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不同事件类型的语义分析

一 影响句子事件特征的因素

Vendler(1957)将动词分为状态、活动、成就和完成四类,这一分类对语言研究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但由于同一个动词引导的不同动词短语可以有不同体特征,因此这一分类仅适用于动词,还是适用于动词短语(VP)或者是整个句子存在众多争论。Verkuyl(1972)、Dowty(1979)等认为,这一分类应该适用于动词短语范围。例如,build是否表达终结性取决于它所带的直接宾语的特点,通常情况下build 所带的动词短语表达终结性,可以用in α time来修饰(见例7a),但如果直接宾语为光杆复数名词或抽象名词时,则表达非终结性,可以用for α time来修饰(见例7b);活动动词后的直接宾语的性质虽然不影响动词短语的非终结性,但加上一个表示距离的短语后就变成终结性(例8)。

(7) a.Mary built two houses *for an hour/in an hour.

b.Mary built houses for a week/*in a week.

(8) a.John pushed the cart for an hour/*in an hour.

b.John pushed carts for an hour/*in an hour.

c.John pushed the cart a mile/to the edge of the park *for an hour /in an hour.

基于此,Verkuyl(1972, 1993)认为,终结性/非终结性这一语义特征的最小适用范围是动词短语(VP)。实际上,这是句子层面的语义特征,因为除了宾语和副词短语外,主语也可以决定句子的终结性。例如:

(9) a.John discovered the secret room in a few weeks.

b.Children have been discovering that secret room for generations.

Rothstein(2004)将影响动词体特征的各种因素总结为五种:(1)VP的体特征由直接宾语的内在结构决定,主要包括完成动词和活动动词。(2)VP 的体特征取决于是否具有修饰语或非次范畴宾语。如活动动词后没有接直接宾语,而是接补语或结果构式,就转变成完成类VP。(3)语境的影响。有些情景中,语境会使一个动词具有不同的体特征。例如:Last Sunday Jan ran in 2 hours and twenty minutes.这句话的语境是,Jan 是马拉松赛跑选手,且上周日在阿姆斯特丹有一场马拉松比赛。Run通常为活动动词,但在这个例子中,由于上下文的影响,run变成了一个终结性动词,表示“跑了特定距离”,因此可以与终结性修饰词in α time同现。(4)主语为复数时也会影响动词的分类。如当主语为复数时,成就类动词可以转换成活动类动词。例如:

(10) a.*John discovered this village for year/all summer.

b.Tourists discovered this village all summer.

(5)其他情况,包括语法体的运用。如状态类动词和成就类动词出现在进行体中会转变成活动动词(如例11a、例11b)。

(11) a.John is resembling his father more and more recently.

b.I think I am understanding you.

基于以上现象,一些语言学家倾向于认为,不同类型的动词之间不存在真正的差别。Verkuyl(1993)认为,体的分类的最小单位应该是VP,即便可以从体的角度对动词进行归类,这一分类对解释句子的体特征并没有意义。也有语言学家认为对动词本身的体分类具有一定作用。如Krifka(1998)认为,对活动和完成类动词从体的角度进行明确区分是可能的,虽然这两类动词之间存在转换。不同类型的谓语动词与修饰语之间的互动方式也不相同,动词的体分类可以帮助人们预测哪种修饰语会影响到VP的终结性,活动动词和完成动词之间的区别并不在于前者是非终结性、后者是终结性,而是在于前者没有一个由动词与论元之间的关系决定的终结点,而后者可能具有这样一个终结点。

Rothstein(2004)认为,动词可以根据体特征进行分类,这一分类反映了动词所指示的事件的特征,可以用来预测特定类型的动词与论元和修饰语之间互动的方式,因此“状态”“活动”“成就”“完成”是动词的特征,而终结性/非终结性是VP 的语义特征,也就是说,终结性不是动词的特征,如build a house 和build houses分别具有终结性和非终结性。

