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花儿”百年学术研究史

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不仅有青海、甘肃、宁夏和新疆等地区的学者关注“花儿”的田野调查与研究,而且北京、上海、山西、天津等地的学者也热衷于“花儿”的田野调查和文本研究,甚至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外学者也到中国西北地区调查研究“花儿”。当前学者大都认为“花儿”研究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我们认真仔细梳理、归纳了近百年来的“花儿”研究历史,认为“花儿”的研究史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花儿”研究的拓荒期——20世纪20年代起到50年代末期。第二阶段:“花儿”研究的发展期——20世纪60年代初期到70年代末期。第三阶段:“花儿”研究的深入期——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20世纪末期。第四阶段:“花儿”研究的转型期——21世纪初至今。与三阶段论不同,21世纪初以来许多博士、教授以“花儿”为选题,从多学科、跨学科角度研究“花儿”;学者反思“花儿”研究得失的文章不断见诸报端;以“花儿”为选题的课题得到政府部门的资金资助;由青海、宁夏等地政府党委宣传部组织有关专家编辑出版了系统整理当地研究“花儿”的成果等,这些标志着“花儿”研究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一“花儿”研究的四个阶段及其特点

(一)拓荒期

“花儿”研究的拓荒期是在“五四”时期科学和民主思潮影响及中国新民俗形成的背景下逐渐兴起的,这一时期主要以介绍和搜集“花儿”为主。20世纪20年代,北京大学组织成立了“歌谣研究会”。1925年3月15日出版的《歌谣周刊》上,发表了地质学家袁复礼先生的《甘肃的歌谣——“话儿”》,并将袁先生搜集到的30首“花儿”刊登在第2版至第6版,袁文介绍了“花儿”的词曲特点、流传地区及演唱方式等,袁文是公开介绍“花儿”的第一篇文章,尽管文中有诸多不足,但其筚路蓝缕之功不能忽视。

1940年,张亚雄先生编著的《花儿集》由重庆青年书店出版,该书是第一部专门研究“花儿”的专著,是第一部“内容丰富也有深度的专书,是现代花儿研究的第一块碑石”。 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分为十章,每章之下又分若干小标题,重点探讨了什么是“花儿”、“花儿”的历史文化背景、“花儿”的艺术特征、“花儿”的文学意味、“花儿”的流派及结构等,下编分30个主题内容,精选了483首西北“花儿”歌词,加上上编词例,全书共收录“花儿”唱词653首,其“包罗之广,数量之巨,前所未有”。 《花儿集》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开启了“花儿”研究的新时代。

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末期,甘肃和青海等地的学者开始搜集整理“花儿”,出版的“花儿”集有十余部之多,其中以朱仲禄先生选编的《花儿选》 、甘肃省文化局、甘肃文联编,唐剑虹、周健先生整理的《甘肃民歌选(花儿)》 和达玉川先生选编的《青海花儿选》 等为代表,为“花儿”研究保存了弥足珍贵的资料。

(二)发展期

“花儿”研究的发展期是在张亚雄先生的《花儿集》影响下展开的。这一时期除了继续搜集“花儿”歌词外,研究者渐渐摒弃了“花儿”是低俗文学的观念,更多的开始关注“花儿”,开始研究“花儿”。研究重点主要集中于“花儿”的起源、“花儿”的价值、“花儿”的流派、“花儿”的格律、“花儿”的艺术特点等方面。

