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调整生育政策逐渐成为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重要选择。为贯彻国家人口发展战略,我国在实施了30多年的“只生一个孩子好”的计划生育政策之后,“单独二孩”政策于2013年开始实施;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实施全面二孩政策”; 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要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育龄女性作为社会生育责任承担主体的主力军,是实现生育政策调整目标的关键主体。然而,自生育政策调整以来,却没有出现生育率的大幅提高,预期的生育高峰也没有如期而至。根据国家统计局历年统计公报的数据,在“单独二孩”和“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全年出生人口在2016年有显著增长,之后则持续下降。因此,影响我国生育率不是“让不让生”的问题,而是“愿不愿生”的问题。

现代市场经济社会,育龄女性生育意愿不足受制于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在传统“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影响下,现代女性依然是家庭育儿责任最大的期望,导致工作和家庭的兼容性矛盾越来越突出。同时,育龄女性作为独立的社会人,有着自己的社会价值追求和社会贡献,尤其是随着女性自身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她们更渴望通过参与社会劳动实现其社会价值。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与男性相比,女性在劳动市场中一直处于弱势地位,用人单位出于对劳动强度、用人成本以及生育影响的考虑,往往会优先选择男性,生育政策调整以来女性就业的环境更加不容乐观。可见,女性身上附着的母、职双重负担,是现阶段难以实现生育政策调整目标、维护劳动力市场有效供给的症结所在。因此,深入关注女性生育和就业的关系,对促进生育政策调整目标的实现,以及进一步推进性别平等的劳动力市场环境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书着眼于生育政策调整的背景,拓展生育的核心要义并以此为主线,研究生育不同阶段对女性劳动力市场表现的影响,概括而言主要分为理论基础、实证检验、政策建议三大部分。

在理论基础部分,第一章旨在开宗明义,揭示生育和女性劳动力市场表现的矛盾是当前我国人口发展和劳动力市场运行有效性面临的关键问题,并对生育、劳动力市场表现的概念进行清晰界定,阐述研究目的及其研究方法。第二章全面梳理了女性劳动力市场表现的研究脉络、生育对女性劳动力市场表现的影响,分析已有研究的空缺与不足,明确本研究重点是从生育行为、生育数量、子女年龄三个视角阐述生育对女性劳动力市场参与、就业稳定性、工资收入等不同劳动力市场表现状况的影响。第三章立足于正在实施的生育政策,梳理并评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生育政策的演变历程、调整背景和实施效果,同时探讨当前女性生育的实际状况以及在劳动力市场中的现实表现,让读者从女性生育和劳动力市场表现的客观现实中,认识生育和女性劳动力市场表现的关联及潜在影响。第四章是论证生育对女性劳动力市场表现影响的理论分析基础,包括家庭分工比较优势理论、工作/家庭边界理论、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家庭分工比较优势理论指出,女性劳动时间配置在家庭领域、男性劳动时间配置在劳动力市场中能够实现家庭效用的最大化,因此出于“理性经济人”考虑女性往往会因家庭而减少劳动力市场投入;工作家庭边界理论主要关注两个领域的组织渗透性,工作领域的非渗透性强,女性无法将家庭角色承担的事务带入工作领域,且如果肩负的家庭角色责任较多而不能适应工作的组织约束就会发生职业中断等风险;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是从雇主的视角解释雇佣女性的顾虑,为了减少雇佣女性职工可能带来的损失,从而减少雇佣女性的意愿或降低工资以弥补损失;人力资本理论是从女性个体视角出发,揭示了女性整个生育过程中的工作投入不足以及职业发展中断等,而导致的女性在劳动力市场表现的弱势积累。概而言之,生育对女性劳动力市场表现影响的形成机制是女性生育期间持续脱离岗位,不仅带来自身人力资本积累不足,也使自身传统家庭分工角色凸显,这与用人单位或雇主的根本利益冲突,进而强化雇主或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加之我国目前在养育子女方面的家庭和社会支持不足,以及关于女性劳动力市场保护方面力度不够,从而使女性因生育而在劳动力市场中面临各种负面影响。

在实证检验部分,分别从女性劳动力市场表现初期阶段的劳动参与、进入劳动力市场后的就业稳定性,以及劳动力市场表现结果的工资收入三个方面,检验和测量生育对女性劳动力市场表现的具体影响,构成了本书的第五、六、七章主要内容。在实证检验中主要采用回归的方法,从是否生育、生育数量、子女年龄等三个不同的生育阶段分别考察对女性劳动力市场表现的影响,同时在尽可能全面选择控制变量的基础上,结合因变量和自变量的特点,采用工具变量、普通最小二乘法和分位数回归等方法,实现回归结果的相对科学性。实证检验部分重点检验生育不同阶段对女性劳动力市场表现的三大方面是否存在影响,并测量影响程度,同时结合户籍不同经济所有制主体的特点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测量生育对女性劳动力市场表现影响的异质性,以期能够全面客观地判定生育对女性劳动力市场表现的具体影响以及核心扰动因素,并为完善我国生育支持配套、促进女性公平就业环境提出合理的政策着眼点。

在政策建议部分,第八章首先对实证研究结论进行归纳,总结发现生育对女性劳动力市场表现的负向影响主要是由于女性劳动力市场保护的规范性不足和儿童托育服务不完善。同时,在梳理和总结国外劳动力市场保护和儿童托育服务相关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国情提出如下几点建议:第一,要转变政策引领思路,构建生育成本社会化分担机制;第二,推进性别反歧视立法,发挥法律先行的基础作用;第三,关注0—3岁儿童照料,支持和引导社会托育服务体系的发展;第四,提供相对宽松的工作环境,帮助缓解女职工的工作/家庭冲突。此外,女性自身也应树立正确的工作家庭观念,理性对待职场和生育行为。

附录部分列举了实证研究各部分详细的回归结果,供读者参考和探讨。希望本书能够全面反映生育政策调整后,生育对育龄女性劳动力市场表现的具体影响。但也限于作者本身的研究水平,书中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jkUNd9LO0QmweSIUjFTfuTnzSsH7D62UETlTwmei3pABPA7rj2zfMQ22IdcAe5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