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节
北厂漕仓文化资源

北厂漕仓遗址是大运河漕运、河道变迁等一系列发展的重要历史见证。历史上北场漕仓叫作北仓,又叫德州仓、德州水次仓。漕仓始建于金代。据乾隆时期《德州志》的记载:公元1129年,在北厂(今德城区二屯镇北厂村)置将陵仓。公元1266年,将陵仓升级为陵州仓。到明洪武九年(1376年),将元陵州仓建造成为大型军用粮仓,建文元年(1399年)德州都督韩观在德州城北建筑十二连城专门保护粮仓。永乐年间(1441年)又修建了广积仓和常丰仓。其中广积仓主要承担着淮、徐、临等水次仓转运漕粮的任务,而常丰仓主要承担地方官吏军队以及其他开销所用粮米的储存。

德州北厂漕仓规模庞大,广积仓共有80连800间库房;常丰仓亦有20连200间库房。每连都有编号,每仓都有一个正门,正门东面有栅门。广积仓在正门内设有殿堂朝房,这是管理粮仓的官吏办公的区域,殿堂后边就是粮仓。粮仓的后面也建有祭祀的地方,而常丰仓设在广积仓的北面。公元1431年开始实行兑运法后,南方的漕粮可以直达京城,德州广积仓的地位有所下降。这一时期,经过德州北厂漕仓每年转运的漕粮仍然达三百万石以上。公元1430年又增设了德州、常盈两个粮仓,用来储存山东、河南两省的漕粮。正统年间(1449年)又将建在北厂的德州常丰仓和广积仓移于城内 [10] w4LM5mqNiv8iXcLX74Qu6kNtIBxFJwegxwSNrzTouwb88JwDlwvMjtmujH1AdW5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