“花儿”研究的发展期,以刘凯、黄荣恩、赵存禄、孙殊青、朱刚和王浩等先生为代表。黄荣恩先生发表了《青海“花儿”的来龙去脉》 ,文中主要讨论青海“花儿”的流行地区、民族,“花儿”的称谓,“花儿”的格律和“花儿”的演唱形式等,未能真正探讨“花儿”的来龙去脉。基于此,赵存禄先生发表了《“花儿”的来龙去脉再探》 ,探讨了“花儿”的源流,提出“花儿”起源应当早于“发音清晰的语言产生”之前,将“花儿”分为西宁派、河州派、洮岷派和宁夏派等。孙殊青先生发表了《试谈“花儿”的艺术形式与表现手法》 。针对赵文和孙文的观点,刘凯先生先后撰《可信的和可疑的——〈花儿的来龙去脉再探〉读后》 、《再谈“花儿”与元代“散曲”——兼与孙殊青同志商榷》 和《谈谈“花儿”押韵的问题》 等文章,文中提出了针锋相对的见解,推动了“花儿”讨论向纵深发展。其后,朱刚先生的《“花儿”语言的音乐美》 、汪曾祺先生的《“花儿”的格律——兼论新诗向民歌学习的一些问题》 和王浩先生的《“花儿”的格律与流派——与〈“花儿”的格律〉一文商榷》 等文章,在学者互相激烈的争论中,“花儿”的格律、流派和语言特点等问题逐渐得以明晰,这为后来学者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个阶段的“花儿”搜集和整理工作,由拓荒期的点滴搜集发展为大规模的搜集和整理,由个人喜好式搜集转变为理性的全面搜集和整理。其中,“花儿”歌词集主要有《青海民族民间文学资料·花儿资料专集》 、《青海花儿曲选》 、《莲花山花儿选》 、《好不过毛泽东时代》(《临夏花儿》第一集)、《幸福的大道共产党开》(《临夏花儿》第二集) ,等等,尽管这些歌词集中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但是其为“花儿”研究辑录了非常珍贵的资料。

(三)深入期

“花儿”研究的深入期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复苏发展和文化日渐繁荣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文化大革命”十年,“花儿”研究处于停滞期。“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随着经济的逐渐发展,文化逐渐繁荣,学术研究渐渐受到重视,“花儿”研究日渐回暖。这一时期,“花儿”研究已经摆脱了文学的附属,研究范围和研究领域日渐广泛,学者开始构建“花儿学”的体系。“花儿学”体系的构建,标志着“花儿”研究走向深入期。

