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七节
苏禄王墓文化资源

在德州市的主城区内有一位长眠于此的外国国王——古苏禄国东王。古苏禄国是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酋长国,位于今菲律宾的苏禄群岛。明朝时期的永乐年间(1417年),东王巴都葛叭哈剌等三位国王率领三百四十多人船队,不远万里前来中国访问。中国明朝皇帝明成祖朱棣以王礼给予隆重接待,立下了永世修好的诺言。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东王巴都葛叭哈剌沿运河归国途中不幸病逝,明成祖朱棣以王之礼命沿途择厚土,将其安葬于德州。东王巴都葛叭哈的长子都马含回国继承了王位,王妃葛木宁、次子温哈剌及三子安都鲁留居德州为东王守墓。到清朝雍正年间(1731年)东王后裔加入中国国籍,从此东王后裔在德州生息繁衍、代代相传,成为中华大家庭中的一员。

苏禄王墓是德州市第一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依托于苏禄王墓的文化资源,德州市规划建设了苏禄文化博物馆。博物馆由南向北纵向排列,分别为牌坊、御碑楼、神道、祾恩殿、王墓。神道西侧为清真寺,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东侧为双亭园,内有王妃王子墓。祾恩殿为博物馆院落式古建筑,大殿及东西厢房、廊道内,均为古苏禄国文化,以及中菲两国友好交往展览 [12] 。苏禄国东王墓周围护陵松柏常青、肃穆壮观。苏禄王墓作为中国和菲律宾两个国家长期友好交往的重要见证,是研究中国古代特别是明清时期对外交流、友好往来的重要载体。苏禄王墓作为大运河文化遗产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作为“海上丝绸之路”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历史见证和重要节点,在德州对外形象展示、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方面发挥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古苏禄国东王的后裔在中国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守灵部落。苏禄国东王妃及王子等人留守德州后,中国给予了非常优厚的礼遇。明成祖朱棣命礼官察例赐恤、除陵庙地基之外,又赐十二城之一,共有祭田二顷三十八亩,王裔留中土者,俱関食俸粮,优免杂烦差役,供给王裔役使。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选取巴都葛叭哈的后裔温、安二姓中稍通文墨者各一人,奉祀、保护苏禄王墓。起初苏禄王后裔环墓而居,后来几经变迁,逐渐形成偌大的村落。

自此,德州便有了这个来自异邦的守灵部落——北营村。其后裔也从当初成为清朝编户齐民的一百九十三人,发展到如今的1500人。在万历到天启时期,为了满足苏禄东王后裔的宗教习惯,约在东王墓西南侧增建了清真寺一座。在安、温二姓中各选一人掌教,来负责宗教事务,每到回教大典的时候,掌教率安、温二姓全体后裔诵经祭墓。苏禄国东王后裔延续至今的祭祀传统,是外来宗教信仰与中国传统祭祀文化相互融合发展的产物。历经600余年的发展演变,中国与菲律宾始终保持着友好的交流。苏禄王墓和北营村的发展,成为德州文化开放、包容的重要明证,为德州走向世界、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开辟重要路径。 qDF9WX/xfhsbvUgpzs9/6eBVWCJYHxM9++YZiDwkFaNVMYKZqIePJz5f977+4GD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