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花儿”的分类

“花儿”分为“河州花儿”和“洮岷花儿”,始于张亚雄先生,他在《花儿集》中说:“陇上花儿有两大派别,河州派,(临夏县)狄道、(临洮)西宁等地属之。洮州派,洮州(临潭)、岷州(岷县)等地属之。相沿既久,遂普及于甘肃、宁夏、青海诸省。” 这种观点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

通过梳理“花儿”百年研究史,我们发现,关于“花儿”的分类和名称存在多次论争,学者见仁见智。例如部分著作中将这两大系统命名为“河州型花儿”和“洮岷型花儿” ,其实,“型”即“类型”,所谓“类型”是指“具有共同特征的事物所形成的种类。”(《汉语大词典》)“类型”说多注重两种“花儿”的文学形式或种类却忽略了“花儿”演唱中复杂的音乐情况 。例如,“临夏型”似乎不能概括“临夏花儿”复杂多样的实际现象。我们认为,为了涵盖某事物的所有特征,事物名称的概念外延一定要广,不能将其局限于某一个或某几个层面,“花儿”系统的名称亦如此。“河州花儿”比“河州型花儿”包含的内容多,“洮岷花儿”比“洮岷型花儿”外延大,涉及的内容广。

20世纪80年代,卜锡文先生认为,除这两种体系外,还有第三种体系——“陇中花儿”。 是否存在“陇中花儿”,学术界的认识并不一致。其中,以赵宗福先生等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卜锡文误将其他民歌认为“花儿”之一种 ,遗憾的是,赵宗福先生的文章限于篇幅,未能对此展开详细论述。朱仲禄先生受到卜锡文先生的影响,接受了“三大体系”的划分法,在他晚年精心编著的《爱情花儿》一书中,就是按照“河湟花儿”、“洮岷花儿”和“陇中花儿”三大类进行编目的。 朱仲禄先生在与张君仁先生的书信中,他仍然坚称“陇中花儿”是存在的。 张君仁先生经过深入实地考察,他认为,在陇中流传的民间歌曲中,有一部分是纯粹的“花儿”,一部分是“花儿”的变异形态,另一部分与“花儿”没有关系。他指出:“这些区域所谓的花儿,是花儿音乐由中心地带向四周传播过程中,在地域上所形成的辐射结果和自然变异现象,是花儿与边缘邻近地带其他歌种或音乐形式相互融合、杂交的产物。将这些区域单独作为一种花儿类别似乎牵强。”

为了弄清是否存在“陇中花儿”,2010年以来,我们先后四次到卜锡文先生文中论及的甘肃省庄浪、静宁、清水、秦安、甘谷、武山、陇西、定西和会宁等县市调研, 这些区域处于“花儿”流行区的边缘地带,当地的百姓将流行的民歌称为“山歌”“山曲”“酸曲”“野曲”“花儿”“山花儿”“干花儿”等,从其音乐形态、格律形式等方面看,其中有一部分符合“河湟花儿”或“洮岷花儿”的音乐构成及格律形式,有一部分不符合“花儿”的格律形式,还有一部分表面上符合“花儿”的格律形式,但又不完全满足“花儿”的格律形式,当属于“花儿”格律的变异形态。因此,我们同意张君仁先生之说,认为“陇中花儿”不属于独立的“体系”“系统”或“流派”。

究竟是“河州花儿”还是“河湟花儿”的问题,学术界亦争论不休。“河州花儿”之“河州”不能狭义地理解为今甘肃省的临夏回族自治州 ,据明代嘉靖年间的《河州志》记载,古河州东起洮河,西至贵德,北临黄河,南达岷山。东西860里,南北450里。包括今甘肃省的临夏市、临夏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东乡族自治县、广河县、和政县、永靖县等市县,今青海省的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同仁县、尖扎县、贵德县、乐都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等县。古河州是古代重要的军事要塞和商市,是沟通中原与西域政治、经济、文化的纽带。通过分析发现,古河州正好是甘肃和青海“花儿”盛行的地区。将流行于古河州的“花儿”称为“河州花儿”,名称较贴切,但是随着行政区域的变化,古河州与今河州所指不同,所辖区域也不同。甘肃省和青海省等地学者,曾经为“花儿”起源地的问题,发表了系列文章,展开过激烈地争论,其深层次的原因是研究者对家乡的挚爱,是那种抹不去的乡土情结。有鉴于此,为了与今河州地区的区别,并且顾及今青海省人民的感情,我们认为,应该将“河州花儿”定名为“河湟花儿” 。“河湟花儿”主要是指流行于黄河和湟水流域的“花儿”。

近年来,有些学者将“六盘山花儿”或“宁夏花儿”视为与“河湟花儿”“洮岷花儿”并列的流派。 我们以《六盘山花儿两千首》中辑录的“六盘山花儿”与“河湟花儿”进行了详细比较,发现“六盘山花儿”和“河湟花儿”在格律、旋律、押韵、唱词等方面存在诸多相似之处,认为将二者理解为并列关系是不妥的。尽管“六盘山花儿”杂糅了信天游唱腔、伊斯兰经教等元素,但是并不割裂“河湟花儿”的特征,因此,“六盘山花儿”隶属“河湟花儿”。苏联时期的东干语文献中也收录了“花儿”民歌,今吉尔吉斯斯坦中亚回族传承了中国西北地区传唱“花儿”的民俗文化。 新疆的昌吉回族自治州、宁夏回族自治区六盘山地区及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的西北回族“东干族”居住区等传唱的“花儿”,可以看作“河湟花儿”的“飞地”。基于以上原因,本书取“河湟花儿”与“洮岷花儿”两大系统或者流派说。 q1RmiHFoFZh2uK30Hg5vS9UO2td0b+/xOTaLTZbSmGBjjBko5nFLfWqej2sLkk8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