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黄河文化资源

德州与黄河的渊远流长,一方面德州是黄河冲积平原,另一方面黄河目前河道仍然流经德州的齐河县。因此德州有着极为丰富的黄河文化资源。

黄河汤汤,是为德水。“大禹治水”所指的“水”就是古黄河。自古以来人们为了生存都选择了择水而居,因而黄河流域在历史上长时期占据着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黄河流域被誉为中华文化的摇篮,因而黄河也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自秦时期改称为“德水”,德州也因此而得名 [7] 。据史料研究表明,自先秦时期黄河就流经德州,以后又经历了6次影响较大的改道、无数次的决口泛滥,历经数千年冲击而成了丰沃的德州大平原,孕育了德州丰富的物产和悠久的农耕文明。清朝咸丰时期(1855年),黄河在河南兰考铜瓦厢决口,经大清河东流入海,形成了现在的黄河河道形态。黄河现行河道,由聊城市东阿县进入德州市齐河县潘庄险工,至济南市泺口险工,在德州境内黄河北岸形成78公里的生态廊道 [8]

“禹疏九浚、其五在德”,德州是大禹治水功成之地。据旧志记载,4000多年前,大禹曾在德州修筑具丘山,在山上观望水势。唐朝时期,人们为纪念大禹在具丘山遗址建有禹王亭,并将所在的县邑定名为禹城县,到1993年撤县改市。禹王亭历经明、清多次建设,到1996年形成现在的规模建制。目前禹王亭公园建有禹王亭、禹王殿、东西配殿、殿门、山门等,具丘山遗址上建有八角重檐双排柱亭,名禹王亭。 PA8zu+BppiwIuCzCdIq5ZpC4baHlyIcRVS15XXpCK4FP5MYqPBmN1q/TFYrk3Br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