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八节
古城文化资源

德州是因黄河而名、因运河而兴的城市。德州最早的城,据记载始于北魏时期所筑鬲县城,其时为土城,距今已有1500余年之历史。由于战略需要,明朝建立之初,朱洪武开始在德州设卫屯兵垦荒,并着手修筑砖城。德州卫当时设有前、后、左、右、中、中左六个千户所。由于明代卫所与地方上的州县互不相属,因此当时修筑的砖城被称为“卫城”。一直到明永乐九年(1411年),当时的知州将德州移治于卫城之内,此时该城才变成了州与卫同城而治。

德州古城大致西到迎宾路,东到湖滨大道,南至东方红路,北达共青团路,在当时便已颇具规模。德州城有五门,北城门叫“拱极”,南城门叫“朝阳”,东城门叫“长乐”。而在西城墙北部有两个城门,分别叫“广川门”和“定边”。广川门是为城内取水方便等原因而增开的,俗称小西门。由此,人们顺理成章地称定边门为大西门。后来又修建了“振河阁”,“定边门”改名为“聚秀门”。由于整个古城像一只官靴,俗称“靴子城”。

最初德州城内仅为州、卫治所和屯兵所用,直到明朝正德五年(1510年),市民、商贾开始移至城内,形成了居民、商铺、学院和庙宇等,真正实现了“州卫同治”的城市格局。伴随着运河漕运的兴盛,德州也成为贯通南北水运的交通要地,成了名副其实的“御河金枢” [13] 。东南西北的商贾们便纷纷沿着大运河来德州落户抢占商机 [14] 。《明成祖永乐实录》记载德州在当时有“四方百货,倍于往时”的景象。德州城日益繁荣,从明朝万历年间至清朝康乾时期达到极致。德州城有手工业作坊达二百余处、商号四百多家,并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商店字号,如颐寿堂生产的“人参再造丸”畅销至全国各地;如“瑞兴号”的水烟和旱烟热销于天津、济南等地;如手工编织的草帽辫,行销至四川、西藏、云南、贵州等地,使德州城真正成了全国知名的贸易集散基地,经济发达之城 [15] Dlz8Afs8d2rp1FH4J3cw/ZRsA46CX6YUwXRxyMhSuaJ9oTBacXTCoWROGq3Avb2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