许寿裳101115》,《鲁迅全集·第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35页。

[24] 鲁迅:《致许寿裳101221》,《鲁迅全集·第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37页。

[25] 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3页。

[26] 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6页。

[27] 鲁迅:《日记19120712》,《鲁迅全集·第1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

[28] 鲁迅:《日记19120717》,《鲁迅全集·第1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

[29] 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40页。

[30] 《书帐1912年》,《鲁迅全集·第1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1页。

[31] 第439—440页。

[32] 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39页。

[33] 知堂:《关于鲁迅之二》,《宇宙风》1936年12月第30期。

[34] 胡适:《〈吴虞文录〉序》,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08、610页。

[35] 范朴斋:《吴又陵先生事略》,赵清、郑城编《吴虞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84页。

[36] 范朴斋:《吴又陵先生事略》,赵清、郑城编《吴虞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84页。

[37] 吴虞:《游学琐言》,赵清、郑城编《吴虞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页。

[38] 吴虞:《家庭苦趣》,赵清、郑城编《吴虞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0页。

[39] 胡适:《〈吴虞文录〉序》,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THG,第608、609页。

[40] 吴虞:《辩孟子辟杨墨之非》,赵清、郑城编《吴虞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7页。

[41] 吴虞:《辩孟子辟杨墨之非》,赵清、郑城编《吴虞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84页。

[42] 吴虞:《日记19110927》,中国革命博物馆整理,荣孟源审校《吴虞日记·上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页。

[43] 参见中国革命博物馆整理,荣孟源审校《吴虞日记·上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页。

[44] 吴虞:《日记19111119》,中国革命博物馆整理,荣孟源审校《吴虞日记·上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3页。

[45] 参见丘权政、杜春和主编《辛亥革命史料选辑·下册》,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46] 参见吴虞《日记19111018》,中国革命博物馆整理,荣孟源审校《吴虞日记·上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页。

[47] 吴虞:《日记19111106》,中国革命博物馆整理,荣孟源审校《吴虞日记·上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8页。

[48] 吴虞:《日记19111107》,中国革命博物馆整理,荣孟源审校《吴虞日记·上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9页。

[49] 吴虞:《日记19111208》,中国革命博物馆整理,荣孟源审校《吴虞日记·上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6页。

[50] 吴虞:《日记19111024》,中国革命博物馆整理,荣孟源审校《吴虞日记·上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页。

[51] 吴虞:《日记19111025》,中国革命博物馆整理,荣孟源审校《吴虞日记·上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页。

[52] 吴虞:《日记19111111》,中国革命博物馆整理,荣孟源审校《吴虞日记·上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1页。

[53] 吴虞:《日记19111103》,中国革命博物馆整理,荣孟源审校《吴虞日记·上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页。

[54] 吴虞:《日记19111115》,中国革命博物馆整理,荣孟源审校《吴虞日记·上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2页。

[55] 此“国民党”并非后来执政中华民国的国民党,而是一个四川省内的小型政治团体。

[56] 吴虞:《国民党序》,赵清、郑城编《吴虞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1页。

[57] 吴虞:《日记19120105》,中国革命博物馆整理,荣孟源审校《吴虞日记·上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2页。

[58] 吴虞:《日记19120315》,中国革命博物馆整理,荣孟源审校《吴虞日记·上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5页。

[59] 吴虞:《日记19120121》,中国革命博物馆整理,荣孟源审校《吴虞日记·上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4页。

[60] 吴虞:《日记19120301》,中国革命博物馆整理,荣孟源审校《吴虞日记·上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1页。

[61] 吴虞:《日记19120303》,中国革命博物馆整理,荣孟源审校《吴虞日记·上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2页。

[62] 吴虞:《日记19120312》,中国革命博物馆整理,荣孟源审校《吴虞日记·上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4页。

[63] 吴虞:《日记19150213》,中国革命博物馆整理,荣孟源审校《吴虞日记·上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74页。

[64] 吴虞:《日记19150619》,中国革命博物馆整理,荣孟源审校《吴虞日记·上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95页。

[65] 吴虞:《日记19150530》,中国革命博物馆整理,荣孟源审校《吴虞日记·上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89页。

[66] 吴虞:《日记19160607》,中国革命博物馆整理,荣孟源审校《吴虞日记·上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89页。