二 不同事件类型的语义特点

Rothstein(2004)认为,Vendler(1967)的动词分类基于两个基本特征:阶段性(±stages)和终结性(±telic),在此基础上,这四类事件类型的语义特征可以描写为:

状态事件:[-终结性,-阶段性]

活动事件:[-终结性,+阶段性]

成就事件:[+终结性,-阶段性]

完成事件:[+终结性,+阶段性]

下面我们基于Rothstein(2004),对这四种事件类型以及后来Smith(1997)提出的单次体事件的语义特点进行详细分析。

(一)状态事件的语义特点

状态事件具有累积性、同质性以及非动态的特点,即 [-终结性,-阶段性]。累积性的意义是:如果约翰在1970—1980年和1980—1990年这两个时间段相信来世,那么我们可以说,约翰在1970—1990年这个时间内都相信来世。由于在这一状态持续的时间内没有发生变化,我们无法对这一状态划分出阶段,因此状态事件是非动态、无阶段性的。

此外,状态事件具有高度同质性。同质性可以定义为:

如果一个谓语动词具有同质性,那么 x P-ed for y time 蕴涵着“在y时间段内的任一时间, x P-ed 都是成立的”。

例如,这一命题“John loved Mary for twenty years”(约翰爱了玛丽二十年)蕴涵的意义是:在这二十年里的任何时刻,约翰都爱玛丽。因此,状态事件具有绝对的同质性。这一同质性特点除了导致 [-终结性] 外,还决定了状态事件无法分为不同的阶段,因为就动词P 来说,一个间隔内的每个时刻和其他时刻都相同,因此无法确定这一间隔内的变化和发展。

一些用来识别状态事件的方法包括:

1.状态事件通常情况下不出现在进行体中。如:

(12) a.*John is knowing the answer.

b.John is running.

c.John is building a house.

2.状态事件的一般现在时具有一种非频繁、非惯常的含义。例如:

(13) a.John knows the answer.

b.John runs.

c.John builds a house.

d.John reaches the top of the mountains/arrives on time.

例(13)中,除了例13a,其他句子都表达惯常含义。

由于大部分状态事件都具有非施事性,因此具有以下四种特点:状态动词一般不作为force、persuade等动词的补语、不出现在祈使句中、一般不和deliberately、carefully、willingly等表达施事性的副词同现、不出现在假拟分裂句中。

(二)活动事件的语义特点

活动事件与状态事件都具有 [-终结性] 的特点,但是与后者不同的是,活动事件还具有动态性,可以分为不同阶段。

活动事件同样具有累积性。Rothstein(2004)称之为单一累积性(S-cumulativity)。例如,如果玛丽从下午4点至5点、5点至6点这两个时间段都在跑步,那么我们可以认为下面这一论断是正确的——存在这样一个事件:玛丽从下午4点到6点都在跑步。因此,run这个不及物动词具有累积性,因此也具有非终结性。但对及物动词,情况就有些复杂了。Ramchand(1997)发现,两个“push the cart”事件相加后可以是两个事件,也可以是一个事件,取决于这两个事件中出现的是否是同一个“cart”。

单一累积性可以用来区分活动事件和完成事件。首先,如果直接宾语保持不变,累积性效果出现在活动事件中,而不是完成事件中。“Push the cart”(推购物车)可以用来指两个独立但连续的“玛丽推一辆购物车”事件,但“John read the book”(约翰读了这本书)一般不能用来表示两个独立而连续的“约翰读了同一本书”事件。如果约翰读完了一本书,然后在未加停止的情况下又读了这本书,我们不能说“约翰花很长时间把这本书读了一遍”,而应该说“约翰把这本书读了两遍”。

其次,如果对活动动词和完成动词所带的VP 中的不定宾语加以比较,在谓语动词是否能够将宾语分配给带有不同实体的不同事件上,有些语言使用者可能会发现一些差异。例如:

(14)a.Yesterday I minded a baby all day.In the morning I minded John's baby, and in the afternoon I minded Bill's baby.(昨天一整天我都在照看一个孩子,上午我照看约翰的孩子,下午照看比尔的孩子。)

b.*Yesterday I wrote a letter all day.In the morning I wrote to John and in the afternoon I wrote to Mary.(昨天一整天我写了一封信。上午我写信给约翰,下午我写信给玛丽。)

例14a中,“照看一个孩子”可以理解为两个“照看一个孩子”事件的相加,这两个事件中“一个孩子”指的是不同的实体。而例14b中则不能作这样的理解。

同质性是状态事件的语义特征之一,是不是也是活动事件的语义特征?从表面来看是如此。如果约翰跑了两个小时,那么“约翰跑步”在这两个小时内的任何时刻都是对的。Dowty(1979)将活动事件的蕴涵关系解释为:

如果P是活动谓词,那么 x is(now)P-ing (x正在做某事P)蕴涵 x has P-ed (x已经做了某事P)。

因此,“约翰正在跑步”蕴涵着“约翰已经跑了步”。一个事件已经开始意味着这个事件的一部分已经完成,而完成的这一部分就被包含在谓词的含义之中。

但Dowty(1979)、Taylor(1977)、Rothstein(2004)等认为,活动事件只有在以间隔(interval)为最小单位的情况下才具有同质性。以“走”为例。“走”这个动作可以分解为几个步骤,包括抬腿、跨步、落脚等,这些步骤本身不能称为“走”,但它们是这个事件的必要组成部分。一些语言学家认为,至少要跨一步才能称之为“走”(有的语言学家,如Dowty,认为至少需要两步,即两只腿轮流跨步)。如果以一步为最小单位,那么这一步所需的时间称为“间隔”,由时间的最小单位“瞬间”(instant)组成。Dowty(1979)认为,最小活动事件其实就是最小的状态变化。因此,一个活动谓词P 意味着一系列P 类最小事件。因此,从最小事件为单位的层面上,活动谓词才是同质的。因此,Rothstein(2004)将上面Dowty(1979)关于活动事件的蕴涵关系修正为:

如果x正在做某事P (x is P-ing )在时间y上成立,且P 是活动谓词,那么在包括一个非最小P 事件的y的任一子区间内,“x已经做了某事P”( x has P-ed )成立。

在这个意义上,“约翰正在走路”蕴涵着“约翰已经走路”,当且仅当使“正在走路”成立的事件大于一个最小的“走”事件。

因此,虽然状态事件和活动事件都具有 [-终结性] 的特点,但两者在 [±阶段性] 上存在差异。状态事件在事件持续时间的每一瞬间都是同质的,因此不能用 [+阶段性] 进行划分,而活动事件只在最小事件层面上具有同质性,一个活动事件包括一连串最小事件,也即一系列状态变化,正是这一点使得活动事件具有 [+阶段性] 和 [+动态性] 的语义特征。

(三)完成事件的语义特点

和状态事件、活动事件不同的是,完成事件具有终结性;同时,它和活动事件一样,具有阶段性。例如:

(15) a.John ate a sandwich.

b.Mary mended the chair.

c.Jane worked out the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d.Bill painted the house.

完成事件可视为具有终结点的活动事件。由于它没有累积性,因此不能成为一个同一类型的更大事件的一部分。在例15a中,三明治吃完,这个事件就随之结束。如果约翰接着再吃另一个三明治,这两个事件加起来就不能用“吃了一个三明治”(eat a sandwich)来描述,而是“吃了两个三明治/吃了一些三明治”。

因此,完成事件的终结性可以由非累积性表达出来。状态和活动事件可以在同一表述中延伸或重复,但完成事件不可以。完成事件也不具有同质性:“吃了一个三明治”这个事件的一部分不能用“吃了一个三明治”来描述,因为整个三明治还没有被吃掉。

完成事件和活动事件一样具有阶段性。测试阶段性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一个事件是否可以和进行体自然搭配。例如:

(16) a.John is eating a sandwich.

b.Mary is building a house.

c.Bill is running.