学者主要围绕“花儿”的源流、“花儿”名称的由来、“花儿”的体系或流派、“花儿”的内容、“花儿”的修辞手法、“花儿”的族属、“花儿”的曲令、“花儿”歌词中蕴含的民俗事象、“花儿”的演唱技巧、“花儿”的文化内涵、“花儿会”“花儿”歌手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发表了系列论辩文章,20世纪80年代初,以柯杨先生的《花儿溯源》、李林先生的《花儿源流两题》、杜亚雄先生的《怎样追溯花儿之源》和《花儿古今谈》、周梦诗先生的《花儿体系浅说》、卜锡文先生的《试论花儿的体系与流派》、刘凯先生的《试论花儿的特点、流派与格律——兼与汪曾祺同志商榷》、朱仲禄先生的《“花儿”名称的我见》、张谷密先生的《论“花儿”的旋律特点及艺术规律》、张文轩先生的《河州花儿的押韵特点》等为代表。学者各抒己见,讨论针锋相对而又充满学术自由气氛,甘肃、青海等地区的学者将这些论争文章结集成册,先后出版了《少年(花儿)论集》 、《花儿论集》 、《花儿论集2》 和《花儿论争集》 等。这种充满理性、针锋相对的讨论,推进了“花儿”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随着讨论的逐步深入,以柯杨、赵宗福、郗慧民等先生代表的学者,力图构建“花儿学”的理论体系,出现了多本“花儿通论”或者“花儿概论”式的著作。1981年,柯杨先生首次提出“花儿学”的概念。 1989年,郗慧民先生的《西北花儿学》全书30余万字,分为十六章详细考察了什么是“花儿”、“花儿”的类型、“花儿”的流布、“花儿”的内容、“花儿”的艺术价值、“花儿”的艺术构思、“花儿”的语言运用、“花儿”的格律、“花儿”的渊源、“花儿”的演变、“花儿”的曲令及“花儿”歌手等。 赵宗福先生的《花儿通论》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自出版以来,广受学界赞誉,被诸多海内外知名大学采用为研究生或本科生教材。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讨论了什么是“花儿”、“花儿”的源流、“花儿”歌词的格律、“花儿”的社会内容、“花儿”的音乐艺术和花儿会等,下编探讨了“花儿”演唱与歌唱家及歌手、“花儿”的整理研究和“花儿”的革新与发展等。全书结构严谨,内容丰富,观点新颖,材料翔实。深入探讨“花儿”歌词的格律、“花儿”的音乐艺术和花儿会等,第一次大篇幅关注“花儿”歌手研究和“花儿”的整理研究等。诚如孟维先生在该书序中言:“(《花儿通论》)通贯花儿产生、发展、演变和研究的全部历史,尽可能地集以往研究成果之大成,第一次从对‘花儿’的局部介绍进入整体性研究,由单纯的民歌描述进入文化认识,将‘花儿’研究推向一个新高度。” 《花儿通论》为“花儿”研究提供了样板或范式,确立了“花儿学”研究的体例。屈文焜先生的《花儿美论》集中讨论了“花儿”的空间系统、“花儿”与伊斯兰文化的关系、回族传播“花儿”的历史过程及其特点、“花儿”的性爱主题及其文化渊源、“花儿”的悲剧精神、“花儿”交错韵的美学意义、“花儿”的节奏和“花儿”的修辞等 ,阐发了诸多新的见解,对“花儿”的深层研究具有推动作用。魏泉鸣先生的《花儿新论》是作者多年研究“花儿”的专集,书中共辑录了14篇论文,分别从“花儿”格律、“花儿”构词、“花儿”特征、“花儿”史论及“花儿”创作中的理论问题等层面展开论述 。王沛先生的《河州花儿研究》 被誉为“花儿研究史上新的里程碑”,著作中讨论了“花儿”的渊源和流布、“花儿”的内容、“花儿”的艺术表现、“花儿”的语言特点、“花儿”的唱词格律、“花儿”的曲调特点、“花儿”的演唱、“花儿”的会场与歌手及“花儿”的搜集、研究和创作等。刘凯先生的《西部花儿散论》辑录了作者多年研究“花儿”的成果 ,展示出作者的睿智与勇气,文中求实的探索精神和求真的质疑精神值得敬佩。书中首次系统关注“花儿”歌词中的方言现象,专设《河湟“花儿”方言现象例释》一章,讨论语音中的方言异读问题、方言词汇问题和方言中的一些特殊结构等,有助于读者理解“花儿”歌词,或许由于作者不是“花儿”流行区本地人的缘故,书中部分方言现象分析不正确,但是这并不影响作者对“花儿”研究的贡献。“花儿学”体系的建立及“花儿”著作的不断问世,推动了“花儿”研究向纵深发展。

这一时期,“花儿”搜集整理工作在前期的基础上,更加全面,更加深入。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等地学者搜集整理的“花儿”歌词集有20余种。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宁夏分会编选的《宁夏花儿三百首》 和宁夏固原县文化馆及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宁夏分会联合选编的《六盘山花儿两千首》 ,实现了宁夏“花儿”选本重大的突破。铁学林和马玉琪等先生主编的《新疆回族传统花儿》 辑录了流传于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的百余首“花儿”,打破传统“花儿”选本的排列方式,首次选取以尾字、衬词等排列方式,该书是第一部系统整理新疆昌吉地区“花儿”集的选本,为全面研究“花儿”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资料。除此之外,还有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有关部门选编的《临夏花儿选》(第一、二集) ,康乐县文化馆编印的《莲花山花儿》 ,郗慧民先生选编的《西北花儿》 ,雪犁、柯杨等先生编选的《西北花儿精选》 等。其中《西北花儿精选》是作者集30余年的功力,精选而成,用字准确,释义正确,是“花儿”选本中的上乘之作。20世纪80年代,中国民间文学全国编辑文员会全面启动了《中国歌谣集成》编纂工程,给“花儿”歌词搜集带来了又一“春天”。1996年,《中国歌谣集成·宁夏卷》 率先出版。