[67] 吴虞:《致陈独秀》,《新青年》1917年第2卷第5号。

[68] 吴虞:《日记19170121》,中国革命博物馆整理,荣孟源审校《吴虞日记·上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81页。

[69] 陈独秀:《致又陵先生足下》,《新青年》1917年第2卷第5号。

[70] 吴虞:《致胡适19200321》,赵清、郑城编《吴虞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90页。

[71] 唐明中、黄高斌编著:《樱花书简》,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80页。

[72] 参见 [美] 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郑世平、公婷、陈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29—31页。

[73] 郭沫若:《创造十年》,《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65页。

[74] [美] 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穆善培译,苏国勋、崔之元校,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81页。

[75] 郭沫若:《反正前后》,《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30页。

[76] 郭沫若:《舟中闻雁哭吴君耦逖八首·之三》,郭沫若著,王继权、姚国华、徐培军等编《郭沫若旧体诗词系年注释(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0页。

[77] 郭沫若:《感时八首·之七》,郭沫若著,王继权、姚国华、徐培军等编《郭沫若旧体诗词系年注释(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75页。

[78] 郭沫若:《感时八首·之二》,郭沫若著,王继权、姚国华、徐培军等编《郭沫若旧体诗词系年注释(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7页。

[79] 参见郭沫若《初出夔门》,《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21—322页。

[80] 郭沫若:《初出夔门三封·一九一三年十月十七号》,唐明中、黄高斌编著《樱花书简》,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2页。

[81] 郭沫若:《东京和第一高等学校二十七封·一九一四年二月》,唐明中、黄高斌编著《樱花书简》,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1—12页。

[82] 参见谭继和主编《尹昌衡研究概览》,四川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83] 《尹昌衡无罪之证明书》,《顺天时报》,大中华民国三年,8月2、4—7、9、11日。

[84] 郭沫若:《反正前后》,《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16页。

[85] 参见郭沫若《反正前后》,《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13页。

[86] 郭沫若:《冈山第六学校二十七封·一九一六年二月》,唐明中、黄高斌编著《樱花书简》,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89页。

[87] 郭沫若:《感时八首·之一》,王继权、姚国华、徐培军等编《郭沫若旧体诗词系年注释·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7页。

[88] 郭沫若:《感时八首·之八》,王继权、姚国华、徐培军等编《郭沫若旧体诗词系年注释·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76页。

[89] 郭沫若:《反正前后》,《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10页。

[90] 郑伯奇:《忆创造社》,《郑伯奇文集》编委会编《郑伯奇文集·第3卷》,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227页。

[91] 郭沫若:《少年时代》,《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4页。

[92] 郭沫若:《东京和第一高等学校二十七封·一九一四年二月》,唐明中、黄高斌编著《樱花书简》,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9页。

[93] 郭沫若:《东京和第一高等学校二十七封·一九一四年二月》,唐明中、黄高斌编著《樱花书简》,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9页。

[94] 郭沫若:《冈山第六学校二十七封·一九一六年九月》,唐明中、黄高斌编著《樱花书简》,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97页。

[95] 郭沫若:《冈山第六学校二十七封·一九一七年二月》,唐明中、黄高斌编著《樱花书简》,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16页。

[96] 郭沫若:《冈山第六学校二十七封·一九一七年二月》,唐明中、黄高斌编著《樱花书简》,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21页。

[97] 郭沫若:《冈山第六学校二十七封·一九一七年七月十六日》,唐明中、黄高斌编著《樱花书简》,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30页。

[98] 郭沫若:《请看今日之蒋介石》,《郭沫若文集·文学编·第1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29页。

[99] 许寿裳:《鲁迅的生活——在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鲁迅座谈会讲》,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鲁迅研究月刊》选编《鲁迅回忆录(上)》,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457页。

[100] 郭沫若:《初出夔门》,《郭沫若文集·文学编·第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48页。

[101] 郭沫若:《东京和第一高等学校二十七封·一九一四年二月》,唐明中、黄高斌编著《樱花书简》,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3页。

[102] 郭沫若:《东京和第一高等学校二十七封·一九一四年九月廿九日》,唐明中、黄高斌编著《樱花书简》,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3页。

[103] 郭沫若:《东京和第一高等学校二十七封·一九一四年三月十四日、六月六日、六月二十一日、九月六日》,唐明中、黄高斌编著《樱花书简》,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8—33页。