进行体还可以帮助我们运用未完成体悖论(imperfective paradox)来区分完成事件和活动事件。例如:

(17)a.“John is running”蕴涵“John has run/ran”.

b.“Mary is building a house”不蕴涵“Mary has built/built a house”

(四)成就事件的语义特点

成就事件和完成事件一样具有终结性,它不具有也不可能有同质性,因为没有内在结构。它也不具有累积性:两个“约翰认出一个朋友”的连续事件相加起来不能等于“认出一个朋友”这一个事件。

Dowty(1979)、Pinon(1997)将成就事件视为“瞬间性状态变化”。如“死”这一事件就是从“活着”到“不活”的状态变化,这一转化在瞬间发生,其内部结构无法描述。完成/成就事件和状态/活动事件这两对事件之间的区别可以用时间副词加以区分:

(18)a.约翰花了多长时间读《战争与和平》? How long did it take John to read War and Peace?

b.约翰花了多长时间认出玛丽?(How long did it take John to recognize Mary?)

c.*约翰花了多长时间做矮个子的人?(*How long did it take John to be short?)

d.*约翰花了多长时间去推购物车?(*How long did it take John to push carts?)

时间副词可以修饰前两个时间,但通常不能用于修饰后两者。但使用同样的时间副词,成就事件和完成事件的含义并不相同。例18a表示这个事件持续了多长时间,而例18b只能理解为:在这一事件发生之前经过了多长时间。

Vendler(1957)指出,成就事件使用现在完成时来表达正在发生,因为此类事件是瞬时性的,一旦发生就是已经发生。例如:

(19)a.现在他找到它了。(Now he has found it.)

b.现在她注意到了新窗帘。(Now she has noticed the new curtains.)

显然,由于成就事件为瞬时发生,不能进行时间上的分割,所以此类事件不具有阶段性,也因此这一事件一般情况下不能使用进行体。但是Verkuyl(1989)、Smith(1991)、Rothstein(2004)等指出,事实上,进行体经常出现在成就事件中,但其含义与在完成事件中不同。

(五)单次体事件的语义特征

有些研究者认为,动词事件类型不止四类,还有第五类——单次体事件。例如:

(20) a.John kicked the door.

b.Dafna winked.

c.Mary coughed.

Smith(1991)认为,“kick、wink、cough”这些动词所表征的事件既具有成就事件的瞬时性语义特征,同时看上去也有非终结性语义特征。其瞬时性语义特征表现在它可以和at α time共现。例如:

(21) John coughed/winked at 10.p.m.

另外,与成就动词die、arrive等不同,单次体动词中没有显性的状态变化,因此表现出非终结性特征。很多研究者将其视为活动动词,而不列为独立的一类,因为它和活动动词一样,可以用for α time 修饰,还可以出现在进行体中。例如:

(22) a.John kicked the door for half an hour.

b.Mary coughed for the ten remaining minutes of the lecture.

c.John was kicking the door.

d.Mary was coughing.

此类动词使用进行体时,和活动动词一样蕴涵着一般过去时,即“John was kicking the door”蕴涵着“John kicked the door.”

根据Rothstein(2004),反对“动词五分法”的研究者主要有两个论据:首先,基于语义特征的动词分类与“五分法”不一致。如果使用两个语义特征 [±终结性]、[±阶段性] 对动词语义进行描写,最终能够得到四类动词,但如果使用三个语义特征,最终能够得到八类动词。其次,如果用上面的 [±终结性]、[±阶段性] 这两个语义特征描述的话,单次体事件的语义特征应为:[-终结性]、[-阶段性],这样一来,单次体事件与状态事件就无法区分开来。 0Ypq+EXnSCEYq2CpjvlOf0zUMwYUXA255M+3/FP3DVm7MttxIFNz1+x2hoWcHMt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