随着“花儿”研究的不断深入,“花儿”歌词集整理日益增多,学者们开始打破省市界限,成立“花儿”研究会,组建“花儿”学术研究机构,开展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共同探讨“花儿”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1981年5月,青海省“花儿研究会”成立,下设“花儿”文学研究组和“花儿”音乐研究组等。同年7月,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甘肃分会、甘肃省“花儿研究会”、甘肃省群众艺术馆在兰州召开了首届“花儿”学术讨论会,来自北京、上海、新疆、宁夏、青海和甘肃等地40余位学者云集一堂,会议中首次提出了“花儿学”的概念,“花儿学”有两层意义可以理解,一是研究“花儿”的学问;二是以“花儿”为研究对象的学问。“花儿学”概念的提出将“花儿”研究提升至学科的层面上 ,开启了“花儿”研究的新时期。

随着国内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花儿”的影响力渐趋增大,传播范围日益广阔,20世纪80年代初,国外学者开始关注和研究“花儿”,“花儿”研究走向国际化。1984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毕业生凯瑟·劳瑞(Kathryn Lowry)撰写了题为《语言、音乐和仪式:论中国西北的优秀民歌“花儿”》的学士学位论文。1985年,美国哈佛大学东亚语文系兼音乐系赵茹兰教授、日本东京大学大木康博士等出席“甘肃省第三届国际‘花儿’学术讨论会”。次年,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东亚研究中心的Mary CIare(SUE)Tuchy(玛丽·柯莱尔·苏独玉)撰写了题为《中国传统的纵想:论花儿、花儿会和花儿的学术研究》,全面且详细地介绍了“花儿”及“花儿会”,对“花儿”及关涉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 。哈佛大学的赵茹兰先生发表了《莲花山花儿会:关于民歌演唱程式之研究》 和《莲花山花儿会:关于表演环境的研究》等文,运用新的理论解读“花儿”和“花儿会”,对国内研究者影响甚大。除美国学者外,日本、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学者同样关注“花儿”,发表了系列研究文章,出版了相关研究著作,柯杨先生在《花儿研究在国外》一文中作了较详细的介绍 ,可以参阅,此处不赘。国外学者“花儿”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拓宽了“花儿”研究的领域,值得国内学者借鉴。

(四)转型期

“花儿”研究的转型期是在学科交叉融合和学术反思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花儿”研究经过一段时间的热烈讨论,到20世纪末突然变得格外“冷清”。正如郗慧民先生指出:“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在这段研究高潮过去之后,接续它的却是一片冷冷清清的寂静,‘花儿’研究工作从此‘塌火’了。对此,我曾与一些‘花儿’研究者交谈过,回答几乎是完全一致的:该研究的问题已基本研究过了,要说的话也差不多说光了。” 究其原因,前期的“花儿”研究多限于文学角度,缺少多学科参与和跨学科视野,尤其是民俗学、人类学和民族学的缺席,导致了“花儿”研究裹足不前,成为一个无法突破的瓶颈。21世纪初,许多教授、博士和硕士参与到“花儿”研究队伍中,他们以独特的专业性和崭新的理论视角,从民俗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语言学、文化学和社会学等学科角度研究和解读“花儿”,出现了许多“花儿”研究的新成果,标志着“花儿”研究迈入一个新的时期。这一时期是“花儿”研究的转型期。