[104] 郭沫若:《我的学生时代》,《郭沫若文集·文学编·第1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5页。

[105] 郭沫若:《冈山第六学校二十七封·一九一六年九月十六日》,唐明中、黄高斌编著《樱花书简》,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97页。

[106] 郭沫若:《东京和第一高等学校二十七封·一九一五年四月十二日》,唐明中、黄高斌编著《樱花书简》,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1页。

[107] 郭沫若:《东京和第一高等学校二十七封·一九一五年三月十七日》,唐明中、黄高斌编著《樱花书简》,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58页。

[108] 参见杨绪敏《明代经世致用思潮的兴起及对学术研究的影响》,《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109] 胡适:《致任鸿隽》(19160202),耿云志、欧阳哲生整理《胡适全集·第23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94页。

[110] 郭沫若:《寄先夫愚八首之四》,乐山市文管所编《郭沫若少年诗稿》,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4页。

[111] 郭沫若:《七律》,王继权、姚国华、徐培军等编《郭沫若旧体诗词系年注释·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05页。

[112] 郭沫若:《创造十年》,《郭沫若文集·文学编·第1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82页。

[113] 郭沫若:《创造十年》,《郭沫若文集·文学编·第1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83页。

[114] 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39页。

[115] 陈福康:《郭沫若回忆不完全可信?——赵南公日记摘选评赏》,《中华读书报》2016年9月7日第005版(此段日记引文中“坠落”一词应为“堕落”之误)。

[116] 陈福康:《郭沫若回忆不完全可信?——赵南公日记摘选评赏》,《中华读书报》2016年9月7日第005版。

[117] 郭沫若:《福冈帝国医大九封·一九二一年十二月》,唐明中、黄高斌编著《樱花书简》,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65—166页。

[118] 郭沫若、田寿昌、宗白华:《三叶集》,《郭沫若文集·文学编·第1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6页。

[119] 郭沫若:《东京和第一高等学校二十七封·一九一六年十二月》,唐明中、黄高斌编著《樱花书简》,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06页。

[120] 参见周文《郭沫若〈樱花书简〉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121] 郭沫若:《反正前后》,《郭沫若文集·文学编·第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05—206页。

[122] 郭沫若、田寿昌、宗白华:《三叶集》,《郭沫若文集·文学编·第1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8页。

[123] 吴虞:《国民党序》,赵清、郑城编《吴虞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2—23页。

[124] 郭沫若:《反正前后》,《郭沫若文集·文学编·第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05页。

[125] 郭沫若:《反正前后》,《郭沫若文集·文学编·第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06页。

[126] 郭沫若、田寿昌、宗白华:《三叶集》,《郭沫若文集·文学编·第1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页。

[127] 郭沫若:《创造十年》,《郭沫若文集·文学编·第1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68页。

[128] 郭沫若、田寿昌、宗白华:《三叶集》,《郭沫若文集·文学编·第1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72页。

[129] 郭沫若、田寿昌、宗白华:《三叶集》,《郭沫若文集·文学编·第1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97页。

[130] 郭沫若、田寿昌、宗白华:《三叶集》,《郭沫若文集·文学编·第1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8页。

[131] 郭沫若、田寿昌、宗白华:《三叶集》,《郭沫若文集·文学编·第1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6页。

[132] 《本学会的宗旨》,《少年中国》1919年第1卷第1号。

[133] 郭沫若、田寿昌、宗白华:《三叶集》,《郭沫若文集·文学编·第1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5页。

[134] 李大钊:《BOLSHEVISM的胜利》,《新青年》1918年第5卷第5号。

[135] 参见郭沫若《创造十年续篇》,《郭沫若文集·文学编·第1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75—276页。这里的“国家社会主义”和后来希特勒所提出的“国家社会主义”其内涵并不相同,后者更合理的称呼应是“民族社会主义”。[参见宋钟璜、方生《国家社会主义,还是民族社会主义——从〈辞海〉关于国家社会主义的词条谈起》,《人民日报》1982年1月12日第005版。]

[136] 通常所说的“孤军派”实际上被称为“《孤军》杂志同人”会更准确一些,因为其无论是在思想或是在组织形式上,都很难称作是“派”。[参见周文《郭沫若与“孤军派”——兼论其对国家主义的批判》,《新文学史料》2016年第2期;周文《文艺转向与“革命文学”生成——郭沫若赴广东大学考》,《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

