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西方电影艺术的影像冲击与影响

正如平板印刷术的出现预告了报纸的诞生,摄影的发明则昭示了电影的创生。事实证明,人类在还原事物逼真性方面的不断努力,“终于导致了再现生命之全部活动的电影的出现” ,这标志着人类视觉技术又一次实现了巨大的飞跃,以下先让我们一起来回顾电影发明所带来的那些令人震撼的深刻变化吧。

时光倒转到1895年12月28日那天,在法国巴黎卡普辛路14号一家咖啡馆的地下室,路易·卢米埃尔正式公映了《火车到站》《婴孩喝汤》《水浇园丁》等12部短片,这一天后来被认定为电影的诞生日,电影的问世标志着人类的视觉文化史出现了新的篇章。当时的电影摄影机已经能够被固定架设在某处,从某一视角真实完整地录下被摄物(静态或动态)的全貌及过程,由此来看,摄影已具备了基本的叙事功能,由于早期短片已能够重现日常生活的某段场景,显现出比照片更具优势的传播力,影片中活动影像的逼真性使它具有任何艺术都无法企及的写实能力,为以后新闻纪录片种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随着摄影机摆脱了定点摄影的理念,在法国电影先驱乔治·梅里爱对舞台戏剧元素的多方融入以及美国电影实践家大卫·格里菲斯对电影剪辑手法——蒙太奇的不断探索下,电影艺术的假定性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空间,电影的叙事范围突破了只能简单再现社会生活的外部世界与事件的限定,进一步扩展到了表现人类自身难以言表的情感及经验的世界,从黑白片到彩色片,从默片到有声片,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好莱坞为代表所拍的早期经典电影很快因其视听兼具的综合艺术魅力获得了举世瞩目的影响力。更值得关注的是,电影随着科技发展的成长性,从50年代以来,电影又从标准银幕向宽银幕发展,从普通的二维影片转向三维的立体电影,从摄像机的自动摄制到当今电脑制作的合成 ,换而言之,被誉为机械文艺女神的电影一直在向世人展示着变化万千的迷人风姿。确切地说,“电影摄影的新技术促成了一种新的表现方式和一种新的叙述故事的方法” 。在银幕中连续射出的一束束光和影构成了新兴的画面语言,电影以其声音与画面结合的不同形式复现客观存在的现实生活,不止于此,它最神奇之处在于能建构超离现实的主观世界,为此,电影公司又被称为造梦工厂。总体而言,电影超越了摄影为我们展示着人类观看的多种可能性,也展示着人类视觉艺术的无限多样性。

对于电影在视觉文化方面的价值与意义,匈牙利电影理论家巴拉兹早在20世纪初就已认识到了,因为“我们不仅亲眼看到了一种新艺术的发展,而且看到了一种新的感受能力、一种新的理解能力和一种新的文化在群众中的发展” 。所以在其名作《电影美学》中,他直接由此提出了“视觉文化”的概念。在他看来,由于意义的传达可以通过印刷符号来实现,人类的视觉作用曾在印刷文化时代一度衰落,使得“可见的思想就这样变成了可理解的思想,视觉的文化变成了概念的文化” 。然而,银幕上人的表情、姿态、动作和形体语言重新带来了“可见的人类”,电影带来的新变化使人们重新开始重视视觉性,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它使人类文化仿佛又回到了最初的视觉文化中。由此,不难预测到的是,“电影将在我们的文化领域里开辟一个新的方向。每天晚上有成千上万的人坐在电影院里,不需要看许多文字说明,纯粹通过视觉来体验事件、性格、感情、情绪,甚至思想。因为文字不足以说明画面的精神内容,它只是还不很完美的艺术形式的一种过渡性工具”

在巴拉兹之后,本雅明的力作《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对这种新视觉文化的内涵做了进一步的阐释。他认为,机械复制时代是人类文明的一次巨大变革,继照相摄影术后,电影摄影作为一种技术的新发明,把一种新的视觉文化带入人类的现代社会生活,它丰富了我们的观照世界,迫使传统视觉文化中崇尚韵味的艺术走向衰落,与此同时,“机械复制的艺术改变了大众与艺术的关系:最落后的关系——如对毕加索,激变成了最进步的关系——如对卓别林。进步行为的特征在这里主要是,在行为中进行观照和体验的快感与行家般的鉴赏态度发生了直接的关系,这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标志” 。总体而言,“新的视觉文化特征在于传统的审美静观已经衰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震惊效果。视觉转向了触觉效果,复制使得艺术的民主化成为可能,也使艺术的革命潜能成为现实”

综上所述,摄影尤其是电影艺术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艺术审美观念,真正地开拓了艺术的广阔空间,冲破了壁垒森严的艺术疆界,改变了艺术存在形式乃至整个社会的审美价值取向,使艺术向现代乃至后现代迈进。自此以后,现代意义的影像观念正式在人们脑海中确立,现代所谓“影像”,主要是指借助于感光胶片与摄影技术最终在银幕上生成的视觉形象。 近人大多狭隘地把“影像”理解为机械文明造就的“影视影像”,即源于20世纪之交此番观念的巨变。在此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尽管影像作为影视艺术形象构成的最基本因素(在电影的默片时期可谓是唯一因素),但在电影美学中首先确立的是“影戏”观,即把“戏”看作是电影之本,在中国,由于深受传统戏曲的影响,更是如此,不同时期戏曲片的长盛不衰就是明证。直到50年代前后,电影以影像为本的美学观随着安德烈·巴赞推出的“影像本体论”才获得了应有的重视及在电影中的主体地位。

而就电影与文学的关系看,自电影诞生之日起,二者之间便形成了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合作关系。毋庸置疑,电影最初的发展离不开文学的滋养,无论是其叙事蒙太奇还是表现蒙太奇大多具有文学叙事法则与修辞手法电影化想象的审美特性,然而,当电影自身的艺术手段获得独立发展后,电影化的思维方式及声画结合的艺术形式对文学的影响超乎人们最初的想象,它对文学的反作用力同样不可小觑,二者复杂的互动关系值得深入探究。

就中国而言,据相关历史文献记载,摄影术大约是在鸦片战争之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在日益频繁的外交与贸易活动中传入中国的,而电影则是在其诞生的一年后就传入了中国。值得关注的是,最早对外开埠的上海既是它们进入中国的首站,也是它们能获得最理想发展的城市。舒宗侨在《上海早期的照相业》一文中指出:“19世纪50年代,上海已开始有照相馆,现收藏于美国博物馆内的1857年拍的剃头、瞎子、挑水的照片,都是在照相馆内拍的。” 到19世纪70年代,上海照相馆已较为发达,广为招徕顾客,竞相为名伶名花留影,出售美女佳人图片,迎合市民娱乐之需。电影的发展情况与此近似,自1896年上海娱乐场徐园的“又一村”放映了当时被称为“西洋影戏”的电影以后,电影在中国的发展令人叹为观止。据1927年版《中华新业年鉴》统计,1925年前后,遍布全国的电影公司达175家,仅上海就有141家之多。电影这种新的艺术不可避免地对当时文学产生了影响,虽然,受其影响最大者当属得风气之先的海派小说,但事实上,京派与左翼小说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这一新生事物的熏陶濡染,潜移默化之下,中国传统的“影像”观及相应的叙事方式渐渐地为现代影像新观念及其叙事法则所替换或遮盖,其走向变异之路已不可避免。 B1SelaORK7CQNHvfBDDaxh8TjGsiiaYFswrTn41UbethlBPmw9XJumYNtTG+kEz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