这一时期代表性的专著有:李雄飞先生的《河州“花儿”与陕北“信天游”文化内涵的比较研究》分为四编十六章,通过河州“花儿”与陕北“信天游”文化内涵的比较研究,指出“花儿”与“信天游”之间,既存在共同处,又存在相异处,同时揭示出环境与经济决定着民歌的内容,民族与文化等赋予民歌的特点,政治影响着民歌的盛衰等。作者认为环境、经济、民族及文化等因素对民歌文本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强调对民歌研究最终必然要落实在民歌创造者的研究之上 。《文化视野下的山歌认同与差异——以河州“花儿”与陕北“信天游”比较为个案》全书分五编十二章,在文化人类学视野下,比较了河州“花儿”与陕北“信天游”,认为山歌文化是人类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的凝聚体,是多民族文化交汇融合的产物。作者指出对于某种山歌的研究应该首先从歌词曲调开始,其次要深入民间歌手的内心世界之中,再次需深入到山歌文化之中,最后应当深入到与山歌相关的自然、社会、文化和人之中 。张君仁先生的《花儿王朱仲禄人类学情景中的民间歌手》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主要记述“花儿王”朱仲禄的生活历程和艺术生涯,中编运用解释学、文化人类学、比较音乐学、民族音乐学、哲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知识,在民间歌手领域的实验性基础上进行理论建构,下编以乐谱形式辑录了朱仲禄演唱的“花儿”曲令 。张先生以“文化环境、文化标志物和文化承载者”三位一体的观察角度,重视文化传承者的中心地位,在多学科视野下,进行微观和专题研究,是“花儿”传承人研究的典范之作,将“花儿”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领域。郭正清先生的《河州花儿》,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着力讨论河州花儿的内容、词式结构、曲式结构、形成历史、地域和民族特征、艺术价值和花儿会等;中编是河州花儿唱词精选;下编为河州花儿曲令精选 。武宇林先生的《中国花儿通论》分为六章,全面讨论了“花儿”的历史、名称、流派、主题、修辞及“花儿”中的民族特征、民俗事象和“花儿”的田野调查等,武文中专题讨论了“花儿”中包含的藏语词语、阿拉伯语词语、蒙古语词语及个别其他少数民族语言词语,有些词语考释精到 。王沛先生的《大西北之魂:中国花儿》共分七章,探讨了“花儿”文化形式,“花儿”传承人及研究,“花儿”文化形式推介的达标程度评估,“花儿”文化濒危的现状及原因等,保护、利用和发展“花儿”的计划等

除多学科、跨学科交叉融合研究外,这时期学者采用新的方法研究“花儿”,不断拓宽“花儿”研究的领域,丰富“花儿”研究的成果。其中如郗萌先生的《花儿民俗辞典》 ,首次在语言民俗的视阈下审视“花儿”,遗憾的是,文中错讹较多,但是这种研究的视角值得肯定。罗耀南先生的《花儿词话》 ,文中以赏析式的笔法,揭示出“花儿”的精妙、传神之处,展示出“花儿”的魅力所在。徐治河先生的《中国花儿文化编年史略》 和魏泉鸣先生的《中国“花儿”学史纲》 ,秉承古人“述而不作”的文风,以编年史的体例对中国花儿文化史进行整理,文中记录了诸多“花儿”研究的史料。尽管文中有诸多不足,但这种辑录“花儿”研究史的形式丰富了“花儿学”研究的内容,为后学研究“花儿”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戚晓萍的《洮岷花儿研究——生存空间视角下的田野花儿调查》,运用文化人类学、民族志等研究方法,将“花儿”置于存活的文化生态整体内,对其加以观察、描述、分析,对研究对象的“主位观”理解及“客位观”反思 。周亮的《花儿研究:文学性及音乐性关系及传承》,运用历史学、哲学、艺术学的研究方法,挖掘“花儿”文化的特性和内在价值,关注“花儿”传承的危机,从“花儿”的产生、发展与生存环境等角度,探寻“花儿”当代生存危机的根源所在,尝试运用发展的理念,思考“花儿”保护传承的策略,并提出用高校教育与民间传承结合来化解“花儿”生存危机的观点,着重阐述高校教育传承的优势和深远意义 。曹强、荆兵沙的《“花儿”语言民俗研究》,运用接受学、广义修辞学、训诂学、音韵学、民俗学、语义学等知识,分析“花儿”研究存在的问题,考释“花儿”歌词的本字,订正“花儿”歌词用字的讹误,研究“花儿”的押韵类型和押韵特点等,梳理“花儿”歌词注释存在的问题,总结出“花儿”歌词注释应遵循的原则,研究“花儿”的信息改值和增值接受现象,探讨“花儿”的对立修辞理论及隐喻认知范式等。 武宇林的《中国花儿传承人口述实录》运用口述史、生活史、文化人类学等方法关注“花儿”传承人

这一时期代表性的论文主要有:柯杨先生的《莲花山花儿程式论》《听众的参与和民间歌手的才能——兼论洮岷花儿对唱中的环境因素》,前者以帕里—洛德口头诗学理论为体系,探讨莲花山“花儿”的创作程式类型、莲花山“花儿”的对唱程式对歌手即兴创作的影响及程式规限下民间歌手的创造性等 。后者以程式理论为纲,分析环境因素对民间歌手创作、情感激发、情感交流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郝苏民先生的《文化场域与仪式里的花儿——从人类学视野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花儿”为例,从人类学视野讨论了口头传统的文化变迁、文化植被等保护间的关系 ,对“花儿”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李言统的硕士论文《中国民歌的口头传统研究——“花儿”和〈诗经〉的程式比较为例》,运用口头程式理论,通过“花儿”中存在的程式分析,辅以《诗经》的程式为例证,从程式按一种能动的、多样的词语模式构筑诗行到运用主题和“兴”进行的程式创作,作者在同一结构层面上比较,认为程式是分析中国民歌的有效方式之一,是中国民歌创作和传承的重要手段 。闫国芳的博士学位论文《乡土社会视阈下的花儿研究》,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文化人类学知识,研究“花儿”生成的各种因素、“花儿”的传承发展及演唱传统中形成的各种仪式和规范等 。阿进录先生的《“牡丹”——一个“花儿”经典意象的文化分析》,文中采用文化人类学、文艺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综合研究,以“牡丹”为例,指出“花儿”的比兴意象不只是具有形式上的意义,同时具有特殊的历史内涵,具有深刻的文化象征意义 。郝苏民和戚晓萍对KTP村“花儿”的文化内涵、文化空间、政府主导的基层文化实践等进行了深入调研,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必须依赖其文化生态组成的文化空间之保护”的论断 ,对“花儿”的传承和保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赵宗福先生的《西北花儿的文化形态与文化传承》,文中指出“花儿”作为一种地域文化,有其独特的地理生态、民族历史和民俗文化等传承语境,在这些传承语境下,形成了歌词格律、曲式结构等文化形态。“花儿”自产生以来,其文化形态在民间以口头的形式得以传承和发展 。王军林博士的《西北花儿口头程式的功能》揭示“花儿”的形式结构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认为程式不仅为“花儿”歌手在创编中进行建构诗行提供重要的语料和模本,在演述中有着特定的文化功能,也有利于揭开“花儿”的内在构成机制和歌手在动态语境是如何利用一套既定法则进行叙事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杨沐先生发表了系列文章,审视“花儿”研究存在的问题,反思“花儿”研究应该具备的理论和方法等。《从花儿研究现状思考中国民歌研究中的问题》一文,认为“花儿”研究者选题与视角狭隘,所持观点陈旧、单一,缺乏人类学的实地考察和多学科、跨学科的研究,当代理论与实践脱节,甚至对理论的误解和误用等问题,致使“花儿”研究缺乏“一手”资料,学者大都采用“二手”甚至“三手”资料,观点雷同,描述相似,以讹传讹现象屡见。许多研究仅仅从现有的“花儿”歌词中梳理和探讨历史、语言、民俗、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资料便得出结论。同时,由于缺乏人类学的考察意识,研究者的采风活动,时常侵犯当地百姓的民俗禁忌 。杨文鞭辟入里,言语犀利,见解独到,对“花儿”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堪称新时期“花儿”研究总结反思的代表之作。

伴随着“花儿”研究的转型与反思,“花儿”搜集整理亦呈现出综合性、专业性的特点。王沛先生主编的《中国花儿曲令全集》中收编360首“花儿”,是作者从多年来搜集记录的3000余首“花儿”中精心挑选之作,是一部跨省区、跨民族、经典性的“花儿”作品全集 。和政县文化旅游局组织人力,搜集整理传唱于和政地区松鸣岩“花儿会”的“花儿”,并将其曲令汇编成册——《松鸣岩花儿曲令集》 。季绪才先生主编的《岷州爱情花儿精选》 、董克义先生的《积石山爱情花儿精选二〇〇〇首》 、临洮县寺洼文化研究会选编的《临洮花儿》 、马正元先生选编的《青海土族花儿曲选》 、朱仲禄先生的《爱情花儿》 等,可以称为这时期的上乘之作。中国民间文学全国编辑文员会编辑的《中国歌谣集成·甘肃卷》、《中国歌谣集成·青海卷》、《中国歌谣集成·新疆卷》(上、下) 等陆续出版,将“花儿”搜集整理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峰。同时由政府党委宣传部组织有关专家编写出版了《青海花儿大典》《宁夏花儿精粹》等综合性著作。《青海花儿大典》60余万字,分为综述、“花儿”词选、“花儿”曲令、“花儿会”、“花儿”演唱传承人、“花儿”创作、“花儿”研究等七个部分,书中“花儿词选”和“花儿曲令”部分弥足珍贵,辑录了众多“花儿”唱词和曲令,是迄今为止研究青海“花儿”最权威、最全面的资料 。《宁夏花儿精粹》80余万字,书中集“花儿”令调、“花儿”歌词、“花儿”传承人风采、“花儿”研究论文、“花儿”创作歌曲、“花儿”诗词和“花儿”剧等之大成。既有原汁原味的原生态“花儿”,又有推陈出新的新“花儿”;既是“花儿”历史演变的时空聚焦,也是“花儿”表现形式的多样呈现;既保留了宁夏“花儿”的诸多唱词,又展现了宁夏“花儿”的最新研究成果 。内容丰富、真实、权威,是研究宁夏“花儿”的重要资料。