[137] 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26页。

[138] 郭沫若:《创造十年》,《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57页。

[139] 沈从文:《白话文问题——过去当前和未来检视》,《战国策》1940年第2期。

[140] [美] 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主义》,王宇根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版,第6—7页。

[141] 《社告》,《青年杂志》1915年第1卷第1期。

[142] 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25页。

[143] [美] 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2页。

[144] 胡适:《四十自述》,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01页。

[145] 胡适:《庚戌年正月十三日》,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1910—1914)》,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8页。

[146] 胡适:《庚戌年五月十九日》,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1910—1914)》,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8页。

[147] 胡适:《藏晖室笔记之一小说丛话》,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1910—1914)》,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7页。“嫡奸发覆”原文作此,“嫡”疑似“摘”字讹误;“福司莫斯”原文作此,“司”疑似“爾”字讹误。

[148] 胡适:《19110215》,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1910—1914)》,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68页。

[149] 胡适:《19110323、24》,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1910—1914)》,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79页。

[150] 胡适:《19110423》,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1910—1914)》,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88页。

[151] 胡适:《19110618》,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1910—1914)》,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06页。

[152] 但怒刚后来证明没有牺牲。

[153] 胡适:《19111019》,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1910—1914)》,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45页。“岑春萱”之“萱”应为“煊”字讹误。

[154] 胡适:《19121010》,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1910—1914)》,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62页。

[155] 胡适:《19131009》,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1910—1914)》,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03页。

[156] 胡适:《19140123》,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1910-1914)》,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15—217页。

[157] 胡适:《19140123》,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1910-1914)》,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19页。

[158] 胡适:《19140125》,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1910—1914)》,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19页。

[159] 胡适:《19140204》,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1910—1914)》,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44页。

[160] 胡适:《19140515》,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1910—1914)》,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73—274页。

[161] 胡适:《19140607》,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1910—1914)》,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92—293页。

[162] 胡适:《19141103》,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1910—1914)》,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516页。

[163] 胡适:《19140913》,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1910—1914)》,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65—468页。

[164] 胡适:《191502 × ×》,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1915—1917)》,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2页。

[165] 胡适:《19150127》,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1915—1917)》,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8—19页。

[166] 章士钊:《致胡适(19150314)》,耿云志、欧阳哲生编《胡适书信集(上)》,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页。

[167] 陈独秀:《致胡适(19161015)》,耿云志、欧阳哲生编《胡适书信集(上)》,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页。

[168] 闻一多:《仪老日记(19190220)》,《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23页。

[169] 闻一多:《仪老日记(19190227)》,《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24页。

[170] 闻一多:《五四历史座谈》,《闻一多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6页。

[171] 闻一多:《仪老日记(19190304)》,《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25页。

[172] 闻一多:《致闻家驷(1918年阳十一月廿五日)》,《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页。

[173] 闻一多:《致父母亲(1919年阳三月八日)》,《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页。

[174] 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1915年第1卷第1号。

[175] 闻一多:《致闻家骢(1919年阳七月廿四)》,《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页。

[176] 闻一多:《致闻家骢(1919年阳七月廿四)》,《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8页。

[177] 闻一多:《致父母亲(1922年阳四月十三日))》,《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8—29页。

[178] 闻一多:《取消留级部令之研究》,《闻一多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36页。

[179] 闻一多:《致吴景超、顾毓琇、翟毅夫、梁实秋(1922年七月廿九日)》,《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3—44页。

[180] 闻一多:《致父母亲(1922年8月)》,《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9页。

[181] 闻一多:《黄纸条告》,《清华周刊》1920年第198期。

[182] 闻一多:《致父母亲(1922年8月)》,《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9页。

[183] 闻一多:《致吴景超、顾毓琇、翟毅夫、梁实秋(1922年8月14日)》,《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2页。

[184] 闻一多:《致吴景超(1922年9月24日)》,《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7—78页。

[185] 李全生:《布迪厄场域理论简析》,《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186] 参见房福贤《百年历史视野中的中国抗战文学——有关抗战文学问题的再认识》,《文艺争鸣》2013年第8期。 vE9Idf5+4DoMtNSVzvsH8R4EWEcmCtOtG0mpgpEtj7ALjd1aLJc/93uT+Os8USp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