在“花儿”转型期,许多学者开始关注“花儿”的“走出去”问题,尝试将“花儿”翻译为外文,助力丝绸之路口传民歌走向世界。其中如中国学者杨晓丽和旅日的英国学者Caroline Elizabeth Kano共同协作完成 Hua ' er Folk Songs from the Silk Road ,将武宇林的《中国花儿通论》的部分内容翻译为英文 [1] ,尽管英译中存在一些瑕疵,但这种中外学者合作助力“花儿”走向世界的精神值得赞许。

二“花儿”研究存在的不足

“花儿”研究取得辉煌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了许多不足,我们认为,“花儿”语言文化研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纵观百年“花儿”学术研究史发现,部分“花儿”研究者漠视“花儿”研究已取得的成绩,重复性研究成果屡见不鲜。还有部分研究,处于较低水平,跨学科、多角度及多维度研究仍显薄弱。“花儿”研究存在低水平、重复性研究等现象,依旧未脱前人窠臼,新时代,学者亟须新型研究范式,以打开“花儿”研究新局面

青海、甘肃、宁夏和新疆等地的“花儿”研究者曾辑录了许多“花儿”歌词,陆续出版发行。大多数“花儿”采录者不谙方言,往往把一些字写错、音注错、义释错,有碍于对“花儿”思想内容的理解,有损对“花儿”情趣的体味。《“花儿”语言民俗研究》中曾对此进行了讨论 ,部分讨论还不够深入,仍有进一步讨论和研究的空间。“花儿”歌词集及其注释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尚未引起学术界足够的重视,若任其以讹传讹,那么“花儿”的保护和传承及“花儿”的“走出去”等问题,令人堪忧。

土族、撒拉族和青海贵德、湟源汉藏杂居区及甘南藏族自治州与汉语接触地方的“花儿”中都存在“风搅雪”现象,“风搅雪花儿”其实就是不同的民族文化,特别是不同民族语言接触并相互影响的结果。然而,目前“花儿”研究者对这种语言接触和融合现象关注不够。“风搅雪花儿”有汉语和藏语的接触和融合,有汉语和保安等语的接触与融合,有藏语和保安等语间的接触,研究“风搅雪花儿”不但可以为语言学提供实例,而且可以丰富语言学理论。然而目前研究“花儿”的著作中多提及此类现象,未见学者进行深入研究,究其原因,一方面因为田野调查不深入,另一方面源于部分学者知识储备不够。这不能不说是“花儿”研究的缺憾。研究和记录这些语言接触现象及实例,从文化遗产保护和理论语言学的角度看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花儿”语言研究并不是“山重水复疑无路”,而是需要众多学者不断提高自身学术素养,克服困难,深入调查研究“风搅雪花儿”,以期丰富语言学理论。

“花儿”是“丝绸之路”上古老的口传民歌,是“丝绸之路”沿线多民族文化交融的产物。梳理“花儿”百年学术研究史发现,研究者对“花儿”中兼载的文化现象挖掘不深入。语言兼载着文化,文化在语言中打上烙印。“花儿”语言中兼载着丰富的文化现象,而学界对此关注相对较少。语言是民俗的一面镜,语言中,不论是话语片断,还是一个句子,甚至小至一个词组、一个复合词,都与句法相联系,而句法部分并不是独立的,它是与其词汇、语素等连为一体的符号系统的一部分,它们都烙有民族民俗的印记。 通过一个民族的语言可以透视该民族的社会习俗。西北方言之于西北文化的意义,正在于它积淀在民俗文化中的“野”,即它的原初性。“花儿”歌词里的方言,是长久以来传承的悠久但又活在人们生活中的历史记忆,是积淀了异常丰厚而生动的民间民俗用语。欣赏“花儿”歌词里的地域方言,我们会感触到它的确是地方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和标本。 “花儿”中的语言现象包孕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分析“花儿”的言语符号组合,可以透视九个民族的民俗风情,有助于丰富语言民俗学理论。而学者对“花儿”语言文化等问题尚未深入研究。“花儿”流行于中国西北的九个民族,其中有信仰儒释道的汉族,有信仰藏传佛教的藏族、土族、裕固族,有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撒拉族、东乡族、保安族,大部分民族有自己的语言,但九个民族共同用汉语演唱“花儿”,这种现象在世界上并不多见,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学界对此探讨不多。“花儿”传承涉及跨民族、跨境民族等复杂的民族文化状况,需要立足于国家共同体视角,讨论以“花儿”为媒介的多民族关系演进,充分重视、挖掘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资源

对“花儿”传承人的研究及关注不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同于物质文化遗产,它是一种“活态文化”。“活态文化”只有靠人来传承,才能延续,才能代代相传。 从传承的意义上说,“随着老歌手的相继去世,不少优美动听的民歌也随之而去。一个民间艺人的消失,往往就是一个民族博物馆的消失。” 因此,研究“花儿”,必须关注“花儿”传承人的精神世界,聚焦他们对“花儿”的体悟与理解。要以“花儿”为棱镜,结合“花儿”的历史与现实生活图景,加强对“花儿”传承人具体深入地研究,增强“花儿”研究的影响力和解释力

经济利益的驱动,商业的思维模式,扼杀了“花儿”的本源。如今学术界研究存在一个怪圈,即谈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某些学者总会疾呼要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力度,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包装和推销,使其转化为经济效益。殊不知,文化如果遭受经济的过度浸染,往往会失去文化本源,成为经济的附属品和殉葬品。关于“花儿”的传承和保护,多数学者仍走不出“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范式,如果长此以往,那么“花儿”的传承令人担忧。另外专业学者的学术使命感不强。赵宗福先生说:“研究同一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必须放弃那种不分对象大而空的笼统概括,而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重在把握其文化的个性。这一非常吃力的苦活,恰恰就是专业学者的学术任务。” “花儿”研究者或自身的学术修养不高,或坐在安乐椅上著书立说,未能真正深入到“花儿”存活的民间现实中去调查研究;或是注重论著的数量,未曾下气力研究;或只是笼统地谈其共性,很少认真思考其个性差异等。关于“花儿”保护和传承存在问题,学界大都归咎于政府不重视或“花儿”传承后继乏人等,赵先生诚恳地指出专业学者存在的问题,认为专业学者在非科学的理念指导下进行遗产的抢救保护,“其非科学性结果也就难免了”。 杨沐先生也指出:“有些研究者看到当代科技、经济、商业和旅游对花儿活动的介入和影响,但他们没有从学术角度对这些现象进行深入研究,而是对此表示忧虑、呼吁社会力量对此加以干预或阻止。” 因此,专业学者必须要具有强烈的学术使命感,敢于吃苦,勇于正视问题,深入分析,反复研究,揭示出其本质。

“花儿”百年学术研究成果丰硕,但也存在诸多不足。梳理“花儿”研究的得失,旨在总结反思“花儿”研究的问题,以期共同推进“花儿”研究。新时代,相信在学者的共同努力之下,“花儿”研究定能取得更加丰硕的成绩。 bjGRfBVBz/rkLem9DqomFAYPIsD9gEBOF5gZdfxUsyYkfiMYVbDrhkmfpC6